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之间,总少不得一从一属,这哥儿们不拘身份何等尊贵,哪怕是陛下膝下的王君呢,也少不得要相夫教子孝顺公爹的,于是在未嫁时候,但凡稍微疼爱哥儿一点的人家,都会让他们畅快轻松几年。
    好点儿的人家,陪嫁得起小厮下人、不指望哥儿真个洗手做羹汤的,就是让哥儿学针线,也不过是能做点儿精细小巧的绣活儿,能给夫婿长辈绣个荷包帕子讨好儿,必不能真做粗了手去的。
    至于厨艺,会也还真要会点儿,但大多只需要懂得菜谱会说会品也就是了,除了祭祀祖先的几样菜品,哪儿需要自己动手?
    至于差点儿的人家,只要不是真的过不下去了,也不会真要哥儿做什么大活计,该会的还是得会,但在家里得时候,能清闲几年,也总愿意让哥儿多清闲几年。
    如宫家如今情况,宫十二因不舍得宫阿爹劳累,自己又是个情况一旦好转就要犯懒的性子,早几年也买了两房下人,宫阿爹琢磨着,这至少能给哥儿陪嫁一房吧?田地铺子虽不多,如今也不缺,吃穿一世不靠夫婿家也不难——
    因此厨艺绣活他心热一回,也还没真指望要将宫十二拘着学到真能传承衣钵的,可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还要一个小哥儿,巴巴儿往山里头打猎弄肉吃的地步呀?
    转角处,宫十二右肩扛着一只,左手托着俩,看不清是什么、但体积都很不小的猎物,雄赳赳、气昂昂,还招呼村里老小:
    “今儿收成还行,回头老地方、老规矩,大锅煮肉熬骨头,大家都喝碗热的,有老有小的人家多切一斤一会做顿饺子,病弱无依的人家在多个一斤两斤的,却要看里正分派。”
    宫阿爹转头看看正堂榻上那虎皮,捂了捂胸口,忽然就得了一种宫十二一进山打猎,他就要喘不上气儿来的怪病。
    宫十二很无奈。
    因为宫阿爹犯病的原因越来越多样化,不过一旬半月的功夫,已经进展到了宫十二跨步大气点儿,他都要翻白眼:
    “十二,我的大哥儿啊……”
    猛喘气、却总喘不上气的地步了。
    宫十二= =:十五及笄魔咒神马的真是太讨厌了,本大爷多难得才哄得阿爹忘了大哥儿这个称呼?如今又总念叨了!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知道自己是大男子汉,可惜宫阿爹却认准了自己生的就是个哥儿。
    如今他记起来了,不肯再被哄忘了,要让宫十二过“哥儿正经日常”了,宫十二虽然很烦,但宫阿爹那喘不上气居然真不是故意装病哄他,而是真的担忧所致,他还能如何呢?
    不过无奈而已。
    ——他不知道,更无奈的还在后头呢。
    ☆、后手
    正月里,连去刘家走亲戚,都被宫阿爹当弱不禁风小哥儿照顾了一路的宫十二,还在很认真地希望,嗯,能有点儿什么事,可以让宫阿爹忙得忘了他是个哥儿,或者最起码的,就是记得也无暇来盯着他,就好了。
    但等事情真的来了,宫十二就斯巴达了。
    ——能让阿爹忙起来的事情辣么多,怎么就非得摊上这样要命儿的大事呢?
    刚来那时候,就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的大灾,后头又是今年热了明年冷了,庄稼收成一不小心就很不如意不说,连人都有冻死、热死、渴死、给雪压塌屋顶死等等各种死,宫十二给烦得够呛,也吓得够呛,甚至在系统君透露任意门之至妙任意处之前,都不敢太急着回家了好吧!
