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府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便如流水般淌了出去。
    就算贾政再怎么清高,当自己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也开始关心起来了。
    “怎么就只有这么些银子了?”贾政感到奇怪,虽然以前不管银钱,但是贾府也没有这般拮据过。
    赵姨娘眼圈一红,道:“往年里庄子上收成再不好,咱们府里庄子也是有的。如今府里的庄子大半归了官家,剩下的一半还要跟珠儿媳妇分,哪有那么多收成?”其实赵姨娘还隐瞒下了一条,王夫人的嫁妆贾府现在不好动了。虽然贾政最后没有办法休掉王夫人,但二人的确已经进入了分居状态,王夫人一个人安静地住在梨香院里,而那些属于王夫人名下的东西,贾家的确不便动用了。虽然论礼法并无不可,但是贾政拉不下那个面子。
    贾政见赵姨娘说得在理,也不好计较什么,只得道:“如今府里艰难,你就想法子省些罢。反正如今我也赋闲在家,那些个礼你也甭计较太多,能省则省,反正我也靠不上他们了。”说到最后一句,贾政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贾府这萧索的日子过不了几日,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南安太妃驾到。赵姨娘心下一惊,这主子怎么来了?但是还是吩咐下去,准备接待。这贾府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接待过达官贵人了,但是规矩还是有的。现在虽然南安郡王被夺了职,但毕竟身份还摆在那,贾府没什么资格敢慢待了去。
    南安太妃被迎进了正院,赵姨娘、李纨与薛宝钗都在这里陪客。虽说李纨与贾府关系有些冷淡,但是贵客临门,她还是要依媳妇的身份出来接客。否则外面的流言蜚语出来之后,别说贾家不会原谅她,就她自己那个在国子监当差的老父亲也不会放过她。
    “好些日子不来,你们也受苦了。”南安太妃看了看贾府现在的萧索模样,也忍不住感叹了。原本自己与史老太君交好,将这些贾府的人也看成了自己的后背。只是前些日子贾府入狱的时候,南安郡王府也被皇帝压着,没有能力照顾到这边了。
    “太妃娘娘有心了。”赵姨娘含笑道。
    南安太妃摆摆手,道:“你也别客气了,你们什么日子我清楚。这样罢,我手头还有些庄子,原本是你们老太君托我照顾的。如今我也老了,没心情打理那些个田庄了,就索性还给你们好了,你们莫忘了你们老太君的一番心意。”
    众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见南安太妃给的恳切,贾府倒不好退却了,只得躬身受了这田契。
    众人闲聊了一会,南安太妃忽然道:“前些日子,东夷郡的郡王上表求本朝赐宗女一位和亲,皇帝正为这个事情烦恼着。宫里头已经没有合适的女儿,几个王爷也不愿自家的姑娘去那边,于是就得从大臣当中找了。”
    赵姨娘心头一惊,这才是正事了。如今贾府里合适的姑娘也只有自家的女儿,赵姨娘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让她去那蛮荒的东夷郡。
    南安太妃继续道:“这次去和亲的姑娘少不得要赐一个郡主的出身,这真真是厚恩啊。”
    赵姨娘故意不接这话头,南安太妃惟有轻叹一声,道:“我知道你舍不得,只是如今府里这般模样,若不借着这个机会,怕是也没机会了。我且将话放在这边,成与不成,你们过些日子告诉我罢。”
    说完,南安太妃便起身离府了。
    其实探春一直在这里伺候着,听到这话也有些意动。如今贾府的这般光景是断无自己好出身可言,自己母亲又在这里苦苦熬着,如果自己去和亲的话,不仅能给自己拼一条路出来,也能给自己母亲挣一个出身。
    “母亲,不如让我去了吧。”见四下无人,探春低声道。
    “你休胡说!”赵姨娘见没有旁人,也低声道,“就算这府里再怎么难熬,我也断不会将你送到那蛮荒之地受苦去。”
    “母亲!”探春眼圈一红,“女儿知道这一走怕是没有再回来的机会了,只是如今府里这样了,环兄弟资质有限,也挣不来什么出身。目前虽然是这府里的太太,但是外人又有几个将母亲当太太看的?若女儿此次和亲成了,陛下少不得要给母亲一个诰命。”
    赵姨娘想了许久,最后道:“你若是真想这般,我便随你去罢。”
    次日,贾政上折,愿以自家女儿为宗女请和亲。上大喜,下旨赐探春郡主身份,探春生母贾赵氏五品宜人诰命,不日和亲。
    “探春要去和亲?”林黛玉被吉日格勒带来的消息给惊到了,她知道原著中探春也是去和亲的,而且最后结果很不好,可能还没到东夷郡便死了。
    “是。”吉日格勒淡淡地说,“圣上已经下旨,赐探春郡主身份,但是没有入玉牒。”
    林黛玉自然知道如果没有入玉牒基本上就相当于终身贵族,这个身份是不能承继给后人的。但是和亲东夷郡,黛玉不由道:“那里蛮荒之极,况且路上匪盗出没,我怕……”
    “有什么好怕的?”吉日格勒笑道,“你若怕,便从咱们府里挑几个亲兵过去。这东夷郡的匪盗有几个敢动北狄王爷的亲兵的?”
