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做在慈宁宫礼佛两年多,这次康熙亲征,举国知道,皇后娘娘自然要出宫安抚这些命官家眷。要知道太后的地位虽然高,虽然皇后不在中宫的时候太后会接见命妇,可是能见的人不多,太后也不喜欢理这些事情,所以一些贵妇还是会抱怨,而中宫一直都是众宫之首,这时候皇后娘娘接见命妇,他的象征意义更能起到安抚命官家眷的作用。
    整顿后宫,安抚命妇,皇后娘娘一回宫,行事手段丝毫不见因两年不理事而生疏,用桂嬷嬷的话,皇后娘娘一回宫,那就是全宫人都只知道皇后娘娘又回来啦。
    太子监国,皇后坐镇中宫,整个国家依旧有条有理地运行着,康熙亲征噶尔丹的影响因为朝政处理得好,很快就降到最低。
    康熙一路行军到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亲自指挥进军。同时令盛京将军、 吉林将军各率所部兵力,西出西辽河、洮儿河,与科尔沁蒙古兵会合,协同清军主力作战。
    可惜右路军北进至乌珠穆沁境遇噶尔丹军,交战不利南退。康熙接到右路军的军报的时候,气得大发雷霆,右路军行军冒进,居然为了抢功而误入噶尔丹的埋伏,整整损失了上万清兵。这些清兵都是大清辛苦养着就为了战时一刻,结果真正的硬仗还没打,就因为将领的白痴而全部丧命!
    康熙果断下令对右路军失责将领的军法处置,得知噶尔丹乘势长驱南进,渡过沙拉木伦河,进抵乌兰布通。而康熙率领的清左路军也进至乌兰布通南,康熙便急令右路军停止南撤,与左路军会合,合击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并派兵一部进驻归化城,伺机侧击噶尔丹归路。
    马兰布通位于克什克腾旗之西。该地北面靠山,南有高凉河(沙拉木伦河上游的支流),地势险要。噶尔丹背山面水布阵,将上万的骆驼缚蹄卧地,骆驼背负木箱,用湿毡蒙住,摆成一条如同城栅的防线,称这条防线为“驼城”,并令士兵躲在驼城里边,依托箱垛放枪射箭。
    清军以火器部队在前,步骑兵在后,隔河布阵。八月初一中午,交战开始。
    清军首先集中火铳火炮,猛烈轰击驼阵,自午后至日落,将驼阵轰断为二,然后挥军渡河进攻,以步兵从正面发起冲击,又以骑兵从左翼迂回侧击,噶尔丹大败,仓皇率全部撤往山上。
    这次的交战成功把噶尔丹军围击困在山上,第二天噶尔丹遣使向清军求和,乘机率残部夜渡沙拉木伦河,狼狈逃窜,逃回科布多时只剩下数千人。
    康熙坐镇军营指挥营帐,收到捷报的时候,也震惊神机营在这次征讨噶尔丹立下的功劳。看来皇后说得没错,未来如果清兵再不改变兵制,迟早会被其他国家用火器轰开国门,还好,现在还来得及。
    为了防御噶尔丹再次进攻,康熙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部署,加强边境守备;巡视漠北诸部,稳定喀尔喀蒙古上层,将逃居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左中右三路,编为37旗;设立驿站和火器营,沟通内地与漠北地区的联络,专门训练使用火枪火炮。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很快结束,没想到噶尔丹并没有死心,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又开始猖狂起来。这次康熙依旧没有顾皇后的反对,决定再一次亲征。
