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清了她们,而后慢慢的走上台去。大赤包的花篮献给东阳,招弟的献给井田。井田把眼从天花板上收回,看着招弟:坐着,他和招弟握了握手。然后,母女立在一处,又教台下看她们一下。台下的掌声如雷。她们下来,晓荷慢慢的走上了台,向每个人都深深的鞠了躬,口中轻轻的介绍自己:“冠晓荷!冠晓荷!”台下也给他鼓了掌。
    蓝东阳宣布开会:
    “井田先生!”一鞠躬。“菊池先生!”一鞠躬。他把台上的人都叫到,给每个人都鞠了躬,这才向台下一扯他的绿脸,很傲慢的叫了声:“诸位文艺作家!”没有鞠躬。叫完这一声,他愣起来,仿佛因为得意而忘了他的开会词。他的眼珠一劲儿往上吊。台下的人以为他是表演什么功夫呢,一齐鼓掌。他的手颤着往衣袋里摸,半天,才摸出一张小纸条来。他半身向左转,脸斜对着井田,开始宣读:
    “我们今天开会。”
    “因为必须开会!”他把“必须”念得很响,而且把一只手向上用力的一伸。台下又鼓了掌。他张着嘴等候掌声慢慢的停止。而后再念:
    “我们是文艺家,
    天然的和大日本的文豪们是一家!”台下的掌声,这次,响了两分钟。在这两分钟里,东阳的嘴不住的动,念叨着:“好诗!好诗!”掌声停了,他把纸条收起去。“我的话完了,因为诗是语言的结晶,无须多说。现在,请大文豪井田先生训话!井田先生!”又是极深的一躬。
    井田挺着身,立在桌子的旁边,肚子支出老远。看一眼天花板,看一眼招弟,他不耐烦的一摆手,阻住了台下的鼓掌,而后用中国话说:
    “日本的是先进国,它的科学,文艺,都是大东亚的领导,模范。我的是反战的,大日本的人民都是反战的,爱和平的。日本和高丽的,满洲国的,中国的,都是同文同种同文化的。你们,都应当随着大日本的领导,以大日本的为模范,共同建设起大东亚的和平的新秩序的!今天的,就是这一企图的开始,大家的努力的!”他又看了招弟一眼,转身坐下了。
    东阳鞠躬请菊池致词。瑞宣在大家正鼓掌中间,溜了出来。
    出来,他几乎不认识了东西南北。找了棵古柏,他倚着树身坐下去。他连想象也没想象到过,世界上会能有这样的无耻,欺骗,无聊,与戏弄。他没法不恨自己,假若他有胆子,一个手榴弹便可以在大殿里消灭了台上那一群无耻的东西,而消灭那群东西还不只是为报仇雪恨,也是为扫除真理的戏弄者。日本军阀只杀了中国人,井田却勒死了真理与正义。
    偷生 十四
    已是深冬。祁老人与天佑太太又受上了罪。今年的煤炭比去冬还更缺乏。去年,各煤厂还有点存货。今年,存货既已卖完,而各矿的新煤被日本人运走,只给北平留下十分之一二。祁老人夜间睡不暖,早晨也懒得起来。
    刮了一夜的狂风。那几乎不是风,而是要一下子便把地面的一切扫净了的灾患。天在日落的时候已变成很厚很低很黄,一阵阵深黄色的“沙云”在上面流动,发出使人颤抖的冷气。日落了,昏黄的天空变成黑的,很黑,黑得可怕。高处的路灯像矮了好些,灯光在颤抖。上面的沙云由流动变为飞驰,天空发出了响声,像一群疾行的鬼打着呼哨。树枝儿开始摆动。远处的车声与叫卖声忽然的来到,又忽然的走开。显露出一两个来,又忽然的藏起去。一切静寂。忽然的,门,窗,树木,一齐响起来,风由上面,由侧面,由下面,带着将被杀的猪的狂叫,带着黄沙黑土与鸡毛破纸,扫袭着空中与地上。灯灭了,窗户打开,墙在颤,一切都混乱,动摇,天要落下来,地要翻上去。人的心都缩紧,盆水立刻浮了一层冰。北平仿佛失去了坚厚的城墙,而与荒沙大漠打成了一片。世界上只有飞沙与寒气的狂舞,人失去控制自然的力量,连猛犬也不敢叫一声。
    电车很早的停开,洋车夫饿着肚子空着手收了车,铺户上了板子,路上没了行人。北平像风海里的一个黑暗无声的孤岛。
    祁老人早早的便躺下了。他已不像是躺在屋里,而像飘在空中。每一阵狂风都使他感到渺茫,忘了方向,忘了自己是在哪里,而只觉得有千万个细小的针尖刺着他的全身。他辨不清是睡着,还是醒着,是作梦,还是真实。
