秦如意笑了笑,「其实我们也算是讨巧了,否则还真的要跟他们继续竞争。」
这些都是王书记的功劳,如果不是有王书记帮忙,不会这么顺利。
请客送礼她不擅长,也不喜欢。但觉得一定要把食品厂做好,这样也算是对王书记的报答。
可是,四月份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一个消息,那就是王书记要高升了……
第124章
认识这段时间, 还是第一次被王书记请吃饭,没想到在席上却听到了他要高升到南河省当副省长的消息。
秦如意和夏炳严除了说恭喜,还在想这顿饭到底还有什么其他意思没有。
同时也在担心, 如果换了新领导, 之前的优惠政策还能不能持续下去。
像是猜到了两个人在想什么, 王书记笑道:「临走之前, 请你们吃饭, 是想表达一下你们对珠城投资的感谢。
放心,虽然我离开了,但之前的承诺是签在合同里的,合同期内一切照旧。之前说的那条路, 省里已经立项, 应该会修。」
「领导客气了,投资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可以算作是双赢的商业行为。」
听秦如意这么说,王书记点点头,随即又道:「秦总你不仅服装厂经营的好,食品厂也做得不错, 而且我还听说夏总你在鹏城的游戏机厂生意也很红火。
其实我们内地值得投资的地方不仅是珠城和鹏城这两个地方, 其他地方你们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多了解了解,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合适的投资机会。」
要是这么说, 无论是秦如意还是夏炳严都猜出来了这顿饭是什么目的。
因为不想秦如意再心软应下什么, 夏炳严笑着开始婉拒, 「之前食品厂是秦总一时兴起的一个提议, 虽然现在做的是还可以。
但想必那些闹的不太愉快的事情市里也知道, 说实话我真的很替秦总担心以后再有什么矛盾。」
服装厂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可是食品厂因为市政府占股派去了杨毅, 导致意见分歧不断。这事王书记当然也知道,说实话他还真不敢保证自己离开后会怎样。
不仅不能保证,甚至还能预料到会怎样。因为他了解秦如意的脾气,还知道继任者的性格。
秦如意这样的人,喜欢她的人会特别喜欢。厌恶她的人会极其厌恶。不过王书记认为,这恰恰是自己欣赏的类型。
他就喜欢这种既有性格又有能力的年轻人!
现在既然夏炳严特意提出来这件事,王书记觉得这是对杨毅很不满意的表示。
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想再把这两个人招过去投资,肯定不能再採用这样的办法了。
他嘆了口气,言语间尽是歉意,「这事说起来其实也是我王德江对不住你们,我原本想着市政府交个学费让我们的人跟着你们学学,然后再把这本事传授给其他厂长,好让我们的厂子也更有活力。
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肯定不会再这么做了。不过虽然我离开了,但郑副市长还在,有什么事情他可以帮忙协调。」
本来秦如意还打算把食品厂干好,好好回报一下王书记给他添添政绩呢,结果他却要高升了。
食品厂这事,当时只是一个提议,现在做下来也还不错。如果可以的话,她当然是希望能继续做下去。
只是现在这样,秦如意也不好说以后会怎样,所以微微的嘆了口气,「希望食品厂以后的发展像现在这样顺利。」
王书记不想多谈珠城食品厂的事情,他还有其他事情想谈,于是接着之前被夏炳严转移的话茬继续说下去。
「实不相瞒,我知道夏总还有秦总,你们的公司已经在粤省这边打开了销路,想必正在布局全国其他省份。
无论是珠城还是鹏城都是好地方,但国内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何止上千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任何产品想要销到北边去,路途上是很遥远的。
而南河省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极佳,从这里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向西向东,都很便利。所以我还是想请两位考虑一下有没有意愿在南河省投资?
尤其是秦总你有点石成金的能力,而南河省是农业大省,有很多农产品,秦总你什么时候方便可以过去那边考察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主要还是食品厂的事情给了他启发,这海带、紫菜加工一下就能卖出高价,那其他农产品按道理来说肯定也可以。
港商有资金有技术,还有出口创汇的销售渠道。关键是这条路已经被秦如意验证了是可行的,所以他很热切的希望她能在南河省也开一家食品厂。
而对于秦如意来说,虽然王书记即将离开珠城变成王副省长,但他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交往。
南河省的情况她也了解,是实打实的农业大省,在经济上肯定是比不上东南沿海。
但南河省的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如果是食品厂的话原材料应该是比较丰富,周边其他省份也不缺这些。
不过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再开食品厂,投资还是个问题。
秦如意没有当场应下,也没有拒绝,只是说道:「我和夏总会慎重考虑的。」
只要不拒绝就还有可能性,王书记知道秦如意要比夏炳严好说话。不仅好说话她还有能力又当家,于是接下来时不时的跟她闲聊着南河省的农产品情况。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