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通世事,但也听过一句话,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见贾环这般说,便也不再言语。
    贾环则靠在墙壁上,冷眼看着这个哥哥局促不安,最后挑了个看似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贾环不由得摇摇头,闭上眼什么都不想了。
    此时,皇帝正在召见定亲王、忠顺王与棠棣,商议贾家之事。
    王凤姐亲求林黛玉
    贾家的事情一直拖到入冬也没有最后的消息,但是这似乎跟林黛玉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按礼制,她无需为贾母守孝,只是黛玉心中念及贾母照看自己多年,便上奏少府监,请求婚礼延期。而少府监居然出人意料地允许了,而新的婚期则是明年正月十五。
    这一日,黛玉醒来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些微凉。但见那琇琴这让几个小丫鬟在房内安放火盆,见黛玉醒了,琇琴忙道:“姑娘醒了?今儿个一大清早便下了雪,我估摸着姑娘起来会觉得冷,便使人将火盆子寻了出来。姑娘且躺下,待烧了火之后才起。”
    黛玉也不矫情,毕竟自己身子还是弱的。虽不像原著那样是个药罐子,但是换季的时候自己还是需要寻大夫开上几个方子方可。何况这古代又没有抗生素什么的,小小的伤风感冒弄不好就会变成肺炎。一旦成了肺炎,在这个时代基本就跟绝症差不多了。
    琇琴虽然性子急,但是办事却是利落。不多时,这房子里便燃上了上等的银碳。
    黛玉有些诧异,问道:“少府监今冬的银碳不是好没拨下来么?”
    琇琴端上一杯热茶,她知道黛玉醒来后必先喝一杯暖茶。她笑道:“今年没有?难道去年也没有?姑娘的份例少府监一直不曾少拨,但姑娘前些日子一直住在荣国府,倒攒下了不少银碳。”
    黛玉听到荣国府三字,眉毛便跳了一下。她在得知荣国府被查抄之后,便开始打听消息。但是棠棣却吩咐道,荣国府已经是无人可救,劝黛玉莫要牵连进来。
    黛玉不忍,在棠棣这里碰了软钉子之后便利用林府旧日的关系打探,但是得到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圣上震怒,恐贾府难以保全”。问了好几个人之后,黛玉也死了心。只是现在听到荣国府三字,黛玉还是有些不忍心。
    “当日老祖宗说,待我出嫁之时,她要给我一份厚厚的嫁妆,可如今……”
    琇琴刚刚话一出口便觉得有些不妥,但见黛玉并无异常便慢慢想转移换题,却不了黛玉此时却说出这般的话,想到黛玉一到天气突变就身体不好,惟恐今日又惹了病,忙劝解道:“姑娘这是怎么了?老太太对姑娘有恩不假,但是姑娘也为了这荣国府豁出去多少脸面了?如今并非姑娘不出力,实在是已经不是姑娘力所能及了。老太太地下有知,也怪不到姑娘头上。”
    黛玉知道琇琴乃是安慰自己,便道:“你也别想太多了,我只是略略感怀罢了。”
    琇琴见黛玉面色如常,便忙命人过来伺候黛玉梳洗,自己则下去让厨房送早餐过来。
    这边不提黛玉感伤,如今寄居在平北郡王府的贾琏、王熙凤二人也不好过。虽然因为贾赦突然给了一张“绝亲文书”,彻底撇清了贾府与贾琏的关系,让贾琏不被牵连到。但是定亲王显然不会被一张文书打发,还是让人查了许久。最后实在查不出贾琏有什么问题,才放过。但是贾琏在贾府里的东西却还是一并被抄没,惟有王熙凤不多的嫁妆被交还了出来。
    亏得平北郡王是个厚道人,命人在自己名下挑了处房产给贾琏,贾琏夫妇方不至于流落街头。虽然这房产不及荣国府繁华,但好歹是二人的家。如今家里就只有贾琏与王熙凤,身边的大丫鬟也只留下了平儿,而管家嬷嬷则是给了旺儿媳妇操持着。至于那秋桐,因是荣国府卖断的丫鬟,贾赦也不愿这个刺头去打搅贾琏与王熙凤,便没有将她的卖身契给出去。如今那秋桐与其他贾府的丫鬟正在有司发卖,好不凄惨。
    这一日,平北郡王见忽下大雪,便只是召众人问了会话便让大家各自回了府。贾琏还没出大门,只见管家忙地跑了过来,“琏二爷,您倒是走得真急。”
    贾琏自从荣国府被抄之后,性子已经平和不少,在这郡王府管家面前也不托大,笑道:“胡大哥可有事寻小弟?”