    黛玉想想,这未尝也不是个办法。如此一来,探春的安全有了保障,只要探春心里放开些,安心在东夷郡当一个世子妃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过些日子去贾府一趟,可好?”既然出嫁了,黛玉觉得自己出行前跟丈夫通报一声比较好。
    作者有话要说:休掉其中一个情节,关于王夫人被休的事情。
    亏得我上章没有将话说死,贾政的确没有法子休掉王夫人,但二人的关系确实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
    所以,我就安排王夫人去住梨香院。
    另,赵姨娘早就是是平妻,虽然不是原配,但的确是嫡妻。
    虽然宗法上赵姨娘还是需要对王夫人执礼,但是赵姨娘所处的子女已经是嫡子嫡女了。
    贾宝玉弃世归佛门
    吉日格勒自然知道黛玉此去的缘由,笑道:“你去罢,我让贾琏他们家的陪你一同过府。”
    相处这么些日子来,黛玉不由得感叹古代男子的早熟,当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后世16岁的少年怕还在中二病,而吉日格勒却要在京城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求生存。不仅要应付京城里的权贵,草原上对他不怀好意的也是大有人在。谁说当王爷每天就是遛狗逗鸟的?黛玉真真觉得这个草原王爷过得不容易,于是也少不得借助手里不多的关系替他周旋一二。好在以前林如海的门生故吏也清楚明白,自己既然已经被打上林家的烙印就已经是与林黛玉、吉日格勒休戚与共了。况且如今吉日格勒身份尊贵,也等于是抬高了自己的身价,故此也乐意在朝堂上为吉日格勒助力。皇帝看在眼里,也不着急。他很清楚,吉日格勒是断没有篡权的野心和本钱的,有些个大臣能在他身边保护他也省的自己时时刻刻操心。
    至于吉日格勒的“经验”问题,黛玉也很快知道了答案。因为偶然间,自己在收拾吉日格勒书房的时候“不小心”发现了一本“小黄书”,图文并茂地为古代的少年解惑生理问题。黛玉看了之后,轻笑一声将书收在了隐秘之处。她自然知道这是吉日格勒故意摆出来告诉自己,他没有在结婚前找别的姑娘练习。对于这“小黄书”,黛玉只是一笑置之,后世的少男少女连东瀛的爱情动作片都看得很多,何况这有些简单幼稚的“小黄书”?
    吉日格勒也很高兴地看到自己与黛玉解决了这个小疙瘩,原本吉日格勒还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自家夫人对自己冷冷的。后来问了几个同龄的已婚朋友之后,大家都是推测,你老婆吃醋了。于是吉日格勒郁闷了,自己守身如玉十六年,却还被自己老婆怀疑有出轨。于是同龄好友促狭地问你是不是在闺房里表现太活跃了或是太技术高超了,吉日格勒自然说是。于是大家露出一脸了然的样子,然后告诉吉日格勒,你这般“经验丰富”,如何让你的夫人不怀疑?于是吉日格勒埋怨自己的好友们将那些个“小黄书”借给自己。抱怨一通之后,吉日格勒故意将“小黄书”泄漏给黛玉看,以保证自己只不过是“学以致用”而已。不过吉日格勒暗地里还是很爽,原来自己的老婆对自己如此满意啊,果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吉日格勒将事情安排好了,便修书一封到荣国府,说是过些日子郡王妃要过府省亲。贾府自然不敢怠慢,这平北郡王除了有天朝的郡王身份外,还有这北狄旗王的身份,算得上是京城里几个权贵之一。荣国府岂有怠慢之理?
