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湖泽边。石寿与川土在山边砍下香杉十s数根,用篾条绑扎成一个巨形木排。舜帝叫石寿与川土撑伐木排,自己手握青铜利剑腾身上排。石寿与川土用竹蒿把排推离岸边,然后借助原动力,架排如飞,径直冲向怪物。
怪物在九嶷山中潜伏多年,食有唾手可得的山雉野兔、小鸟、竹鼠,寒来冬眠,炎暑戏水,飞禽走兽以及人类都望而避之。养尊取优之中的怪物自然少了防备心理,舜帝乘木排飘然而来的时候,利剑起处,白光之中,已有数个怪物被腰斩,红血泛散,满湖腥膻气。舜帝感觉有些晕眩,浑身疲软,一个踉跄,几乎跌倒。这时候,剩下的一个怪物似乎方明白了怎么回事,兴许是同类尸体血腥的刺激,这怪物并不逃遁,反而怒目圆瞪,头昂出水面三尺高,乌青的鳞片嘶嘶竖起,虎虎生风,劈波斩浪麻直飚向舜帝。舜帝腾离木排,避开锋芒,复落到木排上,立足未稳之时,那怪物已经转过身来。怪物虽然身长数丈,运动起来却十分敏捷,由于转身而掀起的巨浪,激荡得木排时沉时浮,摇晃不定。舜帝极力镇定,一因年岁终将大了,二来腰斩数个怪物,耗废了许多精力,摇晃的木排把舜帝闪倒在排上。怪物见机而入,倏然逼向舜帝。舜帝急转身子,努力站稳,高高举起利剑。怪物并不示弱,把尾巴甩向舜帝拿剑的右手臂,手臂和剑一霎那间就被缠得结结实实。舜帝的右手动荡不得,就挥起左手狠劲砸向怪物。
不知什么时候,舜帝与怪物搏斗的地方百鸟云集。轮流着冲向怪物,啄得鳞片满天飞起。怪物似乎也有了同归于尽的打算,面对攻击,毫无惧色,头高高昂起,张开血盆大嘴,嘴里的信子吱吱抖动。舜帝急中生智,把个左拳狠劲塞进怪物的嘴里,一直捅到的咽道。怪物全身剧烈抖动,缠着舜帝右手臂和剑的尾部也松脱了。舜帝趁机用右手挥动利剑,把怪物的头一刀斩落。
当舜帝将左手从怪物嘴里拉出来的时候,压根儿成了血人,头上、脸上、身上被怪物的血喷得绯红,尤其是左手,已经被怪物尖利如钻的牙齿刮得血肉模糊。
舜帝筋疲力尽,重重地跌倒在木排上。
石寿与川土早吓得面如土色,匍匐在木排上不敢动荡。当最后一个怪物被舜帝腰崭之后,剧烈颠簸的木排慢慢恢复了平衡。湖面平静了,怪物喷吐出的刺鼻瘴气和着血腥味久久不散。
舜帝奄奄一息。在石寿与川土呼天嚎地的呼唤声中微微睁开双眼,定定地望着两人,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嘴十分吃力地翕张着,终于从嗓子里挤出了声音:“孽龙已……除,治水……治……水。”
石寿与川土把木排撑到了岸边。舜帝静静地躺在漂浮在水面的木排上,在九嶷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仰视着苍天。
迷迷朦朦之中,遇见了仙风道骨的何真元。
舜帝道:“何侯怎么会在这里?”
何侯道:“是我师傅说叫我在此迎候圣帝。”
舜帝道:“是王倪吗?”
何侯道:“是王倪。”
舜帝道:“王倪可是在神农之前就得道的人,距今至少有一千数百年了。你是什么时候拜他为师的?”
何侯说:“在少昊金天氏时。”
舜帝吃惊地说:“那你不是有三百多岁了吗?”
