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玉,你想明媒正娶这个露西姑娘,可你想过没有,她不是大清的人,她连汉话都说不好,就别说国语(满语)了,你觉得她生活在这儿会开心吗?她嫁给你之后,生活就不仅仅是只有你一个人,还有额娘,你嫂子,你妹妹,你堂姐,你堂嫂等,西方那边的礼仪思想与我们大清不同,想必你也清楚,你觉得她能与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吗?”
“她可以学啊!您是我额娘,她就算与您没有共同的语言,她只要顺着您就可以了。”
“可是,她觉得她这样会开心吗?将心比心,现在你是她,让你一个人到她的国家去,与她一起生活,穿那边的衣服,吃那边的食物,用那边的刀叉,与她的亲人一同生活,而她的亲人因为与你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与你的想法很难合拍……面对这一切,你会觉得辛苦吗?你会觉得开心吗?宜玉,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不是。”
萧燕没有说得很多,她更多的引导儿子去思考。
丰绅宜玉最终也没让和珅两口子失望,亲自将露西送回了她的祖国。却也由此,让和珅与萧燕知道,他们的儿子确实是动了真情,若非动了真心,又怎么会真心为那姑娘着想,并且愿意放手呢?
在之后,两口子对小儿子的亲事倒是发起愁来了。因为实在是担心儿子不能从这段恋情中走出来。
最终,萧燕千挑万选,给小儿子定了一个温柔美丽的媳妇,丰绅宜玉也没有反对。娶了媳妇之后,倒也相敬如宾,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萧燕一直不敢问,他是否还想着那个远在西洋的姑娘-
和珅知道萧燕一直与他说着儿孙的事是为了什么。
她怕他在她去了之后,撑不下去了,所以,便想让他能念着儿孙们挺过这一坎儿。
“致斋,我想睡了。”萧燕低低地说道。
和珅心中酸涩:“那我们回房。”
“我不想回去。”
“好。”这个时候,和珅无法对萧燕说“不”。
和珅招手让人拿来了一床锦被,让萧燕枕着他的膝入睡。
在萧燕闭上眼睛的时候,和珅轻轻地道:“你的心思,我懂,我答应你。”
“嗯。”萧燕扬起唇角,带着一个浅浅的微笑沉入了梦乡。
她这一睡,便再也没有醒过来。
当晚子时,萧燕停止了呼吸与心跳。
和珅虽然答应了萧燕会挺过这一坎儿,可是,他纵是有心,却也无力。
萧燕逝后三天,和珅就病倒了。
两天后,和珅也跟着走了。
和珅夫妻俩的丧事办得极尽隆重,连当朝太后冯霁雯也亲自莅临拜祭,可谓极度荣哀。
白幡重重,春风微拂。
果儿抬起头,望向天空,仿佛见到那层层的云朵之上,她的阿玛与额娘正在牵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