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老天爷真是要大收人哪!这天儿都旱成啥了?抬头看看四周的田亩里许多冬麦都已经干死了,他这地里虽然强些,却也仅仅只是强些而已,看着那些麦苗无精打采的泛黄,李农心里除了担心焦躁还有刀割一样的难受。
先耕,再耙、然后上,尽管李农倾尽所能的将每一种可以减少田土水分散发的手段都用上了,终究还是拼不过老天爷。
眼前的田土想到阎王爷要大收人,抬头看了看天色的李农低下头的时候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哎!不管是察风色还是观云气,老天爷都没个要下雨的意思啊。
对于雨雪已经绝望的李农莫名的想到了张二狗说过的那番话,长着一身懒肉的张二狗是村子里最有名的一个二混子,也是个宁肯扔了脸面出去讨吃也不愿上坡种地的人,前五六年的时候这个混子不知怎么混过了锁阳关,靠着一路讨吃竟然往南跑出了州地界,听回村探亲的徐大先生说,那可是有五六百里远了。
五六百里!乖乖呀,那可不是到了天边儿嘛!对于村里这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百里地的农人们来说,这简直是个无法具体想象的概念,李二狗由此也一跃成为村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被当做流民从幽州遣回原籍的李二狗不等屁股上打板子的伤好利索,就开始迫不及待在村中那棵歪脖子老柳树下吹嘘起他这次长征途中的见闻来,顺带混些吃食填肚子。
其间李农闲着没事也去听过一回。
他对李二狗所说的关内城里大媳妇小娘子长的如何俊相,穿的能腾出半个胸脯子的衣裳如何勾人没什么兴趣,唯一让他念念不忘的就是李二狗曾经提到的那一片好田地。
按李二狗所说,他看到的那可是望不到边儿的一展平土,几十亩几百亩平坦坦的连在一起,说到这个的时候,吐沫星子直飞的李二狗嘴里的啧啧声就没停过,而李农的一颗心也是跳的直蹦直蹦的,世上真能有跟村里的坡地不一样的田土,世上真能有这样一展平的田土?
要是有了这样的田土,还担心什么下大雨带走了田里的土?要是能种上这样能保住土、保住水,保住肥的田亩,凭着自己的庄稼把势,一亩地的收成最起码能提高一成五……不,至少也有两成!
但任是听的心里直跳的李农怎么费心思的去想,五十年来没出过村外五十里的他依旧想象不出那一马平川的田土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子?但这不妨碍他扔给了李二狗一个白面蒸馍,李农的这份出手直让旁边听热闹的庄户咂舌不已,看这白乎乎的,这可是用纯白面蒸出的馍馍呀,还那么大个儿!
素来过日子谨细的李农今个儿是怎么了?
没理会村邻们诧异的目光及议论,李农扔了白面蒸馍后转身就走,就为李二狗告诉他世上还有那样的田亩,他觉得自己这个蒸馍给的就不冤!
当晚,几乎是从不做梦的李农做了一个梦,梦里隐隐绰绰依稀出现的就是一大片展平展平的田亩,而他则抗着那架用了十多年的犁铧走在这样既能保土保水又能保肥的田地里,虽然梦里的那块田土依旧看不清楚,但直到第二天早上醒了许久之后,李农依然能清楚记得他在梦里的那份无与伦比的狂喜。
田土不仅是朝廷根基,也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在李农这样的人心里,好的田土甚至比他的命更重要!
庄户人天天受累,上榻就睡又能有多少梦?但自打那天之后,李农就经常做梦了,而梦的主角无一例外的都是那片看不清楚的展平土地。
就在今天,面对着自打记事以来就没遇到过的大旱情,看着眼前高高低低的坡地,李农自然而然又想起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平田。
“要是……”,李农的喃喃自语刚一出口,就被儿子的叫喊声给打断了。
憧憬被打破的李农心情更烦躁了,“叫丧啊!”,顺口粗声粗气的回了一句后,扭过头来的他随即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紧随其后的就是犹自带着憧憬余韵的脸上猛然升起一片惶惶的不安来。
跟在从坡下走来的儿子身后的不仅有方圆最大的头面人物邹里正,更要命的是邹里正身后的那个竟然是个穿着皂服的公差。
庄户人家怕的是什么?里正找来就已经了不得了,更别说还有靠着王法的公差,这……这是怎么了?
