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啊。”琇琴一向对权贵没什么好印象,她心底觉得黛玉应该与个书香门第的公子联姻方好。
    锦雯见黛玉脸色难看,忙出口训斥道:“姑娘的事情何时轮得到你做主了!”
    “不妨事!”黛玉摆摆手,“你们也是跟着共患难出来的,我的终身大事也决定了你们的最终归宿,琇琴有些话要说也不碍事的。”
    锦雯见黛玉不追究,便道:“姑娘若是真不满意这婚事,便向皇上求道恩旨婉拒了便罢。”
    黛玉摇摇头,“今日拒了平北郡王,明日就不晓得会是谁上门求婚了。既然身上有着这‘县主’的身份,婚事就合该由皇家来决定。”
    紫鹃见大家都有些丧气,便劝解道:“姑娘不若去琏二奶奶那瞧瞧去,如今琏二爷在郡王府上当差,这王爷好不好,不如先探探琏二奶奶的口风好了。”
    黛玉听闻也觉得紫鹃这个法子可行,她一个姑娘家自然不便向外人打探,但是问问自家嫂子却不算逾矩。黛玉其实内心对这个婚事已经应下来一半,若是打探来的消息证实这个王爷不是太花太大男人的人,黛玉便决定咬咬牙嫁过去算了。
    黛玉出口道:“紫鹃,你陪我往琏二嫂子那走一趟罢。”
    林黛玉赶到王熙凤的院子的时候,王熙凤正在跟平儿算着府里的支出。这两年下来,王熙凤也看开了很多事情,事事也不再全揽在手里了。如今府里管着内院人事的李纨,王熙凤只管着她擅长的财务,而李纨与王熙凤又都以赵姨娘为尊。虽然王熙凤看上去手上的权力小落许多,但是王熙凤却发现了更多的好处,首先这最得罪的人事给了李纨,自己也落不下什么埋怨;何况现在自己事事并先请示赵姨娘,就算有什么纰漏,自然有赵姨娘去顶缸。就算真的有什么麻烦牵扯到自己,自己身后还站着大房的邢夫人,倒也真没什么人敢给自己没脸。不像以前那般事事的罪人,最后还被王夫人“丢车保帅”。再想到如今贾琏在王爷面前有脸,连带贾赦、贾政两位当家老爷也对自己很满意。再者如今身边养着的这个庶子也身体健康,阖府里都称赞自己一身贤惠。最后想到西厢房里的那个秋桐,虽然有着侍妾的名分,但是贾琏已经基本进过她的房。如今自己的身子骨也调理得差不多,过些日子没准就有自己的好消息。一想到这些,王熙凤便露出满意的笑容。
    平儿见王熙凤又露出这边笑容,便也知道她在想什么,笑着打趣道:“奴婢看二奶奶最近面色愈发好了,怕是二爷伺候得好?”
    王熙凤面上一红,啐了一口,笑骂道:“你个小蹄子!”
    这主仆二人正在谈笑间,忽然听到前面的丫头传唤道:“县主殿下驾到。”
    王熙凤一愣,但随即也猜到了什么事,便对平儿嘱咐道:“怕是县主殿下来问王爷了,待会你上了茶便将房里的丫鬟婆子都带出去罢。”
    王熙凤说完,便忙地出来迎接林黛玉。
    林黛玉看着王熙凤还是如以往风风火火地走了出来,只是面上带着的表情要柔和了许多。黛玉还没开口,王熙凤便道:“见过县主殿下!殿下怎么还晓得来我这儿?我还以为殿下都不记得我了呢。”
    林黛玉并没有接王熙凤的话,只是淡淡地说:“听说二嫂子病了,便不敢前来叨扰,如今听闻二嫂子身体好了,便过来看看二嫂子。”
    王熙凤早就猜到了林黛玉的来意,便示意平儿去端茶。自己则将黛玉迎进房里,待平儿送来茶水,平儿按照约定带走了房里伺候的人,只留下凤姐、黛玉与紫鹃。
    王熙凤笑道:“林姑娘来找我可是想打听王爷的事情?”
    黛玉自然知道凤姐猜出了自己的来意,但是听凤姐如此直接了当地问,还是羞红了脸。
    凤姐看着黛玉害羞的样子,便淡淡一笑道:“我们爷是王爷的家臣,论理,我不该谈及王爷的。但是既然姑娘来问了,我这边少不得要‘知无不言’了。”
    黛玉抿了口茶,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道:“还希望嫂子真的能‘知无不言’了。”
    凤姐道:“殿下对王爷知道多少?”
