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不能听,挥手让汤圆儿,桂嬷嬷退下。
    苏嘛拉姑待汤圆儿,桂嬷嬷两人走后,才双目正视皇后娘娘说道,“皇后娘娘,太皇太后她早几年就知道皇后娘娘的特殊之处了。奴婢也是在太皇太后驾崩前才得知,太皇太后在皇后娘娘逃出宫那一年对皇后娘娘有所怀疑。因为没有哪个大家女子能有皇后娘娘这样的作风。太皇太后只是对皇后娘娘的改变怀疑,后来太皇太后逼问过几次万岁,万岁才告诉太皇太后您的真实身份。”
    皇后娘娘等苏嘛拉姑说完这一段话,早就目瞪口呆,他的身份就这样现出原形1啦,还是康熙主动给人家孝庄坦白从宽的,康熙到底做的什么事!告诉太皇太后后,也没有告诉他,他被出卖1了,让他依旧这么装疯卖傻当皇后,康熙的心理怎么这么见不得他好呢!皇后娘娘暗暗咬牙切齿,把康熙骂了个狗血淋头。
    苏嘛拉姑看了眼皇后娘娘的脸色,又说道:“皇后娘娘别怪万岁爷,万岁爷也有他的无奈。你们这么多年都走过来了,这些事又算什么。太皇太后知道后,也接受了皇后娘娘,娘娘说是不是。这些年太皇太后对皇后娘娘也很用心。”
    苏嘛拉姑劝道,没说自从太皇太后知道这事后,那几年频繁召见皇室供养的萨满大师之类的人。后来太皇太后病重后,才停止这些召见。当时苏嘛拉姑不知道皇后娘娘的事,只是以为她的主子老了对这些事情更加信奉,直到太皇太后驾崩后,她才知道这些缘由。
    皇后娘娘听了苏嘛拉姑的劝,没说话,让苏嘛拉姑继续说。“太皇太后知道这事后,驾崩前才留下这个遗命让我礼佛十五年吗?”
    孝庄还算好一些,没因为知道那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找个源头把他烧死,已经算好了。当然这得多亏他这些年老老实实,还为皇室生了几个儿子,看在他辛劳十几年,康熙也还健健康康,才放过他,不然的话,皇后娘娘心想,就算康熙执意要保他,太皇太后临死前要他命,也会有人来执行。
    “太皇太后知道后,驾崩前召见过西藏活佛。她没和活佛说皇后娘娘的事,只是询问,如何对皇上和皇后娘娘最好。后来活佛说只要皇后娘娘诚心诚意礼佛十五年,可安大清,可兴皇室。太皇太后听后也考虑了很久,才下了这个决定。”苏嘛拉姑说道。
    皇后娘娘听后心里更是不满,就因为那个活佛秃驴这么一说,他就要给佛祖诚心诚意烧香十五年?这叫什么活佛,还有没有天理啊。他可不是有慧根的人。
    “皇后娘娘,奴婢虽然知道皇后娘娘的事,但是奴婢就算死也不会说出去。”苏嘛拉姑看皇后娘娘皱紧眉头,以为皇后娘娘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忙说道,给皇后娘娘跪下。
    皇后娘娘一回神,看到苏嘛拉姑要下跪,赶紧把她扶起来:“姑姑,本宫不是担心这个。本宫很相信姑姑的话。本宫是在想,太皇太后因为活佛一句话就让本宫礼佛十五年,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呢?”
    苏嘛拉姑听了皇后娘娘的话,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主子吩咐的事,奴婢也不好说什么。皇后娘娘就照主子说的做就好。主子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很欣慰皇后娘娘的孝心。”
    皇后娘娘的嘴角抽了抽,这算什么理由,不来慈宁宫他还不知道自己倒霉是因为一个和尚的话,现在知道了比不知道更好,也没有再和苏嘛拉姑争辩,想了想,提起笑脸又问道:“太皇太后有没有说礼佛的时候本宫还能做些什么?比如偶尔透透气什么的?”
    谈谈条件
    苏麻喇姑听到皇后娘娘的话,眉头皱了一下,太皇太后让皇后娘娘到慈宁宫闭宫礼佛,不就正正经经地礼佛吗?何有透透气之说。 看到皇后娘娘期许的双眼,斟酌着字句说道:“皇后娘娘,这太皇太后没说……”
    皇后娘娘一听,拍手笑道,“这不就对了吗?太皇太后只是说让本宫在慈宁宫闭宫礼佛十五年。只要本宫每日礼一下佛,和佛祖见见面,慈宁宫宫门闭上个十五年,本宫到哪里太皇太后都不会怪罪。因为没有违背活佛老人家的那句话,是不是啊,姑姑?”
