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女文,即使清水如俺,偶尔还素要给大家福利滴,女主角木看头,就由女配角上场……
众:妳什么时候清水了?
明日预告:
“为什么找我和妳表演这套组曲?” 她与lizzie既非情侣,更不相爱,所以凌不明白lizzie找她配对的用意。
§ 77 § 针锋相对
如此纯情的反应,逗得lizzie兴致大发,恶意地又把胸襟再往下拉,原本已遮不住的酥胸又露出大半,饱满挺立的昭告它的存在,“还是……妳被我吸引了?”
望着那呼之欲出的乳防,凌脑袋轰地一响,随即转过头去,双颊红得都快滴出血来,只得赶紧转移话题,制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妳刚弹的是舒曼的梦幻曲?”
lizzie还是那么大剌剌敞着,不过了然于凌那点心思,也就收起玩笑姿态,懒懒地,“没错,维也纳演奏会,我们要一起弹奏的就是舒曼这十三首包含梦幻曲的「儿时情景」。”
「儿时情景」是浪漫乐派鼻祖德国作曲家舒曼为其当时未婚妻,也是他后来的妻子,十九世纪最伟大女钢琴家克拉拉所写的情歌。林林总总共写了三十首,再从中选出十三首代表性曲目,称为「儿时情景」。
这十三首曲子全是舒曼根据自己青年时期与年幼克拉拉相处的回忆所写。乐曲里隐含许多他们两人才知道的默契细节。
当克拉拉弹奏这些舒曼为她编写的曲子时,总能忆起童年那些甜蜜点滴,包含两人做过的事,一起从事的游戏,感受着舒曼对她的情意。
“为什么找我和妳表演这套组曲?” 她与lizzie既非情侣,更不相爱,所以凌不明白lizzie找她配对的用意。
“我知道妳会弹琴,弹得也很不错,我想妳应该弹得来,就找妳了。”
lizzie言语明显有所保留,凌隐约觉得不对劲,思忖半晌终于恍然过来,“妳几时认识容?”
lizzie似乎没料到凌会问这个问题,先是怔了一下,而后莞尔笑答:“恰巧九岁。”
克拉拉正是九岁与舒曼相识,而舒曼年长克拉拉近十岁,两人属忘年之交,进而相知、相惜,最后相爱。
纪容也年长lizzie十多岁,lizzie又在九岁结识纪容,还是钢琴演奏家。这暗示已经够明显了,lizzie是把自己喻为克拉拉,而纪容便是舒曼。
她是想告诉凌,她对纪容的感情就有如作曲家舒曼与钢琴家克拉拉,两人间的牵绊远比凌想得深。
这样宣示意味浓厚的比划,确实很有lizzie的作风。
只是这次,凌不会再自贬自哀的让步了。她唯一可以和lizzie公平竞争的机会,仅剩这次,失去这次机会,她将永远失去纪容,她只有放手一搏。
“我不会输妳的。不论弹琴,还是爱纪容这件事。”
虽然琴技不如lizzie浑然天成,成熟精妙,但凌自小学琴,纪容总帮她找国内最好的老师,一路走来也受过不少指导老师赞赏推崇,严格来说她的琴弹得并不差。
lizzie并不为凌咄咄逼人的态度恼怒,只拉拉前襟,而后由琴前站起,似笑非笑做了邀请,“在这之前,我认为妳应该先想想如何挽救自己生锈的手感。”
* * * *
进酒店工作以后,凌几乎没时间也没心力练琴,手感自然生疏不少。
「儿时情景」虽是舒曼回忆年幼克拉拉所写的乐谱,但绝非给儿童所弹之曲。相反的,因为是以成年角度回顾童年时期,是故指法并不简单。
加上赠曲对象乃当时贵为钢琴大师,演奏技巧凌驾同期李斯特、萧邦与鲁宾斯坦的克拉拉,因此那个时期部份乐评家甚至认为这是独奏有所难度的曲子,反而较像合奏的曲。
公元一八四八年莱比锡的布莱特科普夫与黑特尔公司于是出版钢琴四手联弹版。
lizzie此次就是要和凌双人联弹「儿时情景」。
撇开乐谱熟悉度不谈,记谱对凌来说并非难事,然而对着lizzie这个劲敌,她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是什么的微妙情绪,这种情况下,两人就算独立演奏同一曲目都有难度,更遑论联弹。
与lizzie紧贴坐在一起,弹琴中肢体有所碰触,她怎么都无法想象。
lizzie让凌先独自练习她那部分的谱,曲子练了几次,手感是渐渐回来了,但怎么弹感觉都不对,琴曲意境总没办法正确揣摩出来。
练得凌十分挫折。
正确无误照谱弹,和把一首曲的灵魂里里外外极致发挥,两者中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浪漫主义并不过份执着于一定的节拍及速度,跟着琴谱标记走绝非必要的选择。” lizzie在旁看凌练琴快一上午,大概真是有点惨不忍睹,终于忍不住出声相救。
lizzie起身坐到凌身旁,她身上淡淡好闻的气息迎面袭来,顿时稍微舒缓凌沮丧的心情,lizzie跟着顺手弹了几个音,同样的谱,lizzie弹来就是细致入微,音色异常优美。
“练曲前,得先了解作曲家撰曲的动机及心境,甚至是作曲家本人。”
“……”