何侯说:“是的。你是得见过的,小人天天修炼,以待飞升。”
舜帝道:“要飞升,谈何容易!人真能够飞升吗?“
何侯道:“飞升成仙有两种情况:根底浅薄的凡人要飞升全靠自己苦修苦炼,德劭日月的圣人则只要时机成熟上界就会来迎接他飞升。圣帝是德劭日月之人,上界马上就会有人来迎接。”何侯说罢拿来了竹简和笔毫:“圣帝还有什么话要说就请写下来。”
舜帝就在竹简上写:“咨,尔禹,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又写上了叫娥皇、女英不要寻找一类话在竹简上。
何侯打来了热腾腾的仙泉水,拿来了衣服,叫他沐浴更衣。却见禹、皋陶、伯益、娥皇、女英等都来了。他说道:“虞舜要超凡脱世、飞升上天了,你等各自尊重。”
他在何侯的招呼下沐浴更衣。
忽然,天空中一阵异香伴着悠扬的音乐从天际传来,彩云缭绕之中,瑶车、玉辇、旌霓、羽盖、天仙款款而来,一个上仙向他拱手说:“圣天子在人间已经功德圆满,吾等奉太乙钧旨,迎接圣天子仙归。”
他稽首受命,随众仙飘飘而去。
舜帝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脸上没有痛楚,只有勤民而终死得其所的微笑和治理九嶷山水患之业未竟的遗憾。苍天悲泪,溪泉低泣,万峰垂首!一阵一阵风呼呼地吹过,吹得满山满岭的树条啊竹枝啊灌木条啊以及茅草都呜呜发声,宛若为舜帝驾崩九嶷而悲泣。
有诗曰:“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有文曰:“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
舜帝驾崩九嶷山三峰石下,哀风低泣,万条悲鸣。从此后,三峰石又叫了鸣条峰,也叫舜峰。
石寿和川土悲恸欲绝。二人把木排撑到岸边,商量着如何安排舜帝。把遗体弄下山,然后厚葬,这固然最好,但是九嶷山山高岭陡,荆棘丛生,下山压根儿就没有路,当初上山之时在没有任何负重的情况下都难如上青天,倘若抬了舜帝遗体,根本就无法下山;纵使勉强搬运,凭二人之力,不要半月,也需十天才下得山,然而,南方的仲夏炎热难挡,要不了两天遗体就会腐烂。思来想去,二人决定把舜帝先暂时掩埋在三峰石,然后回去报信。二人把舜帝的遗体抬到了三峰石下,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岩洞。岩洞里金砖铺地,银幕作帘,玛瑙当桌,宝玉为椅,奇珍异宝,应有尽有,而且凉风习习,沁人心脾。石寿与川土把舜帝的遗体抬进洞里,又把洞口封好,然后在崖壁上刻上了记号。
百鸟突然哀鸣不断,那叫声撕破长空,空谷传音,异常悲壮。书包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四十一章 1】
舜帝到苍梧九嶷日久,娥皇、女英无时无刻不为年事已高的舜帝担忧,日夜盼着舜帝早日归来。可是盼呀盼,从夏盼到冬,从春盼到秋,花开花落,雁来雁往,虽说不时有商均来往于洞庭湖与九嶷山之间报声平安,但是舜帝总也不见回来。这段时间里,虽然有商均在身边,娥皇和女英却老是心烦意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梦连着梦。
这天是白天。娥皇坐在君山上石亭边打盹,迷迷糊糊中听见了渺渺音乐之声,细细听来像是《箫韶》。倏地,音乐之声消失了,眼面前出现一片鲜花,舜帝紧闭着双眼,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倏地,鲜花又变成了一群鸟儿,鸟儿穿梭般忙着,含来一颗一颗珍珠般的沙子,放在舜帝周围,渐渐,舜帝就被珠沙掩埋了,珠沙愈堆愈高,变成了一座巍巍然的陵山。继而,陵山四周紫雾氤氲,祥云霭霭,紫雾祥云托着舜帝冉冉高升,渐次升至半空,最后就不见了踪影。
娥皇惊呼着:“夫君——”就醒了。脑海里就被梦境中躺在鲜花丛中的舜帝、鸟儿口含珠沙掩埋舜帝、巍巍的陵山、舜帝升空消逝的场面捣成了一锅浆糊,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就觉得鼻子酸酸地想哭。
正在这时候,女英闷闷不乐地过来了,有什么话想说的样子,见娥皇眼睛红红的,问道:“姐姐是想夫君了吧?”
娥皇说:“是的。这段时间老是做恶梦。”
女英说:“我也老是做梦,昨晚上梦见夫君浑身是血。方才又作梦了。”
娥皇双眉紧蹙:“方才梦见什么了?”
女英说:“我在床上小憩,迷迷糊糊中就做起了梦。先时好像听见有音乐声,后来又看见很多花,很多鸟,看见了陵堆,看见了夫君。”
娥皇心急火燎问道:“你看见夫君怎样了?”
