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而下,士兵随着音乐执干戚而舞;尔后,音乐由铿锵遒劲转而变成悠然婉啭,如丝如缕,如云如雾,女艺人或执羽旄或执羽扇跳起了干羽舞。这凭空而起的天籁之音,震慑了弯弓搭箭,虎视眈眈的三苗人和土著民,丢下武器,伴着馨石皮鼓音乐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三苗人一个个在如醉似痴中臣服了。
    第三十五章 2】
    舜帝当年叫士兵们跳的舞蹈武舞叫干戚舞,文舞叫干羽舞。舜帝后来将文舞与武舞再创作发挥,就演绎成了《大韶》。
    转眼间数十年过去,今日故地重游,小山冲里一派清明气象:是山无不葱绿青翠,是水无不清沏澄碧,到处绿荫如盖,小河边垂柳依依,满坡杜鹃怒放,山丘与平畴相接的地方的村落有炊烟袅袅,不时还可以听见几声鸡鸣犬吠。江南小山冲里的祥和景象,使日夜为有虞古国操劳得心力交瘁的舜帝心旷神怡。他愉悦得忘记了年龄,率队伍走下高山。他要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演奏韶乐,让小山冲里的人们,感受比义抚三苗时候更为美妙灵性的音乐魅力。
    打自舜帝即位时候创制《大韶》,算来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就《大韶》中的音乐、舞蹈、乐器、伴舞和服饰经过不断的修改,变得愈来愈完美。后来,舜帝亲自重制出了箫,用以演奏《大韶》,每每箫声一起,凤凰就来了。舜帝就把《大韶》更名叫做《箫韶》。又后来,西王母送给十二支昆仑山美玉制成的玉琯,舜帝命令典乐官夔传授演奏方法,而后用于演奏韶乐。乐器中融入了玉琯后,韶乐更为神奇美妙,《箫韶》又被叫作《九韶》。
    舜帝把乐队排定时节,四周山坡上早已聚满了小山冲里的土著民。舜帝虽然老了许多,年纪稍长些的土著民几乎当年都吃过舜帝亲自烹煮的蘑菇,因此都认得舜帝,自然觉得特别地亲切,都老远地叫着:“舜帝,舜帝。”舜帝招手点头,频频致意。
    一个男子挤出人丛,跑到舜帝面前一头跪倒在地。言道:“谢舜帝当年不杀之恩。”
    舜帝将男子扶起,一眼便认出了是三苗人石砣,问道:“这些年过得好吗?”
    石砣答道:“这些年来,甘其食,美其服,安齐居,乐其俗,过得好极了。”
    舜帝又问道:“你父母健在吗?”
    石砣答道:“身体好得很。前年南边驩苗作乱,曾经来过这地方蛊惑,找过我父亲和我。父亲气粗嗓大当面谴责说:如今风调雨顺,村安民泰,人人都有饭吃,三苗人心满意足了,再要造反破坏和美生活除非是想寻死!我跟父亲没受蛊惑利诱,这地方也就没一个人上当受骗。”
    舜帝说道:“好!只有天地人和才会有个人真正的好。”
    这时候,乐队已经准备就绪,舜帝参加到乐队当中,操起了心爱的五弦琴。
    彘替代了其父夔做指挥。彘双手一起,在空中画出一条狐线,一乐工即敲响了一件木制乐器,“哒——哒”两记响过,鼗鼓摇动,八音齐奏,仙音袅袅,天地万物为之动情,天上的云彩也变得绚丽多姿。
    舞者旋即起舞。
    当乐曲演奏到第九章的时候,箫声介入,美妙绝伦的音乐演奏到了高潮,凤凰从四面八方飞来了,成双结对,和着音乐旋律,展开五彩双翅和尾羽翩翩起舞;百鸟也飞来了,清脆悦耳的叫声交混成和弦。
    百鸟唱鸣,百兽吼和,凤凰来仪,人们举手踢足,和着音乐起舞,整个小山冲沸腾了。
    舜帝即兴唱起了《卿云歌》:
    卿之烂兮,
    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
    一阵“嗒啦啦啦啦”的刮击声嘎然而止,《箫韶》演奏结束了,余音余韵却仍然久久地在小山冲里缭绕,凤凰仍然停落在山脚的石拱桥边的梧桐树上并不离去。
    人们更不愿意离去,围着舜帝跟乐师问这问那。
    有人问舜帝:“这是什么音乐?好听得竟然能够引来百鸟和凤凰!”
    舜帝告诉说:“这好听的音乐叫《箫韶》,也就是韶乐……”
    舜帝还没说完,就有人急不可耐地指着的一件乐器问舜帝:“这东西形状就像是方斗,这叫什么呢?”
