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怎么总是不说话?”楚文王对别人凶恶,对文夫人那是百依百顺。
    “哼,国家灭亡了,一女嫁二夫,不死就算不错了,还说什么话?”别说,文夫人还挺刚烈。
    楚文王反思了。
    反思的结果是,楚文王决定攻打蔡国,因为害得息国亡国的就是蔡哀侯。
    多么伟大的反思啊。
    强国一反思,弱国就遭殃。
    楚国大军一到,蔡国迎风而破。为什么?因为蔡国的战车上次在息国都被楚国人缴获了。
    于是,蔡哀侯没跟老婆团圆几天,就又登上了南下的马车。
    这一次,楚王没有杀他,也没有放他。九年之后,也就是如今一个义务制教育的周期之后,蔡哀侯在楚国寿终正寝。
    因为美女,一个男人背井离乡,死在他乡了。
    就此结束了?
    没有,还有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的呢。
    转眼到了楚文王十三年(前677年),楚文王鞠躬尽瘁了。
    虽说文夫人很少说话,但是孩子该生还是要生的。两个儿子,大的叫熊艰,小的叫熊恽。楚文王死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不大,熊艰继位为楚王。
    文夫人喜欢小儿子,小儿子聪明大度果断,怎么看怎么比大儿子顺眼。
    我们来算一算,楚文王抢回文夫人之后七年就鞠躬尽瘁了。往大里说,熊艰继位那年也就六岁,弟弟熊恽也就五岁。
    五年以后,熊艰十一岁。
    熊艰不知听了什么人的建议,决定杀掉弟弟熊恽。可是,文夫人和熊恽早有防备,熊恽跑了,跑去了随国。
    怎么办?出兵随国去抓自己的弟弟?没道理,别说文夫人打死不会同意,就是大臣们也不会干。只好干瞪眼。再者说,十一岁的小屁孩懂什么?
    ——一国两制的实现
    文夫人很恼火,她原本就看老大不顺眼,如今老大还要杀老二,兄弟的情分都不讲了。“好啊,你不仁,休怪老娘不义。”文夫人现在是二选一的游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以楚国的实力,打破随国杀死熊恽是很轻松的事情,而熊艰长大之后迟早会这么做。
    也就是说,要么趁老大还小,现在杀了他;要么,等老大长大,杀了老二。
    文夫人很快作出了选择,杀老大。
    文夫人派人悄悄找到随侯,之后从随国找到杀手,悄悄潜入楚国,在文夫人的接应下,在一个昏暗的夜晚,“咔嚓”,十一岁的熊艰被扭断了脖子。
    不要以为亲娘就不会杀自己的儿子。现在我们来回想郑庄公的忍,那是多么的英明啊。
    《史记》上这样记载: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庄敖是谁?就是熊艰,因为当楚王当得不好,死后连个王的谥号都没得到,冤不冤?
    十一岁,连遗精的年龄还没到,就这么死了,这个王真是白当了。
    不管怎样,老大死了,老二就当了王。
    楚成王,楚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
    成王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太小,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他决定停止向北方的扩张,以防北方诸侯讨伐。他派人向周王室进贡,再次表达一国两制的意思。
    这一次,周朝王室很客气,为什么?大凡要分裂祖国的,那是要毫不客气地制止的;但是已经分裂出去的,主动回来表示要一国两制的,祖国的怀抱是要敞开的。打个比方,楚国第一次申请一国两制,那是分裂行为,必须制止;第二次申请一国两制,那是回归,自然要欢迎。
    《史记》记载: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什么是胙?就是古代祭祀用的肉。说周王回送了几块肉,告诉楚王:南面就交给你了,不要来侵略中原诸侯。于是楚国专心向南面扩张,地盘越来越大。
    现在,一国两制不仅是事实,而且得到了中央的确认。
    ——美女是躲不过去的祸水
    宫廷内乱解决了,一国两制也实现了。
    美女还是祸水吗?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美女,就是躲不过去的祸水。
    这一次的受害者是楚文王的弟弟、楚成王的叔叔王子善,也就是子元。
    自从楚文王鞠躬尽瘁之后,子元就当了令尹。
    子元对文夫人的美色可以说是垂涎已久,梦里都想。从前哥哥在,自己最多也就是想想。如今哥哥死了,嫂子成了寡妇,难道不需要男人来安慰?子元动了贼心。可是,有贼心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贼心没贼胆。
    那时候斗伯比还在,子元很怕他,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那一年,成王十五岁,斗伯比死了,子元觉得机会来了。
    大致算一下,就算文夫人十五岁嫁给息侯,十六岁被楚王抢走,到那会儿最少也该三十三岁了。可是,风韵不仅仅是犹存哪,那简直就是风华正茂。
    斗伯比死了,成王还小,可是子元还是没胆。怎么办?