“舒曼生长在富裕但中规中矩的家庭,本该背负家族期望当个律师,却因为忘不了对音乐的热情,最终放弃法学院学业,转而投入音乐世界。
“不过启蒙太晚,二十岁才开始全力学琴,错过了练习黄金时期,为弥补遗失的时光,又以错的方法加强指头灵活度,过度练习的情况下,终导致右手手指报废,无法一圆演奏家梦想,最后转入作曲领域。
“舒曼在克拉拉父亲麾下学琴的时候,克拉拉已开始展现过人的弹琴天赋,年纪尚小的克拉拉等于是舒曼理想的托付,他在她身上看见自己渴望的,又因年长克拉拉多岁,他对克拉拉可以说近乎于守护的角色,所以克拉拉曾说她有时象是舒曼的孩子。
“后来两人开始相恋,遭克拉拉父亲反对,因当时舒曼在音乐上无所成就,而克拉拉已开始大放异彩,舒曼不确定这样的自己是否有资格获得克拉拉的爱,所以不敢接近克拉拉,直到克拉拉有次演奏会弹了他为她作的曲,确立克拉拉对他的爱,舒曼才积极找回这段感情。”
“「儿时情景」便是舒曼失而复得这段感情后所写的曲,当一个人已确定自己的情感,再回头忆起未相爱前美好的点滴,这样的心情,我想妳应该觉得熟悉。”
凌知道lizzie是指她与纪容。纪容把凌视为人生的托付,一切对人生的理想全投注凌身上,无畏风雨守护她,支持她,只想看见凌在人生道路上发光发热。
这点确实有点像舒曼和克拉拉。
但纪容终究不是舒曼,凌也不是克拉拉。
因为纪容并不爱她。发现凌的感情后,纪容的选择是推开她。
舒曼的回忆是热切而甜蜜的,凌只有苦涩,两者怎能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朵朵:素到鸟该下注滴时候鸟,伙伴们觉得谁会胜出捏?战利品为俺滴艳舞一支
众:那还是洗洗睡了,等看文吧
明日预告:
即使谈话内容与往常无异,但不知怎的,凌就是可以发觉纪容话里那一丝寂寥的落寞。
§ 78 § no.1对决
但纪容终究不是舒曼,凌也不是克拉拉。
因为纪容并不爱她。发现凌的感情后,纪容的选择是推开她。
舒曼的回忆是热切而甜蜜的,凌只有苦涩,两者怎能相提并论?
“妳再弹弹看。”
在lizzie鼓励下,凌试着重头弹一遍,这回忆起许多孩提时期和纪容相处的点滴,想着那些或许不会再归返的美好时光,拂键时就分外心酸。
本该生动饶富趣味的「捉迷藏」,奏来却死气沉沉;「孩子的请求」里那平静虔心祈求的孩子简直像在哭泣,更别说整个往下沉的「无比幸福」。
心都沉到底了,还能称为幸福吗?
听凌练习得七零八落,lizzie没说什么,默默加入演奏,只起了几个音,气氛就骤然不同。
原本哀伤的感觉慢慢消融,lizzie专心一志扮演琴谱里被呵护,无邪天真的童年克拉拉。凌一下给唤醒小时受纪容保护,与纪容嬉戏那种单纯感觉喜悦的心情。
似走入时空隧道,回到无忧无虑的幼年时期,看见另一个和自己一样小,正在玩耍的lizzie。
小lizzie见着凌,不由分说就抓起她的手一起游戏,两人尽情地读童书,对彼此说故事,玩捉迷藏、骑木马,跪坐在暖炉旁画画,末了一起上床,双手合十诚心祈祷美梦成真,而后心满意足入睡。
凌弹得相当畅快,大汗淋漓,都不晓得自己有多久没这么快乐过。这种由内而外,自胸腔而发的愉悦,激得她全身一阵阵颤动。
彷彿感染凌的欢愉,lizzie微笑凝视她,神情很柔和,“很久没见妳如此高兴了。”
这一切全是lizzie的功劳,凌晓得lizzie是特意激励她。
照理lizzie应该不乐见她和纪容有所进展,却还是鼓励她。
在一片灰暗低迷中,给了她一点光亮,让她看见希望,带她沉浸孩时纯粹的美好,否则凌是无法弹出方才的佳作。
“谢谢妳。”
忘却纪容给她的痛并不容易,然而刚才短暂的时光里,lizzie确实做到了。
一股异样的感觉油然生起,凌彷彿再也记不得当初和lizzie敌对的原因,对着眼前明眸皓齿,脸部线条优美的女子,原本疙瘩的稜角全不见了。
* * * *
全心投入练琴的感觉很愉快,和lizzie搭配也从最初的不熟悉,到后头越发顺畅。一周下来,凌明显察觉自己琴艺的进展。
她的个性固执,不认输,遇强则强的性质。lizzie又是钢琴演奏家翘楚,在她不藏私的示范指导下,自身显著的进步令凌异常亢奋。
“低音音符要弹得像说话。”
“处理经过句是把手指贴近键盘自然下压,而非敲,和弦则以手腕控制力道,非用肘部力击。”
“第二段五至六小节毋须任何突然的起伏,妳得逐渐一点一点放慢,没有延长音,悄悄滑入下一段开头。”
lizzie弹琴澎湃热情,狂傲不羁,对于细节之处又毫不妥协,每吸收一些,凌就脱胎换骨一些,截然进入另一种境界。不仅琴技,连表现音色的方式也变得丰富而有深度。
lizzie与她练习的模式犹若两位孩童在乐曲里嬉闹追逐,累了就发点小呆,休息过后再继续下一回合。
如此密切的互动中,不知何时开始,凌发现她全然可以琴声察觉彼此心境巧妙的转换,不再需要言语表达。
到了演奏会前几天,凌已完全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