    舜帝说道:“这乐器叫柷,泡木制成,用木椎敲击发出清脆的响声,用来指挥演奏开始。”说完叫乐工“哒——哒”地演示了两次。
    又有人指着一件乐器问舜帝:“这东西好古怪,样子就象一只老虎俯伏在座子上,背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齿。这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舜帝说道:“这乐器叫敔,用坚硬的红椆木制成,虎背上共有二十七道鉏鋙,演奏时用木板刮击发声,用于雅乐煞尾。”说完同样要乐工“嗒啦啦啦啦”演示范两次。
    山冲里的人大多会唱野歌,也有人会吹木叶,却从来没有听见过如次美妙的音乐,从来没有见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乐器。好多年前舜帝的队伍曾在这里舞干戚干羽,可那时三苗作乱,战事即发,人们都早早地躲避到了远离战争的地方。今天乍开眼界,问题特多。舜帝索性叫彘将乐器的名字、作用、演奏方法全面的介绍了一遍。
    彘介绍完,舜帝又把箫和玉琯的来龙去脉补充作了介绍,然后说道:“乐有八音。所谓八音也即是八种乐器的声音。埙用土制成,管用竹制成,鼓用皮制成,笙用匏瓜做成,弦用丝制成,磬用石制成,钟用金制成,柷敔用木制成。演奏时必须做到八音和谐。八音和谐了,音乐的旋律与大自然的静谧、心灵的纯洁,就能够完美地结合。《箫韶》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就能引来百鸟和凤凰。”
    舜帝津津有味地说着,众人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但一个个都听得如醉似痴。“啧啧”地赞叹着,有人发感慨说:“如果在我们这小山冲里经常能够听到韶乐就好了,人与人之间就永远不会有争吵。”
    彘说道:“是啊,国与国之间也永远不会有战争。”
    舜帝说到:“你们既然都喜欢韶乐,都知道韶乐的妙处,我就
    将你们这里的山赐名叫韶山,这小山冲就叫韶山冲吧。”
    大家拍手齐声叫好。
    舜帝将手指着身后那高高的山峰说道:“那座山峰就把它叫做
    韶峰吧。希望你们能够时常想起韶乐,追求和谐的生活乐章。”
    又是一片叫好声。
    第二天朝霞挂在天边的时候,舜帝一行要离开韶山冲
    了,百鸟云集,啁啾穿飞,凤凰起舞,悠悠而歌,仿佛是在为欢送舜帝而演练韶乐。百鸟与凤凰美妙的鸣叫声在韶山冲的山谷间回荡……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三十六章 1】
    离了韶山,舜帝一路南下,到了南岳衡山。南天官羲和率各首领纷纷朝见。
    舜帝率众人径直登上衡山,择地筑坛,照例祭祀天地山川。完毕,与众首领倾心交谈,说明此番南巡,重点是巡视五岭苍梧,教稼穑,播五谷,养牛羊,开化蛮夷。他叮嘱各位首领不必劳师动众,打扰百姓。而后又将韶乐演奏一番。乐音起,同样鸟鸣兽唱,凤凰来仪。众人宛如置身仙境,齐赞舜帝德音,齐颂天地人和,对舜帝以音乐传教于天下的良苦用心也有了新的解悟。众人围观各种见所未见的乐器,兴趣盎然。特别是对造型别致、音韵美妙的箫和十二支玲珑剔透的玉琯称奇不已,舜帝将箫与玉琯的来历及妙处解说了一通。而后面朝祝融峰,将峰当作祝融墓,虔诚遥祭。
    舜帝告别南天官羲叔,继续溯湘水南行,抵达了潇湘交汇之处,先溯湘水行舟,后登岸而行,到达一座山。站在山下,一眼望去,峰峦耸秀,林木葱茂,山顶云遮雾罩。舜帝一行沿一条小道进入山腹。只见参天古木直插云际,笑傲蓝天,山风起处,松壑吼鸣,如同虎啸龙呤。时而有潺潺流泉叮咚入耳,有斑鸠山雉扑然腾飞。
    舜帝一行兴致勃勃,沿山间小径一路攀登,饱览沿途悬崖险境,曲流飞瀑,不觉到了山顶。凌绝顶上,一览众山,远处山陵匍匐,如腾细浪,俯看碧野绿丘,苍翠欲滴,身旁四周,有树舞龙蛇,有柔枝袅娜,有青藤盘缠,南国胜景美不胜收。
