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又与郭嘉年纪相仿。 “不知是个怎样的人物?”
戏志才觉得不能依靠几次匆匆的照面,就评论一个人,便摆了摆手,道:“没什么好担心的。奉孝,虽然孩子气了点,但看人却是不错的,不会误交匪类的。”。
荀攸,-_-|||志才是个聪明人,但是在奉孝的事情上,又不那么聪明。谁会担心那小子误交匪类啊!就算是交了损友,那该担心也是别人,而不是郭奉孝啊!
瞅见荀攸眼底的无奈,戏志才想到郭嘉的性格,不自在地咳了两声:“咳,那少年和奉孝志趣相投。”
志趣相投?哪一方面的?荀攸眼神奇怪地盯着戏志才。
在荀攸奇怪的眼神中,戏志才后知后觉地咽了口口水:“……公达,他们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吧?”。
“……应该不会。奉孝还是知道分寸的。”其实,这话荀攸自己也不相信。一个郭嘉已经够令人头疼的了,再加一个和郭嘉“志趣相投”的少年……也不知道他们会去祸害谁。
显然戏志才也想到了同样的事。
不过,只要被算计的那个不是他们自己,还是很有趣的……。
前一刻还在烦恼担忧的两人对视了一眼,神情颇为兴奋地凑到了一块。
————————————————————————————————————————
另一边,荀彧自看过陈珪的信后,就一直让人关注着往来颍川的人。可惜,一直没有消息。这也不能怪荀家下人办事不利。首先,他们并不认识陈登,其次,他们不知道陈登是离家出走。在他们的印象中,世家子弟出门游学,就算没有带上一大堆随从,也会有三四个伺候的下人跟着。因而,他们错过了只身前来颍川的陈登。
在迟迟没有消息的情况下,荀彧不得不另外想办法。既然找不到陈登,那么,阿贺不在家也是一样的。只要不让他们见面就行了。
“阿贺,每年这个时候,祖父都会去别院小住一阵子。”荀彧这么对妻子说,“可是,今年我刚接手宗族里的事,一时脱不开身……”
“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祖父的。”唐贺善解人意地接口道。
荀彧微带歉意地看着她:“叔父和仲豫兄长也会一起去。”当然,他的重点在“叔父”上。即使两人成婚半年有余,唐贺的表现让叔父荀爽对她稍有改观,但叔父可能是年纪大了,所以脾气有些古怪,仍旧别扭着,看到唐贺就吹胡子瞪眼。
可惜,荀彧是白担心。有荀悦跟着一起去,意味着祖父荀淑会给正在著书的荀悦开小灶。她能跟着沾光,学到不少东西。至于,荀爽那个脾气执拗的老头,唐贺一点也不会因看到叔父吹胡子瞪眼的样子恼怒,相反,她觉得很乐。
在心里暗暗感叹了下,汉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唐贺信誓旦旦地向荀彧保证自己也会“照顾”好叔父的。
看到妻子一脸的兴味,荀彧不由感到愧疚:叔父,其实最主要的是您娱乐了祖父。阿贺她……不算的……
“你若得空闲,也到别院住一两天。放松一下,劳逸结合。”。
“嗯。”荀彧答应下来,心说:等我打发走了陈登,我就过去。
望着妻子的笑脸,也想去别院小住的某人,脸上一贯的微笑差点撑不住,背转过身:宗族里的事务根本不是问题!而是,那陈登到底跑哪里去了,是否到了颍川,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