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百姓只想尽快结束乱世,让自己?过上安稳日?子。
可安稳日?子过上了,又想吃饱穿暖,不再跟以前一样饿肚子。
他们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经好过太多太多,可生而为人,对食物的渴望是天生的,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
这种本能?不断驱使着他们,让他们不断去想,如果粮食的产量能?高点,再高点,那么他们的日?子,该会有多好?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百姓,还有相?太后。
这位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穷苦女?人,在被尊为皇太后之后依旧会把土地与粮食放在心上,是如今唯一让他悬心不下的事情,没有之一。
凤辇缓缓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相?太后坐在凤辇上,与姜太后说说笑笑——
「老妹妹,我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亩产五六百斤的粮食呢。」
想到方才前来?给自己?报信的女?官,相?太后仍是一阵恍惚,哪怕现在已经出发上林苑,她依旧有种如坠云端的不真实感,「不怕你笑话,我现在仍感觉自己?在做梦,梦到咱们种出来?了亩产五六百斤的粮食。」
姜太后笑了起?来?,「老姐姐,莫说你感觉自己?在做梦,我这会儿也晕晕乎乎的,有些不敢相?信。」
「产量这么高的粮食,竟然真的被咱们种出来?了?」
姜太后有一瞬的恍惚,「这可是能?救万民于水火的灵丹妙药,竟然真的这么容易被咱们得到了?」
相?太后道,「不,咱们一点也不容易。」
得益于自己?的面首会时?不时?从?宫外带进来?一些稀奇古怪的大夏没有的东西,她对外界的了解比姜太后清楚些。
再加上她本就极其关註上林苑的种植情况,所以上林苑的一些事情她的消息比姜太后更加灵通些。
「老妹妹,你是不知道,咱们种土豆种红薯种得有多难。」
周围皆心腹,相?太后说话便再无顾忌,将她听到的事情说给姜太后听,「土豆红薯远没有咱们的麦子大米好种,能?吃的东西长在泥土里,要?先从?根部培育出芽,再把小芽芽切下来?,隔一段距离种一个,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比麦子大米麻烦多了!」
姜太后与她不一样,不是穷出身的,也没有下地种过粮食,更不知道麦子与大米之间的种植差距是什么,于是她尽量把自己?的话说得浅显些,好让姜太后听得懂。
「红薯土豆难种不说,苗还特别娇气,天气冷了会死,天气热了,苗会枯萎。」
想起?自己?听到的事情,相?太后便替种粮食的官员们头疼,「单白领着他们不知道种坏了多少株,才终于长出几?株来?,如今被挑挑拣拣培育出来?,才有现在的亩产五六百斤的粮食。」
「原来?这样,我还以为种得很容易,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被相?太后这么一说,姜太后才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拿到种子不算本事,能?领着人种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对,是这个理。」
相?太后点点头,「当然,也不能?全?是这样,如果连种子都没有,又哪来?的机会种出来??」
「能?种出产量这么高的粮食来?,这件事的功劳全?在咱们的小阿和身上。」
相?太后道,「种子是她找来?的,种种子的人也是她寻到的,如果没有她,再过一百年,咱们也不会有这样的粮食。」
最简单的例子是她那很会哄人的面首。
明?明?是他最先发现的红薯与土豆,可是他只用来?讨她的欢心,完全?没有意识到土豆与红薯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如果不是阿和发现得早,行动也足够迅速,只怕这仅有的十五块红薯全?被他烤来?送给她,而不是作为改变天下百姓命运的粮食。
想到这,她忍不住嫌弃起?九郎来?。
到底是没有经过事,在大是大非上完全?拎不清,只一味做些讨好她的事情,其他事物半点不通。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身无大才,只会哄女?人开心,才会做了她的面首,若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怎会愿意天天面对她这个老太婆?
相?太后嘆了口气。
罢了,罢了。
一个面首罢了,不指望他有多大的能?力,只要?能?逗她开心,替她解闷便够了。
「娘娘,九郎求见。」
宫女?在外间叩响凤辇,笑着请示。
相?太后点头,「让他进来?吧。」
皇城距离上林苑有一段距离,与昏昏入睡,还不如听九郎唱唱小曲儿。
咿咿呀呀的声音从?凤辇上断断续续传来?。
文臣们面有不虞之色。
太后怎能?越发不知收敛?
平日?里在宫中召见面首也就罢了,怎在去上林苑的路上都不忘带着面首?
岂有此?理,毫无一国之母的风范!
武将们泰然自若。
相?太后都多大年龄了,还不让人听听小曲儿颐养天年?
别说相?太后了,他们这群人也听爱听小曲儿的,戏子们身段好,模样好,嗓音更是好,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可惜政务太过繁忙,总没时?间听,若不然,他们也跟太后一样,走到哪总要?带几?个戏子来?给自己?解闷。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