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初一,初二,就我和武大郎在家里,冷冷清清地过了。今天是年初三,郓哥来我家,又带来一篮子马蹄,他问我:“金莲姐,舅舅和武二叔去东京,没人陪你散心,我们去赶庙会好不好!坐在家里又没有什么好说的!”我犹豫不决地看了看武大郎。
武大郎连声说:“金莲,你就跟郓哥去玩玩吧我去不方便,郓哥人机娄,你跟他去玩,我放心。坐在家里也闷得慌,出去也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庙会里东西多着,看看心情也会好点!”
于是我就去梳洗打扮,穿上武二郎送我的彩锦做成的棉袄、棉裙,头上还插着孙嫂设计做成的一枚绒花——红梅,略为擦上点细脂水粉,便出来。郓哥大声说:“金莲姐,你这一打扮怕到庙会去,就是庙会上最俊俏的娘子了!好久都没有见你这样春光焕发了!”
郓哥与我紧赶慢赶到庙会,已是午饭时分,也是庙会人最多的时候。远远地就只见人头簇拥,人群是摩肩接踵,我们也只能是顺着人流慢与前行。
好在到庙会,也就是瞧个热闹,图个新鲜,散散心,没有什么非要买非要看的东西,所以也就不急不慢地跟着人群。想着郓哥还是小孩,到庙会总要买些吃的,玩的东西吧,随便带了几串铜钱和一小点散碎的银子。没想到,走到前面一大块空地,人群便分散开了。
空地有一块地方,正架起一口大铁锅,锅里正热腾腾地煮着什么,香气四溢。大铁锅周围摆着四、五张方桌,一张方桌周围是四条长凳。方桌上放着一个竹筷笼,里面塞满竹筷,桌子上放着盐、辣椒、蒜等调料,有的人已端着一大粗碗,津津有味地吃着,头上、脑门上沁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看来吃东西的人一定吃得非常过瘾。郓哥在.电脑站..闻到香味时便迫不及等地奔向大锅,不断地咽口水。我看郓哥那重涎欲滴的样子,便猜想他肯定吃过这种东西。
果不其然,郓哥给我■细,那大锅里确定煮的是羊肉及羊杂碎,是平民百姓最喜欢吃的,介廉物美,五文钱一大碗。我便拿出十文钱给摊主要他舀两碗,便准备自己放佐料。我到一张稍微干净的桌子,刚坐下,殷勤的摊主便端两大碗连囟带汤,发出喷鼻香味的汤囟。我略等一下,看见郓哥浇上芝麻酱、辣椒面,一口气便下去小半碗!我也吃不下这一大碗,便连忙把自己碗中的赶在郓哥碗中,郓哥一边吃得哧溜哧溜,一边谢谢我,我也忙学他,配上调料,又喝汤,又吃肉,味道真是很特别,而且也不错,一会儿功夫,没等吃完,我就觉得满身热和起来,这才明白,这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到庙会这种地方来。
吃完羊杂汤,郓哥说:“金莲姐,我们到处转转,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平时是没有机会见到的!”
