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个老总会给作者送资料?
    只听见方倍说:”嗯,三个廿一岁命运相似少女,这一个住在加州,叫安德信百合,领养好的是一对歌加索白人夫妇,她自幼已知道并非亲生。”
    “打她谈谈一定很有意思。”
    “她们三人,均是浙江人。”
    冯乙忽然吟道:”何时同看浙江cháo。”
    方倍问:”什么?”
    “这是苏曼殊词句,你不知道此人也就算了。”
    “很出名,像李白杜甫?”
    冯乙只是笑,一边摊开双手。
    方倍对他说:”我会读好中文,待我取到这张文凭之后,我会专修中国文学。”
    “世上无难事,有位摄影师一日拍摄手术室脊椎矫型实录,突然觉得人体奇妙,于是在四十四岁高龄考进大学读医科,今年已经毕业。”
    “啊,他是我的灵感,此君亦值得访问。”
    “我会把他姓名地址给你。”
    方倍说:”百合读音乐,演奏小提琴。”
    “噫,是名艺术家,我喜欢她们的独特气质。”
    “家里一定十分有条件,而且宠爱她。”
    “养父母的功德至伟。”
    方倍承认:”是,不知该如此报答他们。”
    冯乙的答案很简单:”做一个健康快乐人,勤学勤工,服务社会,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方倍感动,”冯乙,你说得真好。”
    冯乙看着她,“开始工作吧。”
    真得加倍用功,否则,亏欠许多人,包括养父母在内。
    方倍联络到加州蒙特里室乐团,约见百合。
    她一走出来,方倍便知道她不是邓融的妹妹。
    百合气质灵秀,有张白晳小脸,五官清丽得像是画中人,同邓融完全不同类型。
    方倍约莫知道室乐团共四名成员,另外有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只大提琴。
    她第一个问题是:”前途光明吗?”
    百合笑,”问得真好,我们通常在商场,jī尾酒会及婚礼演奏,你说呢?”
    方倍笑,”既然喜欢,也无话可说。”
    “你讲得对,我也教授学生,那比较开心。”
    方倍渐渐说到正题上去:”可有遇到歧视?”
    “我最后在音乐学校的一个教授,说韩国人与中国人的提琴音响似二胡,那算不算是种族歧视?”
    方倍想一想:”那只是井底之见,夜郎自大。”
    百合大声笑,”我怎么没想到,你说得真好。”
    “父母看样子种爱你。”
    “来,到我家喝下午茶。”
    方倍意外,”他们是英裔?”
    百合笑不可仰,”连乔治华盛顿都原本来自英国,他是地产炒卖专家,北美洲的土著是红印第人,qiáng以一颗玻璃珠代价将曼赫顿出售给白人。”
    听百合口气,自幼也吃过一些与养父母不同肤色的苦。
    果然,她说”自五六岁懂事时起,在公众场合,我就听见有人窃窃私语;”真幸运,那女孩真幸运。”我问妈妈何解,家母这样答”他们说爸妈幸运,拥有一个漂亮乖女儿。”“
    方倍一听,立刻说”介绍我认识安德信先生太太,那是我的荣幸”
    到了家,安太太亲出,招呼方倍
    原来她自幼让百合熟识本国文化,百合的中文程度不错,一般听讲写不成问题。
    百合最先学会的字句是”马路”和”中秋节”,接着学会曹冲称象和孔融让梨等故事。
    安氏夫妇环境小康,但是仍努力培养女儿。方倍看到百合房中有一套自小到大的提琴。最小那只才八分一尺寸,在百合三岁时用。
    百合感喂说”这套琴足够他俩轮船环游世界一周,琴老师永远抱怨学生的琴不合水准,越贵越好”
    方倍问”是名师吗”
    “自称海滨丝徒弟,一小时课教费80美元”
    方倍突然说”我的养父母也深爱我”
    百合诧异”你也是领养儿?”方倍点点头。
    “你可觉异样?”
    方倍答”爱如己出”
    百合说”我觉我俩都十分幸运,不是那么多人生命中有第二个机会”
    方倍问”你可有男朋友”
    “他是乐团指挥”
    “志同道合,多么理想”
    百合笑”连我都觉得生活顺利,事事称心”
    方倍伸手过去握住她的手一会说”所以这篇访问很难写的好看”
    百合遗憾”真是,非得悲惨不幸才算动人故事”
    方倍终于问”你可听过邓融这名字?”
