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回家先停那个中药一段时间,喝完那个苦药,自己确实连饭都吃不下,高坚虽然拦着架不住她自己着急,眼见着最近吃得少明显瘦了。
“大嫂,学校工作挺好的呗!”秀贞看到殷兰就想起自己差点做老师的事,随口就问起。
“好什么啊!现在还有人骂‘臭老九’呢!我们学校的男老师都找不到对象的,工资低,上课又辛苦,学生又不听话。”讲到工作殷兰也是没办法,自己插队时就是当老师,真要换个工作也不知道能去做什么。
“你别太悲观了,教师待遇提高是迟早的事,撑过这一阵就会改善的,对了,你们学校有好的男老师没对象么?留意下有没有适合我大姑子的,我婆婆提了好多回了,可惜我们单位女同志多,张磊单位年纪合适的少。”
“你大姑子现在还站柜台么?其实现在做营业员才好,收入比我们教师强多少倍。”
“对,要不是她,我们这个柜台还租不来呢!张淼是个勤快好相处的女孩子,人不大爱算计,所以我婆婆说最好介绍个脾气好点的给她。”
卢秀贞把碗递给老妈,推了推茶几上的盘子,“你们吃啊!我去厕所。”
刚蹲下没多久,一看内裤上有点血渍,她愣了下,站起来拿了个盆打上热水,进屋拿了条干净内裤,在厕所洗洗换了,还顺手把脏的那条搓了晾好才出来。
“妈,我见红了”往凳子上一坐,卢秀贞扔出个炸弹。
梁桂兰正在厨房,没怎么听清,倒是殷兰听到‘啊’地一声。
“见红,那就是这两天要生了,妈,你在这帮秀贞收拾一下东西,我去喊张磊。”说完殷兰就到楼下去找人。
梁桂兰赶紧擦了擦手进来“有什么感觉?”
卢秀贞仔细体会了一下“没什么感觉,又不疼,肚子有点发紧而已。妈,我东西都收拾好的,你帮我去新开河跟我婆婆说一下,二姐,你陪我去街上的浴室里洗个澡吧!不然生完就洗不了了。”
“你又出啥花头精啊!洗什么澡,给我躺着去。”
“妈,你做过月子知道的呀!头和身上都要馊掉的,我保证很快就出来,有二姐在旁边看着不会出事的。”卢秀贞快手快脚的拿了个盆子,往里面放洗浴用具和拖鞋、毛巾。
“算了,妈你不晓得她啊!我会扶着她的,坐在那里冲一把就出来,正好你们该去叫人的去叫人。”卢秀玉拦住老娘,赶紧把外套给妹妹披上,直接拿好钥匙钱包就出门了。
那头殷兰回家报信不提,张磊已经上楼来了,他也是第一次经历,人有些慌张但脑子还是清醒的 “妈,我骑车先去叫我老娘来家里炖点汤汤水水的,路上正好叫辆黄鱼车过来。您就受累帮我把家里收拾一下,秀贞说了这边一个柜子里的都是要带走的,您有经验看看缺什么补一下”讲完,钥匙一扔就一溜烟跑了。
卢秀贞晓得如果高温地方呆太久小孩子会缺氧,让二姐帮她稍微搓下背,她自己洗头用了二十分钟不到就出来穿衣服了,到家一看梁桂兰还再收拾呢!坐下后她才刚感觉到有规律地阵痛开始了。
以前分娩视频网上直播的都有,她也陪过好姐妹产,晓得这种疼只是最轻级别的,所以她自己很镇定,拿起一个苹果就啃,倒是卢秀玉比她还慌张,隔几分钟就要问问怎么样,被她几句话就岔开了。
一会儿一家子全都挤入这间小小的屋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要送医院,到底殷兰生孩子过去的时间还比较近,有经验“已经中午了,估计她这个频率要生最快也是晚上,大家先吃点喝点,也让秀贞有点力气,下午我们一块去。”
下午两点多卢秀贞坐在铺的厚厚的黄鱼车里被送到了妇幼保健院,这个时候她的阵痛自测大概是5分钟一次。病房里根本没有空床,还是卢秀玉想起她有个同学的妈妈在这里当医生才找人家帮忙,在病房里加了一张床,一屋子七个待产妇,卢秀贞一看就把他们都赶回去等消息了,就留了秀玉和张磊在,张母也赶紧去菜场买鸡炖汤。
有个圆脸的孕妇一直在扶墙来回走,卢秀贞知道她是在努力开盆骨,冲她笑了笑,那个孕妇也过来搭话“疼了多久了?”
