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14、小儿口疮糜烂。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15、腋下狐臭。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口水调和,经常搽腋下。
    16、蝎子螫伤。用醋调铅丹涂搽。
    17、刀伤。用铅丹、滑石等分,敷伤处。
    18、外痔肿痛。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19、臁疮。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别研为细末。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密陀僧释名 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 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1、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
    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好。
    2、消渴饮水。用密陀僧二两,研末,在开水中浸过,取出,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时用浓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送下都行。
    第一天吃五丸,以后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后,如见水恶心,即可停药。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
    3、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两,烧成黄色,取出研细,每服一钱,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4、痔瘘。用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细,以口水调和涂患处。
    5、婴儿泡疮(遍身象鱼鳔,又象水晶,破则流水,疮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洒敷,内服苏合香丸。
    6、惊气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调服,即愈。
    7、腋下狐臭。先洗净腋下,油调密陀僧末涂上。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
    8、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钱,醋调漱口。
    9、口疮。用煅过的密陀僧,研末,敷疮上。
    10、鼻内生疮。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蜡烛油调涂患处。
    11、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搽。夜间搽药,白天洗去。
    12、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共研细。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13、骨疽(一名“多骨疮”,疮内不时露出细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摊贴患处。
    14、臁疮。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锡释名 又名白、贺。
    气味 味甘、寒、微毒。
    主治恶毒风疮。
    铁释名 亦称黑金、乌金。
    气味 味熟铁:辛、平、有毒。生铁:辛、微寒、微毒。
    主治熟铁:烧红投酒中,饮酒,可治贼风。
    生铁:1、脱肛。用生铁二斤,水一斗,煮至五升,洗肛门,一天两次。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有效。
    2、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时,用慈石塞耳,但夜
    间须取去。
    3、小儿丹毒。把铁烧红,水淬过,饮此水一合。
    4、打伤瘀血。用生铁一斤,酒三升,煮至一升后饮用。
    铁粉释名 乃钢铁飞炼而成。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1、惊发热。用铁粉少许,水调服。
    2、伤寒发狂,胡言乱走。用铁粉二两、龙胆草一两,共研细,磨刀水调服。每服大人一钱,小儿五分。
    3、疔疮。用铁粉一两、蔓青根三两,捣乱如泥,敷疮上。一天换两次。
    4、风热脱肛。用铁粉末同白蔹末调匀敷患处,并托入体内。
    铁落释名 亦名铁液、铁屑、铁蛾。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1、小儿丹毒。用铁落研细,调猪油涂搽。
    2、善怒发狂,惊邪癫。用铁落煎水服。
    铁精释名 亦称铁花。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
    气味 平、微湿。
    主治
    1、下痢脱肛。用铁精粉敷扑。
    2、妇女阴脱。用铁精加羊脂,裹在布。
    白石英释名 甘、微温、无毒。
    气味主治1、风虚冷痹,肾虚耳聋。取磁石五两,经火煅、醋淬各五次,加白石英五两,装入绢袋,浸一升酒中,过五、六天后,分次温取。酒尽,可再添酒。