    皇后娘娘见上次康熙平安回来,便不再那么担心,认为历史可能改变了,可是他只知道康熙亲征噶尔丹这件事,根本就不知道康熙会来兴致亲征第二次。不过既然第一次没事,那第二次也应该不会有事,皇后娘娘心里想到。
    结果皇后娘娘这头甩下后宫的担子刚出宫没多久,康熙就被人送了回来,康熙得了急病,随行的人不敢大意,火速把康熙送回宫。
    皇后娘娘赶回宫时,太医依旧手足无措,提着脑袋说学术不精,对康熙的急病无从下手。康熙已经在床上昏迷了两天,太子正在他身边亲身伺候得病的康熙。
    皇后娘娘把太子劝下,一面让李德全找来皇家养着的洋医生,一面亲自给康熙喂汤药。康熙昏迷,汤药不进,皇后娘娘一边心里暗骂康熙是自己找衰,明明这次并不用他亲自出征,没想到上次去还玩上瘾了,这下好,他要是再不醒来,看能瞒多久,到时候就是举国震动的大事。
    皇后娘娘让人找来细长的管子,像倒漏斗一样把中药给康熙灌进去。中医既然没法治,那西医应该可以吧。怎么说康熙洋的这些洋传教士还是有些本事的,死马当活马医,康熙也不会那么早就挂掉。
    皇后娘娘虽然心里抱怨地这么想到,可是对康熙的病情还是很着急。
    西洋医生诚惶诚恐地给康熙看过以后,还真被他看出病症来,告诉皇后娘娘康熙患的是疟疾。居然是疟疾把康熙给弄倒下,这在二十一世纪一个奎宁胶囊就可以治好的病现在依然还是要命的疾病。
    “有没有药品可以医治?”皇后娘娘问道。
    “尊敬的大清皇后娘娘,这个疟疾可以用金鸡纳霜。”洋医生低着头对皇后娘娘说道。
    “皇后娘娘,金鸡纳霜,奴才记得内务府有收,过西洋的进贡。奴才这就去取来。”李德全听到洋医生对万岁爷的病有医治的把握,刚好这药内务府有,那还能不高兴地去派人拿来。
    皇后娘娘给康熙用过药后,还是一直守在他身边,怕康熙用过药后有什么不适。半夜的时候皇后趴在床边正半睡半醒,就到康熙喃喃自语的声音,起来认真听听,还真是康熙的梦话。
    “皇后……皇后”
    皇后娘娘靠近了一点听,却康熙又出了皇后两个字不再说什么。
    正当皇后娘娘准备不理他,继续睡觉的时候,惊讶地从康熙口中听到康熙叫他的名字。
    “卫逸星,逸星……别走”
    这个名字康熙在皇后娘娘清醒的时候从来没叫过,从皇后娘娘来到清朝的二十八年里,皇后娘娘第一次听到康熙在睡梦中唤他名字。
    “还算是有些良心。”皇后娘娘微微一笑,握住康熙的手
    得罪皇后
    康熙在用过药后的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最新章节,最快更新尽在 .5026.眼睛睁开来就看到身边睡得死沉的皇后娘娘,康熙翘起嘴角,想轻轻地用手摸摸皇后的脑袋,奈何有些提不起力气。
    人们都说患难见真情,皇后真的没让朕失望。康熙心里欣慰的想道。
    皇后在康熙醒来没多久,也睁开了眼,见康熙醒了,打了一个哈欠,说道:“你醒啦。”
    那语气就好像是康熙睡觉刚醒一样,而不是重病昏迷醒过来。
    康熙的欣慰被皇后那语气给一下子扫没了,不满地说道,“朕历经生死醒过来,怎么到了皇后嘴里就好像吃大白菜一样容易呢?”
    “你先别说话,养养力气,瞧你现在说话都虚弱得很。”皇后安抚小心眼的康熙,“我是知道你命大,没那么容易被小病搞垮,这不是醒过来了吗?”
    “哼,我看你巴不得朕别醒过来。”康熙说这话的时候根本就想都不想,就想激皇后。
    皇后听到康熙这话,瞠目结舌地看着身边这个男人,气急:“他妈的,你这个王八蛋!你昏迷的这些日子是谁一直照顾你,你说这话有良心么你!”
