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人登上了中心礼台,在悠扬的小夜曲中,被花束簇拥着的礼台缓缓地升起一米高。小夜曲渐息渐止,随着最后一个音符飘入夜空,新郎低沉悦耳的男中音不疾不徐地在空阔的宴会厅中漫布开来。
“我的太太曾经告诉我,她听过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是独翼天使,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才能飞翔。我忍不住看着身下的轮椅,问自己,我的翅膀在哪里?”
他顿了顿,全场寂静,他的顿音似乎也透过敏感度极高的麦传了出来。整个婚礼过程,只有这一个环节对苏颖是保密的,所以她也略有些意外的看了看尹恪诚;这一瞥又让她很安心,索性定定的望着他。尹恪诚也微笑着侧头看了看苏颖,又重新望向前方。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太太。她是一个真正的天使,她拥有一双而不是一只翅膀。她展开洁白的羽翼,慷慨地将那个不幸折翅的我拢住,用她的温柔、善良、体贴,和她的优雅、智慧、创造力——”
尹恪诚偷偷的调侃了老婆一句,苏家诸人和坐在前面的苏颖的老师同事们都低低地笑了起来,而一直乖乖侧立在尹恪诚后方的苏颖,这会儿也抿着嘴,伸出手摸上了尹恪诚的肩头。透过宴会厅两侧的大屏幕上镜头的切换,每位宾客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新娘脸上幸福的微笑和她左颊上那滴闪亮。
苏颖抬起手指轻轻拭去幸福的泪水,深深呼吸着保持镇定,她可以感动,但不能失态。尹恪诚则毫不躲闪的反手勾起戴着白色新娘手套的手,略一侧脸,优雅的吻了一下。
在宾客们善意的哄笑声中,原本黑白分明的两个身影渐渐融在了一起,手牵着手。刚才,他们只是新郎和新娘;现在,他们是丈夫和妻子。
尹恪诚性感的笑容里一直带着些许羞涩和愧疚,这时全然被幸福和自豪占据着。
“她用她的爱,带着我款款而翔,让我知道,爱可以让我们凌驾于尘世间的一切。”他又顿了顿,轻轻的吸了一口气,微笑着结束了他的致辞:“所以,我想,我也只能用我全部的爱来感谢我太太带给我的新生。”
他放下话筒,将轮椅转过四十五度,苏颖将花束捧在胸口,和他双手交握,微微俯身,与他的唇揉在一处。
空阔的宴会厅中又回荡起《婚礼进行曲》,那个躬身立在新郎身前的白色身影,在弥漫着全场的玫瑰香气中,缓缓的蹲了下来,而原本挺拔的黑色身影,随着白色弧线的翻转、降低,也渐渐弯了下去。
那几位经验老到的设计师最先看出了这幅两仪图的玄妙,齐齐的站了起来,为这样一个充满温情和视觉享受的婚礼鼓掌;继而全场观众也都站了起来,为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祝福。
隆重的婚礼终将变成记忆的片段,婚礼的男女主角也只是怀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他们的婚礼能够给所有爱他们的和他们所爱的亲朋好友或得意、或辛酸、或顺利、或坎坷、更多是平淡无奇的生活带去一份美好的回忆。
——完——
小番外:
《尹苏的联合家庭日记》
谨以此日记,献给我的太太、我们尚未出世的宝宝,以及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我的太太一起慢慢变老,直到老得我们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我坐在轮椅里,她坐在摇椅里,戴着文雅的老花镜,翻开这本几十年前写下的日记。
能够作为家庭日记的执笔者,我感到很自豪,而且还有点窃喜,毕竟握着笔杆子的人有话语权;但是插画作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又让我觉得有点苦恼,人家说的是一句英文——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第一篇 准爸爸和准妈妈
当我想好这个题目的时候,苏颖还有点不乐意。她说:“怀胎十月的是我,辛苦分娩的也是我,为什么不能叫‘准妈妈和准爸爸’呢?”我很温柔的抚摸着爱妻尚未隆起的小腹,启发了她一句:“小baby是先会叫‘爸爸’呢,还是先会叫‘妈妈’呢?”她无语了。(因为这是我跟老婆千百次交锋中为数不多的胜利记录,所以一定要记下来才行,执笔者的特权嘛!)
