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真的没有冒犯表姑娘,真的,表姑娘,您那么善良,那么高贵,不会和奴婢为难的对不对……巴拉巴拉”
“表姑娘,您就把奴婢当成小猫小狗,不要在意,请千万不要和将军生气……巴拉巴拉”
“表姑娘,奴婢不会和你抢将军的,真的,请不要这样生气,都是奴婢的错,奴婢再也不敢了……巴拉巴拉”
于是乎,这位表姑娘还没有正式做二房,就有了苛责通房丫头,妒忌,气性大,恶毒的名声。.
这几个弱柳扶风型的丫头是长公主让人从在京的扬州瘦马中精心挑选的,那手段绝对的专业,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这种瘦马都是被灌过药的,不能生育,对她们来说,有一个好主母能让她们好好的,平安的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公主给她们的任务就是针对这个表姑娘,并保证将来她们在将军府安逸的生活。这样的任务对她们来说就是小意思,分分钟搞定。
果然,在莫将军几次看到表妹苛责下人,训斥这些通房之后,慢慢的对表妹不再怜惜了,甚至觉得这个表妹表里不一,是个心计狠毒的。
另外一个附属效果就是,有了这几个后,将军大人对这样的柔弱做派的免疫力直线提高。对那种无限深情的眼神,崇拜的语气不再心潮澎湃了。
威胁基本解除。不过最最重要的一击马上就到来了。
第三,就是重新找出了当年(偷龙转凤)的戏本子,重新开始演了起来,一路从京城往西北开始巡回演出。并附带说明,这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柔弱派女子一时间又一次受到摒弃。当然这是在西北全体夫人的支持下进行的。
老实说能在西北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大多都是身强体壮的,身体差点在这里都活不长。大家都差不多,自然也就比较和谐。
可突然间狼群里出现了一只小白羊,一时间引人注目是一定的,有好奇也是一定的。因为不一样,多了些包容也是会发生的。不过时间一长,大多都会因为不合群而被排斥掉。
更何况还发现了这只羊是披着羊皮的财狼!看到自家的男人对着这个楚楚可怜的做派也开始关注起来,各家的夫人立马取得了一致。
这个时候这部戏的到来给了夫人们很好的攻击点。在不断的声讨下。柔弱派全败。就是那几个瘦马在事后也不敢随便出现在众位夫人的面前。
还有第四。派了人去了表姑娘的老家,用掘地三尺的方式挖掘表姑娘的故事,最后居然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表姑娘的父母是让这孩子气死的。原因就是这娃娃天天在家里喊着平等,喊着星星月亮的,结果让整个家族女孩子的名声的收到了牵连,都没有好人家提亲,来说亲的都是什么二房,继室之类的。
人家就是觉得这个做派像是瘦马,没有一点能成为大家主母的样子,就是个做妾的命。这个消息传到西北之后,莫老太太晕到了。这可是她的娘家啊!有了这个名声,她以后出去怎么抬得起头啊!
后悔的不行,怎么就听了娘家几个兄弟的忽悠,以为是来散心的呢。原来是送了个祸胎啊!
连忙写了封信,说这里气候不好,这孩子水土不服,还是送回江南调养,不然怕是要影响寿数。
这个时候老太太已经恨的不行,连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只为了送走。
可人家就是个不按理出牌的,走的时候,居然在门口就哭哭啼啼的喊着:
“表哥,你怎么能忍心不要我,难道你忘了我们一起看花赏月的情谊了嘛……巴拉巴拉”
莫将军脸都黑了,这可好,一辈子的名声啊!和一个未嫁女看什么月亮!还情谊?看到周围闪着熊熊八卦之火的眼神,那火气直冲头顶。
这是把老子当猴耍呢!
“表妹病糊涂了不成?男女7岁不同席,你我一个内院,一个外院,怎么看花?”
虽然话很没有说服力,但是好歹表了态。看在他的将军爵位上,人家只好当做不知道。但是闲言闲语怕是免不了了。
老太太在里面知道了以后,更是咬牙切齿,怎么就没把这个祸害给堵上嘴呢!失策啊!
好不容易送走了瘟神,没想到三天后又来了一个晴天霹雳,这孩子居然跑了!!!还说要寻找真爱,真爱人选:莫将军
根据丫头的说法是,人家姑娘认为将军对她是有真爱的,只是为了世俗的眼光不得不让她做个二房,又觉得委屈了她,这才想把她送走的。这样的重情重义,让她很感动,决定抛弃世俗偏见。要和莫将军相爱相守,不计较名分。
一听到这个消息,莫将军已经不是脸黑了,而是头顶冒烟了。
“你说我原来怎么会觉得她是个好的?简直就是瞎了眼了。”
说完,立马点齐人马,巡边去了。惹不起,躲不起还不行吗?
而莫家老太太则是直接吩咐家里的老老小小,准备去庄子度假。家里要守好门户,别让不相干的人进来。
最后那个表姑娘到底去了哪里没人知道,西北说送回江南了,江南说送到西北了,也没人去找,就这么不见了。
“真不见了啊?”
京城听故事的米米她们很是疑惑的问长公主,(这个时候事情已经过了半年了)。大家还是很关注这个事情的进展的,因为大家都出力了。比如那个表姑娘江南老家的事情就是林家查的。戏班子的事情是于兰茹办的。等等!
