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猛吸了口烟,说:“妈,小吴是带着孩子嫁过来的,但您得看这事怎么说。小吴原本有个好爱人,叫唐人杰,是咱们空军试飞员。”
    小婶子插了句嘴:“这试飞员是干什么的?”
    赵大同说:“就是新生产出来的飞机,先找个技高人胆大的人开上天去试试,看有什么毛病没有。”
    赵国平突然“啊”了一声:“哎呀,要是这飞机有点毛病,还不得把这头一个开它的人摔下来啊!”
    赵大同点了点头,用沉痛的语调说:“对,试飞员的工作是很危险的!小吴的爱人唐人杰,就是驾驶一架咱国家新买回来的飞机上天试飞,结果操作系统失灵,飞机在空中爆炸了!”
    赵大娘听得直发愣:“那他人呢?”
    赵大同说:“整个都炸成了碎片,连尸骨都没有找全!当时他才二十八岁!”
    小婶子“妈呀”一声说:“天哪,那让小吴可咋活呀!”
    赵大同说:“是呀!小吴当时就急疯了!治疗休养了一年多才又重新工作!”
    听到这里,赵大娘的火气小了很多,只是抹眼泪。
    赵大同又说:“人家小吴的三个孩子本来都是烈士遗孤,都有国家花钱养着。我跟小吴决定结婚时,我们李政委说既然小吴成了我们部队的媳妇,孩子也就都是我们部队的人,别让国家养着了,把钱花在更需要帮助的烈士子女身上。”
    赵大娘叹了口气:“唉,年纪轻轻的,带着三个孩子过实在不易呀!”
    赵大同说:“妈,您年轻守寡多不容易!像小吴这样的,您心疼不?”
    赵大娘点头说:“她是应该找一个,太年轻了,刚守寡时才刚二十多岁!”
    赵大同又说:“小吴的孩子都是烈士子女,部队给的有补贴,李政委和好些战友都给孩子们生活费,小吴的大姐夫是一个大军区司令员,收入高,人家每月也贴补我们一百元钱。人家小吴的孩子没花着咱们的钱!我长年不在家,人家孩子们没沾我的光。相反,结婚前我还有私心,想把自己的孩子托给小吴管,我好在基地安心工作。要不是两边的孩子和不到一块儿,我也不会动了送走一边孩子的心思——不这样做,这个家就得散!”
    赵大娘说:“那就非把小蕊、小平送走吗?”
    赵国平听到这里,忙说:“小吴的孩子是烈士子女,送走他们不合适!咱既然娶了人家,自己做点牺牲是应该的!”
    赵大娘的脸有点红。
    赵大同继续说:“妈,我可以找一个不带孩子的。可我知道了小吴的情况后,就不忍心让烈士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家,整天住在幼儿园里。他们也该尝尝有爸爸的滋味!小吴是个好同志,咱也该照顾人家。我向总部党委汇报了这个情况,党委也很支持。我就这么下定决心和小吴结的婚!”
    赵国平忙说:“柱子,你放心回部队吧!小蕊、小平这两个孩子学习的事情就交给我了!大娘只要在生活上把他们照顾好就行了。几年之后孩子们长大些了,懂事了,就不会再那么打闹了,到那时再接回去不迟——也就是几年的事呗!”
    赵大娘没有说话。停了一会儿,她叹了口气,说:“也只有这样了!这两个孩子是我的亲孙子,我怎么管他们也没人敢说闲话!但是柱子,你可别忘了这里有两个你亲生的孩子,要常在心里惦记着!”
