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动情!他为牺牲的战友唐人杰悲伤,为吴蔚帆的年轻守寡悲伤!都是多好的同志啊,为什么命运竟这样折磨着他们!在是否娶吴蔚帆的问题上,他也有过矛盾,有过退却。当然,不少同志劝他放弃吴蔚帆,因为对方的孩子太多了,年龄又太小了,做一个继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一切也曾使他多少次地犹豫、徘徊……
    但只要他稍一想放弃,吴蔚帆的影子就会顽强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那妩媚的笑容,那修长的倩影,一步步向他贴近……忽而那个倩影又站在了悬崖边,濒临万丈深渊,危险万分,无奈万分!……他感觉自己的心像被刀子一下一下剜着,不知怎样才能止血止痛!
    他的心就这样痛着。
    他一连数月心情抑郁,寝食难安,眼圈总是黑黑的,寡言少语,人也消瘦了不少。他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有一天的黎明,从朦胧中醒来的他突然看见了窗外的晨曦。那一片挂在东方天际的神秘的光亮,多彩多姿,多形多变,美不胜收。
    啊,“多”才是美的基础!人多,生活的变数才多,生活的乐趣也就大;人多,过日子才热闹,尤其是两家的子女合为一家,相互融合,比学赶帮……这样的家庭才是最有味道的!过去那些对两家子女问题的耽心,太庸俗、太小家子气,可笑至极,哪里还有一点革命军人的胸襟?想到此,他精神一振,顿时下定决心要把吴蔚帆母子拥入怀中,让两个大人,五个孩子组成一个热闹快乐的大家庭!
    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了!
    他下定决心去找李晋谈谈。
    第二天傍晚,赵大同到了李晋家。
    自赵大同到李家放风再婚后,苏亮已经小产过二次,又第六次怀孕,而且刚刚分娩,产后身体一直不好,还在住院,家里就李晋和保姆李苗苗带着三个小姑娘住。
    看见赵叔叔来了,三个姑娘都争先恐后地问:“小平和小蕊还好吗?小平什么时候再到我们家来抓蚂蚱?”
    赵大同知道苏亮和李晋的老四又是个小丫头,这让三个当姐姐的都有些失望,所以更加关心李、赵两家唯一的男丁小平了!
    赵大同落座后先问:“苏队长身体还好吗?”
    李晋说:“应该说,她的身体没有大毛病。老百姓不是说嘛,只有身子骨壮的人才尽生女孩!苏亮的身体很好,她出不了院是情绪有问题,一个革命军人,硬是因为生不出儿子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真是不像话!”
    赵大同说:“怎么,政委,又得了一位千金你们不满意吗?”
    李晋说:“我倒没什么,是苏亮自己不满意,哭得连饭也吃不下。家里这三位小姐听说妈妈生的还是小妹妹,也很失望。奔奔今天就问了我三次,说,爸爸,我什么时候才会有个小弟弟?”
    赵大同半开玩笑地说:“这也怨不得苏亮,可能和米勒大夫用的药有关。他给苏亮用的是女性荷尔蒙,当然生出的都会是女孩了!”
    李晋说:“所以说啊,什么都是遵从自然规律好!苏亮她们这一拨女同志,参军时的年龄太小,部队生活又太艰苦,身体没有发育好。要想当妈妈,只有借助外力!要我说还得感谢米大夫!要不我们连女孩子也生不出来呢!”
    赵大同说:“政委,给你汇报一下我的个人问题!我最近谈的这个空军女上尉小吴,三十一岁,出身革命干部家庭,父亲是中共早期党员,姊妹三人都投身革命。她本人是航校毕业的,前夫是一位试飞员,牺牲了。”
    李晋说:“这个同志的条件很不错的!她人怎么样?”
    赵大同说:“她是很有文化有修养的一个人,外形也不错,我很满意。只是,她有三个孩子,年龄与小蕊、小平相仿。”
    二  靓丽上尉(5)
    李晋大吃一惊:“什么?这么年轻的一位女同志,又是学生出身,怎么会有三个孩子?”
    赵大同说:“是啊,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李晋说:“这回你可不要感情用事啊!小吴的孩子太多了,她又是一位现役军官,工作很忙。将来你一下基地,她一人照料五个孩子,哪里玩得转?”
