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凰紧紧咬牙,“中军弓箭手听令,从相州右侧绕道左侧,从后攻击晏子清,后军随本宫援军相州左侧,今夜本宫要晏子清死!”
“得令!”
当玄凰的马儿才飞驰到相州左侧,相州右侧竟然响起了弓箭手的哀嚎。
“这边……这边也有伏兵!”
“晏子清!”恨然咬牙,玄凰不甘心地一勒马儿,为何连如此简单的小计本宫都会上当?为何!
“子清,你挡不住我来帮你的!”相州城楼之上,朝锦的声音忽然响起,只见相州左侧的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的已立满了弓箭手,尽数面向玄凰公主,“放!”
万箭齐射,几名突厥小卒慌然持盾挡在玄凰公主之前,“公主!我们先撤回去吧!”
局势当先,就算玄凰公主有再多的不甘,此刻也只能先撤回去。“全军回营!”
“穷寇莫追!”子清一声令下,立马城外,身后,突然响起了将士们的欢呼。
“晏子清!本宫今夜之耻,他日必要向你百倍讨回!”玄凰公主冷冷开口。
“我等你!”子清坦然一笑,爹,子清赢了,子清也没让你失望。
“子清!”城头之上,朝锦忍泪瞧着她的脸,“你可还要看我刺绣?”
“看!为何不看!”子清舒眉一笑,高举手中长枪,“众将听令!将受伤将士扶入城中好好养伤,其余人等,清理清理相州左右两侧,玄凰公主送我们的马儿,兵刃,甲衣,箭羽,长弓,佩剑,每一个都好好运回城去!”
“得令!”
东门,西门忽然敞开,子清打马入城,跳下马来。
“子清!”朝锦忍不住奔下城头,狠狠给了子清一拳,“你下次再骗我,我可再也不帮你了!”
“呵呵,刺绣呢?”子清轻轻一笑。
朝锦身子一震,“你今日偏我两次,我不给你看了!”
子清瞧着她眉眼,长长一叹,“朝锦,即便是不给我看,我也能想象出你刺绣究竟是怎样一个样子。”
“你知道?”
“敢问史小姐,手指上被扎了多少下?”
“你……竟然笑话我!”朝锦终于听懂她的话中话。
“哈哈。”朗朗一笑,子清的眼匆匆扫过自己的衣甲,上面的斑斑鲜血格外刺眼。笑容忽然一僵,子清沉沉一叹,我这样,也算是满手血腥了吧。
相州之外,气急败坏的玄凰公主狠狠一拍大座,“本宫怎么会输!”
“回……回公主,我们今夜折损了五千人……”突云小心翼翼地回报点兵人数。
“晏子清那边呢?”
“敌暗我明,定然不会有多少损失……”
“可恨!”玄凰公主狠狠咬牙,突然觉得有一口腥味翻上喉间,“整顿全军,本宫明日要强攻相州!”
“可是……公主,我们不能再折损兵力了!”
“本宫说的话,连你也不听了吗?”
“末将不敢!”
“那就听本宫的,速速整顿全军!”
“得令!”无可奈何地一叹,瞧着公主脸上可怕的苍白,公主,为了复仇,你就一丝也不怜惜我们这些突厥将士的性命吗?
作者有话要说:更文~~更文~~~
第九十八章.固守城池
第二日,玄凰果然发动了猛攻。
一连三日,相州城门紧闭,城外战鼓擂动,喊杀声惊天动地。
布防之后,子清立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攻城大军,按住佩剑,长长一叹,“爹,若是你看见你一手训练出的将士如今到了不得不相残的一天,你的心定然会很痛吧?”
“子清,我们不能只是固守,否则,当相州粮绝之时,必然城破。”朝锦蹙眉看着城下烽火,暗暗忧心。
“如今只能固守。”子清倒吸了一口气,“我在等他们倦了的时候。”
忽然懂了子清的意思,朝锦看着子清的脸,你何时变得如此深沉?突然间,我觉得你变了很多……
嘴角淡淡一笑,子清转眼定定瞧着朝锦,“朝锦,你猜我这一战,能赢吗?”