    一  返乡送子(6)
    说是这次回家不见亲戚朋友,但是到了傍晚,赵家的小院还是被来访的村民们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看着赵蕊、赵平这两个水灵灵的漂亮孩子,很是稀罕,这个背背,那个抱抱,这个大娘给赵平衣兜里塞一大把红枣花生,那个大婶给赵蕊的脑袋上别上一朵彩绢蝴蝶。门口的大石桌上,屋里的炕头上,摆满了一斗斗小麦,一兜兜花生,还有一件件绣着花的小衣服,小鞋袜堆在了炕桌上……
    赵大同向乡亲们分发着大前门纸烟,尽可能地一一打着招呼。
    来人似乎全知道了再婚后赵大同的家事,不少妇女们抹着眼泪,欷歔着赵、吴两家的遭遇,又不约而同为这个重组家庭祝福着。总之,不管男女,都异口同声赞同赵大同送回自己的孩子,留下唐人杰的孩子,而且都表示要协助赵大娘把赵蕊、赵平这两个孩子带好。
    赵大同离家的时候,和儿子、女儿做了长谈,中心意思是让他们好好学习,拿出好成绩来和留在北京的小京他们比一比。赵蕊、赵平为眼前新鲜的生活和乡亲们的亲情搞得异常兴奋,都十分愿意留在赵庄和奶奶一起生活,保证听大人的话,保证不想爸爸,保证好好学习。
    赵大同放心地踏上了回京的路。在车上,小蕊、小平的影子一直在眼前晃动,他第一次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在为两个留下的孩子隐隐作痛。
    二  两地风采(1)
    其实,把小蕊和小平送回乡下,家里最难受的人是吴蔚帆。说句老实话,按当时对已为人妻人母的女同志的要求和评价,吴蔚帆是比较娇气,比较任性,但同时她也是比较单纯和绝对善良的。
    那天赵大同孤身一人回了北京。
    吴蔚帆见他独自进得家门, 意识到小蕊和小平是真的一下子从这个家里暂时消失了!接着,她的心里泛起一阵痛楚,似乎自己犯了弥天大错。在给赵大同拿便鞋时,她的手直哆嗦。
    赵大同先换了鞋,又脱下了上身厚厚的制式军装,在吴蔚帆伸手接过他军装的时候,他感到一滴滚烫的泪水滴落在自己的手臂上。
    “蔚帆,你哭了?什么事?小京又病了吗?”赵大同急忙问。
    这一问不要紧,吴蔚帆干脆退身坐在门厅玄关旁的椅子上抽泣起来。
    赵大同赶紧拉过另一把椅子坐在妻子身边,一边从裤兜里掏出手绢为妻子拭泪,一边着急地说:“蔚帆,你有什么委屈就说出来!是和李嫂有矛盾了?大院里又有人嚼舌头了?”
    吴蔚帆直摇头。最后,她扬起了满面泪水的面庞,说:“小蕊和小平要是能留下来,几个孩子在一起该多好啊!”
    赵大同万没想到,被小蕊、小平搞得跟他赌气、分居,最后悄悄拟好了离婚报告准备向总部党委递交的吴蔚帆,现在会难过得哭泣并说出这一番心里话!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
    赵大同的心里似在倒海翻江。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起身抱起了妻子,狂热地吻着她的面颊。吴蔚帆流着泪水,在丈夫怀里扭着头,躲避着丈夫的热情。
    赵大同从心里疼爱着吴蔚帆!因为,尽管结婚后家里一直有五个孩子闹着,赵大同还是从吴蔚帆那里尝到了女人的温柔与可爱,第一次品尝了妻子和家庭的滋味!
    那是在老家完成忙乱婚礼回京之后的第二天,夫妻二人的身心都得到了足够的休息。
    那是他们真正的新婚之夜。
    上床前,赵大同习惯性地走进浴室去洗一个睡前澡。他刚坐进浴缸,浴室的门竟被轻轻推开了——吴蔚帆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赤着脚,云鬓高挽,面若桃花,半颦半笑走了进来!她一声不响跪在浴缸旁边,轻轻地板过赵大同的身体,用柔软的毛巾,给丈夫擦背。
    赵大同哪里有过如此享受!?当年和杨敏在朝鲜的坑道里圆房,杨敏还事先洗了洗头,而他只是用凉水擦了把脸,连胡子都没有刮好!
    后来赵大同回京探亲,赵蕊正小,赵大同光给她母女二人当男保姆了,哪里想过要妻子为他服务?
    再后来,他和杨敏离婚了,成了一个单身父亲。他曾经在假日里给被接回家的小平洗过澡,这孩子淘气得很,坐在盆里玩水,弄得他一身是水一脸是汗……
    赵大同有点不好意思!在吴蔚帆给他擦到第二下时,他下意识地赶紧坐直身体,一把抢过妻子手中的毛巾,说:“蔚帆,你这是干什么?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吴蔚帆也不说话,依然微笑着扳过他的身体,一下一下认真给他擦背……静静的浴室里,除了轻柔的水声,没有一丝声响……
    擦完了背,吴蔚帆又开始在水中轻轻按摩丈夫的身体,给丈夫捏小腿,捏脚……
    赵大同闭上了眼睛。
    也许是有了这个对赵大同来说十分另类的同房前戏,做夫妻之事时他觉得妻子的胴体十分轻巧,十分柔软,十分随和,几乎要融化在他的怀中……
    多么美妙的夫妻之爱!他不能准确说清这种滋味到底是什么,他感觉是一种醇厚的甜蜜,沉稳的兴奋,丝丝沁入身体每一个细胞的温馨!