    黛玉蹙了下眉毛,摇摇头道:“我与平北郡王素未相识,故而才惊讶他会上门求婚。”
    “怎么会‘素未相识’?”凤姐有些惊讶,“当年王爷进京的时候,若不是你挺身相救,怕是王爷早就命丧刺客刀下了。”
    黛玉其实知道自己与吉日格勒的牵绊,但是她不会联想到这个王爷居然玩“小男子无以为报,惟有以身相许”的戏码。她淡淡地说道:“如果王爷因为救命之恩而欲娶我为妻以图报恩的话,那就大可不必了。”
    “报恩是一方面,王爷喜欢你是另一方面。”凤姐见黛玉面露不喜,便有些心慌。贾琏也私下透露,平北郡王仰慕黛玉许久了。虽然当年的救命之恩是牵出这一切的根源,但是王爷是打心底喜欢这个县主的。为了这个县主,王爷身边连个侍妾都没有,甚至通房的婢女都是没见过的。这平北郡王府里几乎都是男的,若不是贾琏跟平北郡王相处久了,非以为这王爷有什么特殊嗜好不可。凤姐听到这些话,便也晓得王爷怕是真对林黛玉动了真心,如今黛玉问到自己头上了,少不得要替王爷加分了。“我朝的规矩,郡王是正妃一人,侧妃二人,侍妾则更多了。如今王爷年近二十,身边别说正妃侧妃了,连侍妾都不曾有。王爷听闻你对男人流连欢场极为不满,身边便连婢女都不敢放,如今伺候王爷的不是小厮便是嬷嬷。”
    听到这,黛玉心中也不免一动。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有男人肯为了心爱的女人不娶妻不纳妾,甚至连通房丫头都没有,这做起来并不容易。何况他还是郡王,少不得会有言官给予压力。其实黛玉也不理解为何言官如此无聊,当年从父亲听闻兰台寺大夫还要监察郡王以上皇亲国戚的私生活的时候,黛玉还打趣了自己父亲一番。因此黛玉知道对一个已经成年的郡王来说,为自己喜欢的女人“守身如玉”是多么有压力的一件事。不论这个男人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起码这个男人很爱自己。
    黛玉叹了口气,道:“就晓得嫂子要替他说好话。”
    凤姐见黛玉面色缓和了许多,便知道事情成了大半,笑道:“若是王爷真的是良配,殿下可别忘了我这个媒人就好。”
    黛玉面上一红,啐道:“嫂子就爱胡说!”
    说罢,黛玉便领着紫鹃回潇湘馆去。
    次日,贾府传话与平北郡王府,两家正式商议婚期。过得几日,皇帝也明发了正式赐婚的旨意,特许林黛玉以郡主的仪仗出嫁。除此之外,还以哲贵妃的名义赏赐出大量嫁妆。见皇帝这般有兴致,宫里有头有脸的妃子也少不得要赐下嫁妆,连暂时被冷落的贤德妃也特意送来添妆。
    两家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之后,特意向皇帝请旨。问过钦天监之后,婚礼便被定在十一月。黛玉看着这繁琐的礼节和络绎不绝送礼的人,想着,居然自己要出嫁了!无论在现世还是现在,这都是自己第一次出嫁。
    而自己要嫁的这个人,自己还谈不上认识。这可这是个让人头痛的事情啊!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婚礼有六礼:
    纳彩其实就是男方向女方提亲。
    问名就是看男方问女方要嫁的人的名字。别以为封建的婚姻制度只为难女性,男性也很杯具。到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娶谁。
    纳吉是则是男方将男女双方的姓名八字去合一合。
    到这里,还不算正式成婚哦。如果男女八字不合的话,双方都可以终止。对男方女方的名声都无碍。
    接下来就是纳彩,这就是所谓的下聘礼了。不过这是下小定。
    下大定就是请期,问什么时候结婚了。
    最后就是亲迎。也就是结婚。
    古代男方要给女方三次彩礼。
    纳彩是第二花费大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吉祥玩意。
    最大一笔自然是请期的时候,这给的就是聘礼了。
    稍微小的就是亲迎的时候,给的催妆银子。
    催妆银子基本都是红包,是用来给女家的人的。比如小舅子、小姨子还有就是新娘身边的嬷嬷、丫鬟等等。
    其实女方在嫁女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受轻视,一半最少要给的嫁妆是聘礼的一倍。