“会的。”朝锦定定瞧着子清的双眼,“我相信你会的。”
“呵呵……”子清转头看向远处的滚滚烽火,“朝锦,下一辈子,我希望不再是这样的乱世。”
子清,你可知道,这是你第一次说来世的样子。朝锦的心微微一热,轻轻点头,“我也这样希望。”
“朝锦,把手打开。”子清忽然开口,再次定定瞧着她。
迟疑地把手打开,呈现在子清面前,朝锦惑然瞧着她,“子清,你想做什么?”
“记住此刻的白皙,不要再沾上一点血腥。”子清倦然一笑,伸手指向远方的天空,“朝锦,若是这次我胜了,你可以为我绣出那朵云吗?”
“子清……”朝锦的心忽然一痛,原来你叫我刺绣,是为了让我放下兵刃,不再沾染血腥。“我叫史朝锦一日,便做不到!”
子清沉沉一叹,只剩下一片沉默。
朝锦深深看着子清的背影,你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何突然之间,我与你之间,竟然如此……遥远?
夕阳西下,强攻未果的玄凰大军只有鸣金收兵。
“是时候了!”子清望着渐渐后退的突厥将士,忽然一声猛喝,“全军听令!随我杀出城去——!”
“我也……”
子清忽然一挥手,左右两名将士已经按住朝锦,“不得让朝锦出城一步!”
“晏子清!”
轻轻一笑,子清望着她的泪眼,“若是我大胜回来,你绣不出来,我今生可就又少欠你一件事。”
“好!好!你叫我绣,我就绣!”朝锦咬牙,却心如刀割。你用命去拼这一战,我怎能静下心来刺绣呢?
“我等着。”子清淡淡一笑,大步走下城去,只听见相州城内战鼓擂动,南门敞开的刹那,子清当先带军杀出。
疲倦了一天的突厥大军万万没想到子清会在这个时候杀出城来,仓促应战,一边是人困马乏,一边是以逸待劳。
滚滚烽烟之中,胜负在胶着了一个时辰之后,已显胜迹。
“随我冲入大营!杀——!”子清勒紧缰绳,带着数千铁骑朝着玄凰公主的大营奔去。
“这……这怎么会?”玄凰公主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的大军突然溃散。
“公主快走!末将殿后!”突云一推玄凰公主,吩咐左右侍卫速速保护公主快走。
“本宫算了千计,算了万策,为何总是算不出如此简单的以逸待劳?”玄凰公主不甘心地摇头,恨然瞧着子清,“我堂堂玄凰,怎会输给你——!”
“公主啊!你何时冷静的好好想过战略呢?”突云痛然一问,有如棒喝。
“我……”玄凰公主的身子一震,是啊,我究竟在做什么?为何从来都不曾听你一句?
“公主快走!”突云再推了一下玄凰,“如今我军已然打败,若是公主再不走,必然要倒在晏子清剑下!”说完,匆匆看了一眼子清血红色的眼,“他也变了……好像成了另一个……青帅……”
“将军……保重!”玄凰公主被左右突厥将士紧紧掩护着退去,一双充满恨意的眸子狠狠盯住子清——晏子清!新仇旧恨,就算我化成了鬼,也不会放过你!
“截住玄凰!我要她换我爹的性命!”子清远远一喝,左右骑兵突入大营,势如破竹。
“少将军!”突云忽然横枪挡住子清去路,“放公主一命吧!”
“除非她放了爹!”子清狠狠咬牙。
“青帅……青帅已经不在了……你就算抓住公主,也换不回青帅啊。”突云黯然低头,手中长枪从手中滑落,十余名骑兵已然将长枪指向他的喉咙。
“你……你说什么?”子清颤然勒住马儿,摇了摇头,“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青帅当日以命换你命,苦谏公主放下仇恨,在公主面前自刎了……”两行热泪滴落,突云忽然跪倒在地,“如今公主座下精锐尽毁,她已是可怜人,相信青帅若是在此,也会念在当年公主知遇之恩,放她一马。”
手中佩剑砸落地上,子清泪然一颤,“死谏有何用?她一样要杀我,一样不放过去,却白白搭上了爹一条命!”