    苏麻喇姑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皇后,难道这就是皇后娘娘本来的形象?以前规规矩矩,还是太皇太后眼利,能找到皇后娘娘的破绽,现在皇后娘娘根本就无一丝国母风范,在和她这个奴才讨价还价,“皇后娘娘说得这个也有些道理。太皇太后只留下这句让你到慈宁宫礼佛的话,也并没有强求皇后娘娘住在慈宁宫十五年,只是……”
    “姑姑说得太好了。”皇后娘娘笑着赶紧打断苏麻喇姑后面那些话,“本宫就知道太皇太后还是很疼爱本宫的,要是本宫真的安安静静地处在慈宁宫,不理宫中任何事务,不好好照顾皇上,不为爱新觉罗家操心,太皇太后若是泉下有知,也会骂本宫辜负了她的好心。本宫实在不忍呐。你想想,太皇太后让本宫礼佛,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给皇上祈福,给皇室祈福,给整个大清祈福,而不是为了把本宫关起来。这样关久了,照本宫这性子,没准就会生了些怨气,这是对佛祖不敬。太皇太后一直都最了解本宫,苏麻喇姑难道不知道吗?”
    苏麻喇姑听到皇后娘娘的话沉默不语,皇后娘娘再接再厉说服道:“太皇太后留下的旨意,我们这些后辈就要好好理解她的心思,若理解错了,这不是对太皇太后不敬吗?这种事本宫可做不出来。”
    “那请问皇后娘娘的意思?”苏麻喇姑理智地不和皇后娘娘争辩,问皇后娘娘是如何理解太皇太后的旨意。
    “本宫是这样想的,”某只毫不脸红,“姑姑,您先算算,本宫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本宫对活得长命些没什么期待,没准一场大病就让本宫离开人世……”
    “皇后娘娘慎言,这种话说不得!”苏麻喇姑听到皇后娘娘诅咒自己赶紧跪下打断皇后娘娘的话。
    皇后娘娘只好先收起话头,把苏麻喇姑扶起来,又说道:“姑姑先听我说完。本宫对寿命这一类东西确实没什么期待。今年已经三十五,若真的照你的那个意思,太皇太后要关本宫十五年,那个时候等本宫出了慈宁宫,已经五十岁,离大限也不远了,若是不幸,也许本宫出不了慈宁宫,大限早至。姑姑想想有没有道理,你觉得太皇太后会这么做吗?”
    苏麻喇姑听了皇后娘娘的话,心里说道,也许太皇太后就是这个意思,毕竟皇后娘娘是怪力乱神的产物。不过苏麻喇姑向来对皇后娘娘有些好感,还是没打击皇后,“皇后娘娘说得对。”
    “太皇太后最是仁慈。本宫来宫里这么多年,对这些都是深有体会的。”皇后娘娘感慨地说道,心里却骂,才怪!想了想又把苏麻喇姑除了孝庄另一个最重视的人康熙抬了出来,“太皇太后不会想关本宫这么多年,本宫与皇上这么多年感情深厚,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皇上还需要本宫为他打理好后宫。太后不喜理这些烦心事,本宫要接手,让皇上能过得舒舒服服,才能更好地管理大清。皇上知道太皇太后这个遗命,他为此也烦恼不已,本宫怕他为难,也理解错了太皇太后的旨意,便决定前来和姑姑商量一下。”
    苏麻喇姑点点头,太皇太后就是担心皇上和皇后感情太好,感情用事是大忌,这皇后娘娘还是看得清,怎么会想要用这个来说服她呢。
    “本宫决定到慈宁宫礼佛,也好好琢磨过太皇太后的懿旨。所以本宫认为太皇太后是会同意本宫偶尔出去透透气,若本宫不问世事不理宫务,那太皇太后尽可直接下令让本宫皈依佛门更省事不是。大清不需要这么没有用的皇后。姑姑,本宫说得对吗?您还会认为本宫偶尔透透气是不合规矩的事吗?”皇后娘娘诱惑性地说服道。
    “皇后娘娘,您让奴婢再好好想想。”苏麻喇姑说道,皇后娘娘说得这些她都已经明白,皇后不会不理太皇太后的遗命,只是要求偶尔能出慈宁宫,这个要求并不为难。“皇后娘娘,您还是先礼佛吧。奴婢先退下了。”
