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大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说道三国说道关羽,那个和曹某人的“约法三章”总是让人感慨他的忠义,可是傅乾等啦等啦,愣是在劝降将近结束还是没听到一丝一毫所期待的□。
    曹操求贤若渴啊,在这个用人之际对待关羽这样的武力值强的人更是殷勤的很,源源不绝的赞誉之词从曹操口中溢出,让那些熟悉他的忍不住的侧目。可惜啊,刘备收买人心的功力确实高强,尤其关羽这人还是一直以忠义之士自居,所以虽然目前刘备无迹可寻,关羽还是不想投降曹操,不管怎么说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刘备尚在人间的话投降他的对头听起来确实不好。要说关羽怎么知道刘备没死,当然是他们相交数十年,自然很清楚刘备溜身出逃的本事,尤其了解刘备可是一直把高祖皇帝当成自己的终极榜样,信奉那“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教条。
    虽然关羽没有投降,但曹操并没有囚禁当然更不会杀头,而是宴后将他带入后帐,估计是打算再一次感之以情谓之以义。
    所有人各种归帐,可是傅乾明白历史上的关羽是投降了,还杀了袁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颜良,可是眼前怎么没有一点归顺的迹象啊。万分好奇的傅乾远远瞪着曹操的帅帐,脚跟就像是钉在地上,任是张辽怎么拉都不肯走,他就是想看看结果。张辽无奈地看着傅乾,再转头看看同样满脸好奇的郭嘉,摇摇头他不明白这两人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小孩似的,任性妄为!不过傅乾到底有自己管着,多数情况下还听自己的话,但是郭嘉...也幸好主公对他全心意的信任,不然这性格...
    郭嘉对关羽没什么感觉,当然能归顺最好,不归顺杀了他只是会感觉可惜而已。他好奇的是为何傅乾对这件事的关注,他早就清楚傅乾似乎对刘备三兄弟了解相当透,明明他们没有什么过多接触的不是。郭嘉感觉傅乾那里还有自己不了解的情况,这个认知让他很不舒服,但他不明白缘故,只是意识中的想更深入的了解傅乾,人际相处虽然是郭嘉的弱项,可他也懂得不能过问太多隐私问题,尤其是在张辽若有若无的防备中,于是郭嘉更加密切地关注傅乾的言行举止,当然也让张辽更感压力!
    半个时辰过去了,帐中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傅乾有点心急,他想更近去听听,还想掀开帐子自己进去看看,当然他更想的是能够隐身探听最隐私的秘密,可是...他不敢啊!
    有半个时辰过去了,终究出现了...傅乾紧张地看着并肩站立的两人,他庆幸自己没有近视,把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傅乾看着满脸笑意的曹操,知道劝降成功了,这个是意料之中,不过好奇的是过程是如何呢?傅乾细细打量两人,曹操神采奕奕似乎比刚才精神还有好,有种多年夙愿终于实现的感觉。而关羽呢,神色却是不太好,本来枣红色的脸透漏出一丝苍白,行动略略不便,对曹操的碰触有点下意识的躲避,对待曹操也没有那种对待主公的恭敬。傅乾有点惊讶,关羽是习武之人啊,而且也没有受伤太重哦,现在情况有点太过了吧,似乎和那个“刮骨疗伤”的关二哥不太相符哦。而更让傅乾感觉讶然的是,曹关二人似乎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存在,好像是外人无法穿越的气场...!
    傅乾拉着张辽指着前面,“文远,文远,你看他们...”
    张辽也看出来关羽已经归顺了,“我就说要劝降云长的话还要主公才成,这就不已经成了嘛。”他本来就和关羽是朋友,所以这个结果让他感到很高兴。
    傅乾则明显感到张辽和自己关注的重点不同,于是再一次指点指点,“恩,我说的是你不觉得他们两个之间有点不对么?”
    张辽再看看疑惑地问,“哪里不对?”
    傅乾有点无奈,怎么文远这么迟钝呢(他已经忘了他曾经更是迟钝让人忍不住想掐死他),“呃?”
    一旁的郭嘉笑着问道,“伯诚,你该不会是说主公跟关将军有私情吧?”
    傅乾大汗,这话可是不能明着说的,“奉孝有些事是不用说的这么直白的。”
    郭嘉摸着下巴,笑得暧昧,“关将军看起来有些虚脱,而且现在这么尴尬的身份,主公应该不会乘人之危吧?不过怎么看,这两人也不美型啊,真的难以想象主公被压的情况!”
    傅乾睁大眼睛,他可是从来没有想象过曹操是被压得那个,而且照目前情况看,明明是关羽被做的狠狠的好不好,“丞相被压?奉孝,乃好彪悍的想象力!”
    郭嘉看了一眼张辽,笑得意味深长,“我萌强受!”
    张辽脸色顿时通红,他虽然实质上时上面那个,但是作为傅乾的妻子,在外人眼里不就是被压的那个么,而一个将军一个文士,谁强谁弱更是一目了然,郭嘉不是在取笑他么?
    傅乾也是瞪了郭嘉一眼,但是郭嘉的脸皮当真是比他身体要健康的多,笑得更是爽快!
    从新夺取徐州,斩断南方刘表和袁绍的联系,又获得关羽这位良将,让曹操心情大好,袁绍大军压境带来的压抑似乎也消逝不见了。至于那个刚开始表现无比忠义的关羽是如何被曹操说服的,进了后帐之后两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之后根本没有任何人提及,当然傅乾也不会透漏他对两人的yy,但是这个疑问确实让傅乾纠结了好长时间,而后来关羽偷偷追随刘备而去,曹操隐藏下的悲伤让傅乾同情心大起,再也不在yy两人。
    曹操任何时候不服输,不气馁的性格让所有人赞赏,也是他底下一部分人选择跟随他的原因所在。这个跟刘备还是不同,刘备似乎就像个孩子,途径坎坷失败之后大哭一场,然后抹抹眼里继续他的目标,而曹操无论什么都一肩扛起,永远坚强不可战胜!所以虽然目前只有四万兵马的曹操,还是勇敢地对上了袁绍的十万大军。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想曹操这么自信,或者说勇于拼命,是以许都可是人心浮动,偷偷和袁绍联系的达官显贵不可胜数,而军中也开始蔓延一些不利的流言,鼓舞士气是势在必行了!
