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嬷嬷走了进来,在王夫人耳边细语了一番。王夫人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冷笑道:“这年头不仅当妈的要管自己儿子的屋里人,连小姑子都要插手了。”
玉莲一听,便晓得是那贾小姐插手了。这贾小姐素来不喜王夫人,而与大房的史夫人走得进。按照这天朝旧俗,府里一般都是太太当家,若是小姑子未出阁,便一般由大嫂子与小姑子从旁协助,而自己家里这位奶奶便被理所当然的冷在一边。即便如今史夫人身体不好,自己奶奶依旧不得重用,以需要多休息为借口拘在屋里。
玉莲见王夫人脸色不好,忙劝解道:“奶奶切莫气坏了身子,奶奶身子如今是两个人,若是气着了小主子就不好了。”
王夫人眼圈便红了,“我对这贾家有什么不好的?珠儿这才多大,便将他带去自己抚养,还在他身边塞上自己的人,我便是要看上一眼也不得。如今我肚里又有了,却还要这般气我!不拿我当贾家媳妇就算了,难道连我肚里的孩子也不是贾家的骨肉么?”
那个老嬷嬷唬了一跳,忙推开窗四下看看,见无人,方道:“玉莲,你且去外面守着。——我的好奶奶,你怎么说出这般话来?你就算对府里有千般不满,也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来。若是被太太晓得了,又是一顿埋怨。”
“妈妈你看看有我这样当媳妇的吗?”王夫人越想越委屈,眼泪也滚了下来。
“奶奶快止了泪。”嬷嬷忙递过一块手帕,“都说怀孕的时候哭了会让小主子心生不安,坐不下胎的。”
王夫人见老嬷嬷说得严重,也吓得忙止了泪。“我的好妈妈,太太要往我房里塞人便还罢了,哪有小姑子帮着□的?这贾家也是名门大户,不怕人耻笑了去!”
老嬷嬷握住王夫人的手,“我的好奶奶,你又不是不晓得‘多年媳妇熬成婆’,如今太太正当盛年,自然不许有人逆了她去。况且你妹子如今也加入薛府了,再熬上几年,待薛府那边安定下来,奶奶身后便有王家和薛家的人支撑着,贾家也不好开罪了。”
听着老嬷嬷将的远景,又想着自己兄长的嘱托,王夫人便也看开了,只是在心底暗暗骂道,好你个贾敏,他日我若不报此番羞辱也枉为人了!
中秋家宴,酒过三巡,贾母笑道:“原本我应该找个戏班来助兴的,只是中秋乃家人团圆的时候,找些外人来只怕坏了咱们的兴致。刚好我身边有个丫头还懂些琴艺,不如让她上来助兴一番。”
贾代化见贾母兴致高,便也不远逆了自己夫人的心意,陪笑道:“夫人身边还真是藏龙卧虎,既然有如此有才情的丫鬟,就让她来抚一曲吧。”
贾赦自然晓得贾母说的是赵燕,他也觊觎赵燕许久了,可惜贾母一直不许他便也是看的着而吃不着,后来又被贾母“藏”起来了。既然贾母要让她出来抚琴,这贾赦哪有不高兴的?贾赦起身鞠躬道:“母亲一手□的丫头定然不俗,儿子等人就洗耳恭听了。”
贾母见大家都不反对,便点点头。于是早有立在一旁的小丫鬟下去唤赵燕上来。
不多时,便听到“铮”的一声响。几个音符便飘了下来,仿佛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旁人尚可,惟有贾政便愣一下。这曲子他是在是太熟了,《阳关三叠》。几个间奏过去之后,便听得一声俏生生的嗓音唱了起来,仿若天籁。贾政便轻轻摇摇头,叹息了声,心道,这曲惟有那些有写年岁的歌者唱起来还有些感觉,这声音便是落了下沉。再听到几句,贾政微微一笑,心想,到底是个小女孩,不过这年岁能有如此琴艺也算不俗了。于是贾政便不在细细听曲,而是取了酒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见贾政先是吃惊,随后平淡。王夫人揪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对这个声音的主人没有太多的兴趣。