于是我们就四处转,各个摊子前面都围着人,我们看着一个老头熬好的糖液,一个小铜勺舀着糖汁,在一块光溜溜的石板上,比划来比划去。一会儿,糖汁光了,木板上就出现一个糖汁浇出的东西,可以是花鸟虫鱼,也可以是人物、畜兽。只要买的人说出名字,那老头在很短的时间就浇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东西,真让人看了不忍离去。
那捏面人的摊子也挤满了人,一个干干净净,面目清秀的小后生,刹时间,就把那五颜六色的面团,在手里搓搓揉揉,一根竹棍在手中翻飞,一个个面人:有五颜六色的鹦鹉,有长袖飘飘的仙女,白里透红的蟠桃,……,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小后生也是有求必应,二文铜钱便可买一个小面人。
其它还有卖剪纸的,写春联的,画画的,卖冰糖葫芦的,卖风筝的,周围都围满了人,这些手艺人,也是根据买东西的人的需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让人家满意地离去。
在卖风筝的地方,我也在旁观看了很久,因为那些美丽的各式各样的风争幻起我的回忆,想起了我的少女时代,想起在张府小姐领着我们放风筝,看着风筝飞上天,我们欢呼雀跃,而小姐最后却要我们把风筝线剪断,小姐那双迷茫、哀怨的眼神,就这样永远地铬在我的心里,我的手一边抚摸着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风筝,一边沉浸在回忆里,连周围喧哗的声音似乎也听不见……
直到卖风筝的那个中年人问我:“小娘子,您是不是要买这只风筝啊!您再用点力,我这风筝破了,卖给谁啊?”我这才从梦中惊醒似的,想想,买下送给小宝,.手机站..春天马上到了,可以带他出去放风筝,也可以驱散我的愁烦。问一下,也不算贵,三下十个铜板,买下叫郓哥拿着。
后来郓哥想吃糖葫芦,我又花了四文钱买了两串,郓哥一串,另一串向是啃得有滋有味的。
郓哥与我在庙会上转了一圈,好玩的看了,好吃的也尝了:那欢乐喜庆的气氛感染了我,心情舒畅起来,时间也不早了,也该回去了。
也许我是女人的缘故,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是会很警惕。而且我总觉得庙会那么多的人里,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我与郓哥走到哪里,那双眼就盯着我的背影,但是我四处张望,也无法确定:这么多的人会是哪一个人,是哪一又眼。
到了后来,这双眼睛盯得我也心烦意乱起来,而这种感觉是无法对任何一个人讲;即使讲也讲不清,何况赶庙会的人也渐渐少起来,我就催促郓哥回家。郓哥虽然还有些依依不舍,可他是个极懂事的孩子,就听从我的,拿着那只色彩斑澜的蝴蝶风筝等与一串糖葫芦,随着人流离开了庙会,他是什么也不知道。
我们离庙会越来越远,我也感觉到那双眼睛已经远去,这揪着的心才放下来,有一种猎物逃脱猎人追捕的感觉。
我自己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舅舅与武二郎走了,我心中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安全感,所以才会疑神疑鬼,觉得会有人盯着我,加害于我呢?既然又没有发生什么事,就别声张了,免得叫人笑话!”
于是我和郓哥高高兴兴地到了何九叔家,把糖葫芦和蝴蝶风筝送给小宝,还答哪天由我和郓哥带着小宝去放这美丽的风筝!那小宝高兴得扑上来直叫“谢谢干娘!”还在脸上亲了两口!
何九娘子说:“金莲!你要不来,我还准备去你家讲一声,今年这元宵节呀;阳谷县可真热闹了!阳谷县的大户凑了钱,也请江南的匠人扎了一批花灯,比清河县..扎的都多,都漂亮,想让阳谷县的父老乡亲见识一下,这可是阳谷县从未有过的花灯盛会。十五元宵那天,阳谷县的百姓肯定会倾城而去观花灯!这不,何九叔都被叫去布置了!”
何九娘子又问我:“金莲哪!十五那天干脆我们左邻右舍结伴,一起去观灯吧!我们人多,互相有照应,不怕有人捣乱!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吧!好吗?”
郓哥也说:“金莲姐,说实话,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花灯会。我们人多,不怕有什么事的!”
我想,人家都不怕,我又有什么好怕!我就说,那我去叫孙嫂和王婆吧!大概她们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吧!
当然,大家都同意观灯,而且是皆大欢喜!
