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了一般。寒王叹口气,将唐宋抱紧了一些,让唐宋的头更加靠近自己的胸膛,那里,还散发着热气,一颗健康的心脏跳的正欢。
唐宋听了一会儿寒王的心跳声,心里仿佛才安定了一些,喃喃地说道:“我不敢闭眼,一闭上眼睛看到的全是血。”
寒王心中明白唐宋的恐惧,手上更加温柔的抚摸着唐宋的后背。“唐唐,我不会像王福那样死的,就是死,我也会死在你后头,不会让你亲眼看着我死去的。”寒王的声音没有了往日的冰冷,轻轻的在唐宋身边呢喃着,做着保证。
在树林里的时候,他们从或者的那些人口中得知,他们竟然是本次议和官由鸿明的手下。由鸿明告诉他们,赤霞城中已经安排好了,叫他们放心去劫人就行了,劫到之后将人交给由鸿明,到时候由鸿明会给他们一笔丰厚的酬劳。
听完那几个人的话,寒王和莫言都变了脸色。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么后面牵扯的就大了。由鸿明身后代表的是闾丘靖远,难道竟是闾丘靖远想要借唐宋对付寒王?
两人带着疑惑,抱着满身是血的唐宋和王福的尸体回了军营。当得知寒王深夜外出而特地等在军营门口的由鸿明看见寒王怀中抱的人是谁时,脸色一下子变了,由此也证实了那群人的说辞。
唐宋恢复精神之后,絮絮叨叨的将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了寒王,再谈到柳非离时,唐宋突然问道:“寒,秦凤栖怎么样了?”
一直享受似的听着唐宋絮叨的寒王脸色变了变,他知道唐宋和秦凤栖关系极好,一时竟有些犹豫要不要说实话。寒王罕见的犹豫引起了唐宋的注意,“寒,不要骗我。”
见唐宋严肃的样子,寒王不由得心中苦笑,自己真是让怀里的这个小人给吃的死死的了。不再犹豫,寒王沉声说道:“秦凤栖死了。他因协助秦鸾叛乱被关进了天牢,后来不知怎地,天牢失火,他和秦鸾都被烧死在里面了。”
寒王说完,本以为唐宋会难以接受,可没想到唐宋只是“哦”了一声。唐宋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强了吧?寒王心想,低头看到唐宋脸上带着“果然如此”的表情。寒王不由得眯起眼睛,这个小家伙竟然有事情瞒着自己。
唐宋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突然听到寒王危险的声音说道:“唐唐,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唐宋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冷了。唐宋用手撩起寒王披在身上的袍子,使劲把自己朝寒王怀里塞了塞,同时表情很单纯的问道:“我知道什么啊?”
寒王看着努力装作若无其事的唐宋,眼睛眯的更厉害了,隐约似乎还有类似冰棱的寒光射出来。“唐唐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啊?”
“啊?怎么会?”唐宋一边满头雾水的问,一边伸出手在寒王身上摩梭着。唔,真是越来越冷了,摩擦生热,摩擦生热。咦,怎么会有个热乎乎的棒子顶着自己。
唐宋疑惑的伸出手,摸了摸那个“棒子”,同时,听到寒王的抽气声。唐宋用很“无辜”的眼神看向寒王,嘴角却狡猾的翘着。好像一只恶作剧被抓包的小狐狸。
“该死!”寒王低头吻住唐宋鲜艳的红唇,果然不能让唐唐出门的,看,这才出去几天就学坏了。寒王一边在唐宋身上“攻城略地”,一边盘算着以后怎么把唐宋牢牢的栓在身边,完全忘了自己正在“审问”唐宋的事儿。
正文 第九十七章 辞官归隐
洪武元年三月,比丘敕勒两国停战。敕勒国将赤霞城以外三城割予比丘国,同时赔偿金银珠宝、牛羊马匹无数,赫哲国也从敕勒国手中获得了两国边境一座矿山的开采权。
就在比丘救过上下欢庆胜利的时候,刚刚凯旋而归的寒王却在朝堂上作出了一个让众人跌掉下巴的举动——辞官!