    好容易,风杀住了脚步。老人听见了一声鸡叫。鸡声像由天上落下来的一个信号,他知道风已住了,天快明。伸手摸一摸脑门,他好似触到一块冰。他大胆的伸了伸酸疼的两条老腿,赶快又蜷回来;被窝下面是个小的冰窖。屋中更冷了,清冷,他好像睡在河边上或沙漠中的一个薄薄的帐棚里,他与冰霜之间只隔了一层布。慢慢的,窗纸发了青。他忍了一个小盹。再睁开眼,窗纸已白;窗棱的角上一堆堆的细黄沙,使白纸上映出黑的小三角儿来。他老泪横流的打了几个酸懒的哈欠。他不愿再忍下去,而狠心的坐起来。
    一开屋门,老人觉得仿佛是落在冰洞里了。一点很尖很小很有力的小风像刀刃似的削着他的脸,使他的鼻子流出清水来。他的嘴前老有些很白的白气。往院中一撒眼,他觉得院子仿佛宽大了一些。地上极干净,连一个树叶也没有。地是灰白的,有的地方裂开几条小缝。空中什么也没有,只是那么清凉的一片,像透明的一大片冰。天很高,没有一点云,蓝色很浅,像洗过多少次的蓝布,已经露出白色来。天,地,连空中,都发白,好似雪光,而哪里也没有雪。这雪光有力的联接到一处,发射着冷气,使人的全身都浸在寒冷里,仿佛没有穿着衣服似的。
    老人想去找扫帚,可是懒得由袖口里伸出手来;再看一看地上,已经被狂风扫得非常的干净,无须他去费力,揣着手,他往外走。开开街门,胡同里没有一个人,没有任何动静。老槐落下许多可以当柴用的枯枝。老人忘了冷,伸出手来,去拾那些树枝。抱着一堆干枝,他往家中走。上了台阶,他愣住了,在门神脸底下的两个铜门环没有了。“嗯?”老人出了声。
    这是他自己置买的房,他晓得院中每一件东西的变化与历史。当初,他记得,门环是一对铁的,鼓膨膨的像一对小乳防,上面生了锈。后来,为庆祝瑞宣的婚事,才换了一副黄铜的——门上有一对发光的门环就好像妇女戴上了一件新首饰。他喜爱这对门环,永远不许它们生锈。每逢他由外边回来,看到门上的黄亮光儿,他便感到痛快。
    今天,门上发光的东西好像被狂风刮走,忽然的不见了,只剩下两个圆圆的印子,与钉子眼儿。门环不会被风刮走,他晓得;可是他低头在阶上找,希望能找到它们。台阶上连一颗沙也没有。把柴棍儿放在门坎里,他到阶下去找,还是找不到。他跑到六号的门外去看,那里的门环也失了踪。他忘了冷。很快的他在胡同里兜了一圈,所有的门环都不见了。“这闹的什么鬼呢?”老人用冻红了的手,摸了摸胡须,摸到了一两个小冰珠。他很快的走回来,叫瑞宣。
    瑞宣一边穿衣服,一边听祖父的话。他似乎没把话都听明白,愣眼巴睁的走出来,又愣眼巴睁的随着老人往院外走。看到了门环的遗迹,他才弄清楚老人说的是什么。
    “怎回事呢?”老人问。
    “夜里风大,就是把街门搬了走,咱们也不会知道!进来吧,爷爷!这儿冷!”瑞宣替祖父把门内的一堆柴棍儿抱了进来。
    “谁干的呢?好大胆子!一对门环能值几个钱呢?”老人一边往院中走,一边叨唠。
    “铜铁都顶值钱,现在不是打仗哪吗?”瑞宣搭讪着把柴火送到厨房去。
    老人和韵梅开始讨论这件事。瑞宣藏到自己的屋中去。屋中的暖而不大好闻的气儿使他想再躺下睡一会儿,可是他不能再放心的睡觉,那对丢失了的门环教他觉到寒冷,比今天的天气还冷。不便对祖父明说,他可是已从富善先生那里得到可靠的情报,日本军部已委派许多日本的经济学家研究战时的经济——往真切里说,便是研究怎样抢劫华北的资源。日本攻陷了华北许多城市与地方,而并没有赚着钱;现代的战争是谁肯多往外扔掷金钱,谁才能打胜的。不错,日本人可以在攻陷的地带多卖日本货。可是,战事影响到国内的生产,而运到中国来的货物又恰好只能换回去他们自己发行的,一个铜板不值的伪钞。况且,战争还没有结束的希望,越打就越赔钱。所以他们必须马上抢劫。他们须抢粮,抢煤,抢铜铁,以及一切可以伸手就拿到的东西。尽管这样,他们还不见得就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因为华北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也没有够用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他们打胜了仗,而赔了本儿。因此,军人们想起来经济学家们,教他们给想点石成金的方法。
