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窗外。这三天,她似乎一直在思考着什么,一直陷入到某种思绪里。火车每一次颠簸,她小小的肩头都颤动一下。
“苏伯伯,”柳笛突然开口了,这是她上车后说的第一句话,“您说,章老师——是出了车祸吗?”
苏文一动,他吃惊地望着柳笛:“怎么,你怀疑?”
柳笛点了点头:“章老师的听力特别好,他能分辨出各种车辆的声音,能判断出车速的快慢,从没有出过错。他过马路一般不需要帮助,倒是一些静止的物体经常把他拌倒。”
“柳笛,”苏老师沉思着说,“这与出车祸没有关系。大多数出车祸的,都不是盲人。”
是啊,眼能视物的人,都经常出车祸,何况一个盲人。可是,那窃窃私语的声音,那不怀好意的笑声和喧哗,还有章老师那反常的沉默,总在柳笛心中萦绕。难道,这些与章老师的死,没有一点关系吗?
苏老师仿佛看出了柳笛的心思,他诚恳而坚决地说:“柳笛,海天是一个坚强的人,他那样热爱自己的生命,如果不是意外,他不会轻易放弃与命运的搏斗的。”
柳笛不做声了。是的,她太清楚这一点了。可是……她突然觉得思考不下去了,思考是个敌人,它总能让柳笛反复触摸心中的伤口。反正到学校,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她放弃了思考,无意识地听火车行进时那单调的声音。听着,听着,这声音居然变成了章老师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歌声:
“为了诞生我诞生,
为了死亡我死亡,
为了死亡我诞生,
为了诞生我死亡。”
……
下了车,两人直奔学校而来。
高校长在门口迎接他们。两个月不见,他像突然老了十岁。看到在苏老师搀扶下缓缓走来的柳笛,他一阵辛酸,抢步上前,握住柳笛的手,颤声说:“柳笛,我没能为你留住章老师!”
柳笛没有理他,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她怔怔地望着眼前这座残破的北楼,目光死死地盯住四楼那个小小的窗口。她轻轻抽出了自己的手,又轻轻挣脱了苏老师的搀扶。突然间,她的身子不发软了,腿也不发抖了。她一步一步地,稳健地向前走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小小的窗口。然后,她走进了教学楼,来到了楼梯旁边。楼梯旁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直勾勾地看着她。柳笛没有理会,只是呆呆地看着那有些残破的楼梯。突然,她撒开腿,一路小跑着上了楼梯。她跑得那么快,甚至都没有扶扶手。苏老师和高校长在后面喊她的名字,她不管!从身边经过的人惊讶而怪异地看着她,她也不管。她似乎又回到了三年前,似乎又成了那个忙碌的科代表。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不要耽误章老师批作文!”
一口气跑到了四楼,跑到了那个熟悉的小办公室的门前,柳笛停下了脚步。她仍然习惯地擦了擦汗,仍然习惯地调匀了呼吸,然后,抬起手臂,她轻轻敲响了门。
四周一片寂静。柳笛没有听到那熟悉的,礼貌而冷淡的声音:“请进!”
她又敲门。依然寂静,可怕的寂静。
柳笛的手在发抖,腿在发抖,心也在发抖。她不敢推门,也不愿意推门,固执的,她第三次敲响了门。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高校长和苏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柳笛的身后了。他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睛湿润了。
柳笛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她突然想起了那个雪夜,想起了自己摸着黑一遍又一遍敲门的情景,此时,她又体会到了那种恐怖和孤独。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勇气,她猛地推开了门。
办公室还是老样子,办公桌,两把椅子,铁皮暖壶,白瓷茶杯,红墨水,钢笔,茉莉花,还有那摞得整整齐齐的五摞作文本。一切都没有变化,仿佛柳笛昨天刚从这里离开,今天又回到这里。一切都没有变化,都没有变化,只是——屋子的主人不在了,他永远不能回来了!
柳笛直愣愣地望着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物品,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句话:“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是她说不出话,也流不出泪,只能愣愣地看着,看着。然后,她找到一块抹布,轻轻地抖了抖,开始慢慢地,仔细地擦拭着办公桌上的尘土。办公桌上已经有薄薄的一层尘土了,大概三四天没擦了吧。擦好了办公桌,她又去擦椅子,擦茶杯,擦铁皮暖壶……她擦得那么用心,仿佛章老师还在这里办公,他只是离开一会,马上就能回来。
一旁的高校长和苏老师早就泪流满面了。苏老师突然冲过来,抓住柳笛的胳膊大声喊到:“柳笛,你哭吧!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
柳笛没有哭,她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她挣脱了苏老师,又接着去擦窗台。这些活,她干了三年,已经习惯了。她什么都能习惯,就是不能习惯没有章老师!然后,她注意到了窗台上的那盆茉莉花。茉莉花并不太精神,那嫩绿的叶子显得有些憔悴,一如柳笛本人。忽然,柳笛似乎听见一个低低沉沉的声音,在她耳边清晰而苦涩地说着:“以后的日子里,陪伴着我的,就只有它了。”
她突然跳起来,惊叫着:“章老师,您在哪儿?”不,没有章老师,只是她的幻觉。哦,茉莉花,你是否知道,那个需要你陪伴的人,竟先你而去了!你是否为此而憔悴?柳笛突然觉得鼻子发酸,那麻木了的情感,此时正挣扎着要复苏。她看着茉莉花,猛然间,她竟发现,在一个细弱的,颤巍巍的枝条上,竟奇迹般的冒出了一个小小的,洁白的花蕾!
