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高高瘦瘦的成年男子站在球场的钢丝网外面正在盯着他看,目光里充满感慨、慈爱。小平的心里“忽悠”动了一下,不由得仔细观察此人。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五 父子相见(3)
只见这个人穿一条半旧的米色西裤,上身是雪白的衬衫和一件花格子细线毛背心,虽然苍老瘦弱,但风度飘逸潇洒,面容似曾相识。
赵平还是具有一个大院男孩的礼貌和修养的。见到有成年人看自己玩球,知道凡进到大院里来的人,都是经过了审查的,不必见外。于是,他停下来,走到球场边,开口说道:“叔叔,您好!我叫赵平,是这个大院里的孩子。我爸爸叫赵大同,是飓风部队二号基地的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叔叔,您从哪里来?您喜欢篮球么?会玩么?您愿意进来和我一起玩吗?”
严峻回避了孩子的一些提问内容,只说:“行!咱们俩玩一把!”
严峻进了球场,熟练地和赵平玩起抢篮板和投球。虽然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但是进了球场的严峻,立即表现出当年燕京大学校际篮球队中锋的特质与风采——他熟练潇洒地运球,轻松地投了几个球进篮,然后一回身,有意给赵平“喂”去一个好球。
赵平反应十分敏捷,接过球直接上篮。但这个球投得不准,球身碰了一下篮筐,又被弹了回来。
眼看球就要落地,站在一旁的严峻伸手一搂,球儿就又像长了眼,飘然钻进篮圈里!
赵平很高兴,当即大喊一声:“好球!”他佩服眼前这位叔叔的球技,对严峻很亲热。
玩了一会儿,严峻、赵平两人坐在球场边的长椅上休息。严峻跑到军人服务社买了两瓶汽水,递给赵平一瓶。
赵平喝着汽水说:“叔叔,您篮球打得不错!咱俩挺玩得来的!”
严峻说:“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球?也不找个伙伴?”
赵民说:“大院里的孩子们都上课去了。我是住在赵庄的,有事请假回北京,不用上课,就在这里玩呗!”
严峻故意问:“你为什么住在农村呢?”
赵平说:“唉,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爸后娶的老婆带来三个孩子,都来住我们飓风兵团的房子,还白吃我爸的,我和他们合不来,所以就和我姐姐回老家上学了!”
严峻疼爱地问:“在农村住得惯吗?”
赵平眉飞色舞地说:“住得惯!我们赵庄可好了!有大河,有树林子,有池塘,有打麦场……我奶奶的院子也不小,我一个人住一大间房,睡一大铺炕,痛快着呢!”
严峻仔细听着,又问:“你爸爸他对你们好,还是对那三个孩子好?”
赵平说:“我爸挺怕他后老婆的,要不他怎么留着人家的孩子在北京,把我们送走?不过,从心里说,他在儿子里还是最爱我的,他不怎么喜欢小京和小北。但女儿里他喜欢小彦,不喜欢我姐姐小蕊。”
严峻说:“赵平,你还挺会分析的。我觉得,你爸爸这个人,也不一定是怕老婆,他只是顾大局罢了!他对孩子的喜爱不论血缘,只看表现。可能你比较聪明调皮、心眼活泛,所以你爸爸喜欢你!”
赵平马上点头:“其实我继母带来的大儿子小京也很聪明,但我爸爸认为他太骄傲,又很懒,什么家务活儿也不想干,所以对他也就那么回事!”
想不到小平能对自己说这许多心里话!莫不是血缘起的作用?严峻一冲动,差点想把自己和小平的关系讲出来!他张了好几次嘴,费了很大的劲,总算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了。
严峻接着小平的话又问:“小平,你说小京很懒,不爱干家务活儿,那你呢?”
小平得意地说:“我是我们大院男孩里有名的巧手!叔叔您看:我第一个学会装矿石收音机,第一个学会扎风筝,第一个学会包饺子……叔叔,您可能不相信,我炒的菜,比我爸北京家里的保姆李嫂好十倍!连我的继母都夸我呢!”