    赵大同叹了口气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当然我可以再考虑其他女同志,可我的心总在小吴身上转。我觉得,她才三十一岁,因为带着三个孩子,就不太容易再组织家庭了,这对她来说未免太残酷了!”
    李晋说:“你又怜香惜玉!她可以找一个子女比较大的男同志。”
    赵大同说:“再婚还主要是大人找对象,不是为子女找父母!在咱们部队里,子女再大些的,一般都是工农干部,小吴恐怕和他们合不来。”
    李晋点头沉思了片刻,说:“恐怕是你舍不下她吧!也是,她这样的条件,和你倒是挺般配的。你再考虑一下吧!”
    第二天,李晋特意去医院看望苏亮,和她谈赵大同与吴蔚帆的婚事。
    苏亮的情绪已经好了许多,尽管老四仍是个丫头,苏亮依然很爱这孩子,她自己为四女儿起名李鸿。
    李晋走进病房的时候,苏亮正给李鸿喂奶。李晋仔细看了看婴儿,笑着说:“好啊,这是我们李家的第四朵花了,也许以后咱们家的女孩子可以组建一个娘子军连呢!”
    苏亮抬头瞪了他一眼,说:“别开玩笑了,我知道你是为赵大同的婚事来的。怎么,老赵找你汇报了没有?”
    李晋说:“汇报了。他对空军的小吴很满意。但是小吴年纪轻轻的,竟有三个孩子,而且和赵蕊、赵平的年龄相仿。如果他们组建新的家庭,一是两家的孩子不是很容易就能合成一家,二是这么多的子女,将来经济上会不会有困难?”
    苏亮说:“小吴的三个孩子都是烈士遗孤,不但可以免费进有关的烈士子女幼儿园和学校,每人每月还有二十元的抚恤金——组织上会管到底的,经济上能有什么困难?”
    李晋说:“话是这样说,可小吴一旦嫁过来,就成了我们飓风兵团的媳妇,三个孩子也就是我们部队的孩子。国家给我们部队那么高的待遇,怎么好让国家再养着我们的子女呢?”
    苏亮说:“老赵现在每月工资两百多元,下基地后每月还有一百二十元的补贴,小吴每月工资七十多元,这钱养五个孩子也够用了。”
    李晋说:“还得考虑老人和保姆的花销呢!不过也不怕,这么多的好战友,哪个都能帮他们一把!”
    苏亮说:“是啊!这两个人还是挺合适的,我建议部队党委批准他们结婚!”
    李晋说:“就这样吧!但愿他们的新家和睦美满!”
    几天之后,李晋就接到了赵大同的第二份结婚报告。
    赵大同写道:
    “总部党委:我请求和北京空军二号机场气象组长吴蔚帆同志结婚。我与吴蔚帆同志经过数月的接触了解,彼此相知相爱。她原来的爱人唐人杰同志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烈士的###和遗孤需要有合适的人照料,我愿意承担这份责任……请组织调查我们双方的情况并给予答复……”
    在李晋的示意下,有关方面分别找赵大同和吴蔚帆谈了话,两人一致表示对方是自己心仪的再婚配偶,且都愿意善待对方的子女,对重组新家庭也很有信心。
    于是,1962年的国庆节,赵大同和吴蔚帆结婚了。
    三  组合新家(1)
    赵大同和吴蔚帆是回山东老家结婚的。自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后,赵大同除在解放战争中路过家乡顺便回乡探望过一次外,这次是第一次偕妻正式回家探亲,轰动了十里八乡。前来探视的亲朋故友、同学玩伴把赵家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的,赵大同从北京带去的两大旅行包烟、酒、糖分得一点不剩,随身带去五千元钱也都一一分给了乡亲们。
    吴蔚帆这个穿着军装的、长相俊气打扮又很洋气的媳妇,很得赵大娘的欢心和亲朋们的称赞,她本人也很懂礼貌,为亲戚朋友们买了不少礼物,尤其是对婆婆更周到,特意买了一些衣料、补品带给婆母——赵大娘是赵大同夫妇目前唯一的老人,应该好好孝敬。
    赵大娘乐得合不上嘴。老人也知道这次是儿子的第二次婚姻,但并不知道媳妇结过婚,守了寡,还带进来三个孩子。
    即将成为五个孩子母亲的吴蔚帆,对婆母是真心地尊敬和孝敬,冥冥之中,她觉出婆母会是她未来依靠的一棵大树,会为她分担肩上的重负。