    子元有诗人的气质,他决定要感动文夫人,让文夫人主动投怀送抱。用句现代话说,那就是要泡文夫人。
    子元在后宫旁边修建了自己的房子,然后住了进去,养了一帮歌男舞女。每天干什么?唱情歌。什么情歌?无非就是些“老鼠爱大米”、“阿妹阿妹我爱你”、“你寂寞,我伤心”等等,专门要勾搭隔壁的文夫人,盼着文夫人什么时候被感动了,忍不住了,发情了,然后自己从后宫番强过来跟自己偷情。
    过了不久,文夫人真是忍不住了。不是被子元的执着所感动,而是被外面没日没夜的流氓歌曲吵得休息不好。文夫人派人出来找到子元,对他说:“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左传》)
    翻译过来,就是:“总理啊,你哥哥在世的时候,总是练习武功,时常准备争锋天下。如今你可好,天下那么多敌人不去对付,反而在寡妇隔壁唱流氓歌,变态啊!?”
    挨了骂,子元不生气,还挺高兴,他觉得这是文夫人在提醒他:我喜欢有抱负的男人。
    于是,子元决定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来讨好文夫人。什么事情?文王不是只打到随国吗?我要打到郑国。
    楚成王六年(前666年),子元率领六百乘战车讨伐郑国。六百乘啊,这在当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对于楚国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全部兵力了。
    这样的兵力到了郑国,子元却没有打仗的胆量。在郑国呆了一天,听说齐军、鲁军和宋军正在赶来援助郑国,子元连夜率军逃走。“诸侯救郑,楚师夜遁。”
    遁是什么意思?就是俗称的逃跑。遁就已经够丢人了,夜遁基本上就属于狼狈逃窜了。
    丢人哪!楚国建国这么多年,胜仗打过败仗打过,夜遁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回。
    原本想表现阳刚,如今阳刚没有,阳痿。
    回到楚国,子元号称大胜郑国,但是人人都知道这一趟很丢人。
    又过了些日子,子元眼看美人还不上钩,索性住进了后宫,但是他还是没胆去搞定文夫人,还等着文夫人来勾搭自己。
    这样没胆的男人,文夫人能看上他?
    一连三日,子元就住在宫里,却不敢去调戏文夫人,弄得自己像柳下惠似的,其实只是没胆。而成王还只有十七岁,不敢惹子元,只能假装没看见。
    大夫斗廉看不过去了,他来到宫里,直接去找子元。
    “总理啊,可不能这样啊,你能住这吗?你这不是乱来吗?赶快搬出去。”斗廉很生气,说话也不客气。
    “去你妈的,你以为你是谁?这是我们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子元大怒,令人把斗廉给关起来了。
    文夫人听说了,知道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其实她一直在等子元下手,自己好半推半就,谁知这个废物这么肉,还夜遁,看来就算搭上了,今后也靠不住。既然如此,不如办了他。
    文夫人悄悄叫人找到斗伯比的儿子斗谷于菟,告诉他子元谋反,还准备奸淫国母,让他速速起兵,铲除奸人。
    斗谷于菟于是纠集了整个斗氏家族,半夜时分率领家兵杀进后宫,子元正在梦里跟文夫人幽会,骤然醒来,只见一道亮光,身首分离。
    默默唧唧一辈子,死得倒痛快。
    第二天,成王宣布子元谋反被诛,灭门。
    只闻了腥味没吃到肉,却送了全家的性命。
    子元,冤哪。
    ——虎喂大的私生子
    杀了子元,谁当总理?