“上午才有感觉的,你呢?”
“我前天晚上就进来了,结果睡了一晚不疼了,昨天才开始又有阵痛,这不正上下楼走走想早点生么!你这样估计明天能生出来就不错。”
“是吧!我家里人着急那么早把我送来,听着有人叫我都有点害怕。”好像是为了配合她,走廊那头传来一阵哭嚎,卢秀贞没忍住笑了起来。
“你倒是挺放松,这样才好生,我就一点也不怕,想着自己马上能见到孩子了,我身上都是劲,等开全指了,我准保一下就生个大宝贝,你躺着吧!我去溜了”说完她又慢慢地扶墙出去了。
卢秀玉不知道去哪儿晃了一圈,回来脸都白了“秀贞,你别怕啊!到时候顺着大夫说的做就行了”还用力握了握她的手。
“二姐,我看你比我还害怕,回头别不敢要孩子了”
“瞎说,孩子总得生的,你还是别说话把力气都攒下来,我看有的人哭的太厉害,大夫都不耐烦了。”
张磊打完热水回来也拿了个凳子坐在床头处“睡不着也闭上眼睛休息”拿手盖住了她眼皮。
一直到晚上吃饭时卢秀贞的疼痛开始愈发频繁,难受了她就把身子弓起来,或者拉着床栏杆咬着牙忍着,身下的枕头和床单都湿了,你妹的!网上不靠谱啊!洗头、洗澡毛用都没有。
张磊找护士来检查了一下,说是开了三指。
“那开到几指能进去生啊!”卢秀玉赶紧追问。
“一般六指、七指就可以推进去备皮了”
“那三指到六指一般需要多久呢大夫?”卢秀贞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这可不好说,还是看体质,有人很快,有人需要一天,你还是问问你母亲生产用了多久吧!这个多少都有些遗传”说完拿着托盘就走了。
“你们让她扶着那个靠背的凳子,腿劈开来坐,对对就那样,这样会开的快些。”旁边一个中午生完的产妇抬起头提醒他们。
“要是能扶墙往下练蹲,开的更快”这位更有经验。
卢秀贞颤抖着拉着椅子的靠背,往下蹲着,很像一只青蛙,坐完一组肚子就疼的无法继续,她站在那里等劲过去了又往下坐着,这一宿果然是没什么起色,三个人中那两个累的够呛,主人公因为被疼痛折磨,精神反而有着奇异的亢奋。
当卢秀贞觉得自己终于到达了忍耐的极限时,天籁之音终于传出来“行,这个推进去吧!”这时已经是2号早上八点了。
掌握不好用力方法,大夫喊不对不对,往下用力,秀贞一次次地尝试,催产的药水已经打了一针了,她鼓励自己再来再来,那个姐姐同学的妈妈也进来看她,在她用力的时候还用手帮她往下推肚子,终于两次以后,小孩的哭声传了出来,接着就是比生产还要疼痛的缝合,生孩子卢秀贞都没喊,在这叫爹叫娘起来。
缝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直到推出病房卢秀贞一点困意都没有,不科学啊!电视里不都演看一眼孩子就力竭而晕么!可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到了房间,大家都在相互恭喜,张妈妈据说提着糖和水果去医生、护士的办公室了。
“秀贞,辛苦了,现在难受么!”张磊赶紧凑过来,刚才听不到里面有什么动静,真是度日如年啊!
“很轻松,不难受了,生完就忘了疼了”看着他一脸胡子拉碴,眼圈又是带青的“你听我的,今晚上先回去休息,明天白天以后你养足精神在照顾我”
“嗯,等晚上探视结束我再走”
正说着进来个护士按了按她的小腹,卢秀贞疼的哎哟一声,那个护士看了看挂的水,眼风都没扫一下又出去了。
“孩子你看见了么?”