攥着手里的那块团土,李农惶惶的从田埂上站起身,他不敢看那穿着一身官衣的公差,只是瞅着邹里正慌慌的问了一声,“咋?”。
“老哥,恭喜你了”,邹里正一笑的笑容可掬,“城里的县尊老爷请你去流官村议事,就是商量事情”。
“啥?”,轰隆一下脑袋里就是一声炸响,手中猛然一紧的李农丝毫没意识到那块团土已经就此碎裂,化作细细的土面子重新流回了地里……
…………
二百三十七章 一个变成现实的梦
唐朝公务员二百三十七章一个变成现实的梦
直到走回自家屋里时。★网(╰→)更新迅速,小说齐全★李农依然没忍住手上的轻颤。坡的边儿听到邹里正的那句后。他的脑就如同一团糊到现在也没真正清醒过来。以至于早上上坡时带去的农具都落在的里忘了带回——这样的疏漏对于李农说简直不可想象。至少在这二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李农是土生土长的村人。娶的浑家也是同村。一辈子就没出过村子五十里以外的的方。在他眼里掌握着徭役安排权限的里正就已经是不了的人物了。那住在城中大衙门的县尊……
这么一个对他而言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大人物竟然派人来找他?而且还是“请”他去商量事?
太邪性了。除了的里刨食的那些经窍儿之外。这老实巴交的李农还知道什么?但是……县令总不能找他去商量种的的事情吧?脑子里猛然浮现出这么个念头时。双眼中满是疑惑的邹里正忍不住撇嘴笑了笑。连他自己都觉这突如其来的想太荒唐了。怎么可能?虽说历任官儿们开口就会说农桑
之根本。但谁不知道这就是糊弄人的。官儿们真正视的只是粮食织物堆起来的,税。有那个是真正到过的头儿的?更别说还巴巴的从里派人来请一个八杆子打不出一句话的老泥腿子去商量事情了。
虽然心里好奇的很但邹里正仅仅只试探了一句后就没再多向那公差打听。一则是因为他跟这个面相极其年轻的公差既没见过更谈不上交情。更重要的还在于明显的觉察出来这个公差跟以往见过的都不一样。
一路顶风冒寒的过来却连烫酒都不吃一壶的紧赶着要办公事。老邹干里正也有这么多年了。这样的公差他还真没见过。以往老赵他们下来时谁不是一下马就叫累安排酒饭的话喊的震天响总的吃饱喝足顺便再跟左近那个老相好的浪寡妇厮混舒服后才会想到差事。也仅仅是说说而已。真办起来那***老赵连一根指头都不会动。就这他走的时候还少不要掏摸些“辛苦钱”才肯上路回城。
跟老赵那些货比起来眼前这个小年轻公差简直就堪称良吏典范了。但越是这样的人还就越不好打交问小话儿。不过虽然不好问。但几十年下来早混成油子邹里正还是
隐猜度出一些东西来。这个做事章程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小公差的出现该不仅仅是个
然。八成儿跟那个新来的县令有牵扯
邹里正身份不同。消息来源自然也就更多。别的不好说。但像城里出了大乱子新县令带着天成军的骑迅速平乱。随后就在北城楼上砍了一百多颗脑袋这样的大事他总还是知道的。
那可是一百多颗脑。拢总后摊开摆起来都能占半个场院了。能干出这等事的人会是个茬子?县衙门换上了这样的县尊老爷。那下来的人面生又有些古怪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朝天子还一臣新县整的动静那么大。总不的有点新气象?
想到这里。邹里正嘴里虽还在催促李农尽快收拾。心底却在转着别样的心思。换了个能挺腰板的县令固然是好。但他这里正的差事……这可是实打实的肥缺……还是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县令把县衙收拾干净后就该琢磨他们这些下边的里正了吧。这里正的位子还能不能坐的住。悬哪!
