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干心中才放心下来,说实话他是有些不愿意来做买卖的但是自己都这么大了小孙子们又太小自己和老太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留下这两个小孩怎么办趁着自己能动多留点钱给他们才好安心,没爹没娘的孩子自己不多做准备他们不得在苦水中泡着如果真这样自己就是不在了也无法闭眼。
在乡下这种集会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人们在过年前把自己家需要的东西买回去准备好好过个年分田到户几年了,比起以前人们手中都会有些钱在中国人对过年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整个集会来的人相当的多,王明远他们把糖葫芦插在靶子上找了个相对人多的地方由乔爷爷扛着王明远叫卖,乔安平收钱三人分工明确。
“卖糖葫芦了,又香又甜的糖葫芦,葫芦圆葫芦甜,要知葫芦怎么样,还得客官尝一尝,卖糖葫芦了。”王明远扯着自己的嗓子卖力的喊着,乔安平看着他这么卖力也想叫卖于是学着他的样子喊起来了:“卖糖葫芦,卖糖葫芦”不过翻来倒去的就这么一句。
没一会就有几个被孩子推着来的爸爸妈妈们,先开口问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她的小孩最小才五六岁的样子,最大的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师傅,你们这糖葫芦这么卖啊?”是问乔爷爷的。
“女同志,我们这有五种糖葫芦,各种不一个价,像这种沙果做的最便宜一毛一支,这种光山楂的两毛一支,这种带花生仁的三毛一支,五毛两只,最后是水果的四毛一支一元三只,你看你要哪种,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些都好吃。”在乔安平和王明远惊讶的眼神中乔爷爷很是流利的把他们的糖葫芦介绍清了。
一听有几种糖葫芦,这些在场的爸爸妈妈们就想着怎样买最划算在算算自己家的孩子个数。
“给我来两个一毛的和一个两毛的。给这是四毛钱”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妇女最先开口做成了王明远他们的第一笔生意。
“好,来你的糖葫芦,拿好,吃好再来。”乔安平麻利的递货收钱。
让在旁准备的王明远欣慰不不已,他毫不脸红的认为这的是他调、教有为的成果。
集会上的人越来越多,王明远他们祖孙三人到后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中午本来乔爷爷是准备带他们吃顿好的,不过人太多就一人两个一毛钱的馒头吃了,终于在两点过后他们就卖完了。乔爷爷看着累的可怜兮兮的两个小孩心疼不已,收拾收拾东西就把他们带到卖肉的铺子上准备多买点肉给他们补补。
来到肉铺子,人群刚刚散去,望着铺子上只剩些排骨和个猪蹄,乔爷爷脸上就不好看了,本来是想买鞋五花肉做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的,结果都没货了早知道就先来肉铺子买肉了。看着排骨和猪蹄就让师傅都包圆了,师傅还添了块猪肝做添头,王明远和乔安平可没想那么多,他们想着这次他们到底赚了多少,还有今晚的卤猪蹄和红烧排骨,不行要流口水了。
回去的路上,王明远坐在自行车的前座乔安平做在后座乔爷爷骑着会来到。乔奶奶一早就回在门口了,看着三个风尘仆仆的祖孙赶紧让他们进屋暖暖端上热茶取暖,等他们歇了一会才开口问今天的事,本来想作弄下奶奶的王明远看着老人关心的眼神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卖的情况如实说了,还把乔爷爷卖的猪蹄和排骨拿出来让乔奶奶好好大显身手。
乔奶奶知道今天开张大吉,提着猪蹄和排骨猪肝就进了厨房想着今天好好露一手犒劳犒劳这祖孙三。王明远等不及就把乔安平的背包翻出来把里面的钱倒在桌上,一毛一毛的数起来。
“一百六十一块一,一百六十一块二,一百六十一块三,爷爷,哥,我们一共卖了一百六十一块一,除去本钱四十六块钱,我们一共净赚一百一十五块三毛钱,嘿嘿我们卖的不错。”
“你说多少,一百一十五块三,我的天哪,我们那时候去挖铁路才五块钱一天,累的要死不说还不要女的,你奶奶我当年可是羡慕的不得了,现在就一个糖葫芦的营生一天就卖了这么多,是不是数错了?你在好好数数。”从厨房出来的乔奶奶听到王明远报的数大大的吃惊了。
