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便在厨房那管着一干做事的人。
黛玉赶到贾母的院子的时候,正好碰上王熙凤出来。黛玉忙笑着脸凑了过去,道:“二嫂子今日喜气洋洋,怕是自己也有好事吧。”
王熙凤见黛玉打趣,便笑道:“是极,今儿个有个王爷托人来跟我说,明儿个要将县主殿下娶回家去呢。”
黛玉面上一红,羞恼道:“二嫂子真是!——二嫂子,宝姐姐何时过来?”
“今儿个你要改口唤宝嫂子了。”王熙凤笑道,“花轿已经出去一阵功夫了,但是薛姨妈家少不得还有一番礼数,再着这花轿不走重路,估计要绕上一阵才会回来。——你可吃了东西?这喜宴怕是要好阵子才能开席,不如你随我去垫吧垫吧?”
黛玉谢了王熙凤的好意,便进来贾母的正房。这贾家下帖邀请的女眷中,便只有几位太妃位份比黛玉高,但是今日这几位太妃均只打发人送礼过来,人并未亲至。于是这房里坐着的人便都得起来与黛玉行礼,黛玉只得让他们见礼。
贾母知道黛玉不喜这些个俗礼,便道:“探丫头,你且带着县主殿下去后房用茶,好生伺候着。”
黛玉与探春都大喜,二人正巴不得找个地方说话。
待到晚间,方见宝玉带着花轿回来,喜宴方正式开始。黛玉因为既是贾家至亲,又是今日位份最高的女宾,便陪着贾母、王夫人等人坐了主席。酒席间觥筹交错,前院的男宾喝了个不亦乐乎,后院的女宾也是欢天喜地。期间贾宝玉还特意进来给王夫人、贾母磕头,弄得两个红了眼圈,亏得薛姨妈好生劝解一番才平复下去。
酒席散了以后,黛玉在紫鹃锦雯等人的搀扶下往潇湘馆走去。黛玉在朦胧间忆起,原著中的黛玉本该在今晚去世。既然今天自己还活着,以后的故事该如何进行便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知晓范围。也就是说,从今晚开始,她再也不是那个全知全晓的穿越者,她也只是这个《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而已。自己最后的命运会如何,已经不是可以知道的了。
“姑娘可是酒上头了?”锦雯见黛玉面色不好,便问了句。紫鹃则连忙吩咐雪雁赶紧回潇湘馆备下醒酒汤并热水等物。
黛玉摇摇头,笑道:“不妨事,明日我们便该回去了。”黛玉抬起头,一轮明月当空照,沁芳闸里波光潋滟,暗香浮来,一片祥和。
“这便是今晚去的人?”皇帝看完名单之后,问棠棣道。
棠棣点头,“几位王爷只差人送礼过去,人并未亲至。”
皇帝冷笑一声,道:“他们倒有些惊醒。——大王子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棠棣躬身道:“这几日定亲王并未再来大理寺责问我等。”
皇帝点点头,“难得他开窍了。还有,前几日吉日格勒上来折子,我原本打算驳回的。但是今日想想,未尝不是个理由。”
棠棣问道:“陛下所指可是应了吉日格勒求亲的折子?”
“朕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是他二人一个是个闲散王爷,一个是全无娘家扶持的便宜宗女。朕倒不担心会惹出什么事来。”
棠棣想了想,道:“怕是风部的人会有些言语。”
皇帝笑了笑,“他们有什么好抱怨的?朕嫁过去的女儿还少了?况且朕的后宫还有不少他们风部的女子,真是……”
棠棣见皇帝已经决定,便也不再去拂逆。他又捡了几件要事与皇帝说了一番,皇帝想了想,也很快给了意见。
林黛玉忧心得失间
皇帝虽然允了吉日格勒的奏折,但并没有将指婚的旨意发下去,而是让棠棣嘱咐吉日格勒和林家。先让吉日格勒去提亲,若是林家允了,皇帝再将指婚的旨意明发。虽然林黛玉居了县主这样的位子,自然就有“和亲”的责任,但是皇帝觉得还是先跟林家商议之后再说。若是林黛玉看不上吉日格勒,皇帝也不想勉强为之。
这宫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更何况这个秘密也不是皇家想保密的,自然很快林家跟贾家都得了消息。林家自然没有什么话可说,毕竟林黛玉虽然是林家的女儿,但是离林家本宗的血缘有点远,而且林黛玉又是养在贾府里,故而林家对平北郡王府来提亲的人说道,只要是贾府的老祖宗应允了这档子婚事,林家上下自然无二话。于是平北郡王府的提亲人员将工作重点很快就转移到了贾府。
贾母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巧是宝玉陪着宝钗回娘家住对月的时候。贾母看着平北郡王府几个嬷嬷,笑道:“这事也不是我个老婆子能决定的,待我回来问问我的两个儿子再说可好?”