    这时候,几个身披些许兽皮,头顶藤帽,几近赤身*的猎人,从山的阴面爬至山顶。舜帝呼之于前,问这山名。几个猎人摇头不知。商均误以为猎人害怕,告诉说问话的人就是当今天子舜帝,路过此地。猎人中一老者答道:“舜皇帝德高仁厚,普天下无人不知。土著人都把这山叫做舜皇山哩。不信你看那石壁上的字。”
    舜帝一行沿着老者所指看去,果然见不远处摩崖石壁上几个大字:“舜皇山绝顶”。舜帝几次南巡,虽然终线止于衡山,看来声威已经远播南疆。如今看到这些猎者衣着简陋,几近原始,可见开化不够,从而自愧给予南疆的恩泽和实惠委实太少。舜帝详细过问农耕、围猎、生存状况,几个猎人怕心已释,坦然相告。舜帝渭然长叹。
    下了舜皇山,到了一处地方。这地方山石大多红得出奇,杂以五颜六色,舜帝叫人一打问,回说这地方叫红云山,说是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天,每次都把熔渣拨向大地,红云山正在女娲炼石的熔炉的斜下方,就常有五彩石熔渣散落在红云山区,就形成惟妙惟肖的景观。于是,红云山区就有了叫“白鸭”、“梅鹊”、“金蟾”、“银锣”、“莲花垸”、“国母池”的村落。
    刚经过美不胜收的舜皇山,又到了如诗如画的红云山,舜帝对这地方来了兴趣,见红云山山环水绕,民风古朴,人心纯正,就决定将这里作为驻跸、狩猎、稼穑的基地之一。
    舜帝这晚就住在梅鹊村酋长家里。饭后闲聊,酋长给舜帝说起了尧帝的故事。
    酋长说:尧帝年轻的时候曾经来过红云山,看中了这个地方,就定下了要在这里建离宫。有一天,红云山来了一个人,自称寿仙,他来自岭南,出梧州,经货州,过道州,漂潇水,抵萍洲,溯湘江,到了红云山。寿仙来的目的是要找一块风水宝地建庙宇。
    这时红轮已经西沉。寿仙放眼四望,只见夕阳之下峰峦叠翠,山石泛彩,枯藤古树,松吼鹤鸣,流泉淙淙,不由得出口赞叹道:“此处真乃南国仙境,仙家胜地也!”于是决定就在这里建庙宇立足。
    土地见状劝阻道:陶唐尧帝已经定下了要在这地方修建离宫,先生还是另择福地吧!
    寿仙其实是蚩尤后裔,因为黄帝战胜蚩尤,就随其先祖逃至交阯。后来历经黄帝、颛顼、帝喾,到他长大时,帝尧当政,虽然他此时已经到了梧州,但是,对中原黄帝后裔尧帝仍成见颇深。听说尧帝要把红云山定为修建离宫之地,心里不服,说道:风水轮流转,天下大家坐。他建他的宫,我建我的殿。
    土地见寿仙横蛮无礼,竟然敢与仁德的尧帝坐分红云山,就报告了尧帝,请尧帝出来解决。尧帝此时正在不远处视察,听了禀报,也觉得寿仙言语过了,心想仙者,本是超出凡庸之人,凡事应礼仪为先,寿仙似这样横蛮,绝非良善之辈,倘不除去孽念,恐今后危害地方,于是决定教训寿仙。
    尧帝找到寿仙,劝导说:既是仙家,就得以礼为重。讲究个先来后到。我生为天子,倘若说话不算话,把红云山让给你,明天还有人听我的话吗?
    寿仙发了急,睹起气说道:我一夜之间就把这里变成苍海,我看你让是不让!
    尧帝见寿仙成心找事,想来善意劝导不起作用,决定用智慧取胜,挫掉他的狂气。便对寿仙说道:我俩打赌,你若果真一夜之间能将红云山变为大海,我就将红云山拱手相让。若不能,那就请你到该去的地方去!。于是议定以翌日鸡打鸣前为时限。
    这时天已黑了。寿仙口里念念有词,争分夺秒运起了法力,从红云山山脚轻土坪开始撮土,然后倒入南溪,一撮土就出现一个大坑一座小山。撮啊撮,轻土坪眼见得变为了一口大塘。
    寿仙忙得汗如雨下,已经忘记了时间。塘越变越大了,当真实时间尚是午夜子时末时,尧帝就叫土地开始学公鸡打鸣。一鸡引得百鸡鸣,周围村子的公鸡互相较劲,越啼越欢,寿仙山尚未移走,海尚未造成,无可奈何,仰天长叹道:天不助我也!便十分生气地将来不及倒掉的一大畚箕土倒在了离南溪还有三里的江夫,这里便成了畚箕山。而红云山脚则出现了一张大塘,人们把它叫做都塘。
    寿仙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