不仅乔奶奶吃惊了连自诩见过世面的乔爷爷都有些不相信了,认真的看着两孩子想再听听清楚,王明远看两位老人吃惊的眼神不出意料之外,毕竟在现在农民年均收入不过一两百元的年代,一天赶上一年是非常让人吃惊的虽然自己知道小东西赚大钱但是真拿到手的钱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不要说乔爷爷和乔奶奶,乔安平是这些人之中最淡定的一个人,因为他坚信王明远,他认为什么事在王明远的手上都能说的通,就一词:盲从。
王明远再三说明他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乔爷爷和乔奶奶才完全相信,王明远乘热打铁的想两位老人提出到县上去卖,集会不是天天有,而县里在过年的前一个月都是人山人海的,他们去卖的话一直到过年还能卖二十天,照着今天的样子他们卖的好能赚个小三千,这样他们家就能更好的生活。
虽然糖葫芦赚钱了,不过让乔爷爷去县上卖王明远还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不说其他,他们集会去卖只是一天别人不会说什么,等到了他们挣了钱有些人会眼红编排了些就能让乔爷爷顾虑了,现在虽然家家都差不多,但是古语又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连王明远自己都觉得只要他们家想要挣钱想要改善生活就肯定会有一些人气不服不过这就是个早晚的问题,乔爷爷肯定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肯早些面对这些问题。
乔爷爷听王明远提这个话题没有接话,心中还有些顾虑不过答应明天在讲。乔奶奶看一家人的气氛不是太好就赶紧去张罗着吃晚饭,今晚可是要让自己家的两个孩子好好吃都是做了他们喜欢吃的,卤猪蹄和红烧排骨还有一道猪肝汤,本来还想留些明天吃看着干巴巴等着的两个小子就用海碗一齐盛了端上来了,一上桌,王明远就抓了一块猪蹄啃了起来,乔安平则是向排骨进发,两个小孩啃的满嘴是油,乔爷爷和乔奶奶看着吃的欢快的两只都笑了起来,把心中的担忧都去了大半。
其实平时王明远还是很注意形象问题的,不过现在吗,嗯,这个猪蹄真好吃,再来一块,在吃货面前什么都是浮云,形象?能吃吗?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晚上,乔爷爷在床上睡不着,乔奶奶知道他是在烦远远说的事,她知道老头子是把这件事放在心里了,别说老头子就是自己也要好好想想的,小安还这么小,远远看着是比较聪明可再聪明他们都还小,要是自己和老头子不在了谁能照顾他们,这边的亲戚本以为可以依靠可是自从姓林的走了就闲话没断过,所以自己的女儿千好万好只要她男人不要她就是不好,这世道对女人都是不公道的,自己的女儿就是被这世道这些舆论给逼的,两个孩子本就可怜可是别人不会这么想,自己听到多少自以为是的可怜和幸灾乐祸,现在如此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哎!看来是要和老头子好好商量下了。
“老头子,你睡了没?”乔奶奶坐起身拍拍乔爷爷的身子。
“没了,今天远远说的事,我想是不是答应他,这东西看着小但是还蛮赚钱的,我想多留点钱给孩子们防身,可是现在这样做又怕村里人讲闲话,现在国家对这些不太管的严,我问过老秦了说以后这世道以后多的是做生意的人,现在是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倒是不怕先前那些年那样了,不过我们家本来就被人讲怕做了生意以后他们更有的说了,这些指指点点我们两可不是亲生体会的,如果当年不是……我们的闺女也不会这么想不开,我们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都不怕了倒无所谓,我怕到时候我们不在了孩子们名声不好村子里面不好呆,毕竟他们没爸爸妈妈护着啊。”乔爷爷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乔奶奶。