严峻很激动,心说:小平真是我的儿子——心灵手巧会干活儿这一点,还真是像我呢!他心里感慨着,嘴上说:“小平,你可真不简单!怪不得你爸爸喜欢你呢!”
五 父子相见(4)
小平却叹了口气,说:“唉,叔叔!我妈妈她要不犯错误多好!我和我姐姐小蕊,我们就有亲爸爸、亲妈妈,我家就不会有这么多是非了——我和小蕊也就能留在北京,和亲爸爸、亲妈妈在一起了!”
严峻的目光暗淡了,心潮翻腾起伏:看来老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当年他执意要收养赵平为子,以后也一直把他当亲生子一样疼爱。为了小平的前途,他一直将赵平的身世守口如瓶。赵庄的赵大娘和乡亲们,也把小平当成了赵家的正根正苗,百般疼爱,搞得小平这孩子优越感这么强……虽说自己和杨敏的一段孽缘留下了小平,但孩子能有赵大同这位父亲,总算是不错,真是苍天有眼……
小平见严峻一直不说话,好像有心事,就问:“叔叔,您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
严峻回过神来,忙随口问了一句:“你才多大?你怎么知道你亲妈妈的事呢?”
赵平说:“我爸爸和我们谈过他和我妈妈离婚的问题,我和我姐姐也无话可说。这个大院里的人也都知道。小京天天骄傲得像个小公鸡似的,瞧不起我们,不就因为他爸爸是烈士,我妈妈受了处分嘛!”
严峻叹了口气,又问:“你愿意跟着你亲妈妈过吗?”
赵平坚决地说:“不愿意!她算什么妈妈?做事不考虑孩子!我这辈子也不会认她!”
严峻说:“你妈妈当年也是年轻不懂事,她要是知道给你带来这么大的苦恼,肯定不会那么做事的!她现在肯定也是挺后悔的!”
赵平说:“她后悔也晚了,反正我这辈子不打算认她这个妈妈了!”
严峻又重重叹了口气,一副欲说还休的神态。
赵平想了一会儿,突然说:“叔叔,我能告诉你一个秘密吗?”
严峻说:“行,你说吧!”
赵平把嘴附在严峻耳边说:“我将来长大结婚,一定挑一个长得又漂亮,学习又好,又不会犯错误的人。那样别人就再也不会看不起我了!我的孩子再不会没有亲妈妈了!”
严峻听了,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小平还不到12岁,心事却这样重!他觉得很难受,只得说:“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你只要好好学习,有出息,就能找到好女孩,也没人敢看不起你!”
两人一直聊到快晌午,李嫂来叫小平回去吃饭才分开。
小平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和这个素昧平生的人这么投缘,对他这么信任,和他说了跟谁也没暴露过的内心的渴望和秘密。
其实,小平之所以如此早熟,小小年纪就想到了将来结婚的事,完全是对亲生母亲失望的心理压力造成的。这个小男孩的潜意识里,已经知道他再也不会有一个令他满意的、不会有作风问题的亲妈妈了,他所能选择的、与他最亲近的异性只有将来的妻子。所以,他在无意之中已经过早把寻求完美配偶的概念牢牢树立在心中了,而也正是这个强烈的心结,导致他长大以后情感上的不现实与不顺利,给他的家庭和自己的人生都画上了一抹凄凉的灰色。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 俏梅出崖(1)
光阴似箭,一晃十年过去了。
自1966年夏开始,中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军队也受到了冲击。赵大同、李晋、徐复华等人都历经了难以言表的肉体灵魂磨难。但是,在这段动荡的时期,三个军人家庭的婚姻及家庭成员们的情感却是出奇的稳定、友爱,他们团结一致互相慰藉。
到了1976年,“文革”接近尾声。此时,赵大同、李晋、徐复华三个军人的家庭生活都已结束动荡,但与十年前相比,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先是赵大同早在1969年即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疏散留京家属,把家搬到了基地附近的平阳市,吴蔚帆转业离开空军,脱了军装被安排在平阳一个企业里当工会干部。