曲毕,大家都称赞了一番。贾母觉得脸上有面子,便笑道:“燕儿,你也出来见见大家。顺带讨点彩头。”
赵燕便盈盈地走了上来,跪拜道:“奴婢见过老爷、太太。”
贾代化托了下手,笑道:“这只是家宴,无须如此多礼。”
赵燕起身,然后走到贾赦面前,也行礼道:“奴婢见过大爷、大奶奶。”
那贾赦见到赵燕,眼睛便直了。史夫人面露尴尬,不过她晓得这是贾母欲指给贾政的,便也不急。笑道:“年纪不大却抚得一手好琴,却是难得!我那刚好得了几匹贡缎,便送你一匹,也算彩头罢。”
于是赵燕忙谢礼。
见过了贾赦夫妇,赵燕便来带贾政夫妇面前。贾政对这个擅长抚琴的女子起了点心思,便看了一眼。这不看不打紧,原来这个女子便是前些日子往自己院里传话送物的丫鬟,贾政心想,难怪声音如此耳熟。
王夫人见贾政居然看痴了,心下暗道不好,但面子上还不得不做出来。只是王家不必史家,那有那么多的贡缎能送?王夫人只好将前些日子从薛姨妈那得来的头面拿出来一副来,笑道:“既然大奶奶送了你一匹贡缎,我便送你一套头面好了。不过也不算什么好物,你可别嫌弃。”
赵燕忙道:“不敢。”
贾母坐在上首看了,心下大为宽慰。看样子自己那个二儿子是真的被迷住了,但是决不能如此简单便将赵燕塞过去,不让自己的儿子着急一、两年,自己再让赵燕过去伺候,此时还怕贾政不动情。日后这赵燕若有了一男半女,二房也就不是那王夫人可以一手遮天的了。
如此平静过了几年,贾珠也进了学,而那贾元春也能蹒跚学步了。不曾想,王夫人又怀上了一胎,如此不待贾母说,王夫人便自觉来求贾母让赵燕去他们院子。她自然晓得贾政已经不是当年的贾政,虽然贾母暂时不许赵燕跟贾政,但贾政却背地里送过去不少自己写的诗词,而那赵燕也一一将其改成曲,时不时在葳蕤苑里抚琴吟唱一番,而那贾政便是固定的听众之一。王夫人知道与其等贾母将赵燕塞进自己房里,还不如自己大方点,起码大家脸面上都好看。
贾母看着王夫人,满脸得意,笑道:“我知道你是个大方的人,既如此我便见过那赵燕给了政儿罢。”
王夫人心里宛如刀绞一般,但嘴上却还是要说:“多谢太太。”
于是这赵燕便成了贾政的侍妾,这贾政对赵燕早就上了心,如今得到本人,贾政便喜不自禁。待王夫人产下一子之后,这赵燕便被贾政禀了礼部,成了荣国府二房的侧妻,阖府上下皆呼为“赵姨娘”。
王夫人躺在床上,心里是无边的苦水。这个儿子听说是衔玉而生,太太是喜不自禁。于是忙让人带到她身边去抚养。王夫人作为亲娘却连儿子的脸面都没有看到,再想到贾珠、贾元春,王夫人在床上嚎哭起来。
老嬷嬷忙地搂着王夫人,安抚道:“老身晓得奶奶心里苦,但是切莫再哭了,月子里哭很容易弄坏眼睛。”
“坏了眼睛才好,我便再也不用见到这府里的人了。”王夫人恨恨道。
老嬷嬷只是摸着王夫人的背,“奶奶莫要说这些气话,老身听说大奶奶身子骨已经不行了,不管太太怎么想,这贾府日后当家的毕竟是奶奶不假。如果奶奶因此弄坏了自己的身体,怕是要趁了太太的心愿。况且咱们院子里还有个小妖精,奶奶如果不将她撵走,只怕是这贾府真的再无你我的容身之处了。”
听完老嬷嬷的劝,王夫人也不再难过。冷笑道:“这都是你们逼我,我本不想如此。既然人人都要这般对我,也休怪他日我不讲情面。”
王夫人冰冷的话语让老嬷嬷也吓了一跳,但是她却心想,自己家这个大小姐终于长大了。
王夫人刚怀孕的时候,贾敏也寻了一门亲事。这贾敏的良佩乃是探花郎,如今官拜兰台寺大夫的林如海是也。贾代化有些不理解,毕竟贾家与林家在朝廷上素来不合,而为何自己夫人会看上林家的儿子。
贾代化道:“夫人这是何意?我们敏儿何须去那林家,就算王家、史家没有合适的人,四王八公那又何曾没有合适的人哦?”
