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生了根。
忽然的,她看不见了一切。皮鞭的梢头撩着了她的眼旁。她捂上了眼,忘了一切,只觉得世界已变成黑的。她本能的要蹲下,而没能蹲下;她想走开,而不能动。她还没觉得疼痛,因为她的全身,和她的心,都已麻木;惊恐使神经暂时的死去。
“祁太太!”过了一会儿,她恍惚的听见了这个声音:“快回家!”
她把未受伤的眼睁开了一点,只看见了一部分制服,她可是已经意识到那必是白巡长。还捂着眼,她摇了摇头。不,她不能空手回家,她必须拿到粮食!
“把口袋,钱,粮票,都给我,我替你取,你快回家!”白巡长几乎像抢夺似的,把口袋等物都拿过去。“你能走吗?”
韵梅已觉出脸上的疼痛,可是咬上牙,点了点头。还捂着眼,她迷迷糊糊的往家中走。走到家门口,她的腿反倒软起来,一下子坐在了阶石上。把手拿下来,她看见了自己的血。这时候,热汗杀得她的伤口生疼,像撒上了一些细盐。一咬牙,她立起来,走进院中。
小顺儿与妞子正在南墙根玩耍,见妈妈进来,他们飞跑过来:“妈妈!”可是,紧跟着,他们的嗓音变了:“妈——”而后又喊:“太爷爷!奶奶!快来!”
一家大小把她包围住。她捂着眼,忍着疼,说:“不要紧!不要紧!”
天佑太太教韵梅赶快去洗一洗伤口,她自己到屋中去找创药。两个孩子不肯离开妈妈,跟出来跟进去的随着她。小妞子不住的吸气,把小嘴努出好高的说:“妈流血,妈疼哟!”
洗了洗,韵梅发现只在眼角外打破了一块,幸而没有伤了眼睛。她放了心。上了一点药以后,她简单的告诉大家:“有人乱挤乱闹,巡警们抡开了皮鞭,我受了点误伤!”这样轻描淡写的说,为是减少老人们的担心。她知道她还须再去领粮,所以不便使大家每次都关切她。
她的伤口疼起来,可是还要去给大家作午饭。天佑太太拦住她,而自己下了厨房。祁老人力逼着孙媳去躺下休息,而后长叹了一口气。
韵梅眯了个小盹儿,赶紧爬了起来。对着镜子,她看到脸上已有点发肿。愣了一会儿,她反倒觉得痛快了:“以后我就晓得怎么留神,怎么见机而作了!一次生,两次熟!”她告诉自己。
白巡长给送来粮食——小小的一口袋,看样子也就有四五斤。
祁老人把口袋接过来,很想跟白巡长谈一谈。白巡长虽然很忙,可是也不肯放下口袋就走。他对韵梅的受伤很感到不安,必须向她解释一番。韵梅从屋里出来,他赶紧说了话:
“我,祁太太,我没教他们用鞭子抽人,可是我也拦不住他们!他们不是我手下的人,是区署里另派来的。他们拿着皮鞭,也就愿意试试抡它一抡!你不要紧了吧?祁太太!告诉你,我甭提多难过啦!什么话呢,大家都是老街旧邻,为领粮,还要挨打,真!可是我没有办法,他们不属我管,不听我的话。哼,我真不敢想,全北平今天得有多少挨皮鞭的!我是走狗,我拦不住拿皮鞭的走狗们乱打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得啦,祁太太,好好的休息休息吧!日久天长,有咱们的罪受,瞧着吧!”白巡长把话一气说完,没有给别人留个说话的机会,便走出去。
祁老人送到门口,白巡长已走出老远去,他很想质问白巡长几句,可是白巡长没给他个开口的机会。他觉得白巡长可爱,也可恨;诚实,也狡猾。
天佑太太与儿媳被好奇心所使,已把那点粮食倒在了一个大绿瓦盆中。她们看不懂那是什么东西,所以去请老太爷来鉴定。
老人立着,看了会儿,摇了摇头。哈着腰,用手摸了摸,摇了摇头。他蹲下去,连摸带看,又摇了摇头。活了七十多岁,他没看见过这样的粮食。
盆中是各种颜色合成的一种又像茶叶末子,又像受了潮湿的药面子的东西,不是米糠,因为它比糠粗糙的多;也不是麸子,因为它比麸子稍细一点。它一定不是面粉,因为它不棉棉软软的合在一处,而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一些谁也不肯合作的散沙。老人抓起一把,放在手心上细看,有的东西像玉米棒子,一块一块的,虽然经过了磨碾,而拒绝成为粉末。有的虽然也是碎块块,可是颜色深绿,老人想了半天,才猜到一定是肥田用的豆饼渣子。有的挺黑挺亮,老人断定那是高粱壳儿。有的……老人不愿再细看。够了,有豆饼渣滓这一项就够了;人已变成了猪!他闻了闻,这黑绿的东西不单连谷糠的香味也没有,而且又酸又霉,又涩又臭,像由老鼠洞挖出来的!老人的手颤起来。把手心上的“面”放在盆中,他立起来,走进自己的屋里,一言未发。
小顺儿走过来,问:“太爷,到底是什么呀?”