过了一会儿,我已经把标题写好了,苏颖才又很得意的抚着她依然紧致的小腹说:“那我可以不教小宝宝‘爸爸’这两个字。”我立刻就很没原则地想提笔把标题改掉。但我娶了个好老婆,她喜欢人家叫她“尹太太”而不是“苏小姐”,所以,我们的联合日记依然是以“准爸爸和准妈妈”开篇的。
x年x月x日
今天陪着老婆一起去医院做了检查,证实之前的人工授精很成功,顺利的话,十个月后,就会有一个小天使在我们家降生了。
苏颖一直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徘徊着,一度还说三十岁之前不生孩子。但是自从我成功的用那枚“dreaming in sanctuary”把她套牢之后,她倒是比我还想要孩子了。她说她想通了,当一个好妈咪也是很有创造性的工作,就算她不能做一个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但同样可以设计出优秀的孩子来。我有点想厚着脸皮问她难道我不是她的杰作吗?如果没有苏颖,我想我的下半生大约会像杜甫那样在茅屋中渡过凄惨的晚景吧。
我们的宝宝将诞生在一个温馨富足的家庭,我几乎可以看到贞观之治那种令人微醺的繁荣。
苏颖又升职了,从paul的助理变成了首席助理。她打算利用怀孕生产这两年里考完执照,等宝宝启蒙的时候将自己第一座独立设计的建筑送给宝宝。
我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准备cssci的论文。虽然资历尚浅,但是在第一学期就已经发表的两篇论文、尤其是一篇还为eist所接纳,这就令我的雄心壮志无限膨胀了起来。苏颖找出她以前写的论文给我看,她是想打击一下我嚣张的气焰。她成功了。因为她看得懂我的论文,虽然有的公式证明太过繁琐她懒得看,但至少人家能明白我所使用的理论依据以及我的证明思路;而我,完全看不懂她满篇的结构图和密密麻麻的注解,自然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篇论文的意义了。这跟英文没关系,她给我翻译了一小段中文,我依然看不懂,术语太多,简直不像中国话。但我老婆就是会安慰人,她说这才说明我的论文写得好,深入浅出,让她一个外行都能看懂这么专业的论文。嘿嘿,那我就继续膨胀好了,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不也是在膨胀着吗?
大舅苏霆的爱情日益明朗,幸亏我们结婚的时候请岑小姐做伴娘,不然还不知道这两位要磨叽到什么时候呢。
小舅子苏承也传来了好消息,还是听苏颖说的,对方是一位姓方的先生,她还碎碎念着什么“英籍上海强攻、美籍北京强受”来着。不过再多苏颖就不肯透露了,苏霆说的没错,她跟苏承互相包庇的事儿不胜枚举,我也懒得打听,只是暗自窃喜了一番。我自恋的觉着吧,除了我以外,苏颖最不放心的就是她那个二哥,现在苏承终于名草有主,我还真得谢谢那位方先生,因为他的存在,苏颖才会把对苏承的关心分回来很多给我。
小侄大树似乎很希望他的表弟或者表妹早点降生,我有点怀疑他会不会把我们的宝宝当成archi那样的玩伴呢?岳父大人说苏颖的母亲小时候就曾经为了保护她和苏霆有过斗智斗勇的较量,大树既然是苏霆的儿子……不过宝宝放心,爸爸一定会好好保护你的!
