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历史土的记载早挂帅了整整七年!这么年轻就挂帅,他有没有能力攻下高丽、倭国?此决出兵胜败将如何?四阿哥看见海澜神思不属.皱眉道:”你想什么呢?”
    海澜笑道:”王爷为什么不高兴?难道你也想着挂帅不成?”
    ”那倒不是,爷本来想着保举老十三的,哪知道皇阿玛不准......这次出兵若是胜了,老十四他的地位可就......”
    海澜忙说道:”十四叔他只懂军事,不懂政事.现在咱们大清一片升平.可不需要一位马上的皇帝。
    四阿哥听见海澜这么说总算心宽了些,嘴上却说道:”你这是诛心之言.”
    海澜做了个鬼脸,又郁闷的把今天的事儿对四阿哥讲了,没想到他原本限郁的脸顿时有了喜色”好!这可真是太好了!”
    海澜气道:”有什么好的?弘历这小子居然说我一见到爷就眼睛亮晶晶的,我什么时候这样了!”
    四阿哥脸上似笑非笑道:”爷是说皇阿玛要亲自抚养弘历的事儿太好了,可没说别的......难道你看见爷的时候眼睛没亮晶晶的?”
    ”当然没有......”海澜嘀咕道:”说的我跟一个女色狼似的!”四阿哥听了海澜这话,居然少有的哈哈大笑起来。
    时光很快就到了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康熙皇上下诏称:自泰汉以降.称带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皇上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礼部特别作出规定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康熙帝布告天下者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万寿节是清宫六大宴席之一.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时值康熙帝六十整寿.又因年前.皇上下旨实行”新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彰显了”海宇升平,国用充足”的盛世之景。海澜因为要进宫参加万寿节,她从圆明园乘马车出来就看见搭置的彩棚从畅春园一直延伸到西直门,长达二十多里。
    海澜先赶到永和宫给德妃娘娘请了安,德妃娘娘因为小儿子升做了大将军心中高兴,她满脸笑容.海澜奉承了几句,恰好十四阿哥和十四福晋也到了.德妃娘娘越发高兴了.她换了一身妃子朝服礼冠,众人也微微收拾整理.便一起去赴今日康熙带的六十寿宴。
    一行人来到宴会厅时,大殿内已满是人潮,但见殿宇内锦幔高挂,华灯宝烛,熏香氤氲,到处一片花团锦簇、喜气洋洋,海澜跟在德妃娘娘身边刚坐下未久,就见康熙皇上来到了大殿,众人一齐跪地叩头道:”皇上万岁才岁万万岁!”
    康熙皇帝在龙椅宝座上路座.颌首道,”免礼平身。”他又低声对身边的李德全说了几句,李德会高声喊道:”宴席开始。”随即,就听到殿外烟花礼炮声接连响起,足足燃放了半个多时辰。
    紧接着就是有身份的后妃、王公、皇子、皇孙上前拜寿,然后是文武百官上前献礼、海澜先前看得兴激盎然.到了最后只剩下无聊。好不容易各种仪式举行完毕、安席开始了,宫女太监方端上美味佳肴.海澜还要照顾几个孩子,同时还不忘了给德妃娘娘布菜,等到她可以用的时候,菜肴都不那么热了.便是再好的美食也没那么好吃了.海澜便也失去了胃口。
    万寿宴结束,四阿哥还没忙完,他又开始准备”千叟宴”,三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正门前首宴六十五岁以上的满汉大臣、官员及士庶、有诸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年纪在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都要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并且亲扶八十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并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
    盛大的万寿节转于落下了帷幕,最高兴的人除了四阿哥之外就是十四阿哥胤祯了,他就要带着千军万马建功立业去了,在离开京城前.胤祯专门找到了老十胤誐.”十哥.我这一走,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京里的事儿你可得多上心!”
    胤誐笑道:”老十四你放心.你的家小十哥保证给你照顾的好好的!”
    胤祯就知道这位草包十哥没明白他的意思,忙说道:”家里的事儿都是小事儿,弟弟的意思的皇阿玛的年岁大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你千万别忘了要经常给弟弟写信啊。”
    胤誐这才明白,他笑道:”老十四你放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对了.我听说卦师张恺算卦很准.昨天晚上我拿了你的生日时辰让他给算了一卦、你猜他怎么说?”
    胤祯对这东西不太信,他皱眉道:”怎么说的?”
    老十胤誐神神秘秘的说道:”他说你'元武当权贵不可言,将来定有九五之尊'......”
    胤祯忙说道:”十哥!这帮可是能混说的?小心隔墙有耳!”他嘴上这般说,心中还是很高兴的.曾几何时.他还围着八哥的身边转的......
    德胜门外,春风中旌旗招展,新鲜出炉的大将军十四阿哥胤祯得意洋洋.他看着前来送行的诸王和二品以上大臣,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他身后随行出征的八阿哥和九阿哥也同样高兴得不得了,在他们兄弟看来.皇阿玛在立储问题上,已经由伯乐相马改为伯乐赛马了,也就是说:是骡子是马,最好拉出来遛遛......
    在十四阿哥胤祯的想象里,自己这匹骡子.已经站在起跑线的前端.而八哥和九哥,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了机会,此刻是他的副手了。诚亲王和雍亲王代表康熙皇上给三兄弟倒了一杯壮行酒,胤祯怀揣梦想,把这壮行酒一饮而尽,他觉得,他一生的荣辱成败,就在此次东征.
