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角儿的位置由银色的锡纸固定,每页儿之间都有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隔着。另一种封面是亮面儿的,通常印有风景儿、人物或小动物的图片,里面是白色的,每一页儿上都有一张能掀起来的内侧黏黏的透明玻璃纸。
    贝晓宁拿出一本看起来最老的,犹豫了一下:应该不会不让看吧?相册嘛。再说……怕看就不会放在外面了。主要是贝晓宁实在是太想看看凌一笑小时候的样子了,最后他一咬牙,打开了相册儿。
    第一张居然是民国时期的,照片上一个穿着旗袍儿的端庄女子,正笑盈盈地朝镜头看过来。贝晓宁一时好奇,小心地取下照片翻到了背面,果然有字,很娟秀的笔体,写的是:祖母──1929年于北平。贝晓宁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肯定不是凌一笑的祖母。
    他把照片插回去,又继续往后翻。再来有全家福,有单人照,还有小孩子的照片,有的后面有字,有的后面没字。总共也没几张,贝晓宁看不出他们都是凌一笑的什么人。
    又翻了一页儿,年代变了,很明显是到了解放后。那是两张剧照,一张是七八个年轻男女,整整齐齐地站在一起,身上穿着红军的衣服,脸上都画着浓重的妆,每个人的手里都抱了本毛 主席语录儿,所有人的表情和姿势都是充满力量和斗志的。背面写着:跟向志一起给乡亲们演剧。
    另一张是一个女人在跳舞的侧面儿,光有点儿暗,看不清楚脸,但那身材是没的说。看打扮很像是在演喜儿。背面没有字。
    贝晓宁又往后翻,一张很吸引人的照片立刻映入了他的眼帘。是一个女人的正面上半身照,不用多看,一眼便能看出是凌一笑的母亲。很美的一个人,五官端正,气质清雅。仔细看,说不出来哪里跟凌一笑长得像,可是整张脸看过去,就是感觉一模一样。画面里的人眉眼之间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灵气儿,两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垂在胸前,身体坐得笔直。贝晓宁恋恋不舍地看了许久,才翻过这一页儿,然后他发现那是这本里的最后一张了。
    贝晓宁把它推到一边儿,又换了一本儿。一翻开,是玻璃纸粘的那种,一页只斜着粘了两张照片。第一张是一个胖胖的婴儿,照片的旁边是在冲洗的时候加上的那种字,写的是:笑笑一周岁。贝晓宁很开心,没想到竟能看见凌一笑这么小的样子。贝晓宁很认真地看了半天。除了眼睛,还真看不出这是凌一笑。
    下一张是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男孩儿,脸上挂着大鼻涕,前面露着小鸡 鸡。再细看,鼻梁儿好像高了些。旁边写着:笑笑三周岁了。
    翻过一页儿,是彩色的了,还是同一个男孩儿,已经不穿开裆裤了,手里拎了把破破烂烂的玩具冲锋枪。与众不同的是,他没像其他男孩子那样把枪端在手里,而是抓着枪把儿,很颓废地把手垂在了一边儿。一丝不苟的脸上已经有了凌一笑现在的影子。旁边写着:笑笑六周岁。
    再一张,男孩儿规规矩矩地站着,脖子上多了条红领巾。旁边写着:一笑九岁,二年级了。贝晓宁刚要再往下看,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又翻回到前一页儿对比了一下。是衣服,六岁和九岁这张穿的是同一身儿衣服,只是后来的这张看起来旧了许多,也小了许多,凌一笑的脚脖子和手腕儿都露了出来。贝晓宁回忆了一下,当年自己家也不富裕,可小孩子长得快,衣服一般也不会穿三年啊,况且这还是在照相。看来……一笑那时跟母亲过得很苦了,贝晓宁心里酸酸的。