    吴蔚帆听从赵大同的意见,尽量少说话。她很少和婆母、亲属拉家常,只是微笑着,卷起袖子卖力地在厨房、院落里忙碌着。
    一个星期的婚假过后,赵大同回到机关。他充满幸福的笑脸说明:他对这第二次的婚姻十分满意,这一个契合的婚姻,真正融化了他情感世界多年的冰峰。
    赵大同和吴蔚帆回京后,在蓝天俱乐部的餐厅里摆了几桌酒席,宴请双方的领导朋友。酒宴后,李晋夫妇特意到赵大同的新家去看了一下。
    赵大同和吴蔚帆的新家面积很大——四室一厅一厨一卫,而且距吴蔚帆工作的二号机场不算太远,这是“飓风兵团”后勤部门按照赵大同的级别配给他们的师级干部住房,就在总部大院里。
    吴蔚帆到底是空军的技术干部,她安排的生活还是很讲究情调的。住室里最大的一间是夫妇俩的卧室,其他三间都是让孩子们住的:赵平和小京住最里面一间,赵蕊和小彦住两个男孩旁边的一间,还有一间房子是给幼小的小北及老人、保姆住的。虽然居室里的所有家具都是公家配给的,但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一个房间中的被单都洗得洁白,熨得很平整,走廊里和窗台上到处点缀着零星的花木——可以看出,女主人过日子的心气很高。
    的确,吴蔚帆经历第一次婚姻时还太年轻,尽管连续生了小京和小彦,因为有唐人杰的全力呵护,她并没有深刻体会家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为家里的女主人,自己究竟该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会碰上哪些困难?那时只认为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尽全力去珍惜。丈夫唐人杰的突然牺牲让她受了很大刺激,一度精神失常,数月不能工作。身体逐渐康复后,她就整日沉浸于悔恨中——唐人杰在世时,家里很多事都是由他来操心的,作为妻子,她对唐人杰的关心、体贴、照顾太不够了!经过了近三年的孤独之中的情感煎熬,她成熟了许多,懂得了珍惜,决心要好好地呵护、照顾第二任丈夫赵大同和整个家庭。
    李晋和苏亮都看出了这一点,两人舒了口气——吴蔚帆和杨敏都是一样的年轻漂亮,但对婚姻的感悟却大不相同,吴蔚帆一定会珍惜赵大同,一定会珍惜这个家的!赵大同这次总算是找对了对象,有了一个很像样子的家了!考虑到赵、吴两人的子女较多,李晋夫妇上门贺喜时特意送了一千元人民币作为贺礼。远在福建的刘义闻听赵大同的婚讯也很高兴,也托李晋送了一千元钱贺喜。原五军三师的老战友常虎和方明都在一号基地刘义手下任职,也给赵大同打来贺喜电话,并各寄来五百元,还有不少老战友和熟悉的同志都为赵大同和吴蔚帆的婚事凑了份子——他们都殷切地希望,赵大同的这次婚姻会是幸福的、圆满的。
    赵大同夫妇的房间里摆了一副沙发,兼做客厅。李晋夫妇落座之后,吴蔚帆端上了两杯香茶。
    书包网
    三  组合新家(2)
    苏亮关切地问:“小吴,唐人杰同志牺牲后,三个孩子都是烈士遗孤,空军有关组织对孩子们关照得很好吧?”
    吴蔚帆说:“是的!他们每人每月有二十元钱的生活费,可以在八一系列的幼儿园和学校免费常住。”
    李晋插问道:“我知道八一系列的幼儿园和学校过去是专为前线作战军人和烈士子弟开设的,那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好让孩子们的父母在前方安心作战。现在依然如此吗?”
    苏亮抢白了一句:“当然!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和平也只是相对的,牺牲随时都是不可避免的!”
    看到吴蔚帆的眼圈红了,赵大同急忙说:“我们已经决定把唐人杰同志的孩子从幼儿园里接出来住到我们部队大院。我已经给有关部门打报告:吴蔚帆同志已经再婚了,孩子有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爸爸,我和他们妈妈的收入完全可以将他们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