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人,国家的烈士子弟生活补助费我们就不需要了,让给其他的烈士子弟们!”
李晋点头说:“好!老赵做得很对!我看小平、小彦、小北都可以跟着老赵的姓,改名为赵小京,赵小彦、赵小北,真正做到成为一家人!这三个孩子从此后就是我们飓风兵团的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成长,和他们空军脱钩!小吴,你看呢?”
吴蔚帆得了赵大同这么一位好丈夫,又有了李晋政委这么一位好领导、好战友,由此有了飓风兵团这个大家庭作为自己身后的稳定靠山,唐人杰离去后的哀婉心境一扫而空!此刻闻听李晋说出对自己三个孩子的安排,这般亲密,一点不见外,就更是感动——小京、小北、小彦这三个孩子,在不良心态的人眼里,原本是自己拖来的油瓶,是负担,是自己再婚后被歧视的对象,如今李晋政委和飓风兵团的战友们都把孩子们的事放在了第一位,实在令人感动!
想到这里,吴蔚帆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她掏出手绢来拭泪,嘴里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时只听苏亮说:“我看老李的建议很好!孩子们都还小,不太懂事,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姓两个姓,对他们的成长不太好,都改姓赵,成为一个爸妈的子女,有利于家庭团结!”
赵大同说:“这还要看吴蔚帆的意见,这三个孩子毕竟是唐人杰同志的骨血。”
李晋盯着吴蔚帆问:“小吴,你看呢?建议孩子们都改姓赵主要是为了两家孩子们的团结和成长,并不是就忘记了唐人杰同志。”
吴蔚帆说:“我没有意见。以后老赵就是我们全家五个孩子的父亲,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和大树了!”
几天后,吴蔚帆就和赵大同联名写了报告,请求将唐人杰留下的三个孩子改名为赵小京、赵小彦、赵小北,不再享受烈士子女待遇,接回身边抚养。报告被批准了。
这一天,吴蔚帆和赵大同分别到八一幼儿园和飓风兵团总部机关幼儿园接回了五个孩子,分别告诉他们现在已经有了新爸爸(妈妈),以后该上学的孩子住在自己家里上学,学龄前在幼儿园长托的孩子也可以随时回家和爸爸妈妈同住,家里已经请了保姆照顾他们。
孩子们欢天喜地回了家。
四 阴险保姆(1)
吴蔚帆万没有想到,自己和赵大同新组建的家庭很快就发生了地震,而引爆这场地震的人竟是家里的保姆冯秦!
要说吴蔚帆和赵大同对请保姆的问题还是慎重的。当时在大院里当保姆的人,多是从农村里来的中年妇女,不少本身就是大院里干部们的亲戚朋友,托他们从农村里找一个人并不难。但赵大同一贯比较细心,他想的是几个孩子都在学龄期间,找个有文化的人来帮助管家好一些,所以就拖了一段时间。
最先每天回家与再婚父母同住的,是赵大同的女儿赵蕊、赵平和吴蔚帆的大儿子小京——他们三人都已经正式上了小学,赵蕊已经快十岁,赵平八岁多,小京上学早,还不到七周岁。
吴蔚帆每天下班到家都很晚,还时常轮值夜班,早早回家的三个孩子没有人给做饭和照顾,把家里能吃的东西不管生熟都打扫得一干二净,这让赵大同十分心疼。
还有,逢到周末,另两个小些的孩子也都被接回家,家里也实在是忙不过来——别看吴蔚帆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可她以前和唐人杰一直过得是两口之家的小日子(孩子生下来一个往幼儿园送一个,自己并没有怎么费过心思),现在要正儿八经地操持一个七口人的大家庭,吴蔚帆还真玩不转。孩子们回来住的第一个周末,吴蔚帆一大早就起身熬粥,馏馒头,煮鸡蛋,一大家人的早餐吃得还是像样的。但中午大人和孩子就一直饿到了一点多钟,吴蔚帆为了洗孩子们的衣服忘了做饭,最后是赵大同把孩子们领到食堂去请值班的大师傅下了一大锅面条才解决了问题。晚饭吴蔚帆终于腾出手来蒸了米饭炒了几个菜,孩子们乱哄哄围成一桌抢饭抢菜吃,她累得饭也没吃就躺下了。
赵大同在送孩子们回幼儿园的路上下了决心:找机关宿舍管理员,让他给介绍一个有文化、也比较能干的保姆来!