    百合摇摇头,”我应该知道此人吗?”
    方倍再问:”邓这个姓字,有无唤起任何加快?”
    百合摊开双手。
    安太太这时叫她们:”请用茶点。”
    方倍与她说到难教授英语难处,两人十分投机,稍后,她们翻阅照片簿,一切都用摄影机清晰记录,从手抱开始,一直到今日为止。
    方倍发觉百合是兔唇婴儿,可是一抵加州立即做手术fèng合,完全看不出痕迹,百合堪称重生。
    吃罢点心,方倍告辞。
    走到门口,安先生刚巧自邮政局下班加来,他棕发棕眼,半秃头,相貌十分平凡,却有那样大爱心。
    “记者?”他诙谐地说:”哟,大家说话当心。”
    连笑话都如此老套,但是,却有那样大心胸。
    方倍留下名片。
    她向邓融汇报。
    “不是她,你肯定?”
    “我取得她梳子上头发样本,你可以验一验。”
    “我派车子接你。”
    方倍意外,”你在什么地方?”
    “我在比华利山,你还没来过我这个家吧,我来此陪柏尔曼开会。”
    这间豪宅,看上去似建筑文摘介绍的大屋,美奂美仑,却不是方倍那杯茶。
    屋顶风向计是一颗大卫之星,显露了柏氏犹太裔身份。
    方倍问:”孩子们呢?”
    “在纽约读书,我从不让她们四处游dàng。”
    “不是说越早见识越好吗?”
    邓融微笑,”让她们少点见识好了,要怪怪我。”
    看,邓融至今维持这点倔qiáng。
    方倍问:”你如何发现妹妹失踪?”
    “一日,亲戚jiāo给我两角钱,叫我到市集买油豆腐与huáng豆芽,我步行来回,需要半小时,回到家中,小妹已经不见,哭问,无人回答,过几日,我也被送进孤儿院。”
    方倍忍着难过,”父母呢?”
    “将我俩放在亲戚家中,付了一笔生活费,说是三个月内一定回来,可是一年后音讯全元,再过一年,妹妹便告失踪。”
    “是什么亲戚?”
    孔融答:”表姨。”
    “你可记得父母样子?”
    邓容忽然微微笑:”像电影中最慈祥夫妇模样。”
    “他俩去了何处?”
    “我不知道,据说是凶多吉少。”
    “你日后没有去向表姨查询?”
    “她已辞世。”
    方倍跌脚,不住在樱桃木地板上踱步,半晌她问:”你怀疑他们卖掉妹妹?”
    “或是送到孤儿院去。”
    “你可恨他们?”
    “大家都是穷人,家里忽然多了两口,如此养活?”邓融猛然改变话题:”来试试我家的生煎馒头,很多人以为这小包子逐只煎熟,其实用滚油淋熟才香脆好吃。”
    方倍与邓融越来越亲昵。
    她终于愿意乘坐柏氏私人飞机往西雅图。
    飞机故意绕过标盖兹在列蒙区的住宅,邓融笑说:”看到没有,那才是有钱人。”
    “听说他仍然吃汉堡穿卡其裤。”
    “世界上首富,做什么都一样潇洒。”
    方倍忽然问:”嫁有钱人可好?”
    邓融微笑:”一个女子能穿多少吃多少?老头说我最大优点是对物质并不虚荣,我并不拥有一百卡拉钻石。”
    “你还没有回答我问题。”
    “有钱当然方便,我雇用好几名私家侦探为我寻人,我又可以收入集各地华文报作为消遣,最大得益人是我的子女,他们不必为求学求职烦恼,不管才智高低,都是柏尔曼承继人,母需竞争。”
    “柏氏成年子女可难应付?”
    “我们不会与他们争,世界那么大,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方倍说:”我为你骄傲。”
    邓融深深叹气,”努力寻找妹妹,不过想尽一分力,我会尊重她的意愿,希望她与你一样,活泼乐观健康,心中毫无yīn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