“少将军,末将也求你了!放公主一马吧。”突云重重叩头,“求求你!”
“我现在就算是杀了她又有何用?”子清紧紧抓紧缰绳,“爹能回来吗?能吗——?”爹,你好傻,你没让我失望,救出了雅兮,却给了我另外一个失望,我们一家团聚无望啊!
“谢谢少将军!谢谢少将军!”突云慌乱地叩头。
“终究是她害死爹的……”子清忽然喃喃开口,抬起手来,一指玄凰公主逃走的方向,“我不能原谅她!不能!追她回来!若有反抗!杀!”
“得令!”左右百骑遵命直追玄凰公主而去。
“少……将军……”突云骇然瞧着子清的脸,“你……你怎么……”
“乱世逼我满手血腥……”子清一抹脸上的泪,手指上的鲜血带上脸颊,曾经温润如玉的脸此刻看上去,竟是如此可怕。
“你走吧。”突然,子清轻轻挥手,“爹一定不想看见他的兄弟再多死一人,这场杀戮,已经够了……”
长枪从突云喉咙前撤开,突云瞧着子清的背影,“少将军……”
“回突厥,放马牧羊,安乐的过日子吧。”子清倦然挥手,“众将听令,收拾战场,我们回城!”一策马儿,子清径直奔回相州。
在城楼之下忽然勒住马儿,子清仰面向着朝锦苦涩地挥手,“晚些我来拿你给我绣的云!”说完,子清扯开甲带,将身上满是鲜血的甲衣狠狠往道上一砸,爹,为何我现在会如此厌恶血腥?你告诉我,打一个天平天下,究竟还要牺牲多少人?
“子清……”热泪滑落,朝锦痛然瞧着子清的背影,“我会绣好的,会绣好的。”为何你明明大胜,却如此沮丧?
“雅儿!雅儿!”在府衙前面跳下马来,子清一边解开身上的带血衣袍,一边慌乱地擦着脸上的血迹。
“子清……”惊然瞧着子清异样的举动,雅兮慌然上来抱住子清的颤抖的身子,“你怎么了?你究竟怎么了?”
“雅儿,我不喜欢血!不喜欢血!”子清紧紧抱住她的腰,倒在她的怀中,泪水终于崩溃,“雅儿,爹死了……爹已经死了……”
“子清……”吻上子清的额头,雅兮的心狠狠一揪,泪水滑落,砸在地上,一片粉碎。
“我竟然从来都没有好好孝敬过他……我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补救了……”子清在雅兮怀中不断抽泣,为什么要死那么多人?为什么?
“子清,我会一直陪着你……一直陪着你的……”
“雅儿,你会不会有一天也会不见了?”子清慌乱地抓紧她的手,“我不要再有人离开我!”
“不会……今生今世,我会一直陪着你……若是有一天你看不见我了,你寻着歌声,定然可以找到我……”抱紧子清的头,任她贴紧自己的心,“傻夫君,雅儿会陪你到白发苍苍的……”
“好……”子清听着她真实的心跳,闭上双眼,“雅儿,就这样一直抱着我,好不好?”
“嗯。”雅兮重重点头,低头贴上她的额,“子清,你安心,我不会放手的。”子清,不管将来如何,雅儿会一直陪着你,不离不弃。
追击玄凰公主的骑兵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并非是未追上玄凰公主,而是中途遇上了史朝义率领的八千援军,不得不折返相州。
史朝义看着玄凰公主精锐尽失,八千人马对于此刻的攻城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又知道朝锦如今也在相州,更是占不了什么便宜,于是史朝义带着玄凰公主折返洛阳。
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二月末,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接皇命东讨安禄山,天宝十五年四月,郭子仪大败叛军薛忠义,一举收复云中、马邑。
经郭子仪的推荐,朝廷任命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