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尤其是,当这个新鲜的事物,能够和活生生的,巨大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好奇的程度,无疑会放得更大。
    蜂窝便是如此。
    荞麦加倍结籽的效果出现后,整个艾克丽村庄,从管事到庄头,从自由民到农奴,对蜂窝的印象,一下子都由“麻烦”、“会咬人”、“只属于老爷的美味甜食”,变成了“让麦籽变得更多”、“让肚子能够吃饱”、“大家都在想办法弄到手的好东西”。
    翻天覆地的态度变化,还体现于几乎每一位村民,都对这个以往敬而远之的黑球,纷纷投以加倍关注的目光。
    蜜蜂怕什么?
    蜜蜂能飞多快?
    蜜蜂能飞多远?
    蜜蜂什么时候睡觉?
    一个蜂巢里面有多少蜜蜂?
    什么东西会伤害到蜂巢和蜜蜂?
    这些问题,有些是纯粹的好奇,有些是想更大程度地扩大利益,当然,其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避免对蜜蜂造成伤害。
    要知道,蜂窝对荞麦产量增加的效果一经确认,艾克丽村庄的统治阶级,第一时间,就通过口头宣布、木牌警告、警役上门通知等多样化渠道,将蜂窝和蜜蜂的保护级地位,以村庄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实际上,就算没有这条紧急宣布的法律,出于对食物的极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