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走时,交代一句。
梨芳机灵,回了句:“梨芳记住了。”
吟香看了月巧一眼,跟着说了句:“吟香也记住了。”
月巧露出满意之色,又把其他规矩细细交代一遍。
吃完晚饭后,月巧趁两个小丫头出去忙,把今天园子里发生的事跟杜熙月详细说了一遍。
“这么说,我去看二太太的事情已经传到老太太耳朵里了?”杜熙月垂着眸子,面无表情地问了句。
“可不是,四姑娘德行您又不是不清楚。”月巧露出嫌恶的表情。
眼见二太太失利便立即转了风向……谁说趋炎附势只有下人,还不是上面有这样的主子做榜样。
想到这,杜熙月烦躁地刮了刮茶盖:“随她说去。”
“可是老太太那……”
杜熙月对月巧提醒,没吭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老太太心里到底怎么想现在谁也没猜透。
表面好不见得就真的好,多漂亮的苹果都是从里面开始烂。这是老太太今早说过的话。
杜熙月翻来覆去地体味这句话的意味。
她也想过像四姑娘那样讨老太太欢心,不过老太太到底喜欢什么,除了长期跟在身边的人,府里没几个人摸得清老太太的脾气……所以,她干脆放弃了。
搞不好弄巧成拙,最终还不是自己吃亏。
月上枝头,杜熙月心里带着焦虑坐在床上。
月巧用篦子给她篦头:“我就说姑娘不该去二太太那。”
杜熙月抚摸着秋香色竹暗纹的缎面被子,淡淡道:“去都去了,还说这些作甚?何况,老太太也说了要我们去,难道老太太还食言不成?”
“不过是面堂话,姑娘还当了真。”月巧自是为她着急,口无遮拦道。
原本就有些烦躁,现在又被人提起,杜熙月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行了,我要睡了,你也赶紧歇着罢。”
月巧叹了口气,起身灭了屋里的灯。
……
第二天一早,杜熙月依然选了套低调雅致的衣裳,梳了个垂髻,插了支珍珠镶银的簪子,原本要施些粉,在梳妆台前坐了一会,不知想了什么,把拿在手上的脂粉盒放了回去。
“二姑娘今儿要素颜吗?”月巧在旁忍不住担心道。
杜熙月对着镜子照了照,捧着自己的脸,问道:“是不是看起来气色不如昨天好?”
月巧点头:“确实不如抹上些胭脂好看。”
“那就这样吧。”杜熙月忽然一副拿定主意的语气。
月巧道:“怕是不好吧……”
“你放心,我自有办法。”杜熙月抬头轻笑。
比昨天提早去了老太太那里。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满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满
“二姑娘今儿来得早。”玲珑一早就候在院门口,笑道。
杜熙月低头莞尔:“玲珑姐姐拿我打趣呢,昨儿是我来晚了。”
玲珑浅笑,替杜熙月打了门帘:“我可不敢拿二姑娘打趣。”
“你看看,还说不敢。”杜熙月娇嗔一句,正要跨门进去,脚步突然停了停,悄声问道:“老太太可吃了?”
玲珑微怔,随即反过来起来,想起昨天姑娘们过来陪老太太吃了饭,是不是还得继续:“刚吃完。”她温和笑起来,压低声音道:“要是二姑娘没吃,一会会有茶点上来,先垫吧垫吧。”
“那倒不用。”杜熙月脸红道,“我是吃了来的。”
玲珑只笑不语,领着杜熙月进了稍息间。
因为天气凉,老太太屋里的椅子和榻上全铺上了墨绿蛟纹的薄褥垫,似乎告知冬季即将来临一样。
杜熙月给老太太行了拜跪之礼,虚坐在榻边的锦墩子上,才发现息间只有她和老太太,四姑娘和大姑娘都不在。
该来的总是要来……杜熙月心里沉了一下,就听见老太太笑道:“喝口热茶祛祛身上的凉气。”
话音刚落,玲珑就端着茶盘进来。
杜熙月接过茶盅,拂了拂茶盖,一股浓郁的兰花香溢了出来,竟是祁门红……一连两天老太太都拿出上好的茶叶招待姑娘们,不会只是待客之道这么简单吧……
她抑住内心的疑惑,细细品了一口,才道:“祖母,这祁门红茶味道果然要香醋许多。”
“你竟尝出是什么茶呀。”老太太抿了口茶,饶有兴趣地看了她一眼。
杜熙月搁了茶盅,毕恭毕敬道:“只是王姨娘以前教过我一二罢了。”
“是王姨娘教的?”老太太有些恍然。
杜熙月轻点下头,觉得有些不妥,补充了一句:“二太太以前也教过一些。”
“姑娘家多学些茶艺也没什么坏处。”老太太也没追问下去,忽而话锋一转,“听说你昨儿去了西院,正想问问,二太太身子好些没?”
这样的事情玲珑应该每天都会说吧,那问她又是什么意思?