我们的父母长辈都身体健康,这是最值得庆幸的。尽管不能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孝子让我总是觉得很愧疚,但我要对我的家庭负责,就像苏颖为能够生在那样一个和睦的家庭中骄傲,我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拥有与他们的母亲相同的骄傲。
为了感谢尚未出生的宝宝让我们成为幸福的准爸爸准妈妈,我决定先写下宝宝的名字,希望诸神也能赐福给ta。
提起宝宝的名字,还是要发自内心的感谢先岳母大人,她不但为自己的子女取了很美好的名字,也为孙子辈起好了名字,省了我们太多的心事。也幸亏我和苏颖有先见之明生的早,还能抢到那三分之二。
苏家长孙叫苏睿琮,就是大树。(记得当时筹备婚礼的时候拿到花童名单我才知道原来大树不叫大树……)
我们的宝宝,如果是男生,就会叫睿瑢,如果是女生,会叫睿衡(这个“衡”字是“珩”的通假)。我和苏颖说好了一定要抓紧时间把睿瑢和睿衡都抱回来才行!
ps.后页就是苏颖嘿嘿笑着看完今天的日记之后画的family tree,因为苏家尹家各画了一个,所以……真希望今天能达到两千字
————————————————
【9.6新增的vip番外集:不是下篇的后文】
ps:【第一个番外是小欧自己用图片转文字后再手打的,有错字什么的话请大家多多包涵哈。后面的所有番外是用工具取的了,不用担心错字了哈。——.paipaitxt. o(∩_∩)o】
番外1-1
‘`恪诚,下周讲座的入场券。 ’’
‘哦, 谢谢。’’
周二,高级计量经济学课前,班长郑晓筠把中午刚刚领到的入场券派发下来,顺势坐到尹恪诚旁
边的空位,神秘兮兮的凑到他近前,压低声音的问道: ‘‘我男朋友说,下周五他们学院会请斐然设计
的高级设计师来做讲座哦。 ’’
郑晓筠的男朋友周健是建筑学院的研究生,上次烧烤会的时候他还和苏颖聊得颇投机呢。尹恪诚
也轻轻笑起来,点头肯定这个消息, ‘‘是paul simpson andrews.’’
‘‘那你太太来不来?’’
郑晓筠脸上更多的是女生八卦时的欣欣然,尹恪诚也只好继续微笑着点头, ‘‘目前确定是她过来
做辅助工作。 ’’
‘‘嘿嘿’’,郑晓筠掩嘴笑着,轻轻拍拍尹恪诚的肩,笑问: ‘‘你是不是很想要那场讲座的入场券呀?”
郑晓筠是学校保送上来的研究生,成绩优异,性格爽朗,开学后便被推举为班长,和尹恪诚关系
一直不错,甚至可以说帮过尹恪诚不少的忙。当然,尹恪诚也帮过她的忙,确切的说是透过苏颖帮忙
周健。周健高考时没能考上重点大学,通过考研才考进x大学;而本来能申请到国外读研究生的郑晓筠
也是为了能和男朋友一起才留东了国内,两人都打算读完研究生双双申请国外名校的博士,是以同
是建筑学专业的周健透过苏颖了解了很多相关细节,而苏颖也答应将来有机会向她过去的导师引荐周
尹恪诚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入场券: ‘‘分 身乏术。再说,那么专业的讲座咱也听不懂,去了也是浪
费。 ’’说着他将入场券夹进了笔记本里,再次向郑晓筠 道谢: ‘‘谢了。 ’’
‘‘尹恪诚,这一期的学报,已经复印好了。 ’’
正说话间,另一位同班同学李冰把一叠复印资料递了过来。这是 x学院的双月期刊,本来图书馆里
都有,然而不幸的是期刊阅览室的磁性 检测门恰好比他的轮椅窄了那么几公分,把他生生的挡在了门
外。尽管那次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 好心的把桌子搬开给他开了个侧门,然而就算进去了,他也没
有办法遍览书架上的所有刊物——因为至少有两层的书架他够不到,其中就有包括 院学报在内的两
份必看的学术期刊。
还好那回他是和班上的两个同学一起去的,尹恪诚只得请同学帮忙从高层的书架上帮他把需要的
期刊拿下来,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