    “好吧,姑姑。”皇后娘娘说道,心里明白苏麻喇姑已经被他说服了一大半。他并不急,等定妃的十二阿哥一抱过来,苏麻喇姑就会被他完完全全说服。十二阿哥还小,与世隔绝怎么行,苏麻喇姑这么重视皇室子孙,一定不会阻止他带十二阿哥出宫溜达。
    皇后娘娘在慈宁宫住了几天,每天和佛祖面对面,无聊至极。不过很快,三岁的十二阿哥被抱过来慈宁宫让苏麻喇姑教导,抚慰苏麻喇姑晚年的孤独生活。十二阿哥一抱过来慈宁宫,苏麻喇姑整个生活重心就围着这个小阿哥转,人也渐渐从孝庄驾崩的悲伤情绪走了出来。
    皇后娘娘趁苏麻喇姑心情不错,成功地哄好苏麻喇姑,得到透气的机会。苏麻喇姑的本意是让皇后到御花园转转,可是等皇后娘娘透气一天没回来后,她才醒悟过来,皇后是出宫去透气了。这个常年爱出宫的皇后娘娘让苏麻喇姑头疼不已,报信给皇上,才得知皇后娘娘一早就通知了皇上,苏麻喇姑才放下心来,好好教育她身边的小十二。
    康熙二十六年,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在这年夏季出生的,时间只隔上一个月。一年出生两个阿哥,本来是后宫的大喜事,不过因为孝庄病重,到冬季驾崩,这喜意早就被冲淡。好在十三阿哥的额娘敏妃章佳氏,十四阿哥的额娘德妃乌雅氏都是康熙的宠妃,这两个阿哥还是幸福皇家小孩,没受到什么委屈。
    康熙对这两个小儿子也很喜欢,有空就会到敏妃,德妃那里坐坐,逗逗十三十四两只娃。皇后还在坤宁宫的时候,康熙一个月到其他宫的时间大概有半个月,有空也会跑到坤宁宫和皇后聊天玩耍,放松他的心情。皇后娘娘去慈宁宫后,整个后宫的女人都恨不得在宫门放鞭炮祝贺,少了皇后娘娘这个独宠份子,实在是后宫天大的福利,康熙下朝到后宫走走也会到其他宫坐坐,这一坐她们晚上就可以把皇上留宿自己宫中。
    很可惜,就算皇后不在,她们也争不过有儿子的章佳氏和德妃,皇后很清楚康熙内心深处还是有些童心,自从他把小十一逗到见到康熙就躲的份上,康熙就多了一个爱好,逗婴儿,纯粹是小十一曾经那么听话可爱,而现在对康熙却不感冒的为父心理阴影。
    皇后娘娘哄过苏麻喇姑,得到透气的准许就给康熙传信儿,写了一张小纸条让宫女带给康熙。康熙收到纸条的时候,正在德妃的永和宫玩小十四,捏着婴儿胖嘟嘟的脸。看完纸条,手不自觉地用力,只把小十四这只嫩娃给捏哭了。
    “哼,这皇后!”康熙心里暗哼道,骂自己没事瞎操心,皇后自己才没几天就混出宫去了,还写着,我已出宫,玄烨勿念,帮我照顾好儿子,回宫之期未定,到时候再给你传信。
    康熙摸摸把小十四捏红的脸,对一旁看着儿子心急的德妃说道:“朕有事,今晚就不过来了。”潇洒地拿着皇后的纸条,拍屁股走人。
    留下暗自跺脚的德妃,得知是慈宁宫皇后传来的信,心里又不由地给皇后加上一笔。德妃在后宫的地方其实已经很稳当,她生有三个阿哥,一个公主早殇,前年又生了一个公主,现在身边有四个孩子傍身,实在是宫女出身的妃嫔第一福气之人。不过她也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皇后娘娘比较,却忘了她什么身份,皇后什么身份,皇后出身就比她高了不知几筹。后宫的女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争宠,生儿子,德妃是一个很正常的后宫女人,亲近皇后的六阿哥德妃咬牙,可是儿子是自己掉的肉,不舍得骂,只好把事算在皇后头上,被佟贵妃抱养的四阿哥,亲近皇后的儿子,德妃是根本对他亲近不起来,现在好不容易又生了一个小十四,这小十四她可要好好养着,好在皇后要被关在慈宁宫十五年,等皇后出来,这后宫没准都变天了。德妃想通后,心情就不自觉地好起来。
    毓庆宫,这是康熙特别为储君太子建的宫殿。太子大婚就搬了进来。皇后娘娘还没出宫的时候就先来这里看二儿子,刚好小狐狸十一也在。
    “皇额娘,你不是在慈宁宫礼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