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愿意,老爷也不会把你嫁给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武大郎了。那我就把这个事告诉老爷去,看他有什么主意吧!”把锦盒递给我,就告辞了。
    而我也幸灾乐祸地想:“你‘张善人’为了巴结高家,不惜葬送你女儿的幸福甚至是生命,那现在抬出‘高小混’你会不罢手么?至少,有一段时间不敢有什么动静了。对付‘高小混’比对付老奸巨滑的‘张善人’要容易些。下一步又拾出‘张善人’来对付‘高小混’,那我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丙申年三月十七】-------------------
    
    夫人奶娘来,是预料中的事,不过再不见“张善人”派管家来骚扰,却有点意外,因为从我对他的了解来看,他是一个极其自负而又专横的人,要他放弃自己的主张,是极其困难的事,否则这么多年来,他也不会阴魂不散地缠着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如连绵不断的峰峦,没有个头。不过他也会权衡利弊,放弃对他不利的事。
    我正在那儿思前想后,管综的,拖一天算一天吧!
    高小混在外面不耐烦地拍门:“小娘子,快开门,我今天有事要找你!”我想:该来的总归要来的!
    便让他坐着,殷勤地烧水泡茶,知道他不喜喝清茶,便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之类递与他。
    高小混一边喝茶,一边用眼睛偷睃着我,我低着头垂着手,装作看不见又很害怕的样子。
    高小混放下茶碗,拉着我的手往嘴边亲:“小娘子,这些时日多有打扰,我实在是不愤你这鲜花就怎么插在武大郎这堆牛粪上!我已想好,我不便将你娶进府,我就在我府上不远的地方买座小宅,再买上两个使唤丫头,你就做我的外室,武大郎,随便与他几两银子,也算对得起他了!别的人哪个敢放庇!”
    我把手抽回业对他说:“高公子,谢谢你看得起我!可是你说晚了!前不久你的老丈人已经找管家来说了,现在我就等着选日子办喜事了!”
    高小混的脸本来就长,一下子就从马脸这成驴脸,更是难看:“什么,你说的是哪二个?是‘张……!”
    “是的,我没有骗你,你可以派人去向我们家老爷!他把我嫁给武大郎,就是等的这一天!”
    高小混的驴脸涨得由红转紫,撕下斯文的面孔,破口大骂起来:“什么?你说的就是那个老东西,乌龟王八蛋,做你的爹都够了,还要你做他的外室?那年他女儿突然死了,触了我们家的霉头,害我们家这几年都不吉利,不是看在那伍千两银子分上,本公子早就和他算帐了。现在还居然敢业抱我看中的女人,看我不收拾这个老混蛋!”
    我假装害怕得发抖:“高公子,我真的好害怕。你知道我是张府的丫环,是老爷倒贴嫁奁抒我嫁出去的。如今他要收回去,也是理所然!不过高公子,你放心。我是不会做他的外室的,要肯也等不到今天!再说高公子,你毕竟和他翁婿一场么,为了我而伤了彼此的和气也不好!你至少要和他打过招呼嘛,断了他的念头,也省得我担心!”
    高小混马上说:“小娘子放心!只要你的心是放在我身上,我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他妈的,这个老花心,老牛吃嫩草,做你他娘的梦吧!那我走了,你安心地等我的好消息吧!”
    高小混带着他的狗奴才,气冲冲地走了。
    我才松了一口气,唉!又过一关了!只要他们之间争起来,没有个十天半月是没有最后结果的。
    想想吧!两家都是清河县有头有脸的人,为了一个丫环,而且已嫁作人妇,两翁婿争风吃醋,闹起来,岂不是落人笑柄?所以这些见不得天日的勾当只能找两面都能说得了话的人,而且此人还是个密不透风的人,这种人清河县还不好找。等沧们找到,两边再说来说去,岂不是至少也是十天半月的!
    那我就等着他们下一步的动静,再拿主义好了!
    -------------------【丙申年三月十八】-------------------
    
    望穿了眼,终于盼到舅舅来看我,舅舅是要我赶在清明节那天到阳谷县给我娘上坟的。
    这么多年了,爹爹尸骨无存,娘郁郁而终,而舅舅却一如继往遵守着他对外公垢承诺,与娘的关系始终是兄妹关系,不肯越礼仪一步。本来他是有朵会的,因为爹爹把娘托付给他,就是要成全他们青梅竹马的那段感情,可查舅舅却不愿违背自己的誓言与承诺,在情与义之间,选择了义。他的高风亮节与无比伦比的人格,是在“张善人”与“高小混”之流商贾富贵,达官贵人身上看不到的。而今他又承担了娘临终的托付,要照顾我,所以这悠扬事只有找舅舅帮忙才是万全之策。
    于是我把“张善人”穷追不舍,“高小混”横插一脚之事,以及我怎样“坐山观虎斗”的缓兵之计,一一向舅舅诉说。舅舅说:“看来你还得走你娘当年的老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好在你比你娘强,因为军十几年,我在阳谷县也摸熟了。不比当年带你娘走时,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是从头来。只要逃出他们的势力范围就好了!只不过,听你这样讲,你的夫婿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你为什么不和他商量?
    我恨恨的说:“靠他想主意,他会把我当礼物送给别人的:不过,他倒是听我的,我安排好,他会听了照办的!”
    天黑尽了,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回来,我向他说,“这是我母亲的结义兄长,是我的舅舅,想让我清明替母亲上坟。”他非常高兴:“我不知金莲还有个舅舅,就象金莲不知道我有从此兄弟一样:舅舅来了,我到街上买只熟鹅,买瓶酒,款待一下舅舅!”
    舅舅说:“不要那么麻烦了!你们家马上要出大事了,得告诉你,不然还以为存心把你蒙在鼓里!”于是就大致把“张善人”和“高小混”最近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武大郎。
    不出我的所料,武大郎果然惊呆,吓得满脸是汗,但眼里却含着感激的眼泪:“娘子!是我武大郎没有出息,保护不了自己的娘子,还要让娘子主与他们周旋!我也不愿让你跟我过这样的苦日子!你瞧着办吧!愿意跟他们哪一个都随你,反正他们两个,我们一个也惹不起!”
    我转过脸去对舅舅说:“你看,是不是吧!你还年轻,不知世事险恶。这事我来处理!”转过头问:“武大郎,你娶了金莲是不是后悔了。怕她给你带来麻烦?要是后悔了,我明天就带金莲走!要是你心甘情愿与金莲做长久夫妻,那我倒有个主意,那就是趁清明节上坟时,一走了之。这幢破屋与粗重家俱不要,把值钱的东西收拾在箱子包袱里,我在阳谷县安排妥当了,就从那边租车来接你们,武大郎,你意下如何!”
    武大郎说:“娶到金莲,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哪会后悔,只要金莲不嫌弃我,跟她到哪儿,我都情愿!那一切由舅舅和主好!”
    终于,这段时间压在我一个人肩丰的重担,有人替我承担。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今天晚上我可以睡个好觉,同时也不会做恶梦了!
    -------------------【丙申年三月二十】-------------------
    