    这一日,林黛玉带着王熙凤、紫鹃,由贾琏伺候着往荣国府而来。这贾琏夫妇虽然奉吉日格勒、林黛玉为主子主母,但是他二人并不是奴才,他们只是平北郡王府的属臣而已。天朝旧例,亲王、郡王允许开府招募属臣亲兵,只不过要受京兆府及少府监的制约而已。亲王、郡王属臣如果品级一样,那么与天朝同品级的朝臣算身份同级。如今贾琏已经是郡王府五品的属臣,比贾政去职前的位阶还高,故而贾政少不得要出门恭迎。
    贾赦与邢夫人借口身体不适,故意不出门迎接。毕竟二人当初是“断绝了父子关系”,如果此时出来相认,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少不得要弹劾一番。贾赦夫妇心想,反正自己儿子素日给的银钱也多,这次上门少不得要亲来拜访,自己又何必出门将自己儿子送到火上去烤?便心安理得地在荣国府花园里喝喝茶,闲聊几句。
    因为黛玉是女眷,贾政不便接待,便让赵姨娘将黛玉、王熙凤等人迎进后院,而自己则陪着贾琏在书房闲话。
    进了后院,黛玉对王熙凤道:“凤姐姐四下走走罢。”
    王熙凤自然知道这是黛玉许她去探望贾赦,忙谢恩离开了。而赵姨娘等人少不得要跟黛玉见礼一番,而黛玉也少不得要跟探春平辈叙礼。这探春如今是郡主身份,按例应该高出郡王一等,但是如果按照东夷郡世子妃的身份来说,又低一等。于是大家干脆按平级论礼,好在这也是在内宅,外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众人闲话了一会,黛玉道:“如今探春妹妹也要出嫁了,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那东夷郡本就是蛮荒之地,一路上又是匪盗窃贼出没。如今我家王爷向陛下求了恩旨,许我们在亲兵中选几个得力的给妹妹做随身护卫。”
    赵姨娘听了自然是高兴的,北狄的战斗力那可是天下最强的。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北狄的亲兵站在探春的送亲队伍里也是给东夷以及路上匪盗看的,这个世子妃身后可是有北狄跟天朝两个势力撑腰的,若是不长眼,小心丢了性命。
    探春忙站起身,行了一个礼,“多谢姐姐了。”
    黛玉起身避开,只受了她半礼。随后二人落座,黛玉道:“那东夷虽是个蛮荒之地,但他们的京城东都倒也还是个不错的地方,虽没有长安、金陵这般繁华,但也不输苏州、杭州等地。况且你又是世子妃,东夷郡上下谁敢看轻你?你又是拿着圣旨过去和亲的,东夷郡王也得对你礼让三分。日后有了孩子或等世子袭了郡王,你可以请你家老爷、太太过去看看你也未尝不可,且放宽心去那过日子罢。”
    探春原本对自己和亲不是很看好,但听黛玉这么一说,心里也按下了不少。自己过去是当世子妃的,何必看轻了自己?也许自己以前是庶出的姑娘(现在赵姨娘扶了正,探春亦是嫡出的了。),但现在自己是顶着郡主的名义去和亲的,东夷郡谁敢当着自己面刻薄自己?日后若是世子袭了郡王爵,自己便是郡王妃,自然可以请自己母亲、兄弟过去探望自己。何况自己好好地戳在东夷郡,谁有敢给自己母亲、兄弟脸色看?探春想明白了其中关节之后,面色也好了许多,跟黛玉也开起了小玩笑。
    赵姨娘见探春心情好转,也少不得在谈话间提点一二。
    这边且不提黛玉与探春等人闲话,那厢里宝钗正在自己院子里翻看着账本。
    “奶奶,郡王妃过来了。”莺儿小心地说着话。
    宝钗翻阅账本的手停了下来,想了一会,最后叹气道:“如今她是正经的郡王妃,如非奉诏,我是不能随意去见她的。”
    “谁来了?”正病怏怏躺在床上的宝玉忽然醒了。
    “启禀二爷,平北郡王府里的郡王妃来了。”莺儿对宝玉的感觉已经越来越不好了,以前宝钗没有嫁过来之前她觉得宝玉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怜香惜玉又家财万贯。但是嫁过来之后才知道这宝玉这的是绣花枕头一个罢了。不说没有丁点担当,还隔三差五地生病。听诊病的大夫说,宝玉是“肾水不足”。以前莺儿不知道什么叫“肾水不足”,但现在听到嬷嬷说话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