大院里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刘协理员,第二天他就领来了一个保姆。
保姆姓冯,名叫冯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
冯秦是哈尔滨一个小业主的女儿,中学毕业后参了军,上过我军的护校,在“四保临江”战役时,因为给一位重要首长的夫人打针时拿错了针剂,造成了一起小小的事故,被复员回家。
偏这个冯秦生性喜欢出人头地。她在部队工作过一段,知道国家重视部队,任何情况下部队的供给和待遇都是有保障的;老百姓尊重军人,一看见穿军装的就觉得格外信任、格外亲近;军人的社会地位高,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重;部队的环境永远是昂扬向上有秩序的,令人永远保持青春的心境——一句话,在部队的环境里爽!
正为此,冯秦被清退回家后,不久就削尖脑袋又钻回了部队大院——虽说永远不可能再次穿上军装正式入伍,但到部队机关大院里生活并不成问题——她先给一位在部队工作的远亲带孩子管家,干得不错,又换着干了几家之后,辗转来到飓风部队大院里当保姆。
冯秦有些文化,又懂卫生常识,再加刘协理员一再说明这个人身体素质好,手脚利索,会理家务,好用得很,赵大同还未见人就几乎把这个人内定为自家的保姆了。当然,她犯过错误,但考虑到她过去的错误并不是有意的,家务劳动一般也不需要干打针用药这些专业技术及责任都很强的事,许多人家还挺愿意用她的,赵大同也决定对她的错误既往不咎。
赵大同是下班后在自己办公室里和冯秦见的面,两人聊了聊。
冯秦上中等的个子,身材还算匀称,两条乌黑的长辫子,编得很整齐,扎扎实实盘在头顶;长圆形的脸蛋,皮肤也还算是白净;一对眼睛不大,但看人的时候,有点捉摸不透的狐媚劲——她的风格、外形都与一般农村里出来做保姆的那些朴实的大嫂们相去甚远。尤其是,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虽说没有佩戴军衔,但是非常挺括、合体——真是与众不同。
四 阴险保姆(2)
开始,冯秦一听赵大同是新组合的家庭,家里有五个挨肩的孩子,心里马上就打了退堂鼓。但赵大同的谦和、厚道打动了她。
赵大同很实在地对冯秦说:“冯秦同志,你的情况刘协理员已经跟我讲了。我认为你过去的事情可以原谅——那么紧张的战斗,战地医院的任务很重。当时你参军时间不长,没有工作经验,出错在所难免。你也不要背包袱。如果你愿在我家里干,我每月给你一百元的生活费,你不用记账,我们也不会查你的账。另外你的工资是每月三十元,和生活费一起发。每两周可以休息一次。但我得跟你强调一下,我家里三个比较小的孩子是烈士子女,你要重点把他们照顾好!”
管吃管住,每月工资三十元,这个待遇和别人家没有区别。但是每月自己可以掌握一百元的伙食费,这可是极为优惠的条件!冯秦掐指一算,按时下的物价及一般校级军官家庭的生活标准,自己每月至少可以克扣三十元的菜金作为私房钱,着实不错。
冯秦点头答应了赵大同:“放心吧,首长!您家里的情况刘协理员也事先跟我谈了,我愿意去试试。我一定会把孩子们都照顾好的!”
赵家的保姆人选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回去取行李的路上,冯秦一直在想心事:赵家的孩子这么多,又没有住校的,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当然待遇是不错的,可自己也不一定会为了这点待遇去甘心受累!
冯秦有个心思一直压在心底:与自己同期参军的小姐妹们,眼下都成了首长夫人,丈夫最不济的也是个少校。可自己离开部队没了身份,至今还没有找到可心的人出嫁。她老转来转去在部队大院的首长家里当保姆,实际是想找个机会,看能不能也嫁给一位首长,哪怕当个填房,将来一随军,自己一辈子的大事不就解决了吗?
虽然只是见了一面,谈了半个钟头的话,赵大同这个人就印在了冯秦的心里:一个上尉带着三个孩子嫁给了一个大校,这不明摆着沾光了吗?赵大同这个人够实在、够好的!