女英说:“我看见夫君升天了。”
娥皇说方才也梦见了相同的梦。两人四目相对之间,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于是抱拢一团,痛哭不已,一把一把的泪珠洒落在石亭边的竹丛上。两人越想越觉得梦兆不祥,决定要商均领路去苍梧九嶷山寻找舜帝。
石寿与川土并没有能够把舜帝与孽龙搏斗力斩孽龙,负伤身亡的消息及时地告诉山民们。由于舜帝与怪物搏斗的时候二人始终待在木排上,不知不觉中已经中了怪物喷吐的瘴毒,在下山途中,瘴毒发作,二人死在牛头江边。
山民在牛头江边发现石寿与川土的尸体的消息传遍了九嶷山的村村寨寨。山民们心里都明白舜帝已经遭到了不幸,想到舜帝来到九嶷山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怀念之情化为了滔滔不绝的泪珠。人们下决心要找到舜帝的遗体,为他建造一座气势宏伟的陵墓。
人们分头四处寻找,找遍了九嶷山里九九八十一个山头,可是谁也没有找到舜帝的遗体。后来听说百鸟已经埋葬了舜帝,于是人们又分头四处寻找舜帝的陵墓。
一个山民发现了一个山峰,孤峰耸立,坐南朝北,绿草茸茸,四周布满荆竹,密密麻麻。这山民越看越像是舜帝的陵墓,他恭恭敬敬三跪九拜毕,解下红色腰带扎在山脚的荆竹上作记号,然而回去报告消息。
整个九嶷山山里数十个寨子的山民都得到了消息。大家约定带上祭品到舜帝陵墓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可是,当人们如期而至的时候,却发现了形似陵墓的山峰不是一座,而是九座,而且每个山峰的山脚荆竹上都扎有一条红色腰带。
人们走遍了九座一模一样的山峰,分不清究竟哪一座是舜帝的陵墓。只好对九座陵墓都供上祭品,一一拜祭。
九嶷山出现了九座形似舜帝陵墓的山峰,人们分不请究竟哪一个山峰是舜帝的陵墓,就认为这是“上苍”为了保护舜帝能安眠,不至于受到侵扰而布下的疑阵。
人们说的“上苍”实际上就是何侯与许由。何侯与许由这样做的目的倒是被人们言中了――为了保护舜帝不受侵扰,于是就在九座相似的山峰脚下荆竹上都系上了红腰带。由于“九峰相似,望而疑之”,从此九嶷山就成了九疑山。何侯与许由还把九峰都命了名,居中的叫做舜源峰,居舜源峰右前方的叫娥皇峰,舜源峰左前方的叫女英峰,舜帝曾经演奏过韶乐的山峰叫箫韶峰,其它五峰分别为桂林峰、杞林峰、石城峰、石楼峰、朱明峰。
忧虑重重思念切切的娥皇、女英在商均的陪同下,踏上了舜帝南下走过的路,急急忙忙地赶往九嶷山。君山上乡亲们帮二妃弄了一条船,又有乡亲自愿做船老大,所以,二妃走的是水路。他们出洞庭,溯湘江,入潇水,然后弃船登岸步行到九嶷山。这样,就与从九嶷山出发翻山越岭走旱路赶到君山和蒲坂报信的一些乐人失之交臂。
娥皇、女英在商君的陪同下涉水爬山,忍饥挨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九嶷山。
时令已是初冬,九嶷山里桐梧叶黄,枫叶似火,秋草萧索,落叶遍地。
见到娥皇、女英,九嶷山人高兴之余,更多的却是歉疚和忧愁。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勤民而死,面对千辛万苦千里寻夫而来的二妃,面对日夜思念重逢、一直陶醉在夫妻久别重逢的喜悦之中的二妃,谁能忍心用不幸的消息来熄灭她们心中那熊熊燃起的希望之火呢?善良的山民们策划着要对二妃严密封琐舜帝驾崩的噩耗,就都统一口径说舜帝进九嶷山深处视察去了。
九嶷山下燃起九堆篝火欢迎二妃。青年男女们跳起了伞舞,手绢舞,竹杆舞,年长者则跳起了长鼓舞。山民们高声唱着颂扬舜帝的歌谣。
一夜欢歌笑语,一夜关怀问候。
天亮后,娥皇和女英急着见舜帝。山民们着了急,一商量,选出了几个年轻姑娘小伙陪同二妃进九嶷山深处寻找舜帝。年长者交代姑娘小伙们,要懂得善意地欺骗,要设法哄着二妃高高兴兴地游九嶷山,然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九嶷山。
小伙子们开路,二妃居中,姑娘们在后,一行人踏上寻找舜帝的征程。一路上,姑娘小伙们不断地向娥皇、女英介绍着九嶷山峰奇、崖秀、洞幽的秀丽风光,时而领二妃进入山寨里品尝舜帝亲自教会制作的高山云雾舜皇茶,时而领二妃到吊脚楼里品尝深得舜帝赞誉的九嶷山里的糍粑、蕨根粑、兰海酿豆腐、瓜箪酒,时而给二妃介绍着九嶷山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服饰,可就是不具体说明舜帝在哪里。当二妃问起的时候,就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