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门外推,不等许平君问什么事,门里已传出许夫人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君儿是大富大贵的命,怎么可以许给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子?你别拦着我,我没说错!什么爵拜关内侯,张公这是拿话来哄黄口小儿呢!刘病已是什么身份难道我们还不清楚吗,长安城内皇亲宗室排排队少说也有几百人,宗室远亲都能混上一官半职了,他要是有前途有门路,能托养在掖庭里长大,无人问津那么多年吗?”
    “你闭嘴……”
    “你才闭嘴!我跟你了一辈子,贫贱无依,寂寥冷清……这些苦我都认了,你做任何糊涂事我都没埋怨过你,可你不能糊涂到把唯一的女儿往火坑里推!这门亲事我不答应,我说什么都不答应!”
    许惠示意两人快走,可许平君僵在门口,身子发颤,原本喜气洋洋的笑脸不见了,眼眶中已盈盈可见泪光。
    刘病已见状,一言不发地将她搂在怀里。
    但是门内的争吵并没停止,反而越演越烈。
    “这门亲事我已经应了!”
    “我不答应!”
    “我是一家之主!”
    “屁个一家之主!你都不是男人……”
    声音骤停,门内一片死水般的寂静。
    门外的许平君发出一声呜咽的抽泣,悲痛委屈地哭了出来。刘病已推开许惠,大门被打开,偌大个庭院内,许夫人颤巍巍地站在堂下的石阶上,面色煞白,泪流不止。她嘴唇哆嗦,一半儿愤慨一半儿歉疚地望着堂下抱头蹲在地上的夫君,欲言又止。
    刘病已径直走到堂下,抬头仰望许夫人,毫不犹豫地朝她跪下。
    许夫人莫名地一震,咬着牙神情复杂得难以描述。
    “我刘病已愿以先父先祖的名义起誓,此生必对平君一心一意,至死不渝!若有违誓言,天诛地灭,人神共弃!”义无反顾的声音清澈响亮,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震痛每个人的耳膜。刘病已恭恭敬敬地对着许广汉夫妇叩首顿拜,“婶婶,求你把平君给我吧!我离不了她,她也离不了我,我们两个……”
    许平君哭着冲了进来,扑通跪倒,顺着台阶一级级膝行爬上,合臂抱住母亲的双腿,“母亲,你就成全女儿吧!”
    许夫人被女儿摇晃得没了主张,心里想要反对,可想到自己刚才已无心伤到了夫君,如果再固执己见下去,只怕母女情分也要崩裂。她心里既气恼平君的不争气,又伤心她的不听话。不由抱住女儿捶打着她的背,哭道:“你糊涂啊,什么都不懂,什么不懂的傻孩子……过日子哪那么简单啊,他能给你什么呀?他孤零零的,甚至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你将来的日子可怎么熬啊,你会苦死的啊……”
    “我不怕苦,我不怕……我什么活都能干!只要能和病已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你懂什么啊!真是个天真的傻孩子……”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堂下的许广汉在刘病已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强忍泪意,一手牵着病已,一手拉过女儿,将这对小儿女的手扣在一起。
    “如果没地方可住,那就住在家里吧!”他抬头去看许夫人,许夫人神情凄楚地回望自己的夫君,“夫人,我们无福生个儿子传承继嗣,女儿出嫁的话我们老了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让他俩成亲后留在家里过日子,你也不用担心女儿在外过得好不好,左右孩子们都留在你身边孝敬。日后他们有了子女,你再帮衬他俩带带孩子,含饴弄孙岂不美哉?”
