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
第二天,李晋特意抽出两个钟头,把回京办事的赵大同约到自己办公室,就小平和小蕊的学习问题,和他详谈了一次。当然他把苏亮管孩子学习的经验也说了。
暑天里,赵大同回京开会,抽空回了一趟老家。
他穿着便服刚一进村,就看见村头的柳树林子里有不少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男孩,骑在高高的树杈上,头发乱蓬蓬,满脸汗泥,手里拿着弹弓正在打鸟。他刚想和孩子们打招呼,“噗”的一声,头部中了一弹!他不由得“哎呀”了一声,还没做出反应,身上又“噗噗噗”地连中三弹,痛得他弯下了腰。他昂头大喊一声:“树上那个孩子,你是谁家的?这么缺管教!”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 两地风采(9)
赵大同一喊,树上的小男孩愣了一下,随即他大喊着“爸爸!爸爸!”一边从树上溜了下来,直扑到赵大同的怀里,一头的泥水汗水把赵大同雪白的衬衫弄得成了花斑衣——上树把人当鸟打的野孩子竟是小平!
近一年不见,小平的个头长高了许多,又黑又瘦,赤着上身赤着脚,野性十足。
望着泥猴似的小平,赵大同想起了北京那个洁净温馨的家,想起了坐在家里看书的,干干净净,傲气十足的小京,心里一阵隐痛:算算两个孩子回老家上学后,自己怎么也有多次从基地回京的时间,可竟没有想到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小蕊、小平,还以为把孩子托付给母亲是放心的,总认为只要给够了钱,孩子们在家里是不会受罪的。现在看来,很多问题不是给钱就能解决的,该操心还得操心……
赵大同拉着小平的手,一路和乡亲们打着招呼,傍黑时才回到自家的院子。
这正是1964年仲夏。一年不见,赵大娘已是满头银发,脸色不再红润,皱纹也更多了。看见了儿子,她直起佝偻着的腰,半天才问:“柱子,你回家怎么老是不先打个招呼?”
赵大同急忙说:“妈,您不要见怪,我是怕惊扰了您和乡亲们才这样的。”
在屋里,赵大娘责怪儿子:“柱子,以前我老婆子一个人在家,你不回来也就算了。现在两个孩子都在这里,你也不回来,真放心得下啊!”
赵大同不语。待了一会儿,他问:“妈,我留下的钱够花吗?”
旁边的小婶子说:“按说每月一百块钱的生活费是不少了。可是这几年农村里没吃的,粮食和副食都贵得很,今年才好些了。春天时猪肉五块钱一斤都买不上呢!两个孩子都正长呢,不能亏了孩子!”
赵大娘说:“听说北京城里的副食供应都凭票呢,咱这里又不实行发票,都是凭着花钱买!小平他们也没有口粮指标,吃粮都是高价的……”
赵大同心里很难过,说:“妈,我工作太忙不能经常回来,您和孩子们受苦了!”
赵大娘说:“小吴和那三个孩子都好吗?”
赵大同说:“他们都还好!”
赵大娘叹了口气:“唉,你这个婚结得倒好——给人家孩子当了爸爸,自己的孩子却还是没有妈!”
赵大同无言以对。
突然,角落里一个稚嫩的童音说:“爸爸,我要回北京!”
赵大同一看,竟是他的女儿小蕊。
小蕊也长高了,她上身穿一件对襟的花布小褂,下身是一条大裆的土布裤子,腰里扎着布腰带,脑后扎着乡下小姑娘的独辫子,小脸黄黄的,目光有些呆滞,完全看不出在北京时的样子了。只有在说起北京的时候,她细长的眼睛里才闪出光彩,脸上也似乎有了红色。
赵大同一阵难过,他想起了北京的女儿小彦,两个女儿如今已不能同日而语!
可是,想当年,小蕊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也是他唯一亲生的孩子。分开一年,自己竟然把她给放在了心中最远的角落里!