    眼睛挪到另一页儿上,贝晓宁吓了一跳。他看到了一张凌一笑和母亲的合照。照片上的女人跟之前贝晓宁看到的那个判若两人,人瘦得不成样子了不说,年龄上仿佛也老了二十岁不止,一双外形依然美丽的眼睛里空洞得如一潭死水。旁边已经是少年模样的凌一笑穿了一条吊腿儿裤子和一件古怪的衬衫。贝晓宁琢磨了一会儿,原来凌一笑穿的是一件领子上缝了细碎花边儿的女式衬衫。这张照片没有写字。
    这一页儿没了,贝晓宁又往后翻,一直到最后,没有再看见凌一笑的母亲,只有他的单人照的和几张他跟一个老人的合影。贝晓宁猜想那应该就是他姥爷了。照片上的凌一笑渐渐长大,不但没有再出现过不合身的衣服,衣服的款式反而越来越时髦儿了。照片的旁边和背面也没有再出现过任何文字。
    之后贝晓宁又看完了其它的相册儿,几乎都是凌一笑跟朋友照的了。最多的是近几年的照片,大都是电脑打印的,里面还有很多是跟季萱婷和各种风格的美女照的。有吃饭的,有旅游的,有国内的,有国外的……风景好,人也都漂亮,可看起来就是没有那些老照片有感觉。
    贝晓宁又把凌一笑小时候的相册儿打开来看,他发现现在整天笑个不停的凌一笑在成年以前的照片竟然没有一张是笑着的,包括一周岁的那张,看起来都是怒气冲冲的。
    贝晓宁正一张张地对比着,“咔”地一声,书房的门开了。贝晓宁一哆嗦,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凌一笑出现在了门口儿。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没有声音?吓死我了!”
    “我喊你来着。哦,我这书房做过隔音的。”
    “几点了?”
    “两点。”
    “啊?这么晚了?!”
    “是啊。”凌一笑一脸淫 笑地走近了贝晓宁,“别跟我装迷糊儿,忘了自己做过什么,说过什……”
    凌一笑的笑容瞬间消失了,目光停在了堆了一桌儿的相册儿上。
    贝晓宁心虚起来,声音也变得轻飘飘的,“我……我看见这些放在书柜里,所以……就……想看看。”
    凌一笑的视线渐渐移到了还敞开着的最老的那本上,正是插着他母亲风华正茂的正面相的那一页儿。
    盯着看了一会儿,凌一笑慢慢伸出手,用拇指在照片上脸庞的位置充满怜惜地摸了摸,然后低低地说:“这是我妈,很美吧?”
    三十三
    贝晓宁抬手抚上凌一笑的手指,“一笑,我……今天去见了一个人。”
    “谁?”凌一笑的眼睛依旧盯着照片。
    “季萱婷。”
    凌一笑抬起头,看向贝晓宁。
    “她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想见我,所以……”
    “她跟你说什么了?”凌一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讲了些你们俩的事,说你花心,有过很多女朋友。还说了……”
    “什么?”
    “你母亲的事。”
    “她?跟你说我妈的事儿?怎么说的?”
    “她说……你从小就没有父亲,是你母亲一个人把你带大的。说……你母亲在你十三岁的时候……离开你了。”
    凌一笑皱皱眉头,“她怎么会知道这些?”
    贝晓宁感到奇怪,“不是你告诉她的吗?”
    凌一笑摇摇头,“我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这些事儿。除了……哦,我知道了,是姥爷告诉她的。”
    “你从来都没跟她说过?!”贝晓宁心里一阵抑制不住的欣喜。
    “没有。”
    高兴过后,贝晓宁依然不解,“你们都谈婚论嫁了,她没问过你吗?”
    “问过,可我不想告诉她。”
    “为什么?”
    “不为什么,人总有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儿吧。”
    “可说出来不是舒服些吗?自己一个人装在心不会很难受么?”
    凌一笑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烁了一下,他把手抽出来,从兜儿里摸了颗烟,叼在嘴里,没点,“你想知道?”