    建安五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将曹操的骂得无法忍受,当然也有点好处,就是曹操的头疼病竟然在以毒攻毒的情况下,不医而愈了,让人哭笑不得。二月挥军进攻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目前曹操手中根本没有多少兵马,而刘延这里更少,仅仅三千人,可是他明白如今白马对于曹操的重要性,于是坚守城池,愣是将颜良的大军挡在城外两个月为曹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等到了张辽带领的援军!
    作者有话要说:o(∩_∩)o~,曹操和关羽之间都是以傅乾的角度来写的,所以...
    在下面就是文远哥哥建立军功了...
    下一章内容透漏下:奉孝哥哥马屁嫌疑的“十胜十败”论
    十胜十败论
    东郡太守刘延还在辛辛苦苦抗击颜良的骑兵,而许都这里却是在袁绍的压力下,在对待袁绍态度上分为两大派系,乐观派和悲观派,代表也就是荀彧郭嘉贾诩和孔融等人,荀彧郭嘉都是弃袁绍而投曹操的人,自然明白袁绍此时不能成事,而贾诩更是在这个关键时段选择投靠曹操,是以他对曹操的信心最是明显。当然也不是说孔融等人会选择投降,要知道袁绍可是曾经以现在小皇帝为董卓支持上台而不服管理,意图废帝而支持刘虞的,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无论在小皇帝眼中还是孔融等忠臣心中,都是一根刺,为了大局他们可以明面上和谐相处,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投降可是万万不成的。
    而现在两派人员就在曹操地儿展开讨论,就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了,不过说起来这种讨论根本没有任何必要,不管如何这仗都是要打的。但是如果乐观派能够说服悲观派的话,那么势必可以控制住许都渐渐不能控制的恐慌了。
    夏侯惇作为曹操兄长,尤其是军队中最高将领,他的地位不可小觑,其他曹家夏侯家全心全力支持曹操的人,另外张辽徐晃于禁等为曹操雄才大略吸引的将领,再就是荀攸的战略战术把握,程昱的为了目标不折手段,郭嘉那令人吐血的阳谋,贾诩那防不胜防的阴谋,每个人单个拉出来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是这些人在曹氏集团的地位还是排在了荀彧的后面,是以眼前所有人数十双眼睛牢牢地盯着冷静的荀令君,就等着他开始这一轮的不算辩论的辩论。
    荀彧不愧为曹氏集团第一人,整理下思绪他率先开口,“袁绍兵将虽多,然而他军制松懈,将士不能同同甘苦,兵士不会甘心为他拼命的,只要打开个缺口,十万大军也不过是笑谈而已。而且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这二人留下掌管后方,必然不会纵容许攸家人,那么不纵的后果许攸必反。而颜良文丑不过是一介无谋武夫而已,张郃高览却因出身的缘故不被重用,袁绍处并无可用之人!”
    荀攸也上前开口说道,“而且袁绍三子之间并不能和谐共处,因为继承的缘故已经是水火不容,谋士除了田丰沮授...其他都是依附其主勾心斗角,内部不平如何成事!”其实荀湛也不曾依附哪位公子,但是荀攸却是不愿从自己口中说出那个名字,冤枉他也没关系了,反正那也不是什么好人。傅乾听到师傅的略一停顿就明白他是想到友若师叔公了,有些好笑,想起自己偶尔之间提到荀湛,师傅明明很关心的样子,却要装的恨得不得了,真是别扭。
    荀彧坐正再一次正色开口,“彧观公有四胜。绍貌外宽而内忌,任用人却心存怀疑,公明达不拘一格,唯才所宜,这是度胜;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当机立断,应变无方,这是谋胜;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这是武胜。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这是德胜。以四胜辅助天子,大义在手,袁绍如何不败?”说完向郭嘉略施眼色。
    郭嘉随即点头接过话,“文若所说甚是,嘉以为公有十胜,袁绍则有十败!”对着众人微微一笑,接着说,“高祖,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个众所周知。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高祖擒拿。主公,现在袁绍有十败于你,你比他则有十胜,袁绍虽然兵力强,却不能把咱们怎么样。袁绍礼仪太多,你自然得体,体恤下属,这是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你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不过是亲戚朋友或者媚上欺下之辈,而你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唯才是用,并非任人唯亲,这是度量上胜过他;袁绍多谋略,却难以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失了先机,而你有计谋就当机立断,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以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多数清谈者大多投靠他,而你诚心待人,不为虚荣,忠诚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你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袁绍只能见到眼前的百姓的困苦,而不能以此考虑如何提高全天下百姓的生活,而你则并非关注眼前而是从长远的大局的出发,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这是仁胜于他;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你用道德统治,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你明智胜过他;袁绍无法明确分辨对错,而你心中自有千秋,这是文胜于他;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并在精而不在多,而尼善于少克制多,用兵如神,这是武胜于他。是以此次必胜!”说完看向贾诩。
    贾诩低头一笑,接着说道,“而且袁绍占有四州之地,管理不善,不用公平相待各州百姓,后方不稳;更何况他为了此次战争大幅度提高税收,征收粮草,百姓怨声载道,能够绕道前去引起他后方战乱则是再好不过,再就是人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