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多旺酒楼摆了两桌。检查组邓组长,是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有人称他邓督导。邓组长说:“今天喝酒双方力量悬殊,我们换个法子喝,不陪酒不敬酒,你们喝几杯我们就喝几杯。这次年度目标管理检查我把你们学校定了七十八分,没亏待你们吧?”
谭校长点头说:“邓督导给足了面子。我们工作没做好,请领导包涵。”他吩咐总务主任季峰:“季主任,每人再发一包精品芙蓉王,然后一桌再放两包。”
季主任发烟的时候,搞了一个小动作,他最先从邓督导发起,有意把肥胖的身子挡住大家的视线,用手掐了四包精品芙蓉王烟直接塞进他的外衣口袋。邓督导用手摸了一下,知道比别人多了三包,笑着说:“客套话我不喜欢说,要想得高分,创全区第一名也是有可能的。”邓组长卖弄关子,说话欲止。
谭校长当然喜欢得第一名,急着崔邓组长:“邓督导条件是什么,快说。”
邓组长说:“就看你们今天在酒桌上的表现了。哈哈。”
“喝酒不行问题,调子由你定,怎样?”谭校长表态后,征求乔校长和卫校长的意见。两位校长点头说:“可以。”
邓组长说:“来,先统一喝十六杯,然后划拳分输赢。我再单独和三位校长喝,怎样?”
“好。”大家异口同声说。在酒席上谁官大,权大,谁就是老大。谁钱多他就是老祖宗。
酒过十六杯,又猜了许久的拳,大家都有点醉意了。邓组长说:“你们要竞争第一,三个校长共同喝一杯酒我给你们加一分,喝到九十九分为止。”
三个校长你看我我看你,谭校长说:“再喝二十一杯才是九十九分,喝不喝?”
乔校长和卫校长牙齿一咬,说:“喝。”
乔校长跟邓组长说:“邓督导,一杯杯喝我不习惯,二十一杯我倒在一起一口喝,可以吧?”
邓督导吃了一惊:“你一口气喝了,不醉?”
乔校长说:“没关系。”说完把二十一杯酒倒在大碗里,足足一碗满的,起码有一斤半酒。乔校长一仰脖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倒进肚里。乔校长接着用手在肚皮上从上到下抹了几下,眨了眨眼,真的没事。邓督导有点后悔,这么喝得酒,应该把酒量定高点好了。三个校长只有卫校长酒量差点,喝完后伏在桌上不能动弹。
谭校长和乔校长反过来陪邓组长,邓组长没话可说,喝了几杯也醉了。
上车时,卫校长带着一股酒气找了十多个初三的高个子学生抬着六大桶五十斤装的谷烧酒上车。教师们在办公室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小声在议论,“连检查都送礼了,这个社会无药可救了。”
检查组的邓组长见香喷喷的谷烧酒笑得脸上开了花,说着酒话:“谭校长就是热心,太讲礼信了。难怪学校工作搞得这么好。”
谭校长笑着说:“全靠领导支持。没好的招待,天安镇是个穷地方没什么特产,请包涵了。这里还有点茶叶,每人一听,不好意思。”茶叶是从茶场买回来的。学校每年给茶场采茶的工钱学校总不入帐的,他们只把学生完成不了采茶任务的罚款做勤工俭学收入帐。领导们喝高级茶,吃橘子不需付现金,到茶场拿就是。有一年十二月,有一个中队领导亲自送采茶手工费给学校,领导们都不在家,他对老师们说:“你们学校钱多,春天采了茶叶,十二月了还不去拿,我搭了几次口信都没人去,这次亲自送来学校,领导又不在家。”采茶的工钱怎么去了,是一本糊涂帐,谁也不清楚。学生辛苦采一个春天的茶叶,中饱了领导的私囊。
当谭校长拿出高档茶叶时,检查组人员个个吓得吸了口冷气,看包装就知道是名茶。他们是局里的一般干部,平时还没接过这么厚的礼。所以大家很激动,拿着手有点抖。
邓组长笑眯眯地说:“不好吧,太贵了。”