    2、惊悸善忘(上隔风热,心脏不安,宜化痰安神)。用白石英一两、朱砂一两,共研细。饭后煎金银汤送下。
    3、石水肿坚(按:病象是四肢瘦,肚子大,腹水胀如坚石)。用白石英十两,捶成豆子大,装入瓷瓶,浸酒二斗瓶口泥封,周围以马粪和糠火烧之,常令小沸。约六小时后停火。第二天开始服用,每次服酒大半杯。一天三次,酒尽后,可再加酒如上法烧一次。
    水银释名 亦名汞、、灵液、姹女。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1、急惊风。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共研细,加石脑油,捣成泥,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2、反胃吐食。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共研细,分两次服。一半米汤、一半姜汗,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
    3、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4、血汗不止。方同上。
    5、胎动(母欲死,子尚活)。用水银、丹砂各半两,合研匀,加牛膝半
    两,水五大碗,煎汁。吃药时,还吃半茶匙蜂蜜。
    6、胎死腹中。用水银二两,令产妇吞服,殆胎立出。
    7、误吞金银饰物。服水银一两,立出。又方:水银一两,分两次服。
    服第二次后,立出。
    8、头上生虱。用水银和蜡烛油擦头,虱一夜死尽。
    9、口疮。用水银一分、黄连六分、水二升,都成五合,喝一点含在口中,一天十次,有效。
    10、白癜风。用水银擦几次,可愈。
    11、肛门虫痒。用水银枣膏各二两,研匀,棉花裹成小球,送进肛门,次日虫出。
    12、一切恶疮。用水银、黄连和粉锡(熬黄)各一两,研匀,敷疮上。
    13、小儿痘后眼睛生翳。用水银一钱、虢丹(铅丹)五钱,研捣成丸药六粒,糊在坩锅中,火煅一天。取出,用薄棉裹好,左翳塞右耳,翳自掉下。
    水银粉释名 亦名汞粉、轻粉、峭粉、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1、小儿涎喘。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取出蛋清,加水银粉十钱拌合。
    装银器内,放在汤瓶上蒸熟,给病儿服下,或吐痰,或下泄,病即愈。
    但水银有毒,气虚小儿,不能用此方。
    2、小儿呕乳。用水银粉一钱、盐鼓(去皮)七粒,共研匀,合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汤送下。
    3、大小便闭(胀闷欲死,持续两三天,有生命危险)。用水银粉一钱、生麻油一合,和匀,空腹时服下。
    4、大便壅结。用水银粉半钱、沙糖一小撮,研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临卧时温开水送下。又方:水银粉二钱、铅丹一钱,共研细。
    每次一钱,米汤送下。
    5、血痢腹痛。用水银粉五钱、粉锡三钱,共研匀。加水浸过的蒸饼心少许,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艾汤送下。
    6、消中嗜食(吃得多,人体瘦,大便硬结,常解小便)。用水银粉一钱,研细,姜汁拦匀,清水送下。后服猪肚丸补之。
    7、一切虚风(按:指头晕目眩、麻痹不仁等症)。用水银粉一两,汤煎,再用慢火焙干,加麝香半两,研细。每服二至三分,温水调下。
    8、水气肿痛。用水银粉一钱,装入乌鸡的蛋中(蛋要先去黄),再用面饼包好蒸熟,剥去蛋壳,加炒葶苈一钱,同蒸饼捣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三至五丸,一天服三次,车前汤送下。极效。
    9、痘后生翳。用水银粉、铅丹,等分为末。左翳吹右耳,右翳吹左耳。
    10、牙痛。用水银一钱、大蒜一瓣,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
    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一夜可愈。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边。
    11、牙疳(流脓、流血、虫蚀)。用水银粉一钱,黄连一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12、小儿耳烂。用水银粉、枣子灰,等分研末,调油搽患处。
    13、眼边烂。用水银粉和口水点眼睑内。一天点二、三次。
    14、小儿头疮。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
    15、小儿生癣。用猪油调水银粉涂搽。
    16、臁疮。以齑汁温洗患处,拭干后,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又方:水银粉五分,黄蜡一两。先把水银粉铺纸上,再铺黄蜡,缚在疮上,黄水流出即愈。
    17、各种毒疽毒痈(包括杨梅疮)。用水银粉一两,丹砂、雄黄各二钱半,白矾、绿矾各二两半,研匀,装罐,盐泥封口,文武火炼升。炼毕开封,罐口有许多粉末。取此粉每三钱加乳香、没药各五分,酒在太乙膏之类的膏药上,贴患处,有奇效。此方名“五宝霜”。
    粉霜释名 亦名水银霜、白雪、白灵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急惊风。用粉霜二钱,白牵牛(炒过)、水银粉各一钱,共研细。
    每服二、三分。薄荷汤送下。以涎痰吐出为效。
    2、小儿烦躁口渴。用粉霜二至五分(即小儿年龄大小酌用),煮莲花汤送下,冬日用莲肉汤。
    3、风热惊狂。用粉霜一两、白面六钱,合做饼子,烤熟后研细,加水银粉半两、铅霜二钱半,共研为末,滴水揉成丸子,如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