一时间,赵大同觉得特别亏欠小蕊。他不由得走上前去,像抱一个婴儿似的把女儿抱在怀里。
未曾想小蕊被父亲的亲热举动吓了一跳——乡下一年的生活已经浇灭了小蕊的自信,她不能享用如此浓烈的父爱!她自己使劲挣脱了父亲的怀抱,溜下地来。
可是,父亲的这一举动,还是让小姑娘兴奋得满脸放光!
当天的晚饭是汤面条和腌咸萝卜。赵大同一路走来又累又饿,一口气吃了两大碗。放碗的时候,赵大同恍惚看见小炕桌变成了北京家里的大饭桌,上面是吴蔚帆亲手烹制的红烧肉、炸带鱼和几样精致小菜。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心说:城乡的差别太大了,更何况是都市北京和乡下的差别呢!
饭后,赵大同检查了两个孩子的作业。小蕊还比较老实认真,但错的地方不少;小平的作业简直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子上经常有老师让补课和补写作业的批语。
二 两地风采(10)
赵大同特意和赵国平长谈了一次。赵国平再次强调说,赵大娘虽然是识文断字的,但教育观念是封建的,落伍的。对待隔辈人,她重点放在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闹病上。至于抓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和学习,她已是力不从心。
这次返乡探望,赵大同深刻感觉到,近一年来为自己的两个孩子操心,母亲老了。孩子们在老家疏于管教,也完全变了,在学业、气质上和大都市里成长的小京他们相去甚远。可是,他知道他暂时不能把孩子们接回去,那样,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前功尽弃,家里还会因为几个孩子之间的矛盾闹得不可开交。这是他作为父亲的考虑。
当然,作为男人他也有考虑:在和吴蔚帆共同生活的这一段时间,吴蔚帆在家庭中表现出的一切显示出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与从前那个傻乎乎的杨敏有天壤之别,她让他真正享受到了正常家庭的温馨与幸福。他认为吴蔚帆之所以这样努力,也是回报他做出的牺牲。为了家庭的安宁,他不能让家里再起波澜。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亏欠了唐人杰的孩子。唯一的办法,是让小蕊、小平在老家再待上几年了。
离家以来,赵大同只在这次回乡最贴近母亲的心——除了每天陪母亲拉家常外,还帮助母亲做了不少他从未干过的家庭零活,如修好了大门的门臼,清理了火炕的烟道,换下了陈旧的窗棂,磨出了够半年吃的小麦、玉米、黄豆……
赵大娘很高兴,觉得儿子毕竟还是和母亲最亲的,一个那么大的军官,要在部队里多少人见了都得立正行礼,可是回到家来就给自己扛上了长工——说到底还是和娘老子心连着心呢!
赵大同恳求母亲再坚持几年,待小平、小京这两个家中的大男孩到了上初中的年龄,生活可以自理了,也可以住校了,一定接小蕊、小平回北京。那时,孩子们懂事了,在家的时间也相对少了,家里也就会太平一些了。
赵大娘答应了。
因为小蕊和小平已经告别了学习老师和生活老师绝对全面负责的军人子弟幼儿园和小学,赵大同第一次想到他这个做父亲的有责任亲自关注孩子们的学业。他夜不能寐,在炕上辗转反侧,想了很多激励孩子学习的办法,可又觉得效果不会太好。
这一天,赵大同突然想起老政委李晋曾和他聊过苏亮管理李锋、李鸣、李奔的学习情况,觉得苏亮抓孩子们学习的办法可以借鉴。他又想到吴蔚帆也并没有具体管过孩子学习,更没有时间每天陪读,但小京、小彦的成绩、操行在学校里都不错。他似乎记得吴蔚帆也经常买些小礼物发给孩子,隔段时间还要开个小总结会什么的。孩子们之间的天赋又能差多少?看来重要的是环境和大人怎样引导。
赵大同想,如果小蕊、小平的天赋不错,仅仅是自我约束能力差,那这个奖励的作用该顶得上一个陪读家教的作用,可以监督鼓励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他决定也试试这个办法。
他把小蕊、小平找来,严肃地说:“你们回老家上学这一年,学习成绩下滑。为了鼓励你们好好学习,我决定采取奖励的办法。”
小平听说有奖,十分兴奋,忙问:“爸爸,怎么个奖励法?”
