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无德无能无功,愧对天下苍生,
    有负苍梧父老,思之心如刀割。帝者受命
    于天,当与百姓同甘共苦,尚飨珍馐之时,
    勿忘苦瓜苦菜苦果,扫恶除弊不止,勤于
    民事勿休,时刻谨记于心,切切勿酿苦酒,
    勿结苦果。虞舜向天盟誓,有生之年,直
    至肝脑涂地,造福五岭苍梧。
    有听出门道者叫了起来:“舜帝,是舜帝,他就是舜帝啊!”
    顿然,舜帝四周的人都匍伏在地,叩头不止。舜帝慌了手脚,口里说着:“各位父老乡亲请起。”说着忙忙弯腰一个一个把跪着人扶起来。商均、彘,从人和乐工都帮着扶。
    人都起来了,有人带头叫着:“祈祝舜帝寿比衡岳,长生不老!”
    众人大声叫着:“祈祝舜帝寿比衡岳,长生不老!”
    一片祝福声中,人们纷纷把带来准备给舜帝做生日的物品塞到舜帝怀里。桂花酒、桂花蜜、桂花糕、桂花油、桂树皮、鲜桂花都有。盛情难却,舜帝只好叫商君、彘等收下。
    舜帝热泪盈眶,大声说道:“虞舜何德何功?受此厚爱,无以回报,就把带来的《箫韶》一曲,献给众乡亲父老吧。”
    帝舜即命彘指挥乐人排开阵势,自己仍然亲自弹拨五弦琴。彘双手一起,柷声两记响过,鼗鼓摇动,八音齐奏,仙音袅袅,第一章,第二章······一章接着一章,百鸟飞来了,穿飞啁啾。当《箫韶》演奏到第九章的时候,箫声介入,乐曲进入高潮,凤凰飞来了,和着旋律,展开翅羽,翩翩起舞,鸣声清脆悦耳。
    百鸟唱鸣,凤凰来仪,人们如醉如痴,一曲《箫韶》,把天、地、人、鸟、山、水、庙揉成一派祥和。
    第三十七章 1】
    舜帝一行离了虞山,几经辗转,重新乘船,溯箫水而上,抵达有庳。
    有庳潇水旁过,水两旁高山矗立,满山茅草灌木,极少有树,沿河狭长如同狗舌般的山脚,有些许贫瘠的可耕坡地。偶尔可见吊脚木棚寥寥,炊烟稀稀落落。舜帝心里不由得涌生出一阵酸楚,责怨自己当初把象封在这种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有些心狠。
    船到有庳,就有象的副手巴山前来迎接。一路上,舜帝询问象弟的染病情况、治疗情况、家庭的情况,询问有庳的民心向背。
    进入侯城鼻圩,见鼻圩到处挂满了白幛白幡,好生奇怪,问巴山:“有庳侯谢世都好几年了,还到处白幛白幡,这是为何?”
    巴山告诉说:“侯伯象以帝为楷模,体恤民众,关爱山民,死后老百姓都十分思念。小祥祭大祥祭时,老百姓都自发参加哀悼,前不久,有庳侯三周年忌日,覃祭之时,封地内百姓自发戴孝,故而境内白幛白幡尚存。”
    舜帝听说象弟得到当地老百姓如此爱戴,一颗悲伤的心稍稍得到一些慰籍。
    到了象的宅第,象的长子妫貘带领家人在门口跪迎圣驾。舜帝叫大家起来,就径直走到神龛,对着象弟的神位上香祭奠,鞠躬行礼,放声恸哭。舜帝一边祭,一边哭,一边诉,诉说着父亲临死前的遗嘱,诉说着象弟幼时的顽劣大时的骄奢后来的变化来有庳后的艰辛,诉说着兄弟之谊手足情长,越诉越是伤心。当说到一家六口母亲早逝后母与父亲相继归西象弟这一走就只剩下他与妹妹俩个时,不由悲痛欲绝,哭得天昏地暗。商均、象的夫人和儿孙们也都一齐大哭。随行人员无不垂泪。
    巴山、商均、彘、象的长子妫貘都力劝舜帝节哀。
    舜帝在有庳呆了几天,全面地考察了象在有庳多年的表现。
    舜帝把象封在有庳时,象尚且单身。由于从小顽冥不化、傲慢骄狂、目无尊长,侮嫂辱妹、臭名昭著,妫汭历山姚圩竟然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给象做大媒。是舜亲自出面,为象选择了一位良家女子许给象为妻,象才得以成家,带了妻子到有庳赴任。帝兄的宽厚使象心灵上深受震动,到有庳后,就决心痛改前非,以帝兄为榜样,严格按照帝兄的教诲和安排做人行事,狠改傲奢之气,厚待副手,只管做侯收税,政事让副手多管,体恤百姓,积德行善,因此上,与副手的关系很要好,在老百姓中口碑也很好。象在有庳遵规守矩,公事之余,则守在宅第,与贤妻为伴,教子育女,几个儿女虽不算出类拔萃,但还个个知孝达礼。舜见这些侄儿侄女大不同于其父年轻时候,甚为高兴。