谭校长用双手挡回,“一点小意思,不足挂齿。”
车启动了,邓组长还握着谭校长的手不放。一个劲地说感谢话。
车开出了校门,检查组的人说:“学校还是有钱,应付检查送这么厚的礼。”
另一个人说:“你没听说这么一句话‘宁为鸡头,不为马尾。’当一把手过瘾。下学期我到那个学校当个校长耍一下,你们常去喝酒。”
大家一路欢笑,好不开心。
谭校长送走检查组,回到办公室跟卫校长说:“看来局里一般干部也接不到什么礼,今天得这么一点礼就激动了。”
“那当然啰,你这次高升,打算搞什么位子?”卫校长问。
“我也不知道,听说市十八中少一个副校长。”谭校长好久没和卫校长说心里话了,流露出一种不得志的情绪,“副校长没一点味。”他想走,又苦于没有好位子。他关切地问卫校长:“你也送点礼,活动一下,听说你表叔到市政府当秘书长,机会难得。总不能一辈子老是搞副校长嘛。”
卫校长说:“今年确实要活动一下,你调走后,天安中学校长肯定是乔世雄的,在他手下共事死路一条。”卫校长看准了自己的处境危险,打算挪动一下,要挪动就搞大动作,但他不提自己的表叔,生怕影响不好。
第八十一章 孤注一掷
第八十一章 孤注一掷
2004年区教育局年度目标管理检查结果公布了,天安中学分荣获全区第一名。局长心知肚明,天安中学问题那么多,教学成绩又差,竟打了分。这检查的要么个个瞎了眼,要么被饭胀蠢了。但碍于面子,不好揭穿。人家是你忠实的仆人,钱和物孝敬了不少,你不给点光他占,今后谁来捧场?当官的没人捧场就是光杆司令,有什么味?章局长将错就错,依照检查组打分,天安中学被评为本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奖金两千元。
谭校长也感到意外,邓督导真的煮酒论英雄,他以为邓督导当时喝酒找乐趣,最多打个八十多分,搞个第三名,没想到真的说话算数,喝酒喝了个年度目标管理第一名。谭水春非常清楚,他领导的学校一直不安定,事出不断,不受批评就烧高香了,没想到评为先进单位,简直太可笑太荒唐了。现在做事没一点原则,的确是领导讲你好你就好,领导讲你不好你好也不好。
谭校长想,莫管那么多,得两千元奖金何乐而不为?这两千元学校其他领导不知,老师不晓,一不做二不休就归了他。他只捧回一个金灿灿的奖牌挂在校长办公室。
按常规,校长任期三年一届,谭校长眨眼功夫搞了四年整,他也烦了。虽然进城搞不到一把手,慢慢来嘛,每一级干部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坐直升飞机上的极少。这个学校教师难管,工作难做,特别是学校这班领导难伺候。如果还不走,副校长就有意见了,占到位子影响别人的进步。弄不好再出点什么事,自己一辈子真走不了。暑假三位校长分别活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送钱是肯定的,送多少无人知道。现在什么官值多少钱,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称,清楚得很。以前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现在是“不跑不送当心后路”,“要想动一动,票子走前头”,“副职想转正,十万还不够”。根据民谣推断,跑个区属中学校长只少十万元人民币。当官的也有可怜的地方,你想往上爬,几年贪污受贿的钱物加上自己的工资老本全部得抛出,小官送大官,直送到你不再升为止。
记得那年有个老师想评职称,送了一麻袋板栗给谭校长,起码有百多斤。他儿子闹着想尝鲜,谭校长恶巴巴地说:“不行,老子送人的。”
他老婆说:“送人哪送这么多?”
