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好手,以前有贾家的门牌撑着还尚可,如今没了贾家的招牌,估计比一般的庄户也好不到那了。
    不过贾环并不着急,他在京郊还是买下了一点小产业。他也是很偶然地看着贾琏在京郊置产,于是便死皮赖脸地求这个琏二哥哥帮忙带上他。或许同为庶出的身份,让贾琏同情了他,于是他这两、三年居然也置下了一笔小小的产业。不说自己以后大富大贵,起码是衣食无忧。至于置产的钱财来源,笑话,自己的母亲管着贾府的钱袋子,多少攀附贾家的人要来投自己的所好。反正贾府欠自己的不少,这些钱就算利息好了。贾环这样安慰着。
    贾赦、贾政已经知道了皇帝最后的御笔了,自己兄弟二人要发配千里,有生之年怕是再也回不了京城。虽然这个结果让他们有些伤心,但是一想到宁国府被发配三千里,且全家发卖,荣国府已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两兄弟互相看了看对方,长叹一口气,往荣国府走去。
    荣国府这边早早得了消息,说是府里的男人们都能回来了。邢夫人、王夫人和赵姨娘等人都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男人们回来了,支撑门户的希望就来了。至于那个李纨,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邢夫人和赵姨娘知道王夫人对这孤儿寡母不好,但是没有料到这婆媳的关系居然已经糟糕到这般地步。这李纨因为有节妇的名号,没有人为难她,反而还拨下钱粮给她安家。原本这李纨手里就握着贾府将近三分之一的财产,如今贾府一破败,那就只剩下李纨手上的那点子东西了。而打发人去询问的意思,李纨居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泣声道说这些物事不是自己的嫁妆便是当年贾珠置下的田产,还有一些就是贾母的赏赐,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拿去发卖的。
    瞧,这话说得多好。邢夫人心中暗骂道。李宫裁口口声声说自己的钱一多半是嫁妆就是堵死了贾府人的口。贾家再怎么破落,也断不能去逼一个寡妇卖嫁妆吧?一小半说是贾珠当年置下的,贾府也断不能让私产来支援官中吧?何况还是孤儿寡母的私产。余下那些贾母赏赐的更不是王夫人等人能动的了。
    邢夫人看着这个平素如死灰的李纨,也不得夸一句好心思便收起了自己的小想法。反正自己还有贾琏两口子给的零花钱,长房无论如何也垮不掉。虽说以后这贾府住不得了,大不了自己就搬到贾琏那去,贾赦虽然断掉了与贾琏的父子关系,但自己好歹还是“母子”不是?人家贾琏要尽孝,难道你御史大夫还去上本弹劾?这本要是上了,你这御史的帽子也算戴到头了。邢夫人想明白了,便闭上了嘴巴,安静地看王夫人与李纨斗心计,也算是漫长软禁生涯中的一个打发吧。
    不管府里有多少隔阂,这一日还是很庆幸的。府里的女眷们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爷们,虽然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要被发配,但起码这几日大家还是能享天伦之乐的。
    贾宝玉一回到家,王夫人忙地将她搂了过去,哭着喊着“心儿肝儿”的。贾环则是冷冷地看着,贾政一想到这些日子在狱神庙里担惊受怕的,面子也有些动容。一旁的贾赦与邢夫人倒是平静,只是稍微闲话了几句。
    荣国府这里才说了会话,就有人来报,说是北静王到了。听到这话,贾府的人俱是一惊。贾赦、贾政心下诧异,为何北静王忽然被放出来了。当初听闻的是,北静王被勒令读书。这勒令读书可也是个惩罚,表示被勒令之人已经失了圣心,只是碍于情分,不愿多做分说的。这天朝历史中,被勒令读书读了一辈子的人还少么?当然,这勒令读书不是圈禁,总还是有那么几个幸运儿“读完书”出来居然成了一朝权贵。如今这北静王也“读完了书”,莫非表示圣眷也回来了?
    其实北静王出来倒真不是什么圣眷,而是他的羽毛已经被拔得干干净净,除了一个清貴的名分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皇帝自然也不愿将这个没用的人还关在那念书,再加上端慧太子从中求情,于是皇帝下令,可以出来走走了。于是这北静王就走到贾府了。
    这贾府已经快一年没见过什么权贵了,如今这北静王一来,还真的就是“蓬荜生辉”了。贾宝玉看着这个自己最喜欢的王爷,想到自己与他在床上的那些日子,心里不由得暖了。王爷还记得他,还记得他和他之间的那些日子。待会要求求王爷,务必为自己保媒。
    北静王见完礼之后,道:“可有地方说话?”