    舜帝决定让象的长子妫貘继承父位作有庳侯。就把侄儿叫到身边说道:“妫貘贤侄,你父亲到有庳后,外靠辅臣谋划,内靠你母亲持家,把有庳治理得和谐安定,把一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你接任有庳侯位置以后,一定要像你父亲一样,谨记我有虞氏家风,外用贤臣,内和家室,友好邻里,谐和社会。万万不可*人心民意。”
    妫貘诺诺连声。
    舜帝又叫来巴山,勉励叮嘱一番。然后要巴山带路,到了半山之上众人自发为象修建的象祠。舜帝燃起香火,躬身朝神堂跪拜,祈祝象灵魂安得适所,祈求象庇佑有庳黎民安居,人财兴旺,永享太平。
    舜帝告辞弟嫂和众侄,告别巴山,登小舟离了有庳,溯潇水而行,四日后就到达了苍梧之野九嶷山。
    远远就见九嶷山众山林立,山重水复,峰峰连锁,非同凡响。迈进九嶷山山门后,又见土肥草茂,清流蜿蜒,山花烂漫,美不胜收,舜帝赞不绝口。
    突然间,不远处山窝里,一阵山歌声传来:
    山高高来水弯弯,
    熏风吹醒九嶷山。
    烧荒作肥砍坡土,
    收了豆子收高梁。
    亮朗粗犷的歌声使舜帝无比亢奋,一行人循歌声而进。近了时节,只见山窝里一片茂密的竹林掩映着一个小村寨。寨前坪地上,男女老少在单调的木叶声和竹梆敲击声中欢笑歌舞。见肩挑手提的一队外地打扮的陌生人到来,歌声笑声戛然而止,一个个流露出惊诧、警惕的目光,有人已经就近把木墩子、石头或竹棍操在了手里。
    舜帝笑容可掬,拱手言道:“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从大老远的中原黄河而来的。是苍梧九嶷山的青山绿水吸引了我们,是你们的优美歌声和爽朗笑语吸引了我们,是你们勤劳而善良的名声吸引了我们。”
    人群中一老者见说话人须髯皆白,貌慈目善,很有礼貌,话讲得十分亲切,也朝舜帝打了一个拱手,朗声言道:“欢迎远方的客人来到九嶷山鲁观寨。”
    话落音,几个男女青年手提竹箪,从一个偌大的陶泥酒瓮中舀满酒双手捧到客人面前。老者又说道:“就请客人们喝口九嶷山的瓜箪酒解解渴,去去暑,消消疲劳避避邪吧!”
    舜帝接过竹箪,痛快地喝完了老者说的瓜箪酒。那酒清淡醇香,甜中略略带酸,十分爽口。舜帝抹抹嘴巴,然后向主人深深鞠躬,表示谢意。
    一行人也都一个一个从姑娘们手里接过瓜箪酒喝了。
    老者高兴异常,忙叫青年男女搬来石墩子木凳子让坐。山寨的人们把舜帝围在中心,七嘴八舌地问一些问题。
    “黄河是什么样子?水一年四季都是黄的吧?”
    “从中原到我们九嶷山天远地远的,你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你们看见过舜帝吗?真想看看舜帝是什么样子。”
    舜帝耐心地给九嶷山人讲黄河,讲中原的风土人情,讲数十年的水患之苦,讲治水的成果,讲和谐美好的生活。舜帝告诉人们,打自帝尧晚期,国家就开始治水,一直到虞舜践帝位以后,大的水患才剪出。从此以后,水系都疏通了,百川可以汇集到黄河长江后东流入海。舜帝说他们这次从中原的蒲坂来到五岭,来到苍梧九嶷山,就是乘船走水路为主辅以步行过来的。
    舜帝说道:“你们刚才有人问到舜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这次来这里的人都是见过舜帝的。”
    “那舜帝是什么样子呢?”人们关切的问。
    “你们希望舜帝是什么样子呢?”舜帝反问。
    一个年长的老者说道:“我们也想不出舜帝是什么样子。大家都那么传说着,说舜帝有大树那么高大,生得很黑,面阔鼻高嘴大耳厚,眉骨突出,眼睛里有四个瞳子,能够看清妖魔鬼怪。还传说舜帝懂天懂地懂兽语鸟语,能够跟鬼神鸟兽对话,不论走到哪里,地上都有神兽驺虞跟着,天上有凤凰跟着。”
    舜帝听说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舜帝其实很普通,普通得就跟我,跟你们大家一样。”
    “那怎么会呢?”多个人质疑。
    舜帝还不完全明了九嶷山的风土人情,过早暴露身份怕惹来麻烦,因此仍然平静地说:“我会在九嶷山住一段时间,以后再慢慢地给大家说舜帝的故事好吗?”