    就是这两年,托系统君各种胡萝卜加皮鞭诱导督促的福,宫十二将棉花种植、火炕保暖等等都给折腾出来了,小王村里外远近的日子眼看着也算安定繁荣了起来,宫十二都不敢太信任其抗灾能力。
    毕竟总体生产力摆在那里,宫十二再能折腾,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里头就折腾出二十、二十世纪的水平——
    当然就是二十一世纪,天灾中也没谁能保证无有死伤的,只不过此时、此地,应对天灾的能力更为不足罢了。
    不足到宫十二很烦恼很烦恼,不得不认命接受那大儒入仕的任务,好给宫阿爹等人留一个更安定的环境,和一个更能应对天灾的家族。
    在被庚金之精伤到之前,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不错,本以为这一回该能认真攒够奖励点好回家了。
    然而,现在,宫十二知道,他错了。
    大错特错。
    这两年小灾不断,可大灾没有,宫十二就差点忘了,在旱灾蝗灾之外,还有一个频发名词,它叫涝灾。
    才出了正月,雨就绵绵下了起来,一开始大家伙儿还挺高兴的,毕竟春雨贵如油嘛,一场及时好雨也是收成的保证呢,再说雨势虽缠绵,却真不大,纵然连着下个三两天,也不过是让道路多泥泞,水却没怎么积——
    这也亏了小王村这几年都很注重水利建设,虽然最初目的是应付旱灾,但那些水渠水坑的,拿来应付这忽然淋漓的雨水却也不错。
    但再好的水利建设,二十一世纪都会有水涝之灾哩,何况是个折腾出水泥配方、却没有钢筋配的古时候?
    雨下个三两天看不出什么,但下个十天八天的,漫说别处,就是小王村中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地里刨食儿的就是这么艰难,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旱也难,涝也难。
    春雨稀罕的时候贵如油,春雨一旦大减价了,农户们又该担心将地里的种子苗儿给泡坏咯。
    少不得,就要将地里的水舀掉、将水渠挖深、将水坑挖大,尽可能将水排出去,浸泡了什么都不怕,只一怕浸坏了庄稼,二怕淹坏了粮仓。
    如此忙忙碌碌的,倒也有那么点儿成效,只是地里头的雨水舀出去,那老天又继续降水下来,虽然一进一出的效率大致不差什么,但这么着,谁还能歇得住?
    不知道多少老的小的残的弱的,也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或持瓢,或执斗,也跟着奋斗在排水第一线。
    当然,宫家,不只宫十二一家,基本上宫氏族里头,真让老的小的们出来干活儿的还真没有,只是壮年健康夫郎也不许淋着水的,还真就宫十二一家子。
    代价嘛,除了宫阿爹在家里头也定要忙个团团转,各种烘干衣服、熬煮姜汤、为族里邻里大人都下地的人家帮忙做饭照看孩子啥的……完全顾不上再记挂如何让宫十二过上正经哥儿日常这点好处外,就是宫十二,也忙得陀螺转。
    满脚泥泞啊,满身湿透啊,倒春寒的时候湿冷湿冷的,闷热起来也是湿热湿热的,宫十二仗着如今体质已经强到非人,每天沐浴的时候必要洗头的,只是这雨下得让人在屋里头呼吸口气也都是水汽,他又为了省柴禾、也为了多点儿睡眠时间,各种躲着宫阿爹不肯烘干头发再睡觉——
    这头发洗得,真心不算舒坦。
    没风湿,也总觉得湿腻腻的,不痛快得很。
    但若只是这般,也不见得比旱灾的时候难过多少,好歹有水管够喝,总比渴得嘴唇干裂才舍得润一润的舒服点儿。
    再说宫十二如今知道了任意门的好处,真受不住的时候和系统换点儿除湿烘干的东西,也不是那么舍不得了——
    至少不是原先以为此处时间过去多少、原世界的时间也过去多少的时候,那般心头割肉一般的不舍。
    可惜,涝既成灾,怎么可能只是这么着?
    雨水淅淅沥沥缠绵不断下到二三十天的时候,稍微有点儿见识的,那心头担忧的,就已经不仅仅是地里庄稼被泡烂几何、仓里粮食又霉烂多少的小问题了。
    里正,族长,老人们,不少冒着雨,凑到白水河畔看水位的。
    这白水河是极好极好的,不知道养育了两岸多少人口,前几年那样儿大旱,虽也引发了什么抢水的悲剧、什么祭祀龙王的闹剧,但也不过人心复杂,这白水河本身,还真是活了许多庄户人家的大功臣。
    但河水解旱,却也可能泛滥成灾。
    虽然前几年趁着旱情严重、河里水位降低,官府牵头、宫王祝柳诸姓人家积极响应,也很是将河床又深挖出不少,甚至凭着挖出来的河泥,很是多造就了些良田。
    而地里的水渠、田垄地头的水坑、村头村尾的池子……等等蓄水之物,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不少。
    可惜的是,数量虽好看,质量却很是马马虎虎,又主要冲着蓄水功能去的,这对应旱灾或许尚可,对应涝灾嘛……
    小王村还没出现类似事件,但据说这几天坍塌了水池水坑的村落,已经不只一两个。
    好点儿的,虽给漫出来的水闹得够呛,好歹人没事;倒霉的地方,据说人都给冲走好几个,至今没找回来的,也不只一二个了。
    而白水河的水,也一直在外上漫。
    小王村早将几处引水口堵住,只架不住往常足以堵水的石块沙袋,如今总不过三两天的就能给漫过去,又石块沙袋缝隙里头溢出来的原也罢了,更让人担心的是——
    会不会,溃堤?
