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谈话的好地方,以青书和卫璧的功夫而言,当世几已无人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偷听了。即使会有人偷听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但任何时候都应该谨慎。
    卫璧走进亭中坐下,将刚刚汤和邓愈来报的事复述了一遍,而后说道:“我打算明日一早便启程,全军快马大半日便可到边界了,青书也随我一起去吧?”
    青书淡淡笑道:“我自然和大哥一起去,不过我们何不下午便启程?早到也好早做布置,以免谈不拢条件。”
    卫璧点头说道:“也好,不过我们想让方国珍和张士诚互相耗损实力,方国珍又不傻,怎么能轻易答应?”
    青书悠然说道:“那就要看大哥的了,到时候最好在双方文武见证下面谈,而非私下协定,然后大哥充分表现出失去手下心腹大将的愤恨悲痛,要逼得方国珍自己答应以他所部作为主力击败张士诚部以证清白,倒也没有多难。”
    卫璧眼前一亮,笑着说道:“不错,在双方文武面前,方国珍又岂能拒绝?他是绝不会愿意让手下怀疑他与蒙古人有勾结的,那样的话一世英名也就付诸流水了。”
    青书淡淡笑道:“若他真的死不答应,英名受挫,也再无可虑了。”
    卫璧心情很好,但想了一会儿,又问道:“可若方国珍真能拼尽兵力胜了张士诚,我们也无法再对他做什么了,否则岂不会引天下人非议?”
    青书看着卫璧,似笑非笑地说道:“到时候他自己的兵力也不剩多少了,大哥便以民族大义为由邀请他加入明教义军为一方元帅不就好了,非但如此还要把麾下一部分兵力交给他带领以作补偿,这样一来方国珍成了大哥的属下,他的名望自然也就成了你的名望了。”
    卫璧闻言微微苦笑说道:“青书,你这些所谓的堂堂正正的阳谋,倒比许多阴谋诡计还要令人发怵。”
    青书敛目垂首说道:“既然要做大哥的军师,总要有些本事才行……不过我这般行事,你会不会心下不快?”
    卫璧一怔,握着青书的手正色说道:“自然不会,你这般为我谋划,我只会开心……你也不要多想,无论何时我总是信你的,怎样的你我也都喜欢。”
    青书若有所思地看着卫璧,直到卫璧都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了,才微笑说道:“也是对你,我才敢这般肆无忌惮……”说着话锋一转,忽而说道:“杀张士诚最好也要干脆利落,绝不受降,否则只怕那件事掩盖不住。”
    卫璧目光一厉,冷笑说道:“那是自然,还有汤和邓愈他们,对朱元璋情义深厚,为防万一还是除掉的好,我实不想给你留下后患。”这个后患也许很是深远,待得他日卫璧登基为帝,众人同朝为官,若旧事露了破绽,汤和等人必不敢责怪身为主君的卫璧,只会把矛头指向青书。这朝堂上的争锋向来黑暗,纵使卫璧一心偏向青书,也难保不会有个万一,所以还是斩草除根的好。
    青书悠然一笑,说道:“大哥对我一片心意,我自然明白……不过到时张士诚败后汤和邓愈他们找不到张士诚挑拨离间害了朱元璋的明证,对方国珍的隔阂也就无法消失。再加上吴氏兄弟的死,必然处处针对方国珍……若新朝定基后有一日开国大将方国珍猝死,那么素来与他不和的汤和邓愈等人,怕也难辞其咎……他们毕竟都是人才,即使真要怎样,也不妨等到天下已定再作打算。”
    卫璧忽然有种心服口服的感觉,但更多的却是庆幸欣喜,能和这样的青书一世相伴,真是不枉此生。只有懦夫才会对厉害的爱人心生不满,卫璧既有天下之志,此时更加觉得,也唯有他和青书才配得上彼此。
    作者有话要说:脑细胞啊脑细胞……儿子们太腹黑,身为萌萌更有爱的天真无邪型亲妈真是不容易啊~~~
    小卫子其实真是很不错很不错滴~~~人家也不是很受嘛,反攻总会有机会的……萌系q版图神马的,卫教主真是内牛满面桑不起了……~o(∩_∩)o~
    好嘛天下大事暂时告一段落,无忌啊敏郡主啊周掌门啊谢逊啊成昆啊陈友谅等等等等的麻烦事终于要进入最终解决阶段了~~~不过在蝴蝶翅膀大力扇动的时候,各种意外都会出现哟亲,敬请期待~~~
