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个例子不是太好,或者可以说徐庶,他就在明明确确地说,这个世道需要改变,而他的学习就是为了改变这无奈的一切。
所以在被二愣子般凤雏先生华丽丽打击的傅乾,抚着自己不甚坚强的小心肝,到处寻找张辽,强人的世界确实不太适合自己。傅乾郁闷,为何智商高的人情商都低呢,奉孝算一个,凤雏也算一个。(汗,乃忘了,乃的智商不高情商一样低)
谦逊好学而且见识广博,多年的征战经历更是让他充满了成熟男子特有的魅力,不见沧桑却有深度,从生活中得到的见解,让这些所知所说均由纸上得来的才子们佩服不已,是以在傅乾找到张辽时,看到就是被围在人群中谈笑风生意气风华的文远,傅乾看着这个样子的人,第一次感觉原来文远也是三国时代的牛人,而且他的功绩到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为何自己从来都没有注意这些。对曹操是莫名的崇敬,荀攸是打心底的崇拜,荀彧是仰望,而奉孝...其他人也都在相处中保持了一份小心和谨慎,但是为何自己从来不曾那么想过文远。傅乾失笑,或许就是所谓的缘分,两个人的相处放在平等的位置才适合,而自己在和奉孝相处时从来没有摆对自己的位置,所以...然而想通了也就如此吧,都有文远了...
一清早不见傅乾人影的张辽被徐庶等人拉到书房里讨论时事,他们虽然每个拿出去都是强人,但是毕竟对上文远,他们缺乏经验,而徐庶对时事的关注比其他人更是强,“文远你的意思是如今只有武人才能挽救我大汉的危机?”
文远纠正他的误解,“并非武人,而是武力!”多年的征战,文远很清楚在这个世道武力的重要性。
崔均在一旁问道,“有区别吗?”
文远看着他们注视自己的郑重表情,感觉确实是一群热血的青年啊,“武力并非霸王的手举千钧,而是必须用强制的手段整合统一全国,不然各路诸侯的割据纷争还要继续,动乱如何结束?”
徐庶学的多是兵法谋略之道,所以关于这些征战方面的他很感兴趣,但是听起来似乎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法制,法家,“文远,学习的是法家?”
文远摇摇头,他少时并没有机会读太多的书,“不是,我读的书不多,这不过是多年的生活总结而已。人,有时候欲望无止境,必须要强力压制。”
石韬关注点在人文法制方面,所以听到这里马上接过话题,“文远说的是,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道德法制的约束啊。”
崔均更喜欢的是研讨经文,可是说他是真正的文人,“广元所说我却不赞成,人性本善,甫一出生婴儿哪来恶念,不过世间丑恶引导所致...”
徐庶对他们的话题很不敢兴趣,他一心想到的是在这个乱世如何挽救万民,如何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你们跑题了,我们在讨论如何挽救大汉江山,而不是在讨论人善恶论,这个问题讨论了几百年而没有任何进展,如此清谈有意思么?”
崔均尴尬一笑,“呵呵,习惯了!”
徐庶对文远的眼光还是信任的,所以问起了如今的诸侯形势,“文远,你接着说,如今大将军袁绍雄踞北方,丞相曹操具大义之名,而如今荆州刘景升江东孙氏和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其他张绣马腾等人,按武力的话也只有大将军袁绍拥有统一的希望,不过大将军这人...当然文远是曹丞相这方的人,呵呵。”然而突然惊觉文远是曹操的属下,确实不能说些太过的话。
文远对徐庶的失言并没有任何反应,“恩,咱们今天只说如今挽救大汉需要怎么的能力,如何恢复光武繁盛时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恢复曾经繁华,而不是创造新的文明,连文远也不能例外。
徐庶明白了文远的话,他有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文远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动乱不可取,大汉近些年经历太多了战争了,百姓流离,拒绝战争是必须的,不过在这之前需要的是以战止战!”
文远赞赏地看向徐庶,这是个人才,不知道能不能给丞相招揽了去,“确如元直所言,必须以战止战。”
众人默然,都曾经历过战争,而且没有人会期待它!
当傅乾找到张辽的时候就是这么沉默的气氛,他走到张辽身边坐下,握住张辽的手。张辽看到他,朝他笑笑,回握住他的手。
其他人看到他们的互动,暧昧地笑笑,不去打扰他们。而小诸葛诞却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向傅乾开口问道,“伯诚哥哥刚才去哪了,我们到处找你都找不到?”