“刚在喂奶那儿看见了,说是检查完一会就抱过来,你没看到咱闺女真是俊啊!”张磊比划了一下长短“六斤七两,你吃的东西估计都补她身上了,褶子都比人家小孩少”
“呵呵!也不看看吃了多少好东西,我先眯会,你也在床尾那靠会吧!”卢秀贞终于沉沉睡去。
张磊仍旧像在家那样拍着她,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了……
☆、第64章 大开眼界
卢秀华和金水根坐着两辆走私的摩托车到了工业区的管委会,下来后经人指点不费劲地就找到了一个挂着“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牌子的房间,听到‘进来’的声音后,两人推门进去。
余主任一抬头,看穿着打扮就闻到了这两人身上浓浓的港商味道,他很热情地就迎上去“两位老板,免贵姓余,请问怎么称呼?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么?”
“您好!余主任,我们是李老板介绍过来了解一下情况的,鄙姓卢,这位姓金。”卢秀华和他握了握手就开门见山地说。
“李老板?嘶,噢!请问是永辉发具厂的李老板么?”
“对,就是永辉发具厂,他回去后得知我想找个生产场地,就推荐了您这里”卢秀华一笑“李老板说您是内地少有的工作高效的干部,肯定能够帮到我们。”
“哎呀!李老板真是谬赞,谬赞,两位进我们管委会门口时是否看到我们宣传的牌子了么”余主任似低调实炫耀地一侧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你们可能不晓得,这条标语我们挂在那里,年初deng公南巡时就没有反对,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业区最好的诠释,不夸张地说,港商来我们这里投资,我们不但能够保证‘三通一平’,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帮你们把手续都办好,在中国我们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金水根听了点点头“那很好,我们今天来呢!除了了解一下车间的事,还有就是想先请教余主任您介绍一下这个政策是什么意思”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报纸。
余主任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上个月东南亚最大的毛纺制造商——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叫做香洲毛纺厂的报道,香港媒体全程跟踪,细节非常详细“这个有什么问题么?”
“主要是报道中提到的‘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这两个新概念,我们这次就是想多了解一下工业区对于这方面的解释。”卢秀华给他指了指文中的这两句话。
“噢!这个啊!两位老板很敏锐啊!这样吧我能否先了解下两位是打算从事哪个行当的制造呢!”
“美发行业!我们在香港生产美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药水、养护药膏和美发配套器具,然后离岸出口外销。”
“规模大概会有多大?”
“主要还是在香港做,工业区这边我们想先试试水再看。”两人相视交换了个眼神,卢秀华开口回复。
“好滴好滴!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这样吧!我们可以先去实地探访一下,边看边说怎么样!”余主任站起来比划了个请的姿势,微弯着腰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到了别人的地盘自然从善如流,三人一行坐着小车到了工业区里面,一路上路过的正在经营、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造的厂房,余主任都会详细地告诉他们,这家是做什么行业的,老板的背景,大致的规模,很快他们两就对工业区的经济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边的产业结构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构成的,灯厂、鞋厂、手表厂、录音机厂、发具厂……还有最多的就是生产各种配件的五金加工厂,目前行当上和他们交叉的也只有一个永辉,跟他们生产同种商品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出现,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在产品结构上有优势,不只是单纯的手工劳作,主要还是取决于商品的化学配方好坏,门槛较高。
余主任告诉他们,像他们这种情况,工业区提供土地,可以由投资商在区域内加盖办公场所,当然假使不想一开始就有大投资的,考虑到难处,他们也有现成的旧厂房提供。
三人最后来到一边开阔地,这里有一排排的废弃砖房“这里是早前集体或者大队搞合作社时建造的工厂,如果对环境要求不是太高的可以考虑在这里按要求改建,我们可以帮忙找施工队,绝对能够保证在时效内做好。”余主任随手打开一间屋子,让卢秀华和金水根进去参观。
里面现在是空无一物的,房梁倒是很高,“占地面积大概多少?”
“像这种厂房一般两种,小一点2000平方米,大一点5000平方米,看你们需要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