胜利的喜悦还没有散去,寒王辞官的消息迅速在大街小巷传了开来。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对寒王辞官的原因议论纷纷,寒王战功赫赫,这次又刚刚讨伐敕勒国大获全胜,怎么会在势力与名声都如日中天的时候决定急流勇退,辞官归隐呢?对此,坚持辞官的寒王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理由,只是说了三个字“厌倦了”。
于是,各种版本的猜测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其中获得认同最广的一个版本是皇上害怕寒王功高震主,想要对付寒王,而寒王识破了皇上的用心,没想到被自己一心辅佐的皇上怀疑,一腔忠肝义胆被辜负,因此心生厌倦,决定辞官归隐。
不管寒王隐退的真正理由是什么,他的隐退却影响了很多人,许多对寒王忠心耿耿的将领对信了那个传言,认为寒王隐退是皇上逼迫的结果,兔死狐悲,对新皇也产生了不满。
闾丘靖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本来计划要一点点架空寒王的权利,却没想到寒王一回来就辞官,给了他个措手不及。现在朝中,尤其是军中已经有很多官员对他产生了不满情绪,因此,为了安抚军中不满,闾丘靖远必须要留下寒王,不能让他马上辞官。
寒王府,浩然厅。曾经三皇子现在的洪武帝坐在大厅里,看着对面仍然是冰山一样的寒王,心中颇有些气闷。自己已经苦口婆心劝了许久,晓之以兄弟之情,动之以国家大义,没想到寒王真是比冰山还难搞,仍然坚持辞官归隐。这让当上皇帝之后脾气大了不少闾丘靖远十分生气,最后简直可以用拂袖而去来形容了。
闾丘靖远一边向外走,一边在心里盘算要不要将寒王软禁起来时,却听见一个人在叫自己。“三殿下,三殿下。”
闾丘靖远一听这熟悉的称呼就生气了,自己现在是皇上,怎么还有人用以前的称号称呼自己。闾丘靖远愤然回头,正想呵斥一下这个大胆之人,却发现叫住自己的人正是寒王的心肝宝贝——唐宋。
闾丘靖远眼珠一转,想到寒王对唐宋疼之入骨,说不定寒王会听他的。因此,闾丘靖远急忙收起愤怒的表情,转而和颜悦色地说道:“唐宋是你啊。现在可不能叫我三殿下了。”
唐宋似笑非笑的看着闾丘靖远“变脸”,然后恍然大悟一般,“啊,我真是该死了,竟然叫三殿下为‘三殿下’,我应该叫三殿下‘皇上’对吧?”
闾丘靖远有些气节的看着唐宋,他这话里不是还把他叫做“三殿下”吗?真不知道他是有意无意。闾丘靖远强压下自己的不悦,说道:“唐宋可知道寒王要辞官的原因啊?”