傅乾笑着回答,“哦,我出去转了转,你们在谈什么?”他可是不能说是偷看庞统如何勾搭孔明的。
诸葛诞对傅乾这个大哥哥非常喜欢,所以很直接地将他们的问题提了出来,“文远哥哥说大汉现在需要以战止战,伯诚哥哥以为呢?”而且在他心里,傅乾这样的人一定能有不一样的论断。
傅乾点点头,很赞成地看着张辽,“是啊,所谓的破而后立嘛!”
徐庶这个时候也感兴趣地说,“哦,伯诚,说说。”
傅乾开始他到这里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大汉延续四百年,时代在进步在发展,几乎每个人的思想都在不断变化,但是朝廷的管理还一成不变地沿用以往,所以当过去的制度不再适合如今的时代,那么就要重新塑造新的制度,可是...这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此引发了各种矛盾,而矛盾激化的后果就是动乱,所以大汉朝才经历了这些年的惨剧,所以目前只是统一还不成,还要寻找适合目前的,或者适合未来的制度,并且让它能够有效地实施,因此破而后立。”很公式化的语言,然而当场的人都听懂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新的制度,大汉的四百年制度早已深入人心,这时他说的却是废除,所以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不能不说这个时代对言论还是很开明的,所以傅乾的这些话说出后并没有人跳起来,指责他妖言惑众。
而诸葛公休则瞪起了星星眼,崇拜地看着傅乾,“伯诚哥哥你说的真好,再说啊!”
傅乾明白他们几个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所以也不再顾忌自己的言辞是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从董卓乱政开始,帝王的尊严已经被匹夫践踏,虽然丞相如今全力挽回,但是现实摆在面前,很难。各路诸侯都在为争夺地盘而征战,当然也是目前的情况所致,停滞不前就是自取灭亡,所以他们必须争夺。我想说的是,当无法共同相处的几方势力,共同存在时,那么只有一个结果----狭路相逢勇者胜。”
诸葛诞很为难地问道,“伯诚哥哥,他们真的没办法和谐相处吗?”虽然他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他听哥哥和父亲说起来举家搬迁,很伤感。
傅乾点点头,说,“恩,时代有一个英雄是幸运,多了的话就是灾难!”
诸葛诞这个却不明白了,“可是文远哥哥不也是英雄吗?”
傅乾看向文远笑笑,“是啊,文远也是英雄,但是这个英雄有我管着,他不会去扰乱安宁啊。”
诸葛诞翘起嘴巴,不满意了,“明明文远哥哥比你强的啊,为什么你能管住文远哥哥?”这个年龄正是崇拜英雄的时候,他虽然也喜欢傅乾,但是文远也一样的喜欢。
傅乾握住文远的手暧昧地一笑,“这个嘛,你长大就明白了。”
诸葛诞这个时候却不给他面子,“哼,原来也有伯诚哥哥也不清楚的事。我二哥(孔明)说了,当大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是强人,你二哥,更是强人!”
诸葛诞上上下下打量了傅乾片刻,有点疑问地问,“伯诚哥哥,可是我还有事情不明白?”
傅乾温和地看着他,“什么事?”
然而诸葛诞的话却是让傅乾想堵住他的嘴巴,“你为什么要文远哥哥搂着才肯睡,我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睡了。”
傅乾尴尬地看着众人暧昧看着他们的样子,“公休为什么这么说?”
诸葛诞兴奋地说道,“昨晚上我起夜的时候听到了,伯诚哥哥说,文远哥哥不抱着你,你就折磨他不让他睡觉!”
傅乾大汗,张辽则满脸通红,坐立不安,徐庶等看文远尴尬的样子,借口有事先告退了。可是让人郁闷的是,房内的傅乾很清楚地听到了他们的偷笑声。
看文远的脸色,傅乾明白自己晚上的福利估计没有了,不禁咬牙切齿地瞪向还在旁边的诸葛诞小朋友。在诸葛诞面前,文远确实什么也不能做,所以他向傅乾低声,“今晚你别想再上床睡!”
其实文远的声音已经很小了,而且他和傅乾紧紧挨着,本来这句话就只有他们两个听到的,但是小小的诸葛诞确实是他的克星,很正义很善良很可爱的诸葛诞小朋友,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已经跑到他们的跟前,听到文远的话后对傅乾大施同情之心,