    “张善人”和“高小混”还在进行谈判吧!双方都没有派人进行骚扰。这几天我就在收拾东西,一一放进陪嫁的箱笼里。考虑到最后,还是把那伴随我三年的瓷观音象带走了。毕竟,在那阴冷潮湿的地方,在那孤独的日子里,是她陪我渡过的。
    武大郎仍然每天卖他的炊饼,我们家象往日一样平静,为的是不引起“张善人”和“高小混”的注意。
    今天,终于等来舅舅与舅舅雇来的棚车,前一辆有帘子,放■没人注意,后一辆可以把家中值钱的东西带走。
    武大郎敲开隔壁张老伯的院门:“张老伯,我和金莲一起,由她舅舅带着去给金莲娘上坟,可能要去好长一段时间。我的房子,院子就麻烦你给看看,房间里面有什么能用的,你拿过来用好!”
    张老伯开了院门,意味深长地说:“其人无罪,怀臂有罪!走吧!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武大郎,你福薄命薄娶这么一个年轻美貌的娘子,看你怎么消受?看你有这个命没有了!”
    我们把东西放好,我和武大郎生在棚车时放下席子,舅舅坐另一辆车,把东西全捆好,放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清河县。
    从上午走身,一直到黄错,我们才到阴谷县城,马车的颠簸,和心中的畏惧,一直在压迫着我。直以舅舅说可以卸东西了,我才知道,我们到新家。
    此时■着的心才放下,可是马上就觉得精疲力尽,支持不了!天哪!终于逃生了“张善人”和“高小混”的魔爪了,从此就可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把床铺上,我就进入甜蜜的梦乡,其它的,交给舅舅和武大郎这两个男人去安排好了!
    -------------------【丙申年三月二十一日】-------------------
    
    一觉醒来,我才有机会好好地打量舅舅帮我们安排的居,因为我们的钱不够买房,舅舅帮我们租赁的是一楼一底的当街小木楼,楼下要做门面也可以。因为考虑武大郎怵做炊饼,则在楼下左侧安排了一个大灶,一个大桌子,武大郎可以在此做炊饼,中间右侧均可以放桌子。如果今后有本钱,下面的地方还可以坐上几十人,开个小饭馆,糕饼店都不需再找地方。楼上左边是两间客房,而右边是敞着,楼板干干净净。如果再隔出两三间,不隔放东西也可以。
    前面门面房当街,虽不算是阳谷县最繁华的地估,可也算是街面比较热闹的地方,楼上开窗就可以看到街面上的行人往来,小木楼后面还有一小院。
    小楼旁的房子大致也和我们家格局近似,都是两层,只不过这房子有完整和破旧的区分。相比之下,阳谷县比清河县更繁华,更气派。
    舅舅是个细心之人,租房顺带也租了个爱俱,基本上也够我们用了。舅舅说:“还差什么,自己添置些吧!等替你娘上了坟,我再替你去请左邻右舍,吃一顿,见见面,好认人。人常说远亲不及近邻。我还有我的事,也不能常照顾你!与邻居关系,小事人家会帮忙!”
    武大郎光去看楼睛的地方大灶够不够大,如果不够,那还要请泥工再打灶,安大锅,好蒸炊饼,另外,也看看还要购买什么灶具,炊具!
    -------------------【丙申年三月二十三日】-------------------
    
    搬新家,要安顿,前后忙了两天,今天是清明节,舅舅带着我和武大郎去替娘上坟,舅舅说:第一次上坟,我帮你们把东西带齐,你们就不必操心了。
    我娘就葬在舅舅教私塾的学堂不远的地方。舅舅与娘到阳谷县后,就一直呆在这偏僻的村子,为的是不暴露踪迹,而到后来,是因为这山村里的乡民朴实,忠厚、他们的子女的确也需要舅舅这样厚识渊博、品行端正的先生。结果就在这儿扎了根,不想去别的地方。
    一座青翠的山岗,一条小溪蜿蜒流过,远远看到,就觉得山青水秀,真美!知我娘心者莫如舅舅,只有舅舅才知道我娘一生最喜天然的、美丽的东西,就是我爹,他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