随后是在1969-1970年各部队内部扩招小兵时,除李晋的小女儿李鸿和独子李辉年龄太小外,三家的十一个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孩子全部入伍当兵,穿上了军装,离开了家庭。
徐复华一家仍在兰坪,但徐复华年高体弱身心疲惫,离职休养。徐的夫人吴蔚天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几乎很难走出家门。
李晋一家还住在北京的总部大院里,可李晋在住了两年的牛棚后,关节炎和心脏病就一直缠绕着他,迫使他离职休养。苏亮则早就调离了文工团,到总部政治部挂了一个正团的闲职。
此时,三家参了军的子女们,都已是军龄五年以上的老兵了。赵大同的女儿小蕊当了平阳附近山里野战一一五医院的护士,儿子小平在北京军区某部当参谋;徐复华的三个女儿全部都是工农兵学员,被选送进入军校深造。其中,徐松松进了总参辖下的一所大学,主要学习侦听,徐梅梅被保送进了空军指挥学院,学的专业和她的三姨吴蔚帆一样,也是气象,徐兰兰进的是后勤学院,学的是仓库物资管理。
赵大同家的小京也是工农兵学员——他凭借清晰的口齿,灵敏的反应,过硬的烈士父亲的家庭出身被选送进一所总参直辖的军事外语学院,将来的出路是驻外武官。小彦在平阳附近的一所部队院校里当教育干事。
当然,这十一个孩子能躲过千百万同龄人的上山下乡,在部队中有较舒适安全的工作位置,能年纪轻轻就有干部身份,与他们的军人世家在军中关系颇多不无关系。然而,最受吴蔚帆忽视的小北则情况特殊——他是某部汽车连连长,三家子女中唯一一个真正靠自己苦干提了干的人。
1976年早春,三个家庭爆出了一个惊天的号外:李晋入了伍的三个女儿全部陆续从部队复员,都入了党,但都不愿被提干。
李锋复员后在一家科研设计单位当了打字员,李鸣进了工厂当工人,李奔也当了工人。没有当兵经历的李鸿也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工作,单位是一个街道企业。
老政委李晋就是这样,绝不动用自己的任何关系给自己的子女谋任何一点利益——孩子们,我们的地位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代表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成就,与你们无关。你们的人生,要靠你们自己的奋斗来描述。人的一辈子也就几十年,人生是大写还是小写,可全看你们自己了!
父亲有这样的教诲,李家的孩子们无一不奋斗、不争先。身为军人的李家三个大女儿,在部队里工作在前,享乐在后,入党都很早。但部队选送工农兵学员时,她们不由自主把到手的名额都推掉了——让给其他的同志们吧,咱们国家早晚要恢复合理的教育制度,到时候我们考试入学!
三位姐姐都复原了,李家最小的孩子、独生子李辉却在这一年末到了部队——他是飓风兵团二号基地文工大队特招的文艺小兵。
开始李晋根本不同意——一个男子汉,应该学一点有用的东西,怎么能到文工大队里去干呢?那有什么出息头?是赵大同做了李晋的很多工作,死磨硬泡才把这孩子弄到自己麾下的。当然,文工团员出身的苏亮暗地里帮了赵大同不少忙——李辉很像妈妈,很有文艺天赋。应该到部队为广大指战员服务,这是很光荣的!再说,搞文艺若是搞好了也前途无量,到了部队也不是就没有机会深造,可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嘛!内外联手,里应外合——李晋最后也同意了。
书包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一 俏梅出崖(2)
李辉可是个绝佳的文艺天才!他从小对音乐的感觉出奇的好,还天生一条好嗓子。苏亮找人略一辅导,李辉的小提琴就拉得一流棒,他的童声独唱更是远近闻名——他就是凭这两手绝活进了飓风二号基地文工大队的,赵大同也是对他这两下子爱不释手才硬要把他弄到自己麾下的。
李辉参军后,每逢下部队演出,不唱够十首歌战士们是绝不会让他下台的。这个把最小号军装再改小才能穿的、满脸稚气的文艺小兵,专门用清脆嘹亮的童音演唱当时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