    四阿哥端坐在海澜送给他的高头大马上.眼看着兄弟的身影越来越远.烟尘四起......他不由得想起戴铎的话:”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处众多之手足业,此有好芋.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穷所胜......”现如今离开了三个兄弟.朝中的局势应该不那么紧张了,可是谁知道此一役到底是利是弊、是得是失.
    四阿哥心中不由暗叹了一声、又想起邬思道说的,要”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看来自己还任重道远啊!
    第296章 十年过去
    花开花落,几经寒暑,匆匆十年光阴过去,时间转眼到了康熙六十二年的春天,不错,就是康熙六十二年!海澜为了这个,特意趁着四阿哥不在的时候在电脑上查了又查,电脑上明明记载康熙皇上是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驾崩的,可是现在康熙皇上却活得好好的!
    海澜不能不联想到她每年送给康熙皇上的两颗人参果!春光明媚的三月,盛开在枝头的桃花芳菲烂漫、妩媚鲜丽,海澜提着竹篮,在桃花林中摘桃花,桃花坞的桃花有很多品种,碧桃、日月桃、鸳鸯桃、紫叶桃、瑞仙桃、寿星桃、人面桃,远远看去如一片片红霞......
    远处的桃花坞,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海澜听着,不时会心的一笑,仿佛是弹指一挥间,孩子们就大了。
    凌风边摘桃花边说道”这桃花的骨朵肯定是不行,开败的了怕是也不行.就要那种半开不开的最好......”
    海澜笑道:”要我说最好是用花骨朵.既然做胭脂.当然要最红的才效果好。”
    主仆二人一边争论,一边摘着桃花,她们俩一篮子枕花还没有摘满.就听见一阵脚步声,凌风侧头一看,笑道:”福晋,是村儿大总管来了!”
    村儿不满的瞪了凌风一眼.走过来给海澜行了礼.海澜一把拉住她,喜道:”村儿,你今天怎么来了?你知不知道用桃花做胭脂.最好选哪种桃花好?”
    村儿笑道:”福晋,您想要胭脂让她们别人做去,何必自己动手?您的儿媳妇来给您请安了,在杏花村馆候着见您呢!您还是快去看看吧!奴婢瞧着她们好像是有话想对您说。”
    海澜听了这话,忍不住嘴角抽动了两下.她知道村儿口中她的儿媳妇就是指弘时的福晋栋鄂氏.说起来海澜今年也不过才三十二岁.她的脸上半点皱纹也没有,若是说她今年二十岁,怕是没有人不信.偏偏这个栋鄂氏最是嘴甜,每次见了海澜都额娘、额娘的叫得亲热,让海澜心中很是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海澜一边往杏花村馆走,一边问道:”府里情形还好吧?”
    村儿说道:”还好,就是年侧福晋......她也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年羹尧做了大将军.这几天闹得挺欢,凌雨对她又轻不得重不得的.就想着问一问您怎么办才好......”
    海澜顿时停下了脚步,问道:”年明珠她闹腾什么?”
    ”她说她想亲自抚养七少爷。”
    海澜点点头,凌风一旁说道:”福晋,您可不能答应她的要求,您都抚养七少爷这么多年了.若是再把他送回去.谁知道年侧福晋会对他胡说八道什么?”
    海澜笑道:”有我抚养福惠,那也是王爷决定的,我自己这么多孩子都忙不过来呢!难道还能主动要求抚养他?福惠现在也长大了.有十二岁了,是去是留,他可以自己决定。”
    村儿担忧的说道:”福晋,要奴婢说呀.还是不能让他们母子见面。”海澜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可是她们谁也想不到,福惠根本就不是年明珠的亲生儿予,当然更不是四阿哥的亲生儿子,所以海澜根本就什么都不怕!
    径直回到杏花村馆,栋鄂氏已经从屋子里迎了出来,这栋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她身量娇小、瓜子脸,长方形大眼睛顾盼有神,粉面红唇,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上身一件玫瑰紫缎子旗袍,领口袖口绣了繁密的花纹.颈上带着赤金璎珞的项圈 、黄橙橙的显得格外扎眼......”
    栋鄂氏上前给海澜行了礼.说道:”额娘.昨儿是初一.媳妇知道您要进宫去给娘娘请安.肯定不在,所以就只好今天来给您请安来了。”
    海澜注意到栋鄂氏身后跟着的是弘时的两个妾侍钟氏和田氏.她早就知道这栋鄂氏是个醋坛子,钟氏和田氏没少被她用手段,今天她打的什么主意?怎么把她们带来了?
    海澜心中疑问,嘴上却并不说破,她进屋落座,笑着说道:”老三家的.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你偏不听,不过既然来了,一会儿就去园子里四处逛逛去,现在的景色正好。”
    栋鄂氏笑着答应了,她的笑容里带着几分勉强、栋鄂氏十六岁嫁给弘时,现在己经整整三年了.肚子还没有动静,海澜便猜测她是不是因为这个才不开心?栋鄂氏为人恭谨,低调谦和,海澜觉得她除了喊自己额娘让自己不满之外,其余的还没有什么让自己不开心的......
    小满送上了茶来.海澜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说道:”你又在为子嗣的事儿烦恼?我早就说过了,我跟王爷成亲了七年之后才有了弘历他们.你现在成亲才三年,这事儿不用着急的。”
    ”额娘说的是。”栋鄂氏红着脸点点头
    海澜又问道:”府里的事儿可都摸熟了?”她因为顾念荐村儿不喜欢管着雍亲王府的事务,所以正考虑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栋鄂氏去办。
    栋鄂氏忙说道:”是,额娘、媳妇都熟悉的差不多了,不过您可不可以不要让村儿姑姑走?媳妇实在是担心处理不来......”
    海澜笑道:”我刚开始把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