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伴段连祥、女儿段续擎、外孙女张钰,总来探望她并与她做伴……在外人看来,川岛芳子的正常平民生活,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第八,生死之交的好友鼎力相助。川岛芳子在新立城生活的30年里,曾有“七哥秀竹”和于景泰短暂的陪伴;段连祥始终如一的关照,并曾与川岛芳子以夫妻相称,又将女儿段续擎做川岛芳子的养女,对段续擎来说,“方姨”就是她的第二个母亲。对段连祥的外孙女张钰来说,“方姥”就是她的第二个姥姥。段连祥祖孙三代陪伴着川岛芳子度过余生,直至1978年谢世。为川岛芳子排遣了近30年的孤独和寂寞。这对死里逃生川岛芳子而言,该是何等的无私的感情;为她的隐居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川岛芳子南北寺院留踪迹(1)
    一、般若寺中留声息
    长春护国般若寺1.“方居士”的“皈依证”
    据房东逯兴凯证实,“方老太太”在新立城的日常生活中,平时不大出屋,他和家人时常就能闻到从“方老太太”房里飘出烧香的气味,说明“方老太太”信佛。段续擎和张钰母女也都可见证,“方姨”(姥)在新立城的家中供有佛龛,闲暇时烧香念佛,已成为“方老太太”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据张钰介绍,姥爷段连祥是佛门俗家弟子,也叫居士。她见过姥爷的“皈依证”(居士证)。在姥爷临终前没来得及向张钰交待的遗物中,还有川岛芳子留下的唯一一张老年黑白照片,张钰讲述了这一段故事。
    川岛芳子劫后余生,辗转来到新立城,深居简出、隐姓埋名的生活,因此,也告别了从前照相的爱好。但是,为了办理佛门的“皈依证”(居士证),她又不得不拍照解放后唯一的一张1寸黑白照片。1978年,川岛芳子病死后,段连祥曾将她“皈依证”上的这张一寸黑白照片揭下来留作纪念,而“皈依证”则随着川岛芳子的尸体一起火化了。
    张钰1986年高考时,因受“方姥“影响,报考了大学的美术专业。按照校方要求,美术专业的考生必须创作一幅油画。当时姥爷突然想起,要将川岛芳子老年留世的小照片放大,留作纪念。为此,他就让张钰照着这张黑白小照片画一张“方姥”的画像。张钰就一边创作报考作品,一边画了这张“方姥”的黑白油画像。姥爷看过后,连声称赞:“像,非常像!”段连祥就用张钰画的老年川岛芳子黑白油画像,在照相馆翻拍成了照片,保留至今。而那张一寸小照片,却被段连祥夹在了他的“皈依证”里,2004年随着他的病逝一起被火化了。
    经过走访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现任长春般若寺成刚方丈(成刚法师1981年入佛门,1986年末澍培法师圆寂后,升任为长春般若寺方丈),得知“皈依证”,只是起个证明信徒身份的作用,办证之人可称居士,但与其他一切世俗没有任何关系。只有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和佛教节日,男女居士均可凭“皈依证”在寺内“挂单”(登记)、免费食宿。
    在我国没有实行居民身份证之前,“皈依证”实际上起到了身份证明的作用。根据考证,“方老太太”和段连祥的“皈依证”,都是在长春般若寺办理的。由此可以认定,“方老太太”夏住新立城,冬往国清寺,之所以能出行顺畅,这一“皈依证”起到很大作用。
    在历史上诸多日本历史人物,在其人生遭遇挫折之际,存在往往要皈依佛门以求得精神解脱的风气,则川岛芳子在其“劫后余生”逆境中,矢志遁入佛门,经常出入于般若寺、国清寺,理当视为属于此类在遭受挫折中,祈求获得精神解脱的常规之举。不过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尽管“方姥”有时表现烦躁而发脾气,但却少见或不见其在年轻时期所养成的那种我行我素、*不羁、妖冶浪漫、不甘寂寞的习性与风格,这或许是在其劫后余生的特殊环境下,为隐姓埋名不得不从根本上脱胎换骨变成为一个完全不为人所知的“另一个新人”使然。
    2.澍培法师其人
