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忍住心中又升腾起来的火气,很不客气地说:“我不要。我和章老师,都不会这么——庸俗!”
陈老师有些压不住火气了。柳笛居然用了“庸俗“这个词。谁庸俗?自己吗?自己一心为她好,反被她说成“庸俗”,陈老师真想骂她一顿。可是,能这么做吗?她还是孩子,自己能跟孩子一般见识吗?何况,她还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孩子。本来,如果她填报了第二志愿,自己也就不找这个麻烦了,她肯定是升学率中的一个分子。可是她只填报了北大,这就不是闹着玩的了。从这个小小的北方城市挤进北大的校门,谈何容易!弄不好,她真成了一名落榜者,这,可是影响她这个班的升学率的啊!想到这儿,陈老师觉得自己的汗都要下来了,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啊!可是,面对这个倔强而又自负的孩子,她知道自己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谁也说不动她,除非是……突然,她又是“灵机一动”,对,此路不通,另辟蹊径。“柳笛,”她又一次开口了,“如果章老师同意了这件事,你还会反对吗?”
“什么?您还要对章老师去说?”柳笛惊跳起来,她明白,对章老师提起这个建议,不亚于在章老师的心口上扎上一刀,“陈老师,您千万别去。章老师不会同意的。”
“为了自己,他或者不肯。为了你,他还能不肯吗?”陈老师胸有成竹地说。
柳笛呆住了。没想到陈老师会想出这么个办法,拿自己做武器来进攻章老师。人,真是残忍的动物。
陈老师接着说:“我会对她说,这件事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我就不信,你照顾了他整整三年,他会对你没有一点回报。他总不置于这样冷血吧。”
“这不是回报不回报的问题,也不是冷血不冷血的问题,而是人格和尊严的问题。”柳笛低声说。沉默了一会,她抬起头来,眼里闪耀着一份奇异的光芒,“陈老师,不管你用什么理由,章老师一定不会同意!一定不会!”
“如果他同意了呢?”陈老师逼问了一句。
“如果他同意,”柳笛的声音清朗而坚定,“那么,他就不是章老师了!”
陈老师一愣,什么怪异的逻辑?“不管怎样,我要去试试。”她一转身,离开了柳笛,向楼外走去。
晚上五点,柳笛照例去送章老师到车站等车——今天没有语文晚自习。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柳笛想从章老师的脸色中看出一些什么来,可是,她看到的,依然是那张平静而冷漠的脸。也许,陈老师还没来得及和章老师说吧。
黄昏悄悄地来临了。晚霞像火一般地燃烧着,遮掩了半个天空。镶着一圈金边的落日缀在地平线上,把整个世界涂上一层柔和的,金黄色的光芒。柳笛扶着章老师来到了车站,想把他安置在小花坛边休息一会,可章老师却轻轻挣脱了她,径直走到那棵金丝柳的旁边。他的方向感向来是非常正确的。柳笛一征,怎么,有什么事情不对头了!难道陈老师已经找了章老师,而章老师答应了?不,不可能!自己对章老师的照顾决不是恩惠,章老师也从没把她当成恩惠,否则,他决不会接受自己的照顾!他,肯定不会答应!
四周很安静,除了他们,没有别人在等车。夕阳的光线游移到了金丝柳的树梢上,在地上投下一抹长长的影子。
“柳笛,”沉默了一会儿,章老师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沉滞,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来,“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
“什么?”柳笛两道秀气的眉毛拧在一起。本能的,她知道是什么事情。
“下午,你的班主任陈芝老师找到了我,和我谈起一件和你有关的事情……”
“别说了,”柳笛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是关于保送我上北大的事。”她有些不敢听下去了,不知为什么。她想起了那次雪夜章老师在车站等她时的情景,耳边又响起陈老师的话:“为了你,他还能不同意吗?”
“怎么,你知道?”章老师有些惊讶了。
“是的,陈老师先找我谈的话,我拒绝了。”柳笛干脆利落地说。她不敢让章老师先说,她怕听到章老师妥协的言语,哪怕这种妥协是为了自己。她清楚,只要妥协,章老师就轻视了她的人格,而她,也会轻视了章老师的人格!她害怕,害怕这种互相的轻视!
“噢。”章老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好象得到了些许的欣慰。然后他静静地,静静地说了句,“我也拒绝了。”
柳笛突然觉得鼻子发酸,所有在这个下午中负荷着的沉重与恐惧,此时都像被一双无形的手从心头卸了下去,而那酸酸涩涩的柔情,就在心灵的负担被卸下的时候,悄悄地涌了上来。她看着章老师,他那苍白的脸上,竟也染上了一抹柔和的,淡淡的阳光。柳笛突然觉得,这一刻,她的心,和章老师的心,竟贴得如此之近。他们相对无言,但两个灵魂却在对话,却在碰撞,却在拥抱。
晚风吹来,带来一阵难得的清爽。四周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柳笛突然察觉到这柔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醉人的,如葡萄酒一般的芬芳。她向四周寻找着,然后,她惊喜地发现,花坛中的几株丁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缀满了淡紫色的花朵。柳笛的心头,突然漾起一种模糊而强烈的喜悦。她像孩子般天真地喊起来:“章老师,您快来看,丁香开花了!丁香开花了!”