    意思就是女方不“稀罕”你们男家的钱,我们的女儿宝贝着呢,娶回家要好好地疼。
    另,去年陪同事去下聘,男方貌似现在要给到3-5w,自然女方的嫁妆也是6-10w。
    忽然觉得这结婚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挺花钱的。
    贾迎春金闺赴黄泉
    吉日格勒向皇帝报备,钦天监给出吉日之后,这婚礼便到了请期的阶段。这请期便是男方想女方下聘礼,也就是市井间所谓的“下大定”。无论这黛玉与贾府关系多么密切,这请期的仪式终归只能到林府去办。毕竟这吉日格勒娶的是林府的姑娘,而不是贾府的姑娘。
    贾母虽然不舍,但也只能打发黛玉回林府备嫁。林家宗亲自然也不会真丢下黛玉不管,且不说黛玉身上有着“县主”的名分,就说这能与郡王府结亲的好事,林家也不会放下。于是林家的宗子——林如峰便成了女方的家长。不过贾母放心不下,便让邢夫人过去替黛玉看着内宅。王夫人虽然不喜欢黛玉,但是眼见着自己大嫂被重用,心里还是略有不满。
    那吉日格勒将皇帝将婚期的旨意明发之后,心里放落下一块大石。虽然指婚旨意明发之后,吉日格勒身边的人就快马将喜讯报给了阿古拉。阿古拉见了信也大喜,这林黛玉身份虽然尊贵,却是个无权无势的,嫁给吉日格勒只会抬高火部的声势,而不会让某些宵小生出别样的心思。见皇帝下了赐婚的诏书,阿古拉一边送去谢恩的折子,另一边则命人准备好聘礼。不管这个儿子多么被部落的人排斥,但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何况自己的儿子在天朝,也能让自己的部落多一份保障。
    赐婚的诏书发了一个多月,便看见北狄的人马带着浩浩荡荡的聘礼到了京城。草原上虽没有天朝那么多的精致玩器,但是皮草、金银和奴隶最是不缺。京城里的百姓看着那成车的皮草,还有金银以及后面浩浩荡荡的奴隶,个个都是瞠目结舌。除此之外,阿古拉还献上了与天朝接壤的两块草原。大的一块献给了皇帝,小的一块则留给自己的儿子当聘礼。
    皇帝接到阿古拉的献礼也十分高兴,他对这块草原早就是垂涎已久。天朝屡次讨伐雷部未果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天朝缺乏一个养马和培养骑兵的地方,而阿古拉献上的这块草原则是最好的地方。水草肥沃,又产名马。而且两块草原前面是雷部,后面则与天朝、风部相接,真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而阿古拉对这块草原其实也不是很在意,毕竟这块草原与自己的部落并不接壤,将这块鸡肋的飞地送出去当人情也不错。
    当然,阿古拉也留了个心眼,给儿子那块较小的草原在皇帝的大草原后面,日后真的起战火的话,雷部非得灭了天朝与风部的联兵才有可能碰到自己儿子的草原。
    阿古拉这般浩浩荡荡地送来了聘礼,落在荣国府人眼中就是各样心思了。
    贾母自然是纯粹为黛玉感到高兴,不管外界的谣言如何,这平北郡王的确是黛玉的良配。
    大房自然是个个扬眉吐气,邢夫人本就与黛玉交好,以前她或许还有点别样心思,但是跟黛玉相处下来,她倒是真的将这个县主当成自己的外甥女疼了。王熙凤自然是最高兴的一个,黛玉跟平北郡王都是她跟贾琏以后的靠山,如今二人联姻,他们就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了。
    大房是其乐融融,二房就显得各有心思了。王夫人自然是忿忿,但是如今的形势已经不是她能评说的了。如果说她还能仗着长辈的身份说说黛玉,但这平北郡王的事情是她无论如何都没有资格了。她惟有咬咬牙,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贾宝玉在薛府里住对月的时候听到了消息,他立刻就晕了过去。他原本以为等日后贾府立下大功,他还是可以再娶黛玉的。他觉得黛玉与宝钗一定能效仿“娥皇女英”一般好好陪伴他的,却不曾想林黛玉却在这个时候抛弃了他。薛宝钗看宝玉表情便知道所为何事,但也只是淡淡地命人将宝玉扶上床。至于赵姨娘等人,因为与黛玉没什么瓜葛,倒也没什么心思,惟有迎春念着黛玉对她的好,便手抄了几本医书算作念想了。
    无论荣国府里的人怎么想,林黛玉的婚礼大家还是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