谭校长反问:“这不是别人送给我的?不是你买的吧。”
谭校长老婆没话可说,只好哄自己的儿子:“板栗不好吃,明天我买葡萄给你吃。”
住谭校长对门的老师在门缝里看见了送板栗一幕,事后悄悄跟谭校长儿子开玩笑说:“你家的板栗吃不完了,卖点给我吃。”
谭校长儿子七八岁,天真无邪,不懂事,嘟着小嘴,一脸不高兴地说:“屁,一个也没吃着,第二天清早我爸爸送教育局局长了。”
三位校长听说近期调整学校领导班子,谭校长有四五天没回学校,提着一个黑皮包,住在宾馆里请客送礼。区委常委抓教育的洪书记是他家乡人,他通过关系先找到洪书记的内弟,洪书记的内弟带着谭校长来到姐夫家。这天晚上洪书记没有什么活动安排,正好在家。内弟向洪书记介绍说:“姐夫,这是天安中学谭水春校长,是我们一个乡的,跟我是铁哥们。”还没等内弟介绍完,洪书记热情地伸出手,说:“老乡,好嘛。”
谭校长奔过去轻轻地跟洪书记握了握手。洪书记说:“小唐,请坐。你是我老弟的朋友,就是我的客人嘛。还没吃晚饭吧?”洪书记关切地问。谭水春受宠若惊,没想到这么大的官一点架子都没有,比我们局长客气多了。难怪别人常说,官做得越大,待人越和蔼,真是一点没错。谭校长跟洪书记扯了一下学校的情况,洪书记内弟说:“姐夫,谭校长在天安中学搞了四年,今年想挪一下位子,你帮点忙。”
洪书记性子直爽,不转弯抹角,说:“你讲了,我还有什么推辞的。有机会一定帮这个忙。”
谭校长说:“感谢书记的关心,我想请书记到宾馆坐一坐。”
洪书记一口拒绝:“算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讲究那些不必要。有机会我把区里的‘当家人’请出来再到宾馆耍耍。”洪书记留谭校长在家吃了一餐晚饭,谭校长差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什么都不敢吃,只陪洪书记喝酒。洪书记没醉他有点醉了。洪书记太讲家乡情意了,没有一点官架子。临走的时候,谭校长硬塞了一个鼓鼓的一尺大的牛皮信封给洪书记。洪书记不要,用手推了几下,谭校长只好把信封放在茶几上走了。洪书记叫内弟:“你追上他,还给小唐。”内弟做了一个动作,打开防盗门,看了一眼,对洪书记说:“算了,这是他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他这个人我了解,不会乱咬人的。”
谭水春吊死这棵大树不放。洪书记牵头好不容易把区委书记请到宾馆,书记在酒席上说:“谭校长这件事由洪书记说了算,我就不插手了。”
卫校长吸取上次的教训,提了一袋子人民币找到在市政府当秘书的表叔,把钱袋子放在表叔的茶几上说:“表叔我想当校长,一切拜托你了。”表叔伸头一看,吓了一大跳,说:“你抢银行了?”
卫校长嘿嘿一笑,把手一摊,说:“这是我全部储蓄,一分钱没留都拿来了,你得帮帮我。”
表叔说:“当个小小校长值得用自己十几年的辛苦钱去买?”
卫校长说:“这算什么,才六万五千元,别人十万元还买不到。钱是额头上的汗,抹了又有的;人的机会不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这个社会不当点官,可怜得比狗不如。你不让我当校长,我连自杀的念头都有。”表叔见他说得那么诚恳不好推辞,这个忙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
第八十二章 攀龙附凤
第八十二章 攀龙附凤
乔校长祖宗八代没有人当官,确实找不到关系,东窜西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得像掐了头的苍蝇,到处找人托关系。这是关键的一着,过了这个村没了那个店。正苦于找不到关系,他一个酒肉朋友说:“章局长有个舅舅我熟识,跟他关系也可以,我可以引进你见他。听说章局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成绩反而差得更远,他舅舅就把他招聘当乡干部。舅舅从行署组织部长退下来后,他的老部下刘市长,有恩于他。章局长舅舅出面找到刘市长,刘市长二话没说,通过组织关系把区教育局王局长拿下来,给了章局长。章局长待他舅舅比他父亲还好。他舅舅已退休多年,现住在市政府大院颐养天年。”
乔校长眼睛一亮,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么?“老董,我的老祖宗,这个忙你一定要帮,我给你下跪都可以。你不要说得太详细,你就告诉我他喜欢什么。”
老董偏着头,咬着指甲尖,略有所思地说:“对了。喜欢钓鱼、喝酒。”
乔校长一拍大腿说:“我的娘,天助我也,太简单了。明天我们把他拿下。”
第二天,乔校长约了老董,租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把章局长舅舅接到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局长舅舅下车一看:“耶,这地方真是不错吔。”四周围着连绵起伏的小山峦,山上树木葱郁,西北边撕开一个口子,一条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