“知道啊。”唐宋笑眯眯地说道:“寒说要带我去蜀中看变脸,当王爷的话就会有人跟着,麻烦,所以就辞官了。”
“就这样?”闾丘靖远看着“天真”的唐宋,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好像自己被耍了。正要鼓动唐宋劝寒王不要辞官,唐宋却先他发话了。
“皇上~”唐宋语带讽刺的叫道:“我有一件事在心里憋了很久了,一直想问问您。”
“哦,什么事儿啊?”尽管唐宋的语气让他感到很不舒服,闾丘靖远仍然装作和气的问道。
“我想问的是就是——凤栖到底是怎么死得?”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黄鹤双飞
唐宋此言一出,闾丘靖远不由得浑身一僵,脸上的笑也挂不住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朋友一场,凤栖死了我竟然连他怎么死得也不知道……”唐宋说着,眼眶也红了。
闾丘靖远不由有些感同身受,如果这个世上有什么让他后悔莫及的事儿,就是没有在那个明珠公主去天牢找凤栖的时候去救他。他是真心喜欢秦凤栖,不知道谁将这事告诉了明珠公主——他未来的妻子,现在的比丘国母。于是明珠公主就带着人气势汹汹的去教训他的“情敌”了,当时他正跟丞相们商量让寒王打消开战念头的办法。他以为明珠公主顶多让秦凤栖吃些皮肉之苦,并不敢把他怎么样,所以并没有立刻前去阻止。等他们晚上商议完,闾丘靖远前去天牢探望秦凤栖时,看到的却是天牢被大火笼罩的场景。
当时闾丘靖远就断定此事和明珠公主脱不了关系,怎奈他当时需要明珠公主娘家的支持,又没有什么证据,所以这件事就被当成意外失火,不了了之了。
沉默了良久,当唐宋以为闾丘靖远不会回答是,闾丘靖远说话了:“天牢失火,凤栖没能逃出来……”
“哦?是这样吗?”唐宋故作惊讶的问道:“我怎么听人说凤栖是被人凌虐致死的?而且凤栖死之前脸都被人毁了……啊!你干什么?”唐宋还没说完,就被神情不可置信的闾丘靖远抓住了胳膊。
“你听谁说的?啊?谁说的?”闾丘靖远用力的抓住唐宋的胳膊,大力的摇晃着,凤栖竟然是被人凌虐致死?
“放手。”一个冰冷的声音在闾丘靖远身后说道,唐宋一见来人,马上委屈地说道:“寒,他抓的我好疼啊。”
寒王一听,急忙将唐宋从闾丘靖远手下夺了回来,唐宋趁机在闾丘靖远手上抓了一下,抓出三道血痕来。唐宋这一小小的报复举动没有被精神恍惚的闾丘靖远发现,却让寒王有些哭笑不得,那次被劫好像激起了唐宋的“野性”,这个小家伙正越来越像小狐狸的方向进化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闾丘靖远神色痛苦的望着唐宋,似乎一定要问出个结果来。
“我是听别人说的,你可以去查一下啊。说不定有狱卒知道哦!”唐宋没好气的看了闾丘靖远一眼,现在知道痛苦了,谁让你不珍惜,活该!
送走了失魂落魄的闾丘靖远,唐宋看了眼神情冰冷的寒王一眼,暗中吐了吐舌头。唔,大冰山好像又生气了。
唐宋乖乖的跟着寒王回到了房间,任凭寒王动作有些粗鲁的把自己的上衣脱了下来。
寒王看着唐宋胳膊上那两处碍眼的淤青,眼神不由得又冷了几分。拿出活血化瘀的药膏,仔细的给唐宋擦伤,寒王却不说一句话。
“那个,寒,我知错了。”唐宋低头小声地说道,同时飞快的抬起眼皮瞟了寒王一眼。
见唐宋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寒王脸上的冰冷挂不住了,不小心露出了下面的淙淙春水来。唐宋一见寒王脸色转好,以为度过了一关,笑呵呵的说道:“那个闾丘靖远力气真大,不过,我也教训了他,嘿嘿。”
唐宋笑得得意,像只偷到了鸡的小狐狸,可看到寒王又冻起来的脸色时,笑脸不由又垮了下来。“我气不过嘛。”
“为了秦凤栖?”
“不,也为了你。他真是个恩将仇报的家伙,难道你不气?”
“无所谓,反正我又不稀罕当王爷。”
“哼!”
“好了,唐唐,你都把人家后院的火点起来,还不满意?”
“哈哈,还说我,你不是也在人家前院点了一把火。”
“是,那你还不快点收拾东西?”
“啊?为什么要收拾东西?”
“当然是赶在人家派御林军来抓咱们两个纵火犯之前逃跑啊!”
“得令!”
寒王满意的看着唐宋满前满后的开始收拾东西,冰冷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个满足的笑,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半晌之后,寒王脸上的笑挂不住了。“唐宋,你确定我们是去逃命而不是去郊游?”
“对啊。”唐宋理所当然的答道。
“那你抱那个酒坛子干什么?”寒王看着唐宋宝贝似的抱着那个就坛子,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