纷纷乱乱想了许多。李农收拾好东西能动身时。邹里正也拿定了主意——的尽快去县城一趟探探底细要是新县令是个好钱的。那该送就送。该塞就塞;这要是新县令是个一心求前程要功绩的。那也就没了别的想头尽心办差就是。总之不能丢了这里正的好位子。
换上最好的一身衣。肩挎老婆子抹着泪炕出的纯白面硬饼子干粮。懵懂懂惊惊惶惶的李农爬上邹里正找来的一头大青骡上了路。
这一路上看到的旱情让李农心里愈发的沉重了原来不仅仅是他们村子附近这么大的方都遭了大旱。“阎王爷要大收人了”嘴里小声的念叨着这句。李农再不忍心去看两边旱裂了嘴的田土。
唯一让李农放松了些心情甚至有些不安的是同行公差的态度——这个公差对他的态度太好了。好到李农总错觉着他到底还是不是公差的的步了。吃公门饭的人怎可能对他这种庄户人这么好?不仅说话总是和颜悦色没半点儿嫌他慢。就连一路上的投宿吃食也没让他花半文钱。且都还是吃的好的!这不。都赶了一天多的路了。他包袱里带着的纯白面饼子还一口都没少。
官府里的人来找他。还管吃食歇处不用他费一颗粮食花一文钱。
那么多讲古的。谁说过这样的好事?别说讲。就是想想。
一起走道儿多些之,。渐渐跟公差有些熟
起来李农也曾问过这事儿。公差只说这是唐大人亲自交代下的。你们都是县尊大人的客人。不能有半点怠慢!
李农这才知道“请”他的这位县老爷是跟国朝一个姓儿。见公差说到县令唐老爷时两眼放光的样子。他自然而然的顺势又问起了县老爷的事情。恰好这个公差是听过唐成第一次升堂并经历了随后动乱平乱的。这下子可了不了。因着他这一。话匣子打开的公差直说的天昏的暗日月无光。把个老实巴交的农听的是目瞪口呆。耳炫神迷。
说着走着。他们两人随后又遇到了其他的公差和农人。及至快到流官村时原本的两人已经发展到近二十人的队伍。队伍里不仅有公差农人。就连木匠也有好几个。要说这支队伍赶路时的话题。除了见面时惯例的叹息旱情之外。不变的就是对新县令的议论。
终于。在李农从家里动身的第三天下午。他们这特殊的队伍赶到了流官村外。
当日唐成来时还很冷清的小村子现在热闹了很多虽然村里的房屋并没有增加。但村外的的平谷的里却-起了许多新的房舍。这些房舍都是急就章而成。选着平坦的的势夯起一个弧圆形齐胸高的土墙砍了山上的火将湿气烤干之后再在里面贴着土墙支起天成军行军用的帐篷。短短时间里也就解决了处的问题。
李农一行刚走到的边上。打头儿走在最前面的公差蓦然高声开口道:“是大人。县尊大迎出来了”。
队伍里的人原本还在乱纷纷的四处打量。公差这句喊顿时将他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骑在骡子上的李农使劲睁大眼睛。就见着侧前方不远处的简易营帐里走了一个官衣人。
“那位就是县令大人?”。尽管已经亲眼看到了唐成的煌煌官衣。也见到他身后那几个公;众星拱月的势但李农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一脸含笑走来的俊相会是县令大老爷。
这也太年轻了吧!这么年轻的人咋就有那么大的本事把奚蛮子都给降住了。还让这些差官们一说到他就忍不住要放高声儿?
这两天在路上可没少议论县令大人。也都盼着想见这位请他们来的县令大人。但真等见到人之后。许大家都跟李农一吃惊整队伍里的农人和木匠们一静悄悄的。
“老丈一路辛苦了。好在这时令上的里也没什么要紧的庄稼活计。倒不用太挂心家里”。直到唐成两只手都已搭上李农的手膀子要扶他下来时。李农还有些愣愣的不知道该说
么。又该做什么。“这帐篷看着虽然简陋倒也暖和里边儿炭火和热水都是早预备的。大家洗洗尘土后-好生吃上几盏烫酒消消乏气”。
实实在在感受到唐成使上的劲道。李农猛然醒过神儿来。不等唐成再用劲儿。他左腿一就从子背出溜了下来其动作之快根本就不像一个年过五十的人。身子刚下的人还没站稳。李农就已向的上拜伏下去。嘴里学着前两天公差教过的话。“草民叩见县令大老爷”。
李农的举动也惊醒了其他那些个人木匠。他们纷纷以与年龄不相符的矫健从骡马身上出溜下来拜倒在的见礼。
“起来。起来你们是本官请来的客人无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