“反正是再没见过人。这样的人有什么好找的,找到了,平白给家里惹祸。”
长公主的声音很平淡。其实她还真知道,就是不好说,因为这个姑娘现在在某些不干净的地方。你想啊,一个姑娘,长得还行,一个人上路,在西北那样的地方,地广人稀的,能有什么下场。
就是能找回来也是一根白绫的命。还要带累家族名声。所以还是不多事的好。
米米也很欣慰,这是避免了一个怒大海的诞生,避免了一个雁姬的悲剧啊!我还真是功德无量啊
86林海成亲
启明九年七月,林府里到处都是红绸,简直就是红色的海洋。//明天就是七月七,林海成亲的日子,这三年里林家可以说是忙的不行,因为林涛林泽启明七年分别参加了县府院三试,都是秀才了,林涛还是小三元,启明八年乡试时得了第二亚元,虽不及解元风光,也没有大四喜的荣耀,但是却也让林家全家欣喜。林泽也是第七名,成绩很是有看头。当然林涛林泽自己是很不满意的,觉得很是丢人,回家狠狠心,关了自己几个月,到了启明九年,林涛很是争气的在会试时得了第一名会元。在殿试时光荣的捍卫了自家哥哥的上届地位,状元。林泽也得了二甲第五,也就是整体的第八名。
一时间京里震动不已。当然也有不少的士子对于这个成绩有点疑惑,然翰林院每次科考后都会刊印前十名从县试到殿试的全套文章,等这些文章发行天下时,所有的疑惑不解,质疑不信都没有了。实在是这文章让人心服口服。
林家连着出了两个状元,三个进士自然少不得有人上门讨教功课,交际应酬更是不少。不过这几个孩子自小就让米米灌输了不少的学问。又都是服食了丹药的,不说秘密的两个小子过目不忘,博闻强记。就是林泽也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有见地的孩子。
一时间林家子弟个个学识渊博,文武双全传遍京师。
就在上个月,15岁的林涛与12岁的永靖侯金家账房嫡次女香韵定下了婚约,过了小定,小定的首饰是一套镂空金镶红水晶的首饰,虽不及当年给长公主家的常燕蓉的世所罕有,也是少见的贵重之物。毕竟嫡长媳和嫡次媳还是有区别的。
如今林家子弟先举业后成家已经是众所周知。明年就该是林清林江开始科考之路。众多京城的贵夫人都在心里暗暗算计,想要和林家攀个亲。不说这些孩子个个出息,就是林家那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也是很动人心的。
林泽虽只是林家二房的嫡长子,身份上差了些,不过林讯也是有正五品云骑尉爵位的,又是有实权的正四品都察院给事中,这孩子自己学问也是不错,这一次也是二甲第五,前程想来也是不会差的,反正翰林院试少不了的。将来出将入相也是可能的,这样有前程的孩子看重的人多着呢。^//^
赵倩儿从和米米暗地里达成了共识后很是上心,林泽也是有爵位,有前程的,在林泽乡试中了第七后就有些担心别家抢了这个女婿去,这香雅是庶女,还看得上香雅吗?这样的亲事可不能黄了!和丈夫商议了半天,最后索性开了祠堂,把香雅正是在族谱上记到了她的名下,顺利成了正宗的嫡女。因为这事,金家老大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妻子的大度,很是感慨,对着赵倩儿不由得又多疼惜了几分。就是香雅也是万分感激,一心一意的孝顺母亲。
等香韵的亲事一定下来,立马和米米商量了林泽和香雅的事情。这堂兄弟做连襟还是很有些佳话的。米米也就顺势和林王氏商量了一下,决定等林海成亲后,就立马准备林泽的小定。
林王氏一想到自己就要做婆婆了,很是激动,拿了好些东西来让米米帮忙看看,最后两个人挑定了一整套的芙蓉翡翠首饰。都是通透的极品红翡,颜色鲜艳不说,就是这红翡也是近几年才开出来的,很有档次,和米米的那套红水晶相映成趣。
(注意,那个时候水晶稀少,所以珍贵不下翡翠,物以稀为贵啊!)
我们再来说说林家的变化。林诚如今已经正三品的京营指挥使。要说林诚对自己的官职变动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从武到文,这回又是从文到武。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反正是一个劲的折腾。
大家看到这个职位其实很多人都会觉得眼熟,是的,就是原本红楼里王子腾的职位,当然现在的王子腾还小呢,不到二十呢,轮不到他。
林老头也老了,75岁了,都快敲不动石头了,不过太极练着,紫米吃着,灵酒喝着,身体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和一群老头打架是不可能了,吵架还是常干的。
林泽是和林涛一起去考试的,县府院不是第二就是第三,乡试得了第七,要是平常人家,那可是大喜事,不过一想到自己和二哥的差距就有点灰心,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好,怕给林家丢脸,就想再等等。不过还是林涛说了一句,两个人一起考,再用功半年,总有一个能进一甲,就是再差也有二甲,过几年,那可就是弟弟们的天下了。这话一说,林泽也只好上了,总不能和弟弟一起考吧!于是很是用功,最后成绩一出来,这孩子都哭了。
大哥是14岁的六元,二哥是15岁的状元,自己才二甲第五,没进一甲,觉得自己给林家丢脸了。
还是几个兄弟好生劝慰,说是满京城的世家子弟有几个有这样的才学的,你这都是前十了,居然还不满足,说出去,不是让人家别活了嘛!再说这个成绩很不错了,那可是全国的考试。咱们家的进士旗杆门口都有4根了,这里不也有你的功劳?再说,以后几个弟弟都要结伴考试,你这样不是给弟弟们增加压力吗?
好说歹说,这才平复了林泽脆弱的小心脏。
林清和林江也是13岁了,他们两个已经盘算好了,等下一科,到时候一起考试。要保证一甲内有林家的位置,到时候16岁也不大,中了进士娶亲正好。反正他们都算计好了,保证林家的孩子20岁以前都能得了功名。
当然这些也是孩子们和林家老太爷,林诚林讯说好的。林老头知道自家孩子的心思,乐的当天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