    康熙的话一说出口就后悔了,这话如果皇后想歪可能会以为他在猜忌他和太子。毕竟如果他醒不过来,驾崩后继位的就是太子。不过康熙现在真的没这个心,也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听到皇后骂他没良心,也怒着跟皇后杠起来。
    皇后娘娘气得从龙榻上爬下来,不理康熙,连告退都没有,就大步走人,走到屏风的时候还狠狠地踢了一脚,发泄他的怒气。
    皇后走后没多久,李德全就在外边高声问道,康熙需不需要他伺候。
    康熙把他放进来后,还是一脸怒气。
    李德全亲自,小心翼翼地伺候康熙洗漱,看来那金鸡纳霜真的有效,主子这才用药一个晚上就醒了过来。皇后刚刚怒气冲冲的走了,现在主子的心情也不好,难道主子和皇后娘娘又闹了不愉快?这可怎么好,主子能醒过来,还是多亏皇后娘娘见多识广,及时叫洋医生给主子治好了病。怎么才一醒,俩人就闹起来了呢?
    康熙的身体因为病了这么多天还是很虚弱,脸色也仍旧苍白。“李德全,这次救了朕的是哪个太医?太医院要大赏。”
    “回万岁爷,这次是皇后娘娘叫西洋医生给您看的病,太医院没法子,洋医生让给您用一种金鸡纳霜的药,本来大臣们不肯,认为西洋医生徒有虚名,要皇后娘娘慎重行事。皇后娘娘顶着满朝和太后的压力,给您用了药,万岁爷未醒的这些日子,皇后娘娘带着众阿哥轮流给万岁爷守着。万岁爷能醒过来,皇后娘娘应该是功劳最大,也是最开心的一个。”李德全跪下说道。万岁爷和皇后娘娘这么多年,冷战,吵架,就像平常夫妻一样,虽然很快会和好,但也需要一个和事佬在中间调解。
    康熙听到李德全的话,心里更后悔。手机下载请到 .txt6.不过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现在皇后已经回了坤宁宫,他现在还病着,没法去当面哄皇后。
    “万岁爷,奴才现在去叫人给万岁爷备早膳,再去请太医院的太医和西洋医生一同给万岁诊断一下。可否?太子,皇阿哥,和大臣们,是不是要通知一声,万岁爷已经醒了?”李德全察言观色道。
    “你先下去吩咐吧。”康熙说道。
    “喳。”李德全领了旨意就转身出去吩咐。
    康熙听到李德全说早膳的时候,突然想到皇后当初给他煮的青菜豆腐粥,那时皇玛嬷刚驾崩,正值哀痛之际,皇后为了哄他吃饭,煮了肉粥,因为孝期不能食肉,就把肉挑出来告诉他煮的是青菜粥,喂他吃下,补充精力。他吃出肉味没说,皇后自己也没说,可是从这小小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皇后对他的关心,更不用说其他的事。
    朕怎么老是气皇后呢?康熙有些懊悔地想到,总是口不对心,都一起相处二十几年了,怎么还是这样。这回该怎么把皇后哄回来呢?
    不过康熙很快没时间纠结惹怒皇后的事。太医看过后,康熙用完早膳,太子得知康熙已经醒来,早早就带着留京当差的皇阿哥,还有上书房的大臣过来,给康熙请安,问过康熙的身子状况后,见康熙恢复了一些精力,才上报这段日子的朝中大事。
    “皇阿玛,费扬古将军已经向京传来捷报,击溃了噶尔丹军,噶尔丹兵败内乱被杀,但有一部分余孽往西南逃去,进入了西藏。费扬古将军本来要带大兵回朝,但大阿哥胤褆与五阿哥胤祺却坚持带兵继续深入追击噶尔丹军余孽。今早费扬古将军的折子刚抵京城,儿臣见皇阿玛已醒,便把折子带过来,让皇阿玛过目。”太子说道。
    “?”康熙听了皱眉,“你们怎么看胤褆这次行事?”
    今早来见康熙的都是上书房行走的大臣,索额图和明珠,一个志得意满,一个眉头不禁皱一下,而剩下的三个同样行走上书房的大臣,马齐,张英俩人年纪稍大,谨小慎微,而佟国维是今年才刚进上书房行事,看看身边这两个同僚,也明智地不出声。
    太子见这几个大臣都在打太极,便知道若没人起头的话,就可能一直沉默下去。
    “皇阿玛,儿臣认为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情况都是区区一个小折子上写的。胤褆,胤祺为何会坚持带兵深入追击噶尔丹余孽,不是现在该追究的问题。儿臣想这事要等胤褆胤祺回朝后再追究,现在要做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