    飞扑亲们~~~扭动求包养啊~~~喜欢我的文风就戳一下→←戳进去【收藏此作者】吧~~
    方国珍和张士诚之事很顺利地解决了。濠州明教所部与台州方国珍所部合击张士诚,方国珍的军队正面迎敌,而明教义军负责包围和后方突袭。最后终于克复姑苏,方国珍率部投入明教麾下,明教教主卫璧欣然应允,以兄长待之,资兵助粮,彼此君臣相得,毫无隔阂。
    而后明教义军所到之处,分散抗元的英雄豪杰山寨部落纷纷归附。至此,天下义军尽归明教。
    此次真可谓是一箭数雕,一谋便竟全功。
    不过这些都还是后话。当卫璧与方国珍磋谈商议,达成共识后,只又留了一月余确定了大体战略后,便将军政事务都交给了下属们代理,与青书并五行旗等人往少林而去了。至于濠州明教义军,汤和邓愈等人虽仍在原职,但卫璧十分光明正大地调来了几个专门培养的心腹手下分摊权力,又将朱元璋生前的心腹们打散调开,将其势力消散于无形之中。
    江湖中人消息向来灵通,濠州台州姑苏地域内这般大的动作,几乎可谓是人人皆知了。明教之势已无人再可攀比,便连大元朝廷的兵马大元帅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也有些偃旗息鼓了。
    明教,这个在数年前还被称为“魔教”的江湖教派,竟已有了定鼎天下的实力;而明教教主卫璧极有可能称为开国皇帝,再不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侠客抑或是教派首领了。想到这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江湖和朝廷,这似乎是两个矛盾的极端。太平盛世的时候江湖人总觉得朝堂迂腐,十分看不上为朝廷卖命的武人,轻视羞辱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朝廷往往觉得江湖中人桀骜不驯,动辄杀人,无视律法,乃乱国之根本,往往会一力打压江湖势力。然而到了乱世,这江湖和朝廷,似乎又不分彼此了。有许多开国皇帝本身就是生于江湖,起于草莽的。他们于乱世之中揭竿而起,招兵买马,最终推翻旧朝,开国立号——可等到他们当了皇帝,又会再度与江湖对立,以消弭可以对抗皇权的势力,巩固自家政权。
    感觉上,这只是一种轮回。该怎样打破这种轮回?千百年来,有人思考过,有人尝试过,有人不理会,有人乐见其成……总之无论如何,它总在那里,似已成了至理定式。究竟有没有人能打破这个定式呢?当然,江湖中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么复杂的问题的,他们现在关注的是,屠狮英雄会。
    姑苏那边正打得如火如荼,然而身为万军之首的明教教主卫璧却已经离开了濠州,直往嵩山少林而来。
    千百年来,江湖中人争的无非也就是个名望而已。这名望二字,无论僧俗,无关老少,都难以勘破参透。
    这个名望,少林派也是在意的。
    少林派资格老,声望高,拥有绝顶的武学,又以出家人的身份超脱于世,向来被奉为武林稽首。
    多少年下来无数曾经烜赫一时的宗门教派传不过几代便衰落破败被人忘记了名字,但少林,唯有少林,一直在,仿若不朽。
    虽然后来又有了武当派,与少林派一起被世人并称为武林的泰山北斗——但少林派绝对是看不上武当派的。
    故而武当掌门张三丰号称天下第一人,但少林派总愿意把张三丰的师父——少林弃徒觉远挂在口边,借此打压张三丰的声望,让世人以为武当派的功夫也不过是源于少林而已。也幸而张三丰性格洒脱,对此不过一笑置之,依旧与少林派善意相交,两家和平共处。这若是换了别人,怕不要反目成仇了——不过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张真人,才能一手创下武当派,并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时间里渐成气候,几能与少林争锋。不争不求,随缘而已。
