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说的对,似云你的同qíng心这个时候要收一收。你的心意是好,但你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安全xing命。要是在京城你这么做我不反对,但是在这里你就不要想了,我不会同意的。”
    太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正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何似云被太夫人训了一顿,这还是他嫁到柳家来第一次被太夫人训诫。
    “娘,我知道了。”
    家乐有点无奈的看着何似云,好在他不是个糊涂的,不然有这样的大嫂他和柳言清会很辛苦。何似云除了在柳言承的死上受过打击外,一辈子顺风顺水没吃过什么苦,就连来了李家村后的日子也都过的很舒坦。所以同qíng心免不了多了点,但他真没什么坏心眼。有些事他不是没想过后果,只是看到流民衣衫褴褛,还有他们身边饿成了皮包骨的小孩子时,心里难免产生了过多的同qíng。这种同qíng李家村的人都有过,但他们都坚持不施粥。
    比起同qíng流民,他们更爱护自己的家人族人。
    “你打小就没吃过苦,所以不知道没吃没喝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家乐比你小,可是他小时候过的都比你苦多了。李家村也不是一开始就像这样,他们是在所有族人的团结努力下才发展成了现在这个规模。你小的时候还能挑这挑哪,而家乐却连挑都没得挑。他虽然是小李一族唯一的继承人,可是在吃穿用上都只是和普通的农户一样,吃粗食配野菜,偶尔有点ròu就欢喜的像过年一样。你想想这样的日子你过得下去吗?”
    太夫人坐在何似云身边,一句一句的给他讲透讲明,让他知道有同qíng心不是坏事,但是要用对地方。
    “娘,别在说了。云哥知道错了,他只是一时想岔了而已。”
    家乐阻止太夫人再说下去,何似云只是一时没想通,他不明白为什么李家村和柳家有这么多粮食不拿出来,反而不断的把饥饿的流民赶走。但是太夫人和家乐反对后说的这些话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太天真的,李家村不是京城那些高门大户,即使他们施粥也只会得到灾民的感谢,谁敢闯进他们家里去抢。但是李家村就不同了,一旦施粥哄抢是无法避免的,武力镇(压)也有限,流民一多就不管用了。
    所以为了李家村好,大家一致不同意施粥是对的。
    “看来还是我的经历太少了,以前就在京城那个圈子里转悠,出了京城也只要李家村和周围的地方转悠。太多东西想当然,结果就做出了糊涂事。”
    何似云事后这样的对家乐说道,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糊涂了。
    要家乐说,何似云不是糊涂,他只是没搞清楚事态的严重xing。以为还像他在京城那样,觉得不忍心同qíng灾民就施点粥做好事,却忘记了施粥也不是普通人家敢gān的。灾民是很可怜,但同时他们也很可怕。在他们心里施粥只会让他们感激一时,一旦没有粥可施就开始闹事,觉的对方是故意有粥不施想饿死他们,全忘记要不是人家的施粥,他们连几天都活不下去。
    有多少人家被流民弄的家破人亡?这些都是何似云看不到的。正因为看不到,所以他才同qíng心泛滥,想着施粥救人。
    “云哥还是太天真了,真应该让他过一过普通农户过的日子,只有这样他才明白人一旦饿肚子为了口吃什么都能gān得出来。”
    柳言清晚上也知道了,对家乐的做法很是赞同,他大嫂可不就是天真嘛!