平北郡王府这边的嬷嬷都是宫里赐下来的,都是爽利聪明的人物,自然知道贾母这话是托辞,不过她们也晓得,这婚事断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说下来的。领头的嬷嬷笑道:“老太太这话是正理,我们且回府回了王爷罢。——这里是王爷备下的些许玩意,乃是王爷孝敬老太太的一番心意。”
说罢,嬷嬷便将礼单递了上去。这平北郡王虽然是北狄在天朝的“质子”,但是北狄现在与天朝关系良好,北狄火部也是极其富饶的地方,自然亏待不了这位王爷。于是吉日格勒出手的这张礼单颇为厚实,贾母瞧了眼也颇为吃惊,只是面色上不显。贾母将礼单给了鸳鸯,然后道:“王爷的心意,老婆子就生受了。至于这事成与不成还不是一时的事。”
“那是自然。”领头的嬷嬷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其他几个嬷嬷告辞了。
贾母对鸳鸯道:“礼单好生收了,那些个物事捡些新奇点的玩意给县主送去,余下的便锁进库里。然后你让大老爷跟二老爷到我这来一趟,就说是有事要商。”
鸳鸯听完吩咐便下去做事了,待鸳鸯差人将写新巧的玩意送往潇湘馆之后,自己便去传话。贾赦与贾政都是朝廷上的人,自然也猜到了贾母要来商量何事,只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这个男人能说的,便各自嘱咐了自己老婆几句,便带着邢夫人、王夫人到了贾母的院子里。
贾母看着邢夫人、王夫人也到了,便知道贾赦、贾政已经知道所来为何事了,便问道:“虽说县主不是咱们家的姑娘,但毕竟也在我跟前待了这么多年了,论礼她的婚事由咱们府里做主也不为过。只是如今郡王府里前来提亲,向来陛下也是允了的,我就来问问你们的意思,咱们府是做个顺水人情呢?还是推了这档子婚事?”
贾政道:“县主的婚事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可以妄言的,只是母亲乃县主外祖母,一切但凭母亲做主。”
贾政是铁了心不掺和到这档子事来,毕竟林黛玉嫁给谁都跟自己无关。但贾赦并不这么想,自己的儿子好歹也是在平北郡王府里做事的。若是林黛玉嫁给了平北郡王,那自己儿子在郡王府的地位就是超然的了。何况贾赦对贾琏攀附上平北郡王这棵大树还是颇为欣赏的,虽然平北郡王手中无权,但正是因为无权,皇帝才能特别宠信这位王爷。别看现在人家无权无势的,关键时刻,人家若是能在皇帝面前说上一句话,那就不得了了。
于是贾赦开口道:“既然是郡王的美意,咱们也只能受了。况且此中怕是也有陛下的意思,若是推了这门婚事,怕是不美。”
贾母其实也知道平北郡王是良配,此时人人都讲究一个“高门嫁女”。别看林黛玉赐了个县主的封位,但毕竟林黛玉不是正经的宗女,一般权贵压根就看不上这身份。若是嫁给一般人,贾母又觉得对不起贾敏。如今平北郡王上来提亲,倒让贾母心中暗喜。黛玉的县主身份配郡王,刚好;黛玉是一个无势的县主,那吉日格勒也是个无权的郡王,也不愁夫家看不上黛玉。唯一让贾母有些不放心的是,万一北狄与天朝战火再开的话,黛玉怕是躲都躲不开。
这边贾母在计较,那边王夫人心里也有些不忿。心中对林黛玉要嫁给郡王感到非常不满,凭什么你这样的人也能嫁给郡王?只有自己的女儿才能嫁给皇家,我们家既然有了皇妃,也不再需要多个郡王妃了。
王夫人瞧着贾母犹豫,以为贾母并不想撮合这段婚事,便开口道:“媳妇觉得这郡王府上门求亲怕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林姑娘不过是个县主份位,嫁给郡王怕是不适合。媳妇娘家有个子弟倒也不错,不若老太太也瞧瞧?”