    这白水河不比大河(类似黄河),水中泥沙等闲并不多,河床一贯就算不上高,又有前几年深挖一回,河床比岸上平地足能低下去三两丈,奈何这雨水淅淅沥沥的总也不停,反又越下越大的趋势,眼看着都从绵绵春雨下出夏季骤雨时的气势,偏这缠绵不断的依恋又丝毫不改,这水位慢慢漫上来,如今不只比岸上平地高,离那堤坝低矮处,也都快能溢出来了。
    白水河往年的水位都是极好的,养得两岸百姓都习惯了不旱不涝,当然旱灾前几年遇着一回,可小王村基本是有惊无险度过的,因此竟没有更有远见的人家,能想到有旱有涝、须得赶紧加固堤坝——
    宫且楦等人倒说过几回,但也没啥紧迫感,谁知道这么快就正给说来了呢?
    如今少不得焦头烂额地,在抢救庄稼粮仓的时候还要分出人手加固堤坝,偏宫十二弄到了水泥方子却没有钢筋配,也不过是个硬度有余却扛不起大面积压力的脆弱玩意罢了——
    谁说到了古代有了水泥就能各种堤坝城墙修桥铺路走遍天下皆无忧的啊?
    站出来,本大爷保证不打死你!
    宫十二不死心试过一回水泥,却发现还没有时下那混合了糯米泥灰的给力,早心灰意冷了,如今看大家伙儿忙着修建堤坝,也不敢多话,不过是仗着身强体壮干些体力活儿罢了。
    倒是宫且柳惦记着:“那水泥做出来的东西,铺张大了虽然容易压裂,但如今也没那许多糯米泥灰的,是不是该做些个备着万一?”
    宫待岳也没忘记,只是:“水泥一遇水就凝结,眼下又还不需要,多备着泥灰给润湿成一坨也没意思……”
    宫且楦跌足:“傻子傻子,润湿成一坨无趣,也可以先润湿出砖块来……对了,只要每块不太大,垒砌黏合,怕不怕裂?”
    宫十二茫然,他说是走过不知道多少水泥路、睡过不知道多少水泥钢筋建筑起来的屋子,这自己玩水泥,其实之前那失败体验是第一回,这做小块了再黏合成不成,他还真不知道呢。
    ……似乎,修建公路的时候,那水泥确实是一块一块浇的,可到底是为了方便通车,还是不易裂,宫十二也说不清。
    更不知道此处的黏合剂,用在水泥上好不好用。
    众人看他茫然,倒有点新鲜,又有点心悸,还是宫且明拍板:
    “十二虽然得祖宗庇佑,但日子是我们过的,祖宗也不可能代我们活,岂能事事周到?
    这水泥之前做出来不少(基于宫十二的神奇,他才一开口,又正好是农闲,都不等试出个所以然来,族里青壮就自发制出不少水泥灰,可惜后来发现没钢筋简直鸡肋),倒也还存着,这真有个万一的时候,再不得用也比没有强——
    横竖也就是做些模子,没多费事,且备着罢!”
    宫且楦也赞同:“反正后手不嫌多。”
    ☆、又见天灾
    宫家,不,吕氏,祖上原也是泥腿子出身,然而几百年前已经转为将门世家,近百余年虽说又归隐山林,这隐居地选择得却好极了,易守难攻不说,还风调雨顺的,什么旱涝大灾,早几年真是想都不需要想的。
    然几年前那一场大旱,纵然宫家无伤亡,也足够他们明白天威之怖,未雨绸缪之必要。
    后手,是真的再多都不嫌多。
    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