    那管家虽然是汉人,但是在草原上长大,性子豁达,笑道:“王爷见今冬雪下得早,便让我将府里的酒浆分给大家,去去寒气。”
    贾琏忙朝郡王府正房方向行了一礼,道:“多谢王爷了。”
    二人寒暄了一会,早有小厮将酒浆装车送到二门。贾琏便跟着这车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此时刚好王熙凤正与平儿、旺儿媳妇在房里闲话。听闻贾琏回来,忙迎了出去。
    “爷怎么回来早了?”王熙凤笑道,那平儿忙回房备下热水。旺儿媳妇见门外有车,晓得有东西,便带了几个粗使婆子接了出去。
    贾琏与王熙凤回到房内,接过平儿递过来的热帕子,笑道:“今儿个本就无事,王爷见今天雪下得大便让我们早些回来,还嘱咐道,明日也不必过来了,好生在家看雪。——对了,王爷怕我等耐不住寒,特意赏了些酒水下来。”
    “王爷倒是好心。”王熙凤笑道,忽然王熙凤想到了什么,“如今天寒地冻的,不晓得老爷、太太在庙里如何熬得过去。”
    贾琏也默然,当今圣上对贾府还算优渥。虽然贾府罪不可赦,但是大理寺一日未给判决,贾琏便心存一份侥幸。只是平北郡王私下也说了,此案乃圣上钦定的重案,怕是没那么容易了解。只是圣上年纪贾妃多年伺候的恩情,便将贾府一干人犯移到狱神庙关押。虽然比刑部大牢好上不少,但是毕竟是囚禁人犯的地方,又能好到什么地方?
    王熙凤见贾琏沉默,便忙岔开话题,“老爷、太太也没什么大过,待衙门审清楚了,自然会给老爷、太太一个公道,咱们也别操心了。”
    贾琏没有答话,只是道:“你从王爷赏下的酒水中挑上几坛,再寻些物事,过几日便去县主殿下府邸走一遭吧。”
    王熙凤知道贾琏希望自己求林黛玉,好歹见上贾赦等人一面。但是王熙凤也隐约知道林黛玉也在四下走动,但是并没有得到恩旨。想到这,王熙凤道:“我也听闻县主去求了不少人,但是……”
    “我也知道。”贾琏叹了口气,“如今咱们不求能将老爷、太太救出来,但求能见上一面,送点东西进去。天寒地冻的,我就怕老爷、太太熬不住啊。”
    王熙凤咬咬牙道:“既如此,我待会便寻了殿下去。好歹豁出脸面也要将东西送到老爷太太手里。”
    午饭后,门房来报,说是王熙凤要见县主。林黛玉知道王熙凤所求何事,放下书,道:“且让她进来罢。”
    过不了多时,黛玉便见到了这红楼第一强人的王熙凤。似乎是操心过多,面色有些憔悴,但是眼神却还是有神。
    王熙凤一见到黛玉,便忙行礼。黛玉忙命人搀起王熙凤,笑道:“你我何必在意这些虚礼?”