老人把头摇得很慢,没有回话,好像是不仅表示自己的知识不够,也否定了自己的智慧与价值——人和猪一样了。
韵梅决定试一试这古怪的面粉,看看它到底能作出什么来——饺子?面条?还是馒头?
把面粉加上水,她愣住了。这古怪的东西,遇见了水,有的部分马上稠嘟嘟的粘在手上和盆上,好像有胶似的;另一部分,无论是加冷水或热水,始终拒绝粘合在一处;加水少了,这些东西不动声色;水多了,它们便飘浮起来,像一些游动的小扁虫子。费了许多工夫与方法,最后把它们团成了一大块,放在案板上。
无论如何,她也没法子把它擀成薄片——饺子与面条已绝对作不成。改主意,她开始用手团弄,想作些馒头。可是,无论轻轻的拍,还是用力的揉,那古怪的东西决定不愿意团结到一处。这不是面粉,而是马粪,一碰就碎,碎了就再也团不起来。
生在北平,韵梅会作面食;不要说白面,就是荞面,油麦面,和豆面,她都有方法把它们作成吃食。现在,她没有了办法。无可奈何的,她去请教婆母。
天佑太太,凭她的年纪与经验,以为必定不会教这点面粉给难倒。可是,她看,摸,团,揉,擀,按,都没用!“活了一辈子,倒还没见过这样不听话的东西!”老太太低声的,失望的,说。
“简直跟日本人一样,怎么不得人心怎么干!”韵梅啼笑皆非的下了一点注解。
婆媳像两位科学家似的,又试验了好大半天,才决定了一个最原始的办法:把面好歹的弄成一块块的,摊在“支炉”上,干烙!这样既非饼,又非糕,可到底能弄熟了这怪东西。
“好吧,您歇着去,我来弄!”韵梅告诉婆母,而后独自像作土坯似的一块块的摊烙。同时,她用小葱拌了点黄瓜,作为小菜。
祁老人,天佑太太,和两个孩子,围着一张小桌,等着尝一尝那古怪的吃食。小顺儿很兴奋的喊:“妈!快拿来呀!快着呀!”
韵梅把几块“土坯”和“菜”拿了来,小顺儿劈手就掰了一块放在口中,还没尝出滋味来,一半已落入他的食道,像一些干松的泥巴。噎了几下,那些泥巴既不上来,也不下去,把他的小脸憋紫,眼中出了泪。
“快去喝口水!”祖母告诉他。
他飞跑到厨房,喝了口水,那些泥巴才刺着他的食道走下去;他可是还不住的打嗝儿。
祁老人掰了一小块放在口中,细细的嚼弄,臭的!他不怕粮粗,可是受不了臭味。他决定把它咽下去。他是全家的老太爷,必须给大家作个好榜样。他费了很大的力量,才把一口臭东西咽下去;而后直着脖子向厨房喊:“小顺的妈,作点汤吧!”他知道,没有点汤水往下送,他没法再多吃一口那个怪“土坯”。
“汤就来!”韵梅在厨房里高声的回答,还问了声:“到底怎样啊?”
老人没回答她。
小妞子掰了很小的一块,放在她的小葫芦嘴里。扁了几扁,她很不客气的吐了出来,而后用小眼睛撩着太爷爷,搭讪着说:“妞妞不饿!”
小顺儿随着妈妈,拿了汤来——果然是白水冲虾米皮。他坐下,又掰了一块,笑着说:“看这回你还噎我不!”
韵梅见妞妞不动嘴,问了声:“妞子!你怎么不……来,妈给你一块黄瓜!”