    贾赦、贾政忙引北静王往书房而去,北静王却对宝玉道:“此事与你也有关系,你一并来吧。”
    这一句话仿佛春风般吹暖了宝玉的心房,眼圈不由得一红,北静王这样的人物还是对自己不离不弃,想来林妹妹心中还是有自己的位置。念及此,宝玉的脚步轻快起来了。
    “王爷的意思是说,咱们府里将那个丫头交给您,您就能保住我家富贵?”贾政问道。他内心其实很鄙夷这样的做法,什么时候贾府的富贵栓在一个女子的身上了?而且还是一个伺候人的丫鬟身上。
    北静王点点头,他看着贾宝玉魂不守舍的样子,笑道:“小王也知道这袭人乃是宝玉心头上的人儿,只是如今情势比人强,还望宝玉割爱。”
    宝玉看着北静王含笑的眉眼,内心在挣扎在哭喊,为什么?北静王,你难道忘记天香楼下的贾宝玉了吗?在你的暖帐里,我为你送上了自己还带着芬芳的雏菊。我和你之间,那些交缠的岁月都比不过这样一个丫鬟吗?
    贾政知道自己的儿子疼爱袭人,但未曾想居然失态到这般地步了。且不说贾府靠着这个丫鬟救命,看到自己儿子这样,贾政早就怒从心起,道:“区区一个丫鬟而已,王爷自便。”
    “那小王就收下了。”
    几个人寒暄了一会,北静王便告辞了。而那袭人如何不喜?这贾府已经败落了,还不如跟着这个王爷去吃香喝辣呢。况且她也算看明白了这宝玉,口口声声说“女儿是水做的骨头”,但是对女子不过是当作一个高级的玩物罢了。喜欢的时候,日日拿在手里把玩;不喜欢的时候便丢弃到一旁。先是因为一杯茶水将茜雪赶了出去,而后来又纵容别人将晴雯赶了出去。虽然自己很高兴,但是袭人也知道,今天宝玉可以为了自己赶走晴雯,怎么能保证某一天不会为了别人将自己赶走?
    何况袭人还有个不能说的秘密,花家为袭人找了无数催孕的药,吃得袭人要吐却没有身子。自己也私下看过大夫,大夫说自己居然还是完璧之身。于是袭人这才知道,那宝玉不过是个只爱旱路不爱水路的主,一个只会欣赏菊花的男人如何能让自己有孩子?
    袭人死心了,谁知道下次贾府发卖的丫鬟会不会是自己?还不如跟着这北静王走了算了。
    “十三叔,听闻水溶那小子问你要了个戏子?”不知道为何,皇帝今天忽然八卦起来了。
    不过忠顺王跟着皇帝多少年了,自然晓得这个皇帝从来不说废话,自己的那点子破事虽然上不了台面,但也不是皇帝会操心的。想了想,他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蒋玉涵再怎么样,手上握着的秘密也挺多的。自己让蒋玉涵开口的条件是将他交给水溶,同时不会水溶下死手。只是这样,似乎招了皇上的忌讳。不过皇帝不问罪,他倒不好请罪了。万一皇帝只是警醒下自己,自己捅破了,那不是逼着这个好面子的皇帝杀了自己么?
    看着忠顺王额头上的细汗,皇帝心头冷笑一声,但是嘴上却是道:“十三叔也甭自个吓自个了,那蒋玉涵的事情,朕也不追究了。”
    “谢皇上。”忠顺王终于确定这件事只是警醒自己,不过这件事似乎要踩到皇上的底线,于是皇帝才打算吓唬自己一下。
    “朕料想明日水溶就会上折子求情,朕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贾赦、贾政可以不流放,但是终身不得起复。这贾府就留给他们吧,田庄铺子什么的,也给他们留下些。”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忠顺王,“也算是朕为十三叔做个人情罢。”
    “臣,跪谢陛下圣恩。”忠顺王听到最后那句诛心的话,吓得腿都软了。自己要求情就求情罢,非要牵扯到立嗣上的事情做什么?皇帝现在春秋鼎盛的,自己何必被端慧太子蛊惑了心机?