    王熙凤淡淡笑道:“如今殿下贵为县主,这是应当的。”
    黛玉听王熙凤这般说,眉头略微皱了一皱,但随即也明白了凤姐心中所想。黛玉长叹道:“当年我在贾府,多蒙姐姐照看着。贾府于我有恩,如今贾府落了难,我也曾四处托人相救。但无奈两位舅舅所犯之事太大,惹得圣上震怒,我如今也无法了。”
    凤姐听黛玉这般说,最后一丝侥幸也没了,但嘴上却说:“我不求殿下救出我家老爷、太太,只是如今天寒地冻的,我只是想送点衣服吃食进去。”
    黛玉沉思道:“这倒不难,如今刑部侍郎乃我的老师,而狱神庙的看管之人则与家父有旧。待我书信一封,见上一面也还是可的。”
    凤姐听闻这话,含泪道:“有劳殿下了。”
    黛玉道:“你且回去准备一二,若是有信了,我便差人来寻你。只是,你我二人进去应该无事,但是琏二哥哥怕是进不去。”
    凤姐也晓得个中关系,道:“无事,我去了便是他去了。”
    黛玉点点头,凤姐便告辞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一章,马上开始交代各人的最后结局了。
    今晚还有一章更新,可能会比较晚。
    潇湘妃风雪狱神庙
    让林黛玉诧异的是,她的书信发给棠棣没多久便收到了回信。信上有一个朱批的“可”,想来棠棣也做不了主便直接将书信发到了御前,而皇帝似乎也瞧不出黛玉的到访会给贾家串供的机会,便许了下来。
    虽然这次的办事效率很快,但相关文书到黛玉手上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虽然黛玉对这次的速度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没做多想,忙命人传信给王熙凤,约好在酉时二刻的时候在林府出发去狱神庙。
    黛玉原本打算什么都不带,后来想到贾宝玉跟贾环都在那,便有些于心不忍。自己虽然不爱贾宝玉,但毕竟两人在一起这么久,又有兄妹之情,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宝玉在里面受苦。想了想,黛玉便道:“你们且取些褥子来,不用多好看,够暖和就好。——也别去库里拿了,找下人寻几件送去。若是太好,只怕到不了他们手。一些个药剂也取些,尤其是风寒、调养的都寻上几丸送去。吃食就不用了,怕招了忌讳。”
    黛玉好歹也跟林如海学了几手,知道监狱里的一些规矩。东西不要送好的去,否则就被狱卒贪了去;吃食切记不要送,免得给自己惹上麻烦。丸药倒无所谓,这些个丸药肯定会要检查,出了事也不是落在自己头上。
    听闻黛玉吩咐下去,丫鬟、婆子们便齐齐动起手来。不多时,也打了几个大大的包袱下来。
    紫鹃原本就是贾府里出来的,虽然跟了黛玉,但对贾府还是念恩,打包东西倒是尽心尽力。王嬷嬷则是不愿黛玉落人话柄,因此也收拾得颇为尽心。锦雯和琇琴则是有些悻悻然,只是黛玉吩咐下来,不得不做而已。黛玉虽然瞧见了,但也不多说。待收拾好,便有门房来报,说是琏二奶奶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黛玉便道:“那就走罢。”
    黛玉坐着一辆黑黝黝的骡车到了大门,凤姐便下了自己的马车换了黛玉的骡车。凤姐起初被这不起眼的骡车给吓了一跳,心想黛玉为何会选这养的车去狱神庙。后来想想毕竟贾府是戴罪之身,虽有恩旨许黛玉去探监,但也不好大张旗鼓。这样不起眼的骡车在京城几乎遍地都是,倒也让人猜不出来历。
    王熙凤上了车,见过了黛玉,二人闲聊了一会。黛玉忽然问道:“我听闻琏二哥哥跟嫂子的物事都落在了荣国府里,哥哥跟嫂子如今在那住?住着可习惯?”
    倒也不是黛玉故意示好,只是黛玉被贾府被抄之事牵伴着,也没功夫去照顾其他事情。只是今天王熙凤找上门来,黛玉方差人去打听的。
    “有劳殿下挂记着了。”凤姐淡淡地说,“承蒙王爷看得起,赐了我们家爷一套小院子,虽说不如从前,但也过得尚可。”
    黛玉这些事自然晓得,见凤姐的面色也不似作伪,便点头道:“嫂子过得好便好,若是嫂子有什么难处,只管打发人来寻了我。”
    凤姐看着黛玉说话的神态,想起了自己以前在贾府的风光作派。当年黛玉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姑娘,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凤姐只觉得面善,心里却叹了口气。她毕竟是王家出来的姑娘,自然隐约晓得王夫人与贾敏之间的纠葛,心想这黛玉便不好住下去啊。后来又听说黛玉丧父,王夫人便对林府的家产动了心,只不过黛玉那时一直是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凤姐在心中有些期待,看看是自己那个心善的二太太厉害些,还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大小姐厉害些。后来没想到,林家老爷虽然故去了,但是皇帝却是念旧情的。硬是将这个林大小姐上了玉牒,成了货真价实的天家贵女。就算自己的二太太看不惯她,但也无可奈何。再后来,这个县主要成为郡王的正妃,还随驾秋围。而贾府却一落千丈,如今成了笼中囚徒。若不是自己家被“开革”出府,怕是狱神庙里也少不了自己的位置。
    黛玉没有想凤姐的话,只是在暗暗猜测棠棣信中所说。目前贾家的男丁全部关押在狱神庙,这里并非刑部大牢,更不是天牢,看来皇帝多半是不会打算杀了贾府之人。而贾府女眷被关押在荣国府里也只是无碍,想来最后也不会有太多麻烦,最多就是贬为庶人而已。
    两人在骡车上各有心思,骡车摇摇晃晃行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