    阴阳相糅原来如此令人销魂,令人沉醉!
    吴蔚帆的这些温柔,是因在空军工作,从苏联飞行员家属那里学来的。但当年和唐人杰做夫妻的时候,两人都年轻,她撒娇发嗔,唐人杰又哄又让,她没来得及使用这种温柔。现在她跟了赵大同,因为懂得了珍惜丈夫,珍惜家庭,所以不由自主把这种温柔出手了。
    二  两地风采(2)
    吴蔚帆的温柔,并不仅体现在床笫之间。在这个家里,生活中赵大同永远是第一位的。例如,只要他在北京,吴蔚帆会千方百计比他先进家门。他只要一推门,吴蔚帆就会给他递上干净的便鞋,帮他脱下外衣挂起来。大多的时候,她还会俯身为丈夫解开鞋带……
    如果轮到吴蔚帆值夜班,只要知道赵大同回北京,吴蔚帆总会事先为丈夫准备好吃食,并打一个电话告知自己在班上,为不能回家照顾丈夫表示歉意……
    这样的妻子,赵大同怎么舍得看她受委屈,看她落泪?这样的妻子,要离开她就更是他所不允许!
    小蕊和小平走后,赵大同在北京家里的生活很快便纳入了正轨。
    李嫂老家有事,告长假了。吴蔚帆就干脆暂不找人了,自己把家务全承担起来。
    赵大同进家的第一个程序,是到卫生间里洗手。第二个程序,就是往餐桌的上首一坐,看着吴蔚帆变戏法似的从厨房端出一盘盘凉菜、热菜、馒头或米饭、面条,摆在他的面前。
    然后,孩子们坐在父亲的两边,吴蔚帆自己坐在餐桌下手,正餐就开始了。
    吃饭的时候通常孩子们是不说话的,但赵大同夫妇可以在餐桌上交流一些简单的信息。
    第三个程序在饭后。酒足饭饱的赵大同往客厅的沙发上一坐,吴蔚帆会亲手递上一杯早已泡好的香茶。孩子们会围过来。赵大同一边喝茶,一边听孩子们的学习及各种杂事的汇报。
    凡看到过赵大同家庭图画的人,男的总是羡慕不已,女的则是心里酸酸的,嫉妒吴蔚帆会哄老头子,有人会找机会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当然,这绝不包括像苏亮这类正派正直的女同志。
    有了正常家庭生活的赵大同,正常家庭的现象自然也会在他这个家庭里发生。多子女的家庭中,总会出现父母对某一个子女的明显偏爱,赵大同和吴蔚帆也是如此。
    父亲一般多爱女儿。赵大同不自觉地偏心上了吴蔚帆带过来的女儿小彦。
    他喜欢小彦也是经历过一个观察了解的过程。
    小彦这孩子,和她的亲哥哥小京比,有天壤之别。首先说长相,她只能说是端正,绝不属漂亮乖巧一类的小女孩——她长得很像是生身父亲唐人杰:雪白的肌肤,端正的五官,栗色的头发。她骨架很大,骨骼和肌肉都很结实,比之她的哥哥小京,她的身架倒更像个男孩子。
    其次,她的反应有些“迟钝”,绝不像小京那样敏感。她目光沉静,表情很少,既不大悲也不大喜,嘴角永远挂着一丝笑容,稳稳当当的。
    开始,习惯了部队风风火火作风的赵大同觉得小彦太“肉”,无论干什么都不紧不慢,说话又少,被伶牙俐齿的小京欺侮了也从不还嘴,只会笑笑——这哪里像个小女孩呀?女孩子应该是很敏感很讨巧的嘛!如果家里有一个像妻子吴蔚帆那样的女儿,吴蔚帆就不会太累了,他赵大同心里也宽慰些嘛!
    但仅仅十几天,赵大同就改变了对小彦的看法——他是从小彦自己梳的小辫子上看出了,小彦原来是个极度心灵手巧、爱美、有内秀的孩子!
    小彦在家里是孩子们当中起得最早的。只要吴蔚帆一到厨房去给一家人弄早饭,小彦准会出现在卫生间里洗脸刷牙。当小京、小北为争夺卫生间吵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