    少林派连武当都不怎么看得上,更遑论明教?明教传于波斯,本意为拜光明教,以明尊为信仰,一直被中原武林视为邪教。然而在蒙元暴政之下,明教竟一跃而起,义军势力遍布天下,势成燎原,锐不可当——虽在万安寺中少林派也要承卫璧的救命之情,但心中还是难免不虞。
    然而争夺天下之事,明教做得,少林武当却做不得。少林派全是僧人,武当派又主修清静道术,就算是登高一呼,也没什么人会响应的……难道要全军都去当和尚道士?!即使不用,难道最后让一个和尚或是一个道士登基做皇帝?!事实如此,人人心里都很清明。
    但这一次,少林却偏要和明教过不去了。少林屠狮大会的帖子,卫璧也接到了一张,上书“敬候明教卫教主于端阳佳节前来少林一晤,与天下英雄樽酒共欢”。
    卫璧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纵然这帖子上半句话也没提到“屠狮”,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实少林的意思无非是,你明教大可得天下,但这武林还是我少林称雄——江湖和朝廷互不干涉,这似乎是人人默认的至理。
    不过……卫璧心下冷笑,天下会是他的,江湖……也一样在他掌中!
    别看卫璧在外人面前成天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这人其实十分小心眼爱记仇,青书最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也从来不触及卫璧的底线,向来只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哄着他,大事上更加注意分寸,是而在这世上,也只有青书一人能把卫璧制得服服帖帖的。
    少林派这次公然打卫璧的脸面,这其中纵然有成昆在里面挑拨,但可以想见,少林派也必然难逃卫璧的怒火,总有一天会被下绊子的。
    离开濠州后,青书却是要和卫璧分开了。武当派也接到了少林的帖子,无论如何,青书总要和武当一起出席,而非待在明教阵营中……如此的名不正言不顺。
    卫璧当然理解,也幸而不过几日便可在少林再会,两人厮磨一夜,便默契分别了。此次前往少林,或可……再度一箭数雕!
    卫璧带领五行旗在嵩山脚下与接到传讯赶来的杨逍、韦一笑、殷天正和五散人等会和,一行人这才大张旗鼓地上嵩山去了。
    因谢逊是明教中人,所以明教一行是来的最早的,只听得嵩山脚下号角吹动,明教群豪列队上山,每个人衣衫上都以火焰为饰,隐隐拱卫走在正中的教主卫璧。卫璧今日于银纹白衫外罩了件浅灰色金龙纹外袍,一改从前正义少侠形象,举手投足之间处处彰显皇者气概,令明教教众更是心折不已。
    少林寺中早已接到了明教拜山的帖子,空智禅师率领僧众在半山腰亭中迎候。空智早被圆真挑拨,对卫璧实在好感欠奉,又见明教这般声势浩大地上了嵩山,分明是向少林派示威,心下更是不喜,表情便只淡淡,随意合十一礼,半句客套的话也没说。
    少林派大概是高高在上太久了,也不想想明明是他们先打了明教的脸面,难道还指望明教任怂服软吗?
    空智态度如此不好,卫璧也根本不和他假作客气,那种倒贴掉价的行为……谢逊又不是他义父,真是何苦来哉?空智随意行礼后卫璧动也不动,只杨逍向前了半步,疏离客套地笑道:“有劳空智神僧前来迎驾,这便上山罢。”
    空智脸更黑了,一言不发地转身引着明教众人往山门去了。不过明教这般其实也不算失礼,空智又不是少林方丈,和身为明教教主的卫璧身份本来就不对等,有杨逍说上一句也就行了。
    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让你下台,看谁别得过谁……卫璧微微眯眼,沉稳地迈开步伐上了嵩山。
    明教群豪走到山门,少林空闻方丈率领达摩堂、罗汉堂、般若堂、戒律院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