赵大同爽快地说:“期中和期末考试能进班里前三名的,要什么爸爸给买什么!”
小平忙问:“要一个冲锋枪也给买吗?”
赵大同说:“当然!”
小蕊问:“要县百货商店里摆的小红皮鞋也给买吗?”
赵大同说:“当然!”
两个孩子竟拍着手欢呼起来。
赵大同接着和两个孩子谈了一个多钟头,告诉他们在学校要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在家里要平等相处,多帮奶奶做家务,谁也不能欺侮谁。末了,赵大同说:“不光有奖,还有罚。”
小蕊问:“怎么罚?”
赵大同说:“谁有一次不交作业,谁的成绩没有进入班里的前十名,就罚一星期不能吃细粮,更不给吃肉,不给看小人书,放学后不能到打谷场和小河沟里去玩……”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二 两地风采(11)
小平拍着手喊起来:“噢,进不了前十名不给吃肉噢!”
小蕊则有些紧张,怯生生地问:“爸爸,还不能干什么?”
赵大同弯腰捧住女儿的小脸说:“小蕊别紧张!就这些,再没有了!爸爸相信你通过努力进前十名没问题!也许还能考第一呢!”
赵大同要走了。赵大娘,小婶和两个孩子为他送行。小蕊紧拉着父亲的衣角哭着,一再要求父亲把自己带回北京去。
小平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将父亲送到村口池塘边,说了声:“爸爸,再见!”就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去了。
三 远程控教(1)
赵大同没有想到,他对小蕊、小平许诺的物质奖励很快就奏效了:1964——1965年的冬季学期,小平在赵庄完小三年级的期中考试中,算术考了班级第一名,小蕊在四年级的期中考试中,语文考了第五名,这可是两个孩子回乡上学后的最好成绩了!赵国平在信中对赵大同说:“柱子大哥,你上次返乡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他们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成绩都有了飞跃!”
赵大同又是高兴,又是奇怪——他嘴上随便说的一句话,孩子们竟这样当真,而且竟成如此之大的动力!高兴之余,他也总结了一下,终于明白,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孩子来说,口头督促、教育是有作用的,但远不如物质奖励的威力大!这是因为,孩子们都是有欲望的,也都是有自尊心和上进心的,而物质奖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可以把他们的欲望和自尊心、上进心黏合在一起又平衡得很好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赵大同突然觉得,物质奖励好比一个遥控器,他和孩子们之间平常虽隔了千山万水,但他父亲的权威,通过这个可以具体地施加给孩子!
假期里,赵大同兴冲冲地回乡为孩子们颁奖。
这一天,赵大娘的小院子里显得喜气洋洋。小蕊和小平都穿得整整齐齐,赵国平和不少乡亲们也来了。
赵大同先郑重地看了两个孩子的记分册,说:“好!小平数学考了第一名,小蕊的语文虽没有进入前三名,也有很大提高,也有奖励。说罢,你们都想要什么?”
两个孩子都兴奋得屏住了呼吸。小平想了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要什么。赵大同等不及了,就问小蕊:“小蕊,你想好了吗?想要什么?”
小蕊胸有成竹:“我要一支英雄牌的金笔,还要两个蓝格子的周记本!下学期我们要用钢笔写作业了!”
赵大同考虑了一下,说:“周记本给你买,钢笔只给买一支5毛钱的学生小钢笔。英雄牌金笔5块钱一支,太贵重了!”
小蕊红着脸说:“我只是存在抽屉里,不拿出来用,肯定丢不了!”
赵大同说:“热爱学习是好事。但你这次只是语文考第五名,没资格得这么好的奖品。”
小蕊问:“那我什么时候能有英雄牌金笔?”
赵大同说:“语文、数学都得第一的时候!”
小蕊不说话了。
这时,小平也想好了,开口说:“爸爸,我要县城里卖的那种绿色枪身的冲锋枪!我还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