“妞妞不饿!”小妞子低着头说。
“不能不吃呀!以后咱们天天得吃这个!”韵梅笑着说,笑得很勉强。
事在人为 八
胖菊子没有运动成妓女检查所的所长。因为竞争的人太多,日本人索性裁撤了这个机关,而改由军部直接管理花姑娘的事。胖菊子狠狠的和蓝东阳吵闹了几次,甚至于摔砸了一些不很值钱的杯碗什么的。她以为她的失败纯粹因为东阳没有尽到所有的力量去运动。
蓝东阳,在计口授粮的办法实行以后,也有点后悔,没能给胖菊子运动成功。假若太太能作到所长,岂不多拿一份较好的粮!他决定去得到个肥缺,教胖菊子看看他的本事,也使自己的心灵上得到自慰。他开始调查哪个机关肥,哪个机关瘦,以便找个肥的,死啃一口。越调查,他越发怒。敢情有的机关,特别是军事机关,不单发较多较好的粮,而且还有香烟,茶叶,与别的日用品呢!这使他由悔而恨,恨自己为什么不早早的下手,打入这样的机关里去!
由这种机关再往别处看,他发现了铁路学校的学生是由官方发给伙食的。他的眼忽然发出火来,绿脸上出了汗,用力的把手拍在桌子上:“啊!作这个学校的校长!校长!”吊起一只眼珠,他细细的啃手指甲,把指甲中的黑泥都有滋有味的吃下去。这才使他镇定了一些,他开始计算:“就拿三百个学生算吧,每人扣下一斤粮,一月就是三百斤!三百斤哪,我的天!嗯,嗯,每月再开除几个学生,又多落下几份粮!哎哟,哎哟,我为什么没早想到这个呢?”
停止了啃指甲,他决定去运动这个学校的校长。
不过,铁路学校的校长并没有出缺呀!东阳又啃上了指甲。指甲上流了血,他想起来了:给现任的校长栽赃就是了。愣说校长窝藏各处来的“奸细”,岂不一下子就把他打下去?好主意!东阳马上看到多少袋子白面堆在自己的屋中!为这些面粉,他必须去捉几个学生,屈打成招的使他们承认“通敌”,而后把校长也拿下监去!为了面粉,屈杀几个人算什么呢?他决定先去看看教育局的牛局长,探听一点消息。
蓝东阳来到小羊圈,有四五株绿树的门前,然而不巧,牛局长不在家。刚一转过头来,面对面他看见了冠晓荷和祁瑞丰——他的盟兄弟,同事,情敌。
冠祁二位被放了出来,因为日本人既没法定他们的罪,又不愿多费狱中的粮食。
祁瑞丰的小干脸当时没了血色。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打东阳一顿。可是,他没有动手。他是祁老人的孙子,天佑的儿子,瑞宣的弟弟,冠晓荷的朋友,他不敢打架,即使面对面见着抢去他的老婆的人。
蓝东阳明知瑞丰不敢打架,可还有点怕,绿脸更绿了一些。
冠晓荷先开了口:“哎呀,东阳老弟!我想死你啦!”
东阳看着他们俩,见他们的狼狈的样子,想不出一声便走开。
晓荷一句话把东阳扣住:“老弟,你可晓得,招弟当了特务?”
东阳暗自庆幸:“幸而我没得罪她!”紧跟着,他叫了声:“冠大哥!”虽然他手下也有特务,可是他想招弟恐怕是直属于军部的;一个军部的特务是可以随便欺侮一个文官的。
瑞丰见晓荷唬住了东阳,他也搬运出一点狡猾来:“东阳,你猜怎着,我也当了特务!”说着,他把手伸在衣襟里去,仿佛是摸手枪。
东阳真想请他们俩到家中去吃饭,可是,那又根本与他的天性矛盾着,于是改为:“你们有工夫,到我那里谈谈!”
“明天准去!”晓荷兴高采烈的说。“瑞丰,你也……”他不便替瑞丰答应下来,因为怕瑞丰不好意思见到胖菊子。
瑞丰的确有点不好意思去,可是,又一想,假若到了蓝家,能吃上一顿饭什么的呢,也就不便过于固执。“真有事吗?”他问了一句。
“有事!有事!”东阳心中盘算好:假若招弟和瑞丰都是军部的特务,他就不妨利用他们俩给铁路学校的校长栽赃。军部的人既有特殊的势力,又能即使惹出祸来也与他无关。
“总得弄点什么给我们吃哟!”晓荷笑着说:“哪怕有四两酒呢,哥儿们老不见了,还不亲热一回?”
东阳决定不掉在圈套里,没说请他们吃饭,也没说不请他们,而只吊了吊眼珠。
晓荷实在希望能吃到一顿好饭,于是开始夸赞东阳的眼珠:“真的,老弟,你的官运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