-------------------【丁酉年正月十五日】-------------------
前几天,我把何九娘子邀我们观灯的事告诉武大郎时,他开始还有几分犹豫,我想他肯定是想起去年清河县观灯一幂。当我告诉他:“今不同往日,一是我们左邻右舍这么多人结伴而去,人多势众嘛;再说这阳谷县谁不知道武都头有个亲哥哥,只要亮出武二郎的名头,我就不信那些小痞子敢怎么样!”武大郎想想,觉得我说的在理:凭武二郎在阳谷县的名头,是无人不知晓的,大概也不会有人想招惹吧!便答应了!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我想今年我终于有机会去看花灯了,我可要遂了小时候的梦想,一定好好地看过够。左邻右舍也与我想到一块儿,大家都提前用餐,邀约齐了,就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灯会的地点就选在狮子街,当街架起了十座灯架,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布置灯架,灯架的周围就有摆摊的,也有挎篮、挑担卖吃食的,有卖瓜子、干果的,玫瑰桂花糕的,面食的,甚至还看到扛着草把子,上面插满了冰糖葫芦的……。反正饿了可以充饥,馋了可以解馋
我们来得算早的,十个灯架下围的人不算太多,我们干脆就顺着灯架往前走,准备一个一个都看,不许一个漏网。
第一个灯架上,挂的是模仿着各种各样瓜果蔬菜,花卉植物而糊的各式灯型:
看那金瓜灯金光闪闪,西瓜灯碧绿盈盈;荷花灯托在绿叶上,梅花灯藏在干枝中;柿子灯黄,青椒灯绿,红椒灯火,茄子灯紫,雪梨灯橙。那百果蔬菜尽在灯架上。
第二个灯架上,挂的是各式各样的鸟兽虫鱼,糊的灯具极具趣味;让人看了不禁大为惊叹巧夺天工:
螃蟹八脚横行,虾子二须长牵;乌龟灯黑压压,鲤鱼灯内金甲;双龙戏水灯穿假山而过,独鹤朝天灯与云霞齐飞;猴火类骚首弄姿,老少皆喜,白象灯长鼻飞舞,男女齐惧;狮子灯怒吼进山唬走群兽,老虎灯长啸出林惊飞众禽;孔雀展翅,引来巨鸟争艳斗羽,凤凰长吟,使得千禽婉转齐鸣。
再往下面几架,尽是人物故事,转到下面,架子上已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往前行走都很困难。
这一架是八仙过海的故事,只见那:
张果老倒骑驴笑呵呵,曹国舅手持卷细思索,何仙姑手提一篮新仙果,蓝采和双手合十口口念佛,韩湘子吹玉箫断人魄,吕洞滨手提剑驱邪魔,铁拐李■葫芦有仙药;汉钟离挺大肚笑呵呵!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呵,那人物的神态,真象活人!
一架是扎的观音大士普渡众生,只见那:
慈悲观音大士登的莲上,手持净瓶,扬柳枝拂玉露,洒向世界苍生的百姓;美貌金童玉女护法器旁,精神抖擞,警惕着准备好,扫荡妖魔魑魅魍魉。
接着一架花灯是天上神仙正为王母献寿:
这边是麻姑提一篮仙桃,红多白少,
那厢是天女散满天飞花,香浓味远;
寿是捧上仙丹,福是奉上寿枣;
赤脚大仙飞云赶日,婆娑嫦娥登霞奔月;
织女织成五彩锦缎,高娥纺上白雪素绸。
看着这些灯具,我们都被迷住,不住地赞叹,人群也越来越拥挤,大家都抬着头,围着这精美绝伦的灯具,舍不得离开。
突然,拉着我胳膊的孙嫂扯了我几下,用手指了一处,与我们同行的人没有注意我们。我顺着孙嫂指的地方望去,那是离灯架不远处的一座三层小楼,算不上豪华,可非常精适精致,这小楼临面向狮子街。第三层楼檐上挂着湘妃竹帘子,灯下影影绰绰,坐着五个丽人。
风吹动那湘妃竹帘,就见两个妇人,索性捞起竹帘往下看,这下看清楚那五个丽人的穿着:一个身穿白绫袄儿蓝缎裙,一个是红绫袄儿,蓝缎裙,一个是大红妆花通袖袄,墨绿缎裙子;一个粉红绫缎袄上火红绫缎裙,一个葱绿绫缎袄,深绿缎裙,个个面容■好。
此时观灯的人,便挨肩擦背,仰头往上瞧,一摞摞的。
一些■浪子弟,指着这五个丽人说:“定是那公侯府中的宅眷。”另一个说:“是贵戚的五个艳妾!”更有一个说:“莫不是哪个院中的小娘,是哪家大户给叫到这儿来看灯弹唱?”
这楼下人指指点点,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