仿佛一种巨大的力量,震动了柳笛麻木的神经。十一月,茉莉竟能开花!哦,难道,茉莉也是有情物,它在用一份朴素的洁白,来悼念章老师的灵魂吗?柳笛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在破碎!章老师走了!章老师真的走了!章老师的确走了!三天来,她知道这个事实,却在潜意识里一直抗拒着。她总盼着能出现什么奇迹,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奇迹没有发生。直到此时,她才相信和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的心在痛,碎了的心居然会痛,每一个碎片都在痛!她的嘴唇颤抖着,眼里畜满了泪。终于,她抱着这盆茉莉,无法抑制地大哭起来。自从看了那份电报后,她从没有这样痛快地哭过。她哭着,几乎是歇斯里底地哭着。三天来所有的痛苦和悲愤,都在这沉痛的哭声里发泄出来。
苏老师和高校长也在哭,陪着柳笛一起哭。这几天,他们的心头也积压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和悲伤,也负荷着一份沉甸甸的重担,他们也要用哭声来发泄心中那些黑色和灰色的情绪。好在,柳笛哭出来了,他们清楚,只要能哭,即使被痛苦粉碎,也不能被它慢慢杀死。
渐渐地,柳笛止住了哭声。她抬起头来,发现自己的头脑清楚了许多。心,还是痛苦而破碎的,但被悲伤掩盖的理智,已像退潮后的礁石,渐渐显露出来。她再次注视着这盆唤醒了她理智的茉莉花,突然,她的心哆嗦了一下,她发现,茉莉花的花盆被更换了,原来的黏土花盆,被换成了陶土花盆。不,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盆茉莉那样憔悴,莫非……她突然跑到高校长面前,严肃地,几乎是咄咄逼人地说:“告诉我,章老师是怎么死的!”
高校长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灰白,他退避地,含糊地说:“章老师的确死于车祸,这是事实。”
“我不信!”柳笛冷笑了一下,“车祸之前呢?难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吗?”
“这……”高校长的脸色更白,他逃避地,遮掩地,吞吐地说,“章老师死于车祸,这件事与别人没有关系……”
“不对!这件事与别人有关!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那么清晰那么洪亮地在这小小的办公室内回荡。
十七
三个人都吃了一惊,一齐朝门口看去。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高个,涨红着脸,眼睛睁得大大的,坦率而倔强地望着屋子里的每一个人,目光中有一种豁出一切的味道。
柳笛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总觉得他有些面熟。男孩注意到了她的眼光,首先和她说话:“我知道你就是柳笛,刚才你上楼时,我看到了你,并一直跟着你来到了这里。”
哦,是的,刚才上楼时,是有个男孩子直勾勾地看着她,原来就是他。那么,他又是谁呢?没等柳笛发问,高校长就厉声说:“文俊,你来这里干什么?”
文俊没有理他,他面向柳笛,说:“柳笛,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文俊,是高一(1)班的学生,也是章老师的语文科代表。章老师去世的前一天,和去世当天的上午,我都和他在一起,亲眼目睹了很多事情。我本来不想告诉你这些,可是,刚才看到的情形使我觉得,你有权利知道这一切。我发誓,自己的话没有半句虚言,你想不想听?”
科代表?柳笛恍惚了一下。曾几何时,这是属于她的称呼啊!现在,她真愿意放弃一切,来换回当章老师科代表的那段时光。她看了高校长一眼,后者眼里有份深深的担忧和自责。难道……咬了咬牙,她对文俊说:“只要是真相,不管多残酷,我也要听。”
文俊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光中流露出一种钦佩。“首先,”他开口了,“我声明,我不喜欢章老师。我和同学们一样,很喜欢听他讲课,却不喜欢他。我们很希望能喜欢他,可他简直叫人无法喜欢。而且,我发现他也不喜欢我。他不让我接送他上下课,更不让我送他去等车,只允许我中午帮他批作文。我觉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连这件事也不让我去做。每天中午我去批作文,用‘如坐针毡’这个词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我明显感到他不喜欢我坐这把椅子,甚至不喜欢我呆在这间办公室里。所以,批作文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酷刑!他真正喜欢的,大概只有窗台上那盆茉莉了。我经常看见他摸索着去打水,浇花,尽管有时浇得不好,他也不让别人帮助他饲养这盆花。大家都说,他之所以这么喜欢这盆花,只是因为——这盆花是你送给她的。”
柳笛没有做声。这是事实,她知道。可怕的是,大家居然也知道这个事实。她突然感到一阵乏力。苏老师扶着她,坐在了一张椅子上。
“关于你和章老师的传闻,”文俊看了她一眼,继续说,“当时已经散布得满校风雨,尽人皆知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而且大多数都很——难听。请原谅我不能在这里叙述这些传闻,因为从刚才的情形上看,我觉得有些传闻简直是无稽之谈。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什么判断能力,都是将信将疑,而且许多老师也这么说,这就由不得我们不信了。所以,当时你和章老师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好。可是,这一切,章老师都蒙在鼓里。他那么隔绝着自己,那么孤傲清高,谁敢在他面前说三道四呀?大家只能在背地里议论着你们,把你和章老师说得——相当不堪。”
柳笛两只手都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到了肉里。她和章老师之间那纯洁的情感,究竟被别人传闻成什么样子?怎样难听?怎样不堪?她不敢问,也不想问。此刻,她终于认识到了一些人性的残酷。
文俊喘了一口气,继续说下去:“事情发生在星期五的那节作文课上。当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纤纤发现自己的作文被章老师判了个零分……”
“纤纤是谁?”柳笛敏感地问。
“她是我的同桌,市教委主任的千金,学校的宠儿,老师们的心肝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