    许夫人看看夫君,又看看膝下哭得气都喘不过来的女儿。
    女大不中留,她忽然想到自己年少时的天真,心中一软,抹了把眼泪,无奈地叹气:“你是一家之主。女儿的终身大事,你做主吧。”
    沧池表面结的冰层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而越变越薄,最终冰层碎裂、消融。
    站在渐台的高阁上极目远眺,无穷无尽的碎冰薄片随着波浪涟漪漂浮起伏。春暖花开,可从池面上吹来的风却带着冰消雪融后的迫人寒气,凛冽如寒冬般刺骨地割在脸上。
    刘弗站在风口上已经很久了,久得站在他身后静默的金赏以为那个颀长瘦弱的身影已经被寒风冻僵。
    金建凝神屏息,好奇地问:“陛下嘴里在念叨什么?听不大清。”
    金赏没回答,仰天看了看屋顶,突然发出一声惋叹,长袖一甩,就此翩然遁走。
    金建纳闷不解,金安上前细细辨听了会儿,解释:“应该是《诗经》里记载的那篇《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金建“哧”地一笑,不以为然地说:“怎么可能是《汉广》,难道陛下还需偷偷思恋上谁不成?他可是天子,天子想要的女人哪有求而不得的……”说到这里,转念想到皇帝如今身不由己,陷在这个未央宫内犹如久禁囹圄,甚至连御幸的侍女都无法自主选择,金建哑然失语。
    心中存了这样的想法后,远处那个僵硬的背影看上去仿佛变得异常地萧索孤独起来。劲风吹送,果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一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也许真是幻觉,否则皇帝的声音为何听起来竟会是那样地凄凉?
    风儿吹,岸边的白茅迎风起舞弄影,宛如少女曼妙婀娜的绰约身姿。
    和煦柔暖的阳光下,少女如雪般的笑靥灿若春华。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姑娘啊,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马上饲马套车前去迎你……
    (上卷·昭帝篇·完)
    下卷·宣帝篇
    第一章 难得夫妻是少年
    01、结缡
    日暮,黄昏。晚霞将天际染得灿红一片,犹如新娘脸上搽过的胭脂般娇艳。
    三辆马车鱼贯驶入尚冠里,主车乃是墨车,这在平时乃是士大夫才能乘坐的规格,除此之外,庶民婚礼时方可假借使用。是以车队从宣明里出发起,引来路人注目时也有不少人高声道喜,祝福不断。
    刘病已头戴爵弁,缨结颔下,一身纁裳缁袘的端坐在车上,眼看马车缓缓驰入尚冠里的大门,他脸上不自觉的洋溢起笑容。
    早有小童在闾里门前看到亲迎的车队后便奔回许家告知,许广汉无子,于是便打发戴长乐出去接人。
    车到门前,彼时许家内宅东房门前,一身纁袡曲裾,发绾假髻结成三环的许平君正羞答答的面向南方而立。那双如水眼眸顾盼生辉,朱唇微翘,唇上精致的勾勒出犹如樱桃大小的一点嫣红,她绯霞满面,浓密卷翘的眼睫盖住了欲语还休的眼眸。
    许广汉打量着即将出阁的女儿,遵循礼法,对她语重心长的做最后关照:“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
    平君答:“诺。”
    许夫人却早已红了眼,欢喜之余更多的是浓浓的不舍不请,替女儿施衿结帨,哽声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平君也不禁动了情:“诺。”顿了顿,抱住母亲,仍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母亲肩上,低低的呢喃,“君儿舍不得你……”
    许夫人破涕为笑,嗔道:“你哪会舍不得你的老母亲?你的心只怕比你人更早飞出去了。”见女儿羞窘的用手指扯着帨巾不说话,便又说,“去吧,去吧,女大不中留,做父母的也就不多留你了。一会儿天黑了路不好走,再迟可就要宵禁了。”
    夫妇俩将女儿送下楼,戴长乐已将刘病已迎进门,站于前堂阶下。见许广汉夫妇出来,刘病已于阶下作揖,然后才脱鞋上堂。许广汉站于东侧,面朝西,张彭祖从刘病已身后走了出来,将准备好的雁子放在地下。刘病已偷偷瞄了眼容光艳丽的许平君,然后努力端庄姿态,朝许广汉夫妇跪下行稽首大礼。
    许广汉面带微笑,对身侧的女儿说:“去吧。”
    刘病已上来拉住平君的手,将手中缡带的另一端塞到她手里,二人目光相接,脉脉含情,相对一笑。
    刘病已携了平君的手从西阶下堂,许广汉并不相送,由许夫人一路送到宅门前。许家宾客云集,门前挤满了观礼的亲朋乡邻,闾里一些稚龄孩童嬉笑着仰头观望,眼尖的瞧见新人从门里出来,拍手叫道:“快看快看!平君姐姐好漂亮!”
