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会傻到自己跑到上面去坐呢?
    四姑娘见是个表现机会,忙走到前面,故意挡住杜熙月,福礼道:“古人云,敬老爱幼,礼孝之贤。今儿我是这里年纪最小的,斗胆代姐姐们向祖母请安,还请祖母先入席,我们才能上去。”
    听了这番话,杜敏自然露出笑意,又转向老太太道:“母亲,这是几姑娘?”
    不等老太太说话,四姑娘就自荐起来:“三姑,我叫杜芸月,排行老四。”
    老太太听了,对杜敏笑道:“这孩子是个胆大的,倒不像她老子、娘,也不知接了谁的性子。”
    杜敏眼带笑意:“以前我就听说二哥有个女儿,生得一副好嗓子我,今儿看了就是四丫头。”
    老太太道:“你二哥是个有福的人,两个女儿一个美若天仙,一个天籁之音。”说着,她又把杜熙月叫上前来:“给你三姑好好看看。”
    杜熙月微微仰额,杏腮凝脂,一双漆黑的眸子带着神采,就如同光亮下闪着光辉的黑曜石,好似要把人吸引进去一般。
    与方才看四姑娘的眼神不同,杜敏在满意之余还带着些许惊讶,都说王姨娘是个美艳的妇人,今儿一看杜熙月果不其然,眉眼间十分相似。
    “看来二哥真是好福气。”杜敏收回目光,朝老太太笑道。
    老太太入了座,又叫其他人坐下,才接着道:“我原先个你提起,你总以为我诓你,现在你亲眼见证,没话说了吧。”
    杜敏点头笑道:“今儿眼见为实,倒是两个标致丫头。”
    话音刚落,大姑娘见杜敏忽略了她,也不顾秋棠在一旁拉衣阻止,倏地站起身来,学着四姑娘的模样,自荐起来:“三姑,我叫杜馨月,是大姑娘。”
    只是这话一说完,整个亭子都静了下来。
    大姑娘尴尬地笑了笑,坐了下来。
    杜敏是见过世面的人,对着老太太笑道:“这丫头就是大哥的女儿吧。”
    老太太不动声色地斜了眼大姑娘,“嗯”了一声。
    “杜馨月,这名字倒是好听。可是大哥给你取的?”杜敏亲和地笑道。
    大姑娘点点头,没敢说话。
    “没想到姑娘们都长这么大了。”杜敏说着,又转向杜熙月,“你是二丫头?”
    杜熙月颔了颔首:“回姑姑的话,我叫杜熙月。”
    这番姑娘介绍完后,杜敏面带满意地神情:“当初我嫁出去时,你们还没出来,之后回来过两次,那时你们还小,也没见面。”说罢,她又转向老太太,好似无意说了句:“母亲竟把这些漂亮孙女藏起来。”
    此话一出,杜熙月怔了一下,心头一阵异样。
    四姑娘眼睛转了一转,似乎有了别的想法。
    大姑娘因为刚才唐突暗暗懊恼,手上不停地扭着帕子。
    -------------------------------------
    哦哟~~~~~ 第三更上来啦,有点少~~~ 求亲们谅解哦\(^o^)/~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弄巧成拙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弄巧成拙
    杜敏好似无意地瞟了眼几位姑娘,又跟老太太说笑起来:“母亲,我常听见外面说府上的几位姑娘都是有才能的,今儿我倒想见识见识。”
    老太太笑着指了指:“谁让你回来少,这会子想起来要瞧瞧姑娘们了。”
    杜敏娇嗔道:“瞧母亲说的,严府一大家子人可不比我们家少,里里外外都指望我一人。我倒想歇口气,这不,忙里偷闲才回来一趟。”
    “你们瞧瞧,你们瞧瞧,我才一句话,她就一堆话等着我呢。”老太太笑出声来,又看向玲珑,“我算是瞧见了,这一园子人,就属你最实诚,没她们嘴皮利索。”
    玲珑忙摇了摇手:“老祖宗快别打趣我了。”
    见玲珑脸都红了,杜敏“哧”地捂着嘴笑起来。
    旁边一个婆子机灵,一下子明白过来,跟着打趣道:“瞧玲珑姑娘,脸都羞红了。”
    这话逗得一行人都笑了起来。
    正说笑,杜熙月就见四五个丫头抬着案桌,还有文房四宝朝八角亭走来。
    玲珑趁机退了出去,对着那几个小丫头叮嘱道:“把桌子放到亭子边来。”
    几个丫头应了声,把案桌抬到亭子边,又把笔墨纸砚在桌上一一放好,一排玉竹笔杆的狼毫由粗到细挂在鸡翅木包金底座笔挂上,旁边还放着一个蚩尤盘卧的紫晶笔搁。大姑娘看了好一会,眼里露出艳羡的神情,忍不住啧啧赞叹道:“真精致。”
    “我也觉得好看。”四姑娘跟着附和道,又看了眼一声不吭的杜熙月。
    杜熙月笑着应和一句,眼光却在那件黑色的压尺稍作停留,就把目光收了回来。
    “这几样文房宝贝都是我从严府带来的。”杜敏一面观察三个姑娘,一面摇着团扇笑道,“今儿你们若能应了我的条件,这案桌上的东西随便你们挑了去。”
    四姑娘听着,眼睛一亮:“三姑此话当真?”