贾母笑道:“夫君可是觉得林家不合适。”
贾代化“哼”了一声,“百无一用是文人。”
贾母知道自己丈夫看不起文官,毕竟四王八公等人大多是武将出身,他们觉得自己拼死拼活打来的江山最后却让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管理,心里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贾母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里不满那群朝廷清流,只是你们这些武将出身的人抱成一团,皇帝如何能不提防?你们越是不满,皇帝便越要仰仗那群文官来制衡你们。况且如今你们手上已无一兵一卒,皇帝又何须在意你们?四万八公连同我们金陵四大家可谓‘同气连枝’,但正是如此,皇帝已经不得不下手了。”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必讨好林家。”贾代化虽然承认自己夫人说得对,但他还是不愿低头。
“夫君想太多了。”贾母淡淡地说道,“那林如海也是一表人才,况且凭借他那兰台寺大夫的官职也不算辱没了敏儿。”
贾代化自然晓得林家在京城也算名门,随不及四王一般尊贵,但相对于八公却是不遑多让。贾代化想了想,的确也没什么适合贾敏的公子哥儿了,便也只得点头允了。
见贾代化不再反对,贾母便开始着手这门亲事,于是便唤人让贾敏到自己面前来。
不多时,贾敏便到了。贾母看着假面,正是二八好年华。贾母笑道:“快来,我为你寻了位好夫君。”
贾敏虽然行事果敢,但到底是未出阁的女子,脸颊蓦地红了。扭捏道:“娘亲又来打趣女儿了。”
贾母道:“哪有打趣?你早已及笄,也该为你寻一门亲事了。”
贾敏坐到贾母身边,靠着贾母低声道:“单凭母亲做主。”
贾母见贾敏这般小女儿作态,便也伸出手抚摸了下贾敏的头,“你可知道城南林如海?”
贾敏点点头,“可是当年的探花郎?”
贾母笑道:“原来你早就看上人家了?”
“哪有?”贾敏脸越发红了,“这是听几个姐妹说起过他,说是诗词甚是了得。”
贾母道:“人家哪里是只会诗词的酸腐文儒?如今他官拜兰台寺大夫,是这一代臣子中最得陛下宠爱的人。”
贾敏听到母亲如此说,眉头微微一皱,“那他不会忌讳我们家么?”
“有什么好忌讳的?”贾母板着脸道。
贾敏淡淡道:“母亲也不用瞒我,这府里就这么大,哪有什么秘密可言?父亲与那些叔叔伯伯交往过密,难道陛下不会忌惮么?咱们府家大业大,恐已经尾大难掉。”
“难为你了。”贾母听到贾敏如此说,也不反驳。贾母叹息了一会,再道,“你与芙蓉郡主乃是手帕交,你可以托她打听林如海一二。林如海不是那般有门户之见的人,我如今跟你说,便也是林家的人上门提亲我才想起的。”
“他们来提亲?”贾敏有些不可置信。
“有什么不相信的?”贾母道,“这京城上下谁不知道我女儿是才色双绝么?娶妻娶贤,难道敏儿自认为不够贤惠么?”
这贾母倒没说错,其实贾母也没有想过与林家联姻。若不是有人提及,她也没想到林家居然不忌讳。不过贾母当然乐意贾敏嫁到林家去,且不说林家家世不差,那林如海又是一等一的人才,况且贾母也必须为贾府留一条退路。贾母已经对四王八公的那点心思觉得厌烦了,如今天下太平,却偏偏有人还是心生“拥立”。贾母知道史家已经退得差不多了,如今的史家不过是挂着爵位的闲人罢了,他日就算皇帝要清算,顶多是削了爵位让史家会金陵养老罢了。但贾家却还在局中,又隐隐成为八公之首,他日皇帝容不下贾家的时候,少不得要抄家。
而这林家却是当今眼中的红人,况且林家人口简单,持家甚严,自己女儿嫁过去不但可以保住自己而且也受不了什么委屈。他日若贾家有了什么大祸,林家只要肯拉一把,定可留下一两个血脉。
于是,贾敏便成了林如海的正妻。出嫁那日,贾家可谓是倾全府之力让这唯一的小姐风光全礼。那赵燕也来到贾敏面前,送上自己缝制的一些衣物。
贾敏看了看那些衣服,叹了口气,道:“我也不过是将你当做棋子,你却待我如此。”
赵燕跪下道:“姑娘将我当棋子,我绝不怨恨姑娘。若是我也遇到这般情况,也许会比小姐更决绝一些。”
贾敏看了赵燕一眼,淡淡地说道:“罢了,罢了,我去了之后只怕你在这贾府也难立足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