念头闪过,杜熙月决定还是实话实说:“怕是伤心过度,一时半会还好不起来。我还问了小红一些情况,她说二太太虽不像之前那样哭闹,但现在每日吃过药后不分昼夜的昏睡,所以她一直守在二太太身边寸步不离。”说着,她掏出帕子,拭了下眼角。
老太太看她气色没有昨天好,想必昨儿看过二太太后也哭过一场,便安慰道:“我的儿,难为你孝顺,那小红也是个忠心的。”
说完,老太太给玲珑递了个眼色,玲珑会意退了出去。
没多会,就捧了个鎏金椭圆描花的搪瓷盒进来,递到杜熙月手上:“二姑娘,这是老太太赏你的。”
杜熙月接过盒子,一番言谢后,打开了盒子,是一副玛瑙点翠的耳环。
“喜欢就戴上罢。”老太太笑道。
杜熙月领命,放了盒子,叫月巧帮忙戴上。
“倒是衬你。”老太太露出满意之色。
杜熙月抚了抚鬓角的头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我见二姑娘是越发长得标致了。”玲珑在一旁附和道。
“可不是。”一个婆子也跟着笑道。
“你们少拿二丫头打趣。”老太太指了指,笑起来。
一屋子人跟着应景地笑。
看来自己过了老太太这关,杜熙月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之后,玲珑又端来两盘糕点,杜熙月陪老太太吃过几块后,就准备告辞。
“每日抽空去看看二太太。”老太太也没有留她的意思,嘱咐一句后,就叫玲珑送她出去。
过了一小会,玲珑就折了回来。
“往哪个方向走了?”老太太喝口茶,淡淡问了句。
玲珑压低声音道:“我在院门口观察了会,是朝西院那边。”
老太太没说话,端起杯子正打算喝口茶,像想起什么似的,问了句:“你觉得怎样?”
玲珑垂着手,正色道:“正如老太太说的,二姑娘倒是个实诚的人。”
“不过我看她心里也是个有计较的。”老太太闸口茶,顿了下,问道,“给姑娘们安排的下人都备好了?”
玲珑屈膝福了福:“回老太太,都备好了,正想跟您讨个主意,看这些丫头婆子怎么分配下去?”
老太太思忖了会:“给二姑娘派两个能干婆子去,余下的你看着分配好了。”
看来老太太对二姑娘私自安排下人一事多少有些不满……想着,玲珑神色一凛,不敢怠慢:“老太太放心,下午就能把人拨过去了。”
老太太点头,又问:“几时了?大姑娘和四姑娘还没来?”
玲珑顿了顿,出去看了下摆钟,笑着进来道:“才过了一刻钟。老太太忘记了,要四姑娘和大姑娘今儿晚半个时辰过来定省。”
老太太这才想起自己昨天说得话,轻拍了拍脑门:“真是年纪大了,脑子也越发记不住事了。”
玲珑掩面而笑:“老太太还硬朗着呢。”说着,给老太太背后加了个大红金钱蟒的引枕,又在老太太腿部盖了猩红的小毡毯。
趁势,玲珑忍不住问道:“老太太为何刚才不告诉二姑娘严二夫人要来看她的消息?”
老太太开始闭目养神,只抬了抬手:“还不是时候。”
玲珑见状,没再多言。
约摸一炷香时间,四姑娘和大姑娘陆续到了老太太屋里定省。
与此同时,杜熙月带着月巧出了西院。
回到缀翠屋,月巧给杜熙月的茶盅添了热水,递上前去:“好在老太太没难为姑娘。”
杜熙月笑道:“老太太是讲道理的人,怎么会轻易为难小辈。”
月巧正色道:“二姑奶别高兴太早,还不知派什么样的婆子来呢”
“想派谁来就派谁来呗。”杜熙月不以为意,“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
“姑娘倒是乐观。”月巧长口气,转了话题,“姑娘今儿怎么突发奇想,用素颜去见老太太?”
杜熙月玩弄手上的茶盖,笑道:“倒不是突发奇想,顺应礼性而已。你什么时候见过家里有长辈生重病,子嗣们还有说有笑、神情盎然的?”
月巧恍然大悟,说了句:“还是姑娘聪明。”
不过是深宅大院求生的伎俩而已……杜熙月浅浅一笑,没再说话。
下午申时刚过,玲珑就把两名穿着油兰对襟长褂的婆子带到缀翠屋。
趁着玲珑介绍两位妈妈,杜熙月把她们细细打量一番,两位妈妈约摸三十五岁,都将头发用头油梳了个干净利落的发髻,露出饱满的额头,唯一打扮不同的是一个发髻上插了根银簪子,另一个插了根小拇指细的如意玉簪。
“两位妈妈,以后就要在缀翠屋伺候二姑娘了。”说着,玲珑又把月巧介绍给两位婆子认识。
“她是二姑娘的贴身丫鬟,您二位以后若有事可找月巧姑娘。”
等玲珑说完,月巧就像两位婆子福了福:“邢妈妈好,吴妈妈好。”
两位婆子也跟月巧寒暄一番。
虽说两位婆子穿着打扮大致相同,不过要分辨也简单,邢妈妈长得高大,而吴妈妈相对瘦小。
玲珑见两位婆子也都和屋里人认识了,便起身告辞:“老太太还等着我回去伺候,我不便多留。月巧再带着两位妈妈熟悉熟悉罢。”
“你只管回去吧。”月巧笑着应了声,就把两位婆子带到住的屋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