    对于夏秋之季生活在新立城齐家村的“方老太太”而言,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节,就是在作为俗家“方居士”的遗物中,找到了她与长春护国般若寺首任住持澍培法师交往的照片、经书、字画等证据,可知这位“方老太太”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佛教界有地位著名人士澍培法师肯定在历史上有交往并相互熟悉,存在不一般的交情。其中还有澍培法师1975年夏写给“方居士”的四句寓意深刻偈语的亲笔墨迹和亲笔签名:“踏遍青山往事休,归来佛号印心头。人生八万四千梦,却向无声一念收。”这真真切切、意味深长的四句偈语,或可理解为是川岛芳子人生真谛的概括和感悟。
    川岛芳子南北寺院留踪迹(2)
    澍培法师是蒙古族,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原热河省)朝阳县二十家子黄土坎子村,乃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佛教高僧、书法家、诗人。澍培法师俗家姓包,父亲名宪儒,世家务农,家境贫寒。传闻澍培法师的母亲包敖氏受孕澍培时,夜梦红云,托月而娠,所以乳名称为“红云”,另有俗名凤鸣、鸿运等,出家后曾用:念根、深根、深培等名。
    1926年,澍培28岁,成为倓虚大师弟子。大师先后在我国北方兴建营口楞严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青岛湛山寺等数座十方丛林。
    1932年,倓虚大师召澍培法师到长春,负责般若寺的建设与管理。1932年10月13日,经倓*师的提议,又经长春四众弟子之请,澍培法师被推举为般若寺的第一任住持(方丈),兼任伪京师佛教会副会长。澍培的任命,使他得以结识了孙其昌、张海鹏等伪满洲国政要。
    1934年,溥仪为般若寺送去亲笔书写的金字牌匾“正觉具足”,更进一步巩固了澍培法师与伪皇宫之间的关系。
    伪满期间,澍培法师还曾多次东渡日本拜佛讲学。
    1957年,澍培法师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迁居南湖大佛寺常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澍培法师日诵佛经,从不懈怠,以诗词歌赋,陶冶情操。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为澍培法师彻底*,恢复了澍培法师担任般若寺方丈的职务,他先后担任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长春市佛教协会会长、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委员等职务。1980年,83岁高龄的澍培法师出任“*”后长春般若寺第一任住持、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1986年12月8日(农历十一月七日)10时,澍培法师圆寂,享年90岁。
    3.正成法师追忆“方居士”、段连祥与澍培法师之交往
    1999年,张钰在某“居士”家中,认识了公主岭市佛教协会会长正成法师。在交谈中,张钰提起姥爷段连祥也是佛门俗家弟子时,正成法师就对张钰说,他认识段连祥居士,并曾听说过段居士的老伴“方居士”(“方老太太”)。为此,张钰就对正成法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并建立了联系。
    2002年,正成法师在他的家乡——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向阳村西朝阳沟屯,建起一座寺庙“般若念佛堂”。2007年秋,正成法师打电话给张钰,请她为般若念佛堂画几幅佛门风格的画,装饰一下佛堂。张钰接电话后,就建议借送画的机会,与正成法师聊一聊,顺便了解一下他所知道的有关段连祥和“方居士”的情况。
    当晚,何景方与正成法师彻夜长谈,了解到正成法师在当地的俗家姓赵名光成,1962年生人。1982年,他20岁时结佛缘,给长春般若寺建寺的首任住持(方丈),85岁的澍培法师当侍者,负责照料大师的生活起居及佛事活动的安排,直至澍培法师1986年末在长春般若寺圆寂为止,长达5年之久。这也是正成法师为他在家乡所建寺院命名“般若念佛堂”的缘由。
    据正成法师介绍,他就是在照料澍培法师晚年生活这5年间认识段连祥的,因为段连祥是澍培法师的俗家弟子,法名“成章”。每逢长春般若寺庙会日,段连祥必从四平赶来长春。但他要见澍培法师,也必须通过正成法师通报,安排接见时间,由此正成法师与段连祥熟识。
    川岛芳子南北寺院留踪迹(3)