    杜敏笑得真切:“那还有假,我自是不会诓你们。”
    “那三姑有什么条件?”大姑娘有些迫不及待,追问道。
    杜敏道:“倒是件简单的事情,就以春字为题记,三位姑娘一起吟诗作画一副。”
    这确实是个简单的事,大姑娘和四姑娘听了后露出轻松的表情,唯有杜熙月垂眸,看不出任何神情。
    前世她也有书画一类的喜好,不过府上聘请的女先生倒说过一句话,吟诗者抒怀,作画者养性。换言之,吟诗作画最容易透露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所以今世,杜熙月除了抄抄诗经,偶尔跟着园子里的姑娘们上画添色热闹外,不再自己作画。
    “我看二丫头倒没什么兴趣。”杜敏把目光落在杜熙月脸上,道了句。
    杜熙月抬起头,微微颔首,羞涩道:“三姑言重了,我只是太擅长作画而已。”
    不擅长……四姑娘眼神闪了闪,笑道:“二姐不擅长也没关系,反正三姑说了我们合作一幅画而已,要不我来画姐姐来添色?”
    “也好。”杜熙月点头笑了笑。
    大姑娘似乎也找到了自信,不屑地看了杜熙月一眼,道:“那我来提诗可好?”
    四姑娘见大姑娘要抢了风头,偷偷白了一眼,转脸笑得明快:“大姐先写,写好了我来画。”
    大姑娘也不示弱,笑道:“三姑说以春为题,那我就写个跟春有关。”
    杜敏“哦”了一声,问道:“跟春有关的?”
    大姑娘看向杜敏,道:“以春雨为题,可否?”
    杜敏点点头,表示同意。
    大姑娘起身走向案桌,四姑娘也想看看大姑娘能弄出什么花样来,急忙拉起杜熙月,笑道:“二姐,大姐作诗,我们也过去看看吧。顺便也好想想该画些什么。”
    杜熙月见四姑娘眼里闪过一丝戏谑的神情,摇了摇头,推辞道:“我就不过去了,免得过去人多影响大姐思绪,等你作画时我在去看看。”
    见杜熙月不起身,四姑娘又碍着杜敏和老太太在场,不好强拉,只得撇撇嘴,道:“既然二姐怕晒,我自个儿过去看看好了。”
    陷害不成也不忘踩一脚。杜熙月偷偷睃了眼杜敏和老太太,就见杜敏的眉宇间微乎其微地蹙了一下,心里暗暗一乐,不过面上淡淡笑了笑:“你想去看便去看罢,别吵了大姐的思绪。”
    这话说得四姑娘脸色变了变,听起来好似无心提醒,可这提醒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这个时候提,什么意思?说到底是吵还是使坏,在场的谁也不是傻子,面上虽笑得和善,可私下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是想说自己看起来乖巧,没想到是个淘气的……如此一来,不就等于当着众人面撕破她装乖的伪面吗?
    四姑娘想着,背过老太太狠狠瞪了眼杜熙月,仰着头去了大姑娘身边。
    大姑娘正写得专注,也没在意四姑娘站到了自己身边。一抬眼,吓了一跳,手一抖,不小心把一滴墨汁甩到了宣纸上。
    “你过来怎么也不吭一声。”看着那滴墨汁,大姑娘责怪起来。
    四姑娘幸灾乐祸地看了眼那滴墨汁,面上却委屈道:“我看大姐写得认真就没敢说话。”说着,她又看了眼杜熙月:“而且方才二姐说要我过来别吵着大姐,所以,所以……”声音小了下去。
    大姑娘见四姑娘不像说谎,又冷冷地看了眼杜熙月。
    杜熙月悠然自得地摇着扇子,一副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神情,笑了笑,道:“大姐可写好了?”
    “写好了。”大姑娘没好气地道了声,走过来就坐下,不再说话。
    杜敏见状与老太太对视了一眼,又朝杜熙月笑道:“四丫头作画,你过去看看吧。”
    杜熙月轻点下头,起身去了案桌边。
    四姑娘见自己的表现机会来了,也不等杜熙月走近,就提笔在宣纸上豪迈地画起来。
    没多会,画已出了雏形。杜熙月站在一边不吭声,看着四姑娘拿着三支毛笔,在宣纸上点点画画,忙的不亦乐乎,等到差不多快画完时,她又看了看大姑娘提的诗句,好似不经意道:“四妹妹,你画得似乎与大姐写得有些出入。”
    四姑娘一听,脸色红一阵青一阵,也看了看诗句,嘴角露出一丝讥笑。
    “二姐,大姐写得我可画不来。”四姑娘一副害羞模样说道。
    杜熙月一听,走到四姑娘身边,佯装认真地看了起来,然后蠕了蠕嘴,脸红道:“我方才没细看,你倒看得仔细。”
    “方才不是二姐说我画得有出入,我才看的。怎么这会二姐说没细看呢?”四姑娘一股脑把责任推到杜熙月头上。
    杜熙月也不恼,缓缓道:“我看四妹画得风水意境,又大气挥墨,怕和春雨题记不符,所以好心提醒一句。”
    四姑娘挑了挑眉,不甘道:“山峡间春雨绵绵泛小舟不行吗?”
    杜敏见四姑娘停了手,又争执两句,便对那幅画起了好奇心,站起来笑道:“到底提得什么诗句,让四丫头为了难?”
    四姑娘见有人来解围,忙把自己摘干净:“三姑,大姐提得诗句我画不出来,就随心意另画了一幅。二姐偏说我画离了题。”
    “哦?那我来看看提得是什么词,竟然还有我们四丫头画不出来的。”杜敏像哄孩子似的,笑道,走了过来,站在字画旁看了看。
    杜熙月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一小步,让杜敏好站过来,又偷偷观察她的反应,就见杜敏眼里闪过一丝不悦,随即笑了起来:“我还以为写的什么呢,不过是李商隐的两句诗罢了。”
    四姑娘见杜敏没发作,随即失望了一下,又听见杜敏笑道:“罢了罢了,都快隅中了,天气热得很,别中了暑。姑娘们都来挑件物品就回去吧。”说着,她把大姑娘也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