    “病已哥哥也很漂亮啊!”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赞道。
    旁边一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子推搡她,“笨!那叫英俊,你懂不懂,不懂不要乱说话,真丢脸!”
    “要你管!”
    “你就是笨!病已哥哥已经冠字了,以后该叫次卿哥哥。”
    “我喜欢,要你管……”
    许惠扶着许平君上了第二辆车,车帷即将放下之时,平君忍不住喊了声:“母亲……”浓浓不舍之情无语言表。
    许夫人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襌衣,替女儿披上,含泪叮嘱:“你已经是大人了,母亲很是替你高兴。”
    刘病已道:“母亲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平君的。”
    许夫人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女婿上车。刘病已来之前坐的是主车,返回时却弃车不坐,亲执缰绥,为妻子驾车。跟从者中有乐者吹笙击鼓,门前小童拍手赞叹,在众人的祝福和欢笑声中,刘病已挥动长杆,喝了声:“驾!”
    天色已黑,车前随从燃起火把引路,刘病已只觉得心情愉悦得似要飞涨到天上去一样,他从小玩世不恭,这时候却难得一本正经的起来,马车走得并不快,但他手里紧握着缰绥,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携带,手心里竟紧张得沁满汗水。
    车行至尚冠里大门前,史丹准备替换下刘病已驾车,让他改坐主车返回,谁知刘病已却摇头谢绝:“不用。”双唇抿拢微微一笑,“我想……亲自驾车接她回去。”
    史丹不禁一愣,火光下这位表兄刚毅端正的五官正出奇的绽放出难以掩藏的柔情。他对刘病已并不算熟识,所以不能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娶妇亲迎之礼他见过不少,只有庶民之家无随从驾车才会选择自己驾车娶妇,对于他们这等士人大家,礼仪上也只是要求遵照形式亲自驾车让车轮走上三圈便止,哪有新郎会放着墨车不坐,自己驾车将新娘娶回家的道理?
    史丹瞠目之际,张彭祖哈哈一笑,拍了拍他肩膀,见怪不怪的将他拉走:“他想显摆他的驾御能力,你就由他去吧。”
    “可是……这……”
    “你不懂,你不懂……”彭祖摸摸史丹的头,“你还小,所以你不会懂。”
    史丹不悦的拍开他的手,“你不过比我大了一二岁,何以如此无礼?”
    彭祖大乐,对车上的病已朗声笑问:“你这祖母家的表弟怎的如此有趣?”
    宣明里的住处是史曾花钱租下的。
    史良娣的兄长史恭在几年前已经故世,如今史家史太夫人史贞君虽然尚在,但也年迈垂暮,家中事务早交由史恭长子史高继承。刘病已的喜帖书函发到鲁国史家后,史贞君闻知曾外孙要娶妻,高兴之余特意谴孙子史曾上京赴宴。史高的儿子史丹歆羡长安京都风貌,便也一同前来。
    刘病已对史曾这位二舅的印象最好,虽然在史家住的日子并不长,且当时年幼不大记事,但一见到小时候常常淘气欺负他的表弟史丹,他就恍然记起二舅史曾和三舅史玄往日对他的种种好来。
    车队抵达宣明里后,刘病已跳下车架,对着车帷深深一揖,“请夫人下车。”
    许惠掀开帷帘,扶着羞答答的许平君下车。新人结缡来到新房寝室门前,只见门前搁着三只大鼎,鼎耳上贯穿横杠,鼎上覆盖茅草。平君不甚明了,好奇的打量着那三只鼎,病已先一步进入房内,在席前站住,回头见平君仍伫立门前,笑道:“进来呀。”
    许惠扑哧一笑,平君面上一烫,低着头跨进房里。
    寝室内摆放着六只豆器,用一条长巾覆盖住,另有四只敦器,上面也用东西遮盖住,瞧不出里面装了什么。房间靠北墙处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