话音刚落,柳笛就捂住了嘴巴。她惊慌地看着章老师,天,自己怎么把最不该说的话说出来了呢?章老师依然静静地站着,似乎根本没有生气,相反,一个近乎温柔的表情浮上了他的嘴角。他凝神而立,鼻孔微张,似乎在捕捉着什么。于是,柳笛也轻嗅着那纯净的空气。哦,那空气中不仅弥散着丁香的芬芳,还混合着青草的气息,混合着泥土的清凉,混合着叶芽那淡淡的芳香,混合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柳笛向四周张望,于是,她看到了春天的金丝柳,春天的丁香花,春天的石板路,春天那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春天那红得让人心动的夕阳,春天那叫得最甜美欢快的小鸟……她终于感到了久违的,春天的气息。哦,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柳笛觉得心中涨满了温情,她要高歌,她要跳舞,她要叫喊!是啊,有什么关系呢?春天来了,她总可以给自己的放肆,找一个美丽的借口吧。
柳笛勉强压抑住了心中疯狂的喜悦,又把目光调到了章老师的身上。他沐浴在落日的霞光中,已经成了一个金色的雕像。哦,他是春天的一部分,可金丝柳上的嫩芽,丁香树上的紫花,那天空,那小鸟,那夕阳,会属于他吗?他依然凝神而立着,似乎在用心灵“品味”着整个春天。他的面部肌肉不再僵硬,而变得那么温柔。他很专注——一种属于盲人的专注。然后,他掂起一根金丝柳的柔枝,轻触着自己的脸颊,平静地,低沉地吐出了一句话:“春天,真美!”
九
交了最后一张考试卷,柳笛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同时,她觉得考场里的每一位同学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热浪向她扑过来,使她无法在考场上呆下去。于是,她迅速地离开了这里。
来到操场上,看着夏日那澄澈的蓝天,和天上飘浮的朵朵白云,柳笛竟有恍如隔世之感。她简直不敢相信,准备了那么久的考试,现在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她的耳畔,似乎还萦绕着森严的考场上那书写考卷的“沙沙”声,她的眼前,似乎还晃动着那些铅印的考卷……这三天,她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就像走进了一座浓密的大森林,黛色参天,苍茫无际,没有鸟鸣,没有人烟,只有月光下的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在脚下伸延,她踏着带露的小草,踏着清凉的石板,顽强而又自信地拾级而上。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也很喜欢这种状态。如今,突然找回的自我,倒让她感到有些迷失。下意识的,她把目光移到操场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然后,在一个小花坛的旁边,她看到了章老师。
很快地,她跑到了章老师的身边,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一把抓住了章老师的双手。这几天,每考完一科,她都有意识地寻找章老师。可是,自从把她送进考场后,章老师就再也没有露面。如今,再次见到了章老师,她觉得自己一颗心都要飞到了天上。她突然意识到,考试结束后,她最想见到的人,不是父母,而是章老师。
“考得怎么样?”章老师依然安静而从容。从他的声调中,你听不出喜悦,也听不出渴盼。
“我觉得很好。”柳笛并没有觉得扫兴,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声调,知道它不代表什么。
“作文出了什么题目?”
“以一个固定地点或场景为背景并作为标题,真实地记叙发生在那里的故事或与之有关的人物,抒发一种深沉的,真挚的情感。”
“哦?”章老师显得有些意外,“居然不是议论文!那么,你的题目是……”
“《车站》。”柳笛低低地说。
章老师轻颤了一下,似乎受到了一点震动,大概是“车站”两个字触动了他某根神经。他沉默了好一会,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柳笛心中有些忐忑,她想起了那篇“零分”的作文。章老师会说什么呢?然后,章老师开口了,平静中带着一丝果断:“柳笛,你这篇作文,一定能得高分。”
多让人欣喜的一句话啊!柳笛心中的忐忑消失了,唇边迅速绽开一个微笑。那微笑就像一滴颜料溶解在一盆清水中,那样快地使她的整个面庞都布满了笑意,那样天真,那样诚挚,那样可人。几个男生不禁回过头来,痴痴地看了好几眼。章老师却无动于衷,这种外在的美对盲人来说够不成任何诱惑。“送我到车站吧,”他低声的,习惯式地命令到,“我要回家了。”
回家?柳笛的微笑僵在了嘴角,她有些黯然,有些失望。她觉得自己还有好多话要和章老师说,可章老师,竟然要回家了!回家?她模模糊糊地想着。章老师的家?没有父母,没有妻儿,没有亲人,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地面对一屋子的空旷凄凉——不,连空旷都无法去“面对”,他是陷入一份孤独的黑暗……这哪里是一个“家”呀!柳笛突然跳起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章老师,我想到您家里去看一看。”
话刚出口,柳笛就被自己吓了一跳。她惊讶地捂住了嘴巴,天,自己居然能冒出这个想法,而且居然说出了口!果然,章老师的眉心中刻上了几条直线条的纹路。“柳笛,”他的声音冷漠得像冰山中的回音,“我不欢迎任何人来我家做客,当然,也包括你。”
柳笛瑟缩了一下。碰了这么一个大钉子,她并不感到奇怪,也不感到怎么没趣,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可是,那个“家”究竟是什么样啊?柳笛几乎一闭眼睛,就想象出那个“家”带给章老师的落寞和冷清,孤苦和寂寥。奇怪,那个脱口而出的想法,居然牢牢地盘旋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了。可是,她知道自己无法再“请求”了。她默默地把章老师送到车站,只是,当章老师上车后,她也尾随着人流,最后一个上了车。
车厢内很拥挤,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都急于回家放松一下。几个同班同学看到了柳笛,想打招呼,柳笛赶紧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堵住了他们的嘴。章老师在一个小站点下了车,柳笛也在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尾随着他下车了。
转过一条街,章老师来到一条窄窄的小巷。小巷两边都是矮矮的砖房,密密麻麻的。各家的门都紧闭着,门前的铁丝上,晒着衣服、被子、床单、尿布……大概是下午的太阳太灼热了,整条巷子都显得很肃静。巷子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有时似乎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