“名声?你以为自从闺女走了后别人怎么说我们的孩子,说小安克母的人大有人在,要不是我年轻时候比较厉害没人敢当面讲,他们还不知道这么传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就是这些年我们太好说话了才让人说三到四的,像上次你堂哥家那个三丫头不是嘀嘀咕咕的说我们家坏话,编排我们家孩子,你看看村上有几个为我们家说句公道话的不就是看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没他们家有个当工人的女婿为我们得罪他们家不值,我们一辈子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在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做人做事什么时候不是积极分子啊,你家的亲戚当年有事我们那次没帮过的,我自认为我们家只要能做的都做了可是他们呢?我看啊,我们家孩子现在都没有人伸手照顾别说以后了,否则我们也不会把远远接回来了,你也清楚这些亲戚到时候不一定有用说不定……我是看的开的很,不遭人妒是庸才,我们把日子过好了,他们在怎么讲我们自己没伤天害理不怕的,我就是要让人看看,我家的孙子就是没爸妈也最优秀的,人嘴两片皮,在乎别人说什么干嘛,我们是为别人活还是自己活啊,我觉得自己过的好才是硬道理。”乔奶奶是一肚子委屈不吐不快。
“知道了,知道了,老太太你又提那些干什么啊,我们家现在过的不是挺好的吗,你说的有道理,我想想明天我就去县里去卖糖葫芦,什么都没有到手上的东西实在,我们也该看透了,面子只有自己知道就行了,靠别人说都是假的,哎!老了老了反而钻牛角尖了。”乔爷爷安抚了乔奶奶把自己的决定说出来。
一夜无话,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乔爷爷和乔奶奶就起来了,他们把做好的糖葫芦放在稻箩中今天准备挑着坐车去县上,乔奶奶还煮了几个鸡蛋准备待会给王明远他们当早饭。乔爷爷把睡的香甜的两个孩子喊醒,告诉他们今天去县上,王明远听了一股脑的就爬起来了,他知道他们是坐车去,就找出篮子给自己和乔安平一人一只拎着里面放着他们能拿动的糖葫芦。
祖孙三走到汽车站赶的是最早的一班车,这儿就有三班车早中晚各一班,车票是一人两块钱,半大的孩子半票。乔爷爷带着两孩子占到了两个位置,付了四块钱,乔安平抱着王明远坐,对坐车他还是蛮稀奇的,王明远把前些日子腌的梅子拿了出来虽然上辈子乔安平不晕车但是他还是做了准备。
汽车开了起来,幸好他们有座位整个车子只有一个字:挤。人多、货多、好多人都是带着东西的,像他们这样子的也不突出,这要门能关住,司机和售票员就会上人,王明远很羡慕现在是冬天所以即使挤还没有怪味,要是夏天,嘿嘿。
在做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的后车终于开到了县里,祖孙三人把东西拿好就准备去叫卖了,王明远想好了他们就先在汽车站卖一些,车站的旁边有一个供销社,王明远的另个目的地就是那儿,毕竟这儿的人可不是他们的那个小镇就是这么多儿的人,而且比较而言,肯定是县里的生活水平更高了,自己的糖葫芦应该不会卖的差。
王明远下了车就拎着篮子跑的带孩子多的等车的人堆起来。乔安平紧随其后,乔爷爷也跟着去了。
“卖糖葫芦,卖糖葫芦,阿姨,你要不要买一只可好吃了。”王明远朝着一位穿着打扮在现在比较时髦考校还带着两个还子的女子讲。
这位女子看着很自己小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的小孩卖东西,眼中多了一份慈爱,问孩子们吃什么样子的一人给买了一只水果的,给了八毛钱。
有了开头的,其他孩子也吵着让自己家的大人买,王明远成功的在汽车站开始了自己的卖糖葫芦生涯,连乔爷爷也不得不感慨王明远做生意的天赋是自己这个做过掌柜的都不及的。
到了十点钟,汽车站的人流就没有那么多了,王明远祖孙三的糖葫芦也卖了大半,这时一个中年男人像他们走来,这个人高高瘦瘦的眼中时不时的透着精明。
“师傅,我想把你们剩下的糖葫芦包圆了,你看你们能给个什么价?”中年人一开口就说要全买了,乔爷爷知道是碰到二道贩子了,王明远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在后世是这边有名的企业家,他曾经被报道过王明远记得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再火车站卖些小东西才赚了第一桶金,他在这儿的人认识的很广。
不过在商言商,王明远可不愿意自己吃亏。同样乔爷爷也是这样的“同志,你要全买我们可以便宜一点,但是你知道的我们做这个赚个辛苦钱,你也不能让我们白忙活一场,这样我按八成给你,你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