    次日,皇帝赐下圣旨,道:念贾嫔伺候圣驾多年,故恩旨免去贾赦、贾政流放之刑。
    不过朝臣们听得明白,皇帝不仅说了贾赦、贾政终生不得起复,还革去了贾府所有人的功名。这也就意味着贾府起码在一百年里是不可能再起来了。况且皇帝又夺去了贾府的大部分田产,这贾府要么就会金陵,要么就在京城当个破落贵族,哪还有什么风光?
    端慧太子很满意,因为他给了北静王一个天大的面子,四王岂能不站到他身后?
    定亲王也很满意,八公们统统失去了自己的地位,那些个不老实的人现在也该知道自己的能力了吧?
    至于蒋玉涵跟袭人的幸福倒没有谁在意了?袭人喜欢蒋玉涵么?她连蒋玉涵是谁都不知道。蒋玉涵喜欢袭人么?列位看官,一个自小就伺候男人的男人怎么可能会喜欢女子?可为何这蒋玉涵却要了袭人呢?
    因为嫉妒。这蒋玉涵对贾宝玉是爱不释手,这个宝玉不仅在生理上满足了蒋玉涵的种种需求,也在心理上抚慰了蒋玉涵那沧桑的心。这宝玉将女性当作一件美好的事物来欣赏,但是内心却是渴望征服一个男人,或者被另一个男人征服。而蒋玉涵却刚好满足了宝玉的想法,这个外表酷似女子的男子让宝玉觉得造物主真是太宠爱自己了,于是跟蒋玉涵生出了种种冤孽。
    蒋玉涵将袭人拉到手之后,便命她在自己的书寓里伺候。每每自己这名义上的丈夫与别的男人颠鸾倒凤的时候,自己还被叫进去伺候。袭人哪受得了这样的折磨,没多久便香消玉殒了。
    一卷草席便是她最后的归宿。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请假,更新在明晚。——06.15
    这一章非常崩坏,我将宝玉彻底黑化了。
    其实贾宝玉不是我很喜欢的角色。
    不少人都认为贾宝玉是“少女之友”,但是在我看来,他才是整个红楼中最物化女性的男人。
    对于他来说,女性是件美好的摆件而已。
    就跟汝窑的瓷器一般,不过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物件。
    如果贾宝玉真的对女性有那么好的话,为何会为了一杯茶将茜雪赶走?
    金钏儿跟晴雯也可以说是他害死的。
    这样一个男子,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美好的。
    贴自己下一个文的封面。
    [img]bjwbhrgf_614.jpg[/img]
    现代耽美文,关于娱乐圈的。
    贾王氏一念错棋招
    林黛玉得知贾赦、贾政等人已从狱神庙归家后便放下了自己的心,虽然贾家的平安富贵与她没有关系,但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流放而不救实在是有违自己的良心。毕竟天朝不比现代,现代你去美国远远超过了三千里,但是你可以飞过去,何况美国全然不是以前的边疆。在天朝,流放一千里基本上就是有死无回了。
    贾家的事了之后,林府的全部心思都在林黛玉的出阁大礼上了。上一个婚期因为贾母的过世而取消,这一次钦天监又将新的黄道吉日送到林府跟平北郡王府。平北郡王府的几个老嬷嬷赶紧过来林府请安,一来这林黛玉是郡王府未来的主母,二来也要看看林府这边对新婚期是否有意见。
    林黛玉对于新婚期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秋围的时候,自己也见过了吉日格勒。她对吉日格勒的印象并不坏,这个吉日格勒完全没有北狄人的蛮样,看上去有点类似后世的东北男人。虽然不是玉树临风,但也是身材高大;虽然相貌属于丢在人群中可能不会被人看见的那种,但是林黛玉也没指望过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刘德华或梁朝伟嫁了。何况太帅的男人也会让女人没有安全感,倒是吉日格勒符合自己的想法。或许他算得上是一个经济适用型的居家男吧?林黛玉心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但随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堂堂的平北郡王怎可能只是个经济适用男?好歹也算得上是天朝里数一数二的“富二代”了。
    林黛玉在那边胡思乱想,全然不顾嘴角悄悄浮现的笑意。王嬷嬷、锦雯等人见了,以为是林黛玉对婚事十分满意,便也放下了心。
    出嫁前,林黛玉为贾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惜春出家的事情。宁国府已经流放三千里,惜春的监护权自然就到了荣国府这边。贾赦、贾政虽有些舍不得,但是听惜春之意已决,便也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