贾母虽然担心北狄与天朝的未来,但是对王夫人这般贬低林黛玉还是有些不满,眉头便皱了起来。邢夫人心中冷笑一声,道:“弟妹这是什么话?人人都晓得一句‘高门嫁女’,县主配郡王哪有什么不合的?况且郡王婚事历来都是少府监操持,如今郡王府肯上门求亲,那就是说少府监是允了的。少府监为何会允?那还不是陛下的意思?如今陛下是给咱们家三分面子,弟妹可不要不识好歹。”
邢夫人原本就得了不少林黛玉的东西,自然会想着林黛玉一些。况且她跟贾赦的心思一样,自己这一房攀附上平北郡王也是一份助力。如今大房没有嫡子,一切就要看贾琏这个庶出长子了。贾琏有了体面,自己才有体面,邢夫人自然也加入了贾赦的阵营,举手赞成。
现在是贾赦、邢夫人赞成,王夫人反对,而贾政则似乎不打算表态,票数上自然是赞成派占优势。贾母想了想,道:“罢了,这事还是问问县主的意思罢。我且去与她说说。”
王夫人心知贾母已经意动了,瞧着邢夫人得意的脸色,王夫人心中暗暗咬牙。如今贾母借着宝玉婚事的契机,将家政大权交到了赵姨娘、王熙凤与李纨手上,邢夫人自然没什么意见,如今王熙凤完全倒向自己,赵姨娘与王夫人有嫌隙,而李纨则是中立态度。无论怎么看,这样的组合都是有利于邢夫人,而王夫人在掏空自己半个私房之后居然被夺了权,王夫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王夫人见贾母还未动身,出言道:“宝钗是个好的,老夫人也有数。如今宝钗既然进来咱们家的门,不妨让她跟着珠儿媳妇与琏儿媳妇学学管家?”
贾母面无表情,淡淡地说:“宝丫头才进门多久?且让她再顽上些日子,待凤丫头有身子的时候再叫她协理吧。”
说罢,贾母也不再听王夫人的说辞,领着鸳鸯等人往潇湘馆去了。
贾政冷冷地看了自己媳妇一眼,在他心中,他显然认为是王夫人舍不得管家的权力,这是典型的“不贤惠”。只是当着大哥大嫂的面,他也不好出口教训,只得冷哼了一句与贾赦离开了正房。邢夫人看着王夫人尴尬的脸色,便轻轻地笑了声就走了。
听完贾母所说,林黛玉显然吃了一惊。她完全不认识吉日格勒,虽然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但毕竟自己也是个现代女性。就算要相亲,也不见得一定要结婚。何况这个男人自己还没见过一面便要成为自己的丈夫,林黛玉心里还是生出抵触来。
贾母见黛玉脸上露出不喜的脸色,便道:“鸳鸯,你带着县主房里的丫头们出去看看园子,我有些换同县主说说。”
锦雯等人看着林黛玉,见林黛玉点头了,便同鸳鸯一同离开了。
贾母见房里没有别人,便叹道:“县主殿下,老身知道您是个有主见的人,只是这婚姻大事断不是我们做女人的可以决定的。哪怕是皇帝陛下的公主又能如何?不是嫁去番邦便是与权臣联姻,如今县主既然担着这县主的名分,少府监那边自然也会拟出指婚的名单。番邦断不是好去的,古往今来嫁过去的女子有几个能有善终的?与权臣联姻也不是殿下的好姻缘,县主没有一个可以依仗的娘家,嫁过去少不得被人瞧不起。这平北郡王虽说是个无权的郡王,但人家的身份摆在那,殿下嫁过去断不会辱没了身份。况且郡王的父兄皆不在京城,身边亦无姊妹,殿下嫁过去也不用担心受气。”
黛玉听贾母说了这么多,也明白在目前的形势下,吉日格勒怕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了。如果自己婉拒了这门亲事,那就不晓得下一个指婚对象会是谁来。既然皇帝动过将自己嫁给水澈的心思,就难保皇帝不会将自己指到东夷或西戎去。
黛玉将手中手帕绞了又绞,最后咬咬牙道:“婚事但凭老太太做主。”
贾母见黛玉应下来婚事,但面色却是一脸痛苦,唯有叹叹气,起身离开了潇湘馆。
见贾母带着鸳鸯离开潇湘馆,锦雯等人忙地进了房间。
琇琴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出口问道:“姑娘莫非应了?”
林黛玉苦笑着点点头,道:“这婚事本就不是我能做主的。”
琇琴忙道:“姑娘糊涂啊!这王爷家哪有什么好人?且不说三妻四妾的,就是那深似海的侯门也不是姑娘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