    成王说:“斗廉,你忠心耿耿,你来吧。”
    斗廉说:“大王,我不行。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那就是斗谷于菟,让他当令尹吧。”
    于是,斗谷于菟成了楚国总理,成王为了尊敬他,尊称他为子文。
    子文,楚国名人,非常有名的名人。
    中原人对蛮子一向瞧不起,但是子文得到了中原诸侯的一致尊敬。
    这里又引出一个曾经提出的问题:难道私生子就应该很杰出吗?
    前面说过的私生子是卫国贤公子急子,后面还会说到私生子孔子。
    现在要说的是私生子子文。
    当年,若敖娶了郧国国君的女儿做老婆,生了儿子斗伯比。后来若敖死了,斗伯比跟着娘回到郧国,那时候郧国国君是他舅舅。
    斗伯比年轻英俊一表人才,出身名门满腹经纶,又能说会道,很快跟表妹对上眼了,一来二去就发生了一夜情。那时候可没有避孕套避孕药之类的东东,两个年轻人只顾爽了,结果把表妹的肚子给弄大了。
    舅妈一看,怎么办呢?也不敢跟郧国国君说,偷偷地把女儿藏起来,等到生下来,是个儿子。儿子也不敢要啊,这当外婆的狠狠心,把外孙给扔山里了。
    说来也巧,没多久,郧国国君去山里打猎,正好就遇上一只老虎,母老虎。怎么知道是母老虎呢?因为母老虎正在喂奶,喂谁?不是喂小老虎,是在喂一个孩子,一个人。
    郧国国君吓得浑身哆嗦,还打什么猎啊,慌慌张张就回来了。
    “你怎么浑身发抖啊?你打的猎呢?”老婆问。
    “打什么猎?出怪事了。”郧国国君把自己遇上的事情给老婆讲了一遍。
    老婆哭了。
    “你哭什么?”郧国国君问。
    “不瞒你说,老虎喂的那个孩子是咱们外孙哪,呜呜呜呜。”
    “什么?!”
    就这么着,郧国国君急忙率兵来到山中,赶跑了老虎,把孩子给抱回来了。给老婆一看,那可不是自己的外孙吗,外婆给穿的小棉袄还在身上呢。
    这下谁还敢再扔这个孩子?老虎当奶妈啊。这孩子的命那是绝对的贵命,连老虎都要喂他啊。
    “赶紧赶紧,准备婚礼。”郧国国君忙不迭下令。
    第二天,斗伯比娶老婆了,就是他表妹,还在月子里呢。
    至于孩子,为了纪念他爹娘伟大的爱情,就叫斗谷于菟。为什么这么叫?楚国人把喂奶叫做谷,把老虎叫做于菟,这名字的意思就是:虎娘养的。
    骂人的时候常说“狗娘养的”。
    虎娘养的,那就是赞扬人了。
    子文当了楚国总理,首先进行了一项大的“国有化改革”,也叫“土地革命”。
    子文认为,当前的楚国虽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是民富国穷,臣强君弱,中央的力量不够。因此他发布命令,要求所有贵族将家里一半的土地拿出来给国家。子文以身作则,第一个拿出了自己一半的土地。子文作了榜样,谁敢不跟风?
    在国有化改革之后,子文又进行了“公务员制度改革”,规定每天要准时上班,不得偷懒,那时候没有打卡钟,子文就每天第一个上朝,监督大臣们。
    子文还进行了“官员选拔制度改革”,任用贤能,部分改变了从前“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当官儿提干”的状况,发现并任用了一大批能干肯干苦干的官员。
    就这样,楚国在楚成王的英明领导下,在以子文总理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