以冯秦数年当保姆的经验,在赵大同家里,女主人吴蔚帆是不敢太为难她的。因为吴的工资低孩子多,在经济上占劣势,心理上一定自卑,她是不会向保姆摆女主人架子的。
还有,这两口子家里的孩子已经不少,肯定是不会再生了。一对再婚夫妻之间,若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维系,关系是不会很牢固的。
这一切为她实现理想造就了条件——两窝的孩子肯定和不到一块儿,家里要不了多久就会乱成一锅粥,说不定她可以取女主人而代之呢!真的,保姆精心照顾首长,后来和首长结婚的事也有的!
这一家一定得去!冯秦的心里热乎乎的,像那个提着一篮鸡蛋的农妇,想象着那一片即将到来的养鸡场。
试工的结果,冯秦果然干净利落手脚勤快,不但卫生搞得又快又好,会织毛活,裁衣服,还很会做饭炒菜,吴蔚帆很满意。看到家里有人帮忙了,赵大同的心也放下了,三天后就去了基地。
冯秦很快就熟悉了赵家的全部情况,拿下了赵家全部的家务活,大大减轻了吴蔚帆的负担。吴蔚帆对她十分友好,家里的一切都让冯秦说了算。
然而吴蔚帆对冯秦越好,越客气,冯秦对吴蔚帆的忌恨就越大……
——看着吴蔚帆能每日愉快上下班,回家后吃现成饭,冯秦的心理严重失衡:都是女人,凭什么这个吴蔚帆的命就那么好?听说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校级试飞员,算上试飞津贴每月要领300多元的工资,让她过得逍遥自在;那一位牺牲了,她带着三个孩子居然又能嫁一个做政治文化工作的儒将,官比前一个还大,人又是那么好……
这样,在赵家干了一个月后,冯秦就渐渐不老实了。她不自觉地参与了大院里很多干部家庭的是非圈子,大院里的一些低水平的家属和保姆老咬她的耳朵根子,倾泻对带着三个孩子嫁给赵大同的吴蔚帆的嫉妒和不满,这使她觉得有了后盾;部分没文化的家属看她能辅导孩子认字、学习很羡慕,想让自己的孩子沾点她的光,所以也老奉承她。
bookbao8.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 阴险保姆(3)
随着对赵家生活经济的掌控,冯秦的占有欲萌发。她老是把自己和赵大同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若是赵大同能和自己结婚,自己一定能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也不会慢待赵蕊和赵平这两个孩子……要真是这样,自己和赵大同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不,生他两三个都行!养的都是自己的孩子,赵大同就不会吃这么大的亏,自己也会有体面的家庭和亲骨肉了!
冯秦的心理越来越变态,简直觉得自己成了赵家的女主人,忍不住开始虐待常在眼前晃的吴蔚帆的长子小京:吃晚饭时,她故意不给小京的碗里夹荤菜,分水果时,她给小京一个又小又烂的,就连牙刷和茶缸,也给赵蕊赵平买漂亮的贵的,给小京买便宜的……
孩子最怕大人的不公平,小京因此常和冯秦吵架争执,就连得到偏爱的赵蕊也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小京不在,赵蕊问:“冯姨,你为什么老偏着我和小平呀?小京挺可怜的!”
冯秦说:“他可怜什么?他不是你爸爸亲生的,你爸爸还掏钱养着他们弟兄姐妹三个。知道吗,小京、小彦、小北把你爸爸的钱都花光了!上次咱们院里莎莎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也不敢给你买,因为你爸给我的100元钱,要分成五份花。如果只有你和小平,咱们可什么都买得起!”
赵蕊赵平听了,渐渐也认为自己和弟弟小平比新妈妈带来的三个弟妹高出一头。
星期六,吴蔚帆因为加班回来晚了一些,一进门就听见屋里的喊声和哭声——冯秦在发饭后水果时,明显偏心赵蕊和赵平,给他们两人一人一个大苹果和两个大黄杏,而自己的三个孩子则都没有苹果,只有两个杏。
小京的个性很强,他一下子把两个杏放在了桌子上,说:“小彦、小北,你们也别要!谁稀罕她的两个破杏!妈妈回来咱们告诉妈妈!她太偏心!”
冯秦说:“还说我偏心?有你们仨吃的已经不错了!这钱是小蕊、小平爸爸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