    “如果你愿意告诉我的话。”
    凌一笑不说话。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几分钟过去了。他还是咬着没点燃的烟站在原地不动,贝晓宁耐心地等待着。
    突然,凌一笑把烟从嘴上拿下来,扔到了桌儿上。他看了贝晓宁一眼,一转身朝书柜旁的保险箱走过去了。
    翻腾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转回身,手里多了个黑布包儿。
    凌一笑走到贝晓宁面前,把布包儿放到桌子上。
    “当年,我姥爷跑去台湾的时候,家里的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只剩下我姥姥和我妈相依为命。后来我妈下乡插队,姥姥一个人病逝在家里了。所以……从我有记忆以来,身边唯一的亲人就是我妈。她一直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些是到她去世前留下的所有日记。”凌一笑把黑布包儿打开,里面露出一块儿已经褪了色的写着“东方红”的红色日记本皮儿。凌一笑把刚才扔到桌儿上的烟捡起来,塞回嘴里,皱着眉头把它点燃,“这些我从来都没给别人看过。本来以为以后也不可能把它们给任何人看。不过……也许你说的对,有些事情,一个人装在心里确实难受。十三岁以前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天堂……也是噩梦。我不会讲故事,你要是感兴趣,就自己慢慢看吧。”
    说完凌一笑在烟灰缸儿里弹了弹烟灰,转身离开了书房。贝晓宁看着他身后留下的几缕青烟散了,坐回到椅子上,低下头拿出了一本日记。
    全都看完了,贝晓宁回头看看窗外,阳光已经照了进来。他把日记本重新码好,装回到布袋里,然后站起身,闭上眼睛出了口长气。
    贝晓宁走下楼,看见凌一笑正坐在沙发上抽着烟看电视,趴在他身边儿的白板和同花儿顺睡得死去活来。
    凌一笑抬起头,“看完了?这么快?”
    “你一直没睡?”
    “等你呢。”
    贝晓宁把白板和同花儿顺抱到窝里,自己坐到了凌一笑身旁。
    凌一笑扭头看看一脸悲切地盯着自己的贝晓宁,“你干嘛?”
    “一笑,你小的时候真……”
    “你要是敢说可怜,我就……”
    “……真懂事儿。”
    凌一笑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个无所谓的笑容,伸手揽住了贝晓宁的肩膀,“好啦!我现在被你看个通透了。公平起见,给我讲讲你的事儿吧。”
    “我?”贝晓宁一歪脑袋,“我没什么好讲的啊。”
    “不行!必须得讲。”凌一笑把手指插进贝晓宁的头发里,用力搓了两把。
    “就跟其他所有小孩儿的情况差不多,真没什么好讲的!”
    “那也得讲,随便什么都好,快!”
    贝晓宁看着此刻有些小孩子气的凌一笑叹了口气,“你想听什么?”
    “从头儿开始。”
    “好吧。”贝晓宁推开凌一笑的手,坐直了身体,摆出一本正经的姿态,“二十八年前,平地一声雷,我──贝晓宁,诞生了。”
    “啥?雷?”
    “啊,我妈生我那天雷阵雨。”
    “哦,这样。继续。”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传说中的八零后垮掉的一代就是打我那年出生的人开始的。然后我就上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完了。”
    “完……完了?!”
    “对啊,完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行,重讲!你上学的时候就没什么好玩儿的事儿吗?”
    “好玩儿的嘛……也都没什么特别啊。上小学的时候拉女同学的辫子,往老师的粉笔盒儿里放虫子。上初中时逃课去游艺厅儿、打台球儿,也跟哥们儿成帮结伙儿的打过架,被老师找过家长,回家就会被我爸暴打。高中之后我就比较老实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上了大学,就跟现在差不多了。”
    “那……家里呢?你爸妈是什么样儿的人?”
    “爸妈啊,也是很普通的那种,都上班,当年被称作‘双职工家庭’,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家风淳朴,父严母慈,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家三口儿,和乐融融,不是一般地无聊。”
    “哦,那他们感情不错嘛。”
    “算是吧,偶尔也吵架,但都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很少当着我的面儿。倒是因为我,很严重地吵过几次。”
    “因为你?”
    “是啊。我家是这样的,一般我犯了什么小错儿都是我妈训我,我装乖,假惺惺掉两滴眼泪就没事儿了。可如果要是把我爸惹恼了,那我就会死得很惨,我妈就会受不了。记得我爸最后一次打我是在我初三的时候,快要中考了,我上课看漫画书被老师抓了现形儿。接着我点儿背,当月的月考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