    乘着一夜的狂风,偷去铜的和铁的门环,瑞宣想,恐怕就是日本经济学家的抢劫计划的第一炮。这个想法若搁在平日,瑞宣必定以为自己是浅薄无聊。今天,他可是郑重其事的在那儿思索,而丝毫不觉得这个结论有什么可笑。他知道,日本的确有不少的经济学家,但是,战争是消灭学术的,炮火的放射是把金钱打入大海里的愚蠢的把戏。谁也不能把钱扔在海里,而同时还保存着它。瑞宣告诉自己,日本人既因玩弄炮火与战争,把自己由“有”而变为“没有”,他们必会用极精密的计划与方法,无微不至的去抢劫。他们的心狠,会刮去华北的一层地皮,会把成千论万的人活活饿死。再加上汉奸们的甘心为虎作伥,日本人要五百万石粮,汉奸们也许要搜刮出一千万石,好博得日本人的欢心。
    这时候,孩子们都醒了,大声的催促妈妈给熬粥。天佑太太与祁老人和孩子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说话儿。瑞宣听着老少的声音,就好像是一些毒刺似的刺着他的心。
    到八九点钟,天上又微微的发黄,树枝又间断的摆动。
    “风还没完!”祁老人叹了口气。
    老人刚说完,外面砰,砰,响了两声枪。很响,很近,大家都一愣。
    “又怎么啦?”老人只轻描淡写的问了这么一句,几乎没有任何的表情。
    “听着像是后大院里!”韵梅的大眼睁得特别的大,而嘴角上有一点笑——一点含有歉意的笑,她永远怕别人嫌她多嘴,或说错了话。她的“后大院”是指着胡同的葫芦肚儿说的。
    瑞宣跑到大门外,三号的门口没有人,一号的门口站着那个日本老婆婆。她向瑞宣鞠躬,瑞宣本来没有招呼过一号里的任何人,可是今天在匆忙之间,他还了一礼。程长顺在四号门外,想动而不敢动的听着外婆的喊叫:“回来,你个王大胆!顶着枪子,上哪儿去!”见着瑞宣,长顺急切的问:“怎么啦?”
    “不知道!”瑞宣往北走。
    小文揣着手,嘴唇上搭拉着半根烟卷,若无其事的在六号门口立着。“好像响了两枪?或者也许是爆竹!”他对瑞宣说,并没拿下烟卷来。
    瑞宣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还往北走。他既羡慕,又厌恶,小文的不动声色。
    七号门外站了许多人,有的说话,有的往北看。
    白巡长脸煞白的,由北边跑来:“都快进去!待一会儿准挨家儿检查!不要慌,也别大意!快进去!”说完,他打了转身。
    “怎么回事?”大家几乎是一致的问。
    白巡长回过头来:“我倒霉,牛宅出了事!”
    “什么事?”大家问。
    白巡长没再回答,很快的跑去。
    过了不到一刻钟,小羊圈已被军警包围住。两株老槐树下面,立着七八个宪兵,不准任何人出入。
    祁家院里走进来一群人,有巡警,有宪兵,有便衣,还有武装的,小顺儿深恨的,日本人。地是冻硬了的,他们的脚又用力的跺,所以呱哒呱哒的分外的响。小人物喜欢自己的响动大。两个立在院中观风,其余的人散开,到各屋去检查。
    瑞宣特别的招他们的注意。他的年纪,样子,风度,在日本人眼中,都仿佛必然的是嫌疑犯。他们把他屋中所有的抽屉,箱子,盒子,都打开,极细心的查看里边的东西。他们没找到什么,于是就再翻弄一过儿,甚至于把箱子底朝上,倒出里面的东西。瑞宣立在墙角,静静的看着他们。最后,那个日本人看见了墙上那张大清一统地图。他向瑞宣点了点头:“大清的,大大的好!”瑞宣仍旧立在那里,没有任何表示。日本人顺手拿起连韵梅自己也不大记得的一支镀金的,錾花的,短簪,放在袋中,然后又看了大清地图一眼,依依不舍的走出去。
    他们走后,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谁都有一肚子气,可是谁也没说什么。
    一直到下午四点钟,黄风又怒吼起来的时候,小羊圈的人们才得到出入的自由,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