    至于段连祥是如何与澍培法师结缘,成为大师俗家弟子的,据正成法师记忆,澍培法师生前曾对他提过:段连祥居士的老伴“方居士”,很早以前就是澍培法师的俗家弟子,法名“成静”。通过“方居士”的介绍,段连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澍培法师的俗家弟子。
    据正成法师证实:澍培法师擅长书法、绘画,特别是他的墨竹画,造诣颇深。澍培法师生前曾对正成法师说过,他曾给“方居士”画过一组“四季墨竹图”。“方居士”也曾回赠过大师一幅“蒙古姑娘”彩粉画:画面是一位亭亭玉立的蒙古姑娘,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凝视着远方。正成法师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他曾在澍培法师的居室内见过这幅画。而且,正成法师至今还记得:澍培法师在“方居士”所绘“蒙古姑娘”画上,还题了四句佛家偈语:“忙里偷闲要用功,口念弥陀最相应,念佛念到相应处,直到七宝火焰红。”
    对于“方居士”赠与澍培法师“蒙古姑娘”一画的寓意,正成法师的解释是:澍培法师是蒙古族人,“方居士”因为了解澍培法师的身世,所以画了一幅“蒙古姑娘”,既是对澍培法师赠她“墨竹图”礼尚往来的回赠,又以此表达一种蒙古族的情感。
    在段连祥的遗物中,除了澍培法师赠送“方居士”的“墨竹四季图”和佛家偈语书法墨迹外,还有澍培法师赠与“方居士”的一张本人照片和一本《金刚经》,照片的背面和经书上都有澍培法师亲笔书写的字迹和印章。
    后来经长春般若寺现任住持成刚法师鉴定,澍培法师赠与“方居士”的照片、经书、墨竹图及书法偈语,澍培法师遗照和墨迹都是澍培法师的真迹。当问及成刚法师“方居士”曾赠送澍培法师一幅“蒙古姑娘”画,他是否见过时,成刚方丈回答,未曾见过。成刚方丈介绍,澍培法师的遗物很珍贵,他圆寂之后,遗物都已经被弟子们收藏。现今,南方有的寺庙辟有澍培法师的纪念室。长春般若寺暂时还未开设。
    4.段续擎印证澍培法师与“方姨”之往来
    段续擎小时候患过皮肤过敏症,每到伏天手上就会鼓起一片片小水泡,奇痒难耐,难以治愈,父亲段连祥就带着她前往新立城找“方姨”。“方姨”说,如果到庙上请个“吉祥树”,烧几炷香准能好。第二天,“方姨”就领着段续擎赶到长春般若寺。段续擎回忆说,这就是她第一次在长春般若寺见到澍培法师。
    当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五赶庙会的日子,寺庙门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香客如潮的人群中,段续擎随“方姨”走进寺院大门,经过四大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绕过三圣殿和观音殿,便来到方丈禅堂见澍培法师。等待中段续擎看到:宽敞的禅堂正中设一座法台,台上陈列着拂尘和禅杖,台下是一排善男信女可用的座椅,四壁挂着许多字画,都是澍培法师的墨宝。两人正喝茶,澍培法师已经回来。因为大师与“方姨”是“熟人”,也不用客气,问明来意,大师就让“方姨”带段续擎随他来到大殿,手持木鱼做起了法事。
    澍培法师为段续擎请了消灾祛病的“吉祥树”之后,“方姨”和段续擎各自跪在木踏的蒲垫上,点燃了身旁火盆里的“吉祥树”。段续擎看到“方姨”虔诚地跪在佛像前,那模样真与在家里对她严厉表情判若两人。
    川岛芳子南北寺院留踪迹(4)
    佛事结束后,澍培法师请“方姨”和段续擎去斋堂用饭,又送一本《瑶池金母秘方与果蔬》,让“方姨”照书中秘方用药和食补。大师还特别叮嘱段续擎:这是手癣,忌辛辣食物,要勤洗手,注意别感染,防止外伤,以排除导致手癣发生或复发;也不要精神紧张,否则影响皮肤细胞的生长而诱发新的手癣。
    “方姨”和段续擎谢过了澍培法师之后便离开般若寺。从般若寺回来后,按照经书上的秘方,“方姨”每天都给段续擎用药和食补,半个月以后,段续擎的手癣基本痊愈。澍培法师用庙里医书上的科学方法治好了段续擎的手癣。
    1966年于景泰死后,“方姨”让段续擎随父亲去长春般若寺,清澍培法师给于景泰超度亡魂,这是段续擎第二次见到澍培法师。
    段续擎第三次见澍培法师时因心情压抑,曾向澍培法师诉说烦恼。大师的谆谆引导使她从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寻找到人生的目标。从此,段续擎一心向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