    “不过云哥这个人也狠得下心,要是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教教,说不定他能成为一个权臣。”从他对付自己的父兄中就能看来出,何似云心狠的时候也是真狠。
    “云哥现在年纪也不大啊,才三十来岁正是壮年的时候。”
    家乐白了他一眼,什么叫年轻的时候,人家现在也不老。
    被家乐一吐槽某人突然想起自己和云哥差不了几岁,对比家乐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他也算得上是老牛一只,这个事实让某人的脸一黑。
    “睡觉。”
    家乐奇怪的看他某人一眼,这又是吃错什么药了,脸变的比女人还要快。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即使热也很快就睡着了,现在谁都没有心qíng想些别的事,大家只想这个荒年尽快过去。
    “有流民进了山,山里好多野物都被抓去吃了。”
    家乐站在李家村内的一座小山坡上,拿着他做的简易筒望远镜朝四周的山上看去(镜片是柳言清提供的水晶),果然在一些树木稀少的地方看到了人影。
    “这也没办法的事,大家都想活下去。别的地方已经找不到吃的了。野菜也早就吃光,河水又断流,里面的鱼都被他们捞的gāngān净净,现在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李家村这时也没有再挑水浇灌庄稼,河里只有中间一部分还有点水,其他地方都裂开了巴掌长的冰口。
    “小叔,就任由他们进山?”山上有大家藏的粮食,里正忧心的看着对面的山。
    “算了吧,要是他们找到就算他们命不该绝,现在已经八月了,再坚持几个月这旱qíng应该就能过了,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缺食,既然我们不施粥,那些藏在山里的粮食就看他们的运气了。”对于藏在他们后山上的粮食有专人看管,那山也在李家村的内部,流民几乎不可能穿过李家村去到那座山。只要那里的粮食没有丢,李家村就能坚持一两年。
    “是,还是小叔心善。”
    也许早在大家藏粮的时候小叔就知道流民会进山,可他还是让大家藏了。虽然不多,但是也能让一部分流民活下去,符合了天道的一线生机。李家村被保护的滴水不漏,但是一点血不出是不可能的,世上哪里有完美无缺的事,这样的事天道也不会允许它发生。
    果然,就在流民进山后的第三天,就有人找到了藏在山里的粮食。虽然不多,但是引得流民都往山里而去。当粮食被一一找出来的时候,李家村人都很镇定,即使其中一部分丢了粮食他们也没有着急。早在第一天族长就派人过来给大家解释了,大家都表示丢了就丢吧!就当作是做善事了,反正他们藏食地还有很多,那不过只是其中一处罢了。再说就算他们的粮食全丢了,族里也不会不管他们,所以李氏族人是一点也不担心他们没有吃的。
    用一些粮食免去了李家村一劫,所有人都觉得划算。
    盲目的崇拜大多数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在这种qíng形下脑残粉确实很给力。家乐的一句话让所有丢了粮的人都心平气和的接受了,没有人闹也没有人吵。流民中也有少数有见识的,见李家村丢了他们藏在山里的粮也不出来阻止,似乎默认了让他们拿,一个个心里对李家村的不满到是减少了许多。
    “神殿在施粥,可还是有很多人在外面流làng。”
    柳言清接到新的qíng报,说今年大周朝一半以上的国土都糟了灾,粮食产量还没有以往的一半。朝庭现在都急白了头,光靠神殿的施粥根本解决不了所有的流民和大旱。国库里的粮食一批批的发往受灾地,但是灾民太多,就算是施粥也坚持不了多久。
    皇帝和大臣们都很费解,大周朝从建立后都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头一次发生他们根本没有准备,一时间京城里也乱了套。一位和皇帝有点jiāoqíng的祭司偷偷传了话给皇帝,告诉他这是上天给他的处罚,如果皇帝不能解决这次的灾难,那么接下来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到时候大周朝将会迎来新朝代的更替。
    皇帝一听吓傻了,他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让老天处罚自己。几位心腹大臣被找了来,皇帝没有明说是因为他失德被老天处罚,只是说神故意降下灾难考验大周朝,要是挺不过就有灭国之祸。
    心腹大臣们一听,这哪行了。他们都是大周朝的权臣,要是大周朝没了他们自然也就跟着大周朝一起灭亡。所以一个个不断的出着主意,但皇帝都不满意。最后没办法皇帝开始消减皇宫用度,从太后到宫女一个没跑,全都缩减了份例。大臣们见皇帝都这样了,他们自家也就跟着减。减出来的银子跟民间有余粮的人或是米商买粮,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灾区。
    虽然买的粮只是杯水车薪,但是皇帝的态度表达出来。他还让各处官兵把乱哄抬粮价的人给抓了起来,把他们存的粮食都充了公,然后又运往受灾地。如此一来,灾qíng大减,起码灾民在一段时间内都有粥喝。
    缓解了灾qíng,皇帝又开始想自己究竟哪里失德了?直到某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自己这一辈子只做过一件让他违背皇帝德行的事。那就是设计杀了柳国公和他的大儿子,更布下陷阱差点又杀了现任柳国公。
    这件事是他心中的刺,他背叛了柳国公对他的信任,抛弃了自己的元帅,不顾两国jiāo战的危机,当时就一心想杀了柳国公。要不是关键时刻柳言清站出来接替了他父兄的职位,也许大周朝在那时就已经陷入了连年的战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