    老者说道:“好咧好咧。”说完后吼声号子,歌声重新响了起来:
    客人到,
    客人带来一路笑。
    瓜箪米酒清清甜,
    火煨红薯喷喷香,
    有事慢商量······
    倏然间,木叶吹响,竹梆敲起,口哨声声,姑娘小伙兴致勃勃地跳起了竹杆舞,歌音舞影,一片欢腾,坪子成了欢乐的海。
    舜帝完全被感染了。心想这苍梧九嶷山南疆之地的人非但不像传说中那么刁蛮,而且恰恰相反,民风醇厚,秉性纯朴,热情好客,勤劳勇敢。舜帝心里一高兴,拨响了心爱的五弦琴,几个乐工也操起乐器伴奏,歌声、乐声、笑声、竹梆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三十七章  2】
    不知不觉中,舜帝到九嶷山已经住了不少日子了。
    打自亲自定下巡狩之制,数十年重复不变。舜帝勤于民事,巡狩之时,几乎无处不到。名山大川中,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更是每巡必至;昆仑山、峨嵋山、五夷山、五台山、鸡公山、乃至君山、德山、韶山崀山、舜皇山等等,都留下了舜帝的足迹,或为祭祀,或为诸侯聚会,或为慕名而游,或为巡视时路过,或为考查民情,平息事端。对泰山、华山之险,恒山、嵩山、昆仑山之奇,衡山、峨嵋山、五夷山、五台山。鸡公山、崀山、舜皇山之秀,君山、德山、韶山之灵气,舜帝无不赞誉有加,但是情之深,意之切,赞之甚却都比不上九嶷山。
    九嶷山方圆百里,莽莽群山,群峰拔地而起,层峦迭翠,连绵起伏,山势雄浑,虎踞龙盘,南临百粤,北压衡岳,雄控荆湘,山峰峻极于天,怪石嶙峋。辽远的五岭山脉中的万千峰峦,有如千帆竞发,奔腾而来,无一不朝向九嶷山中的一个巍然矗立的山峰,营构起“万里江山朝九嶷”的气势。山与山之间,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山谷,山谷里溪水纵横,碧涧流泉,平湖飞瀑,水碧如蓝,山随水转,水峙山流,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在山底、山腰或者山岗山脊绿荫丛里,掩遮着一个一个溶洞,数十个溶洞构成形状不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数十个地下宫殿。那挺拔于九嶷山里的古木、苍松、翠柏、红枫和梧桐林,那丛生于石隙间品种繁多的方竹、楠竹、毛竹、苦竹、金竹、紫竹、黄竹、罗汉竹、观音竹、凤尾竹,那满山满岭缤纷的杜鹃、烂漫的山花,那紫雾缭绕的山岫,那山顶茫茫涌动的云海,那栖息于梧桐树上的凤凰和朝拜凤凰的百鸟,那游动于水间、会发出孩童般叫声的娃娃鱼,那嬉戏于溪畔、调跃于树枝间的金丝猴,那出没无常的猴面鹰,以及那依山而筑的吊脚楼,古朴淳厚的民风,能歌善舞的人民,醇美溢香的“瓜箪酒”,回味无穷的山珍野味,无一不使舜帝流连,从而大发相识恨晚的感叹。
    当舜帝登上九嶷山的最高的山峰三分石时,放眼四望,极目楚天,方圆千里,峰立峦叠,浩渺苍茫,一望无际,不由感慨万千:啊啊,不到九嶷山,不知天外天啊!他为因疆域限制以偏概全而界定五岳的自己而遗憾,而嗟叹:错把衡山当南岳啊!
    舜帝已经决定今生今世不再离开苍梧九嶷山,因此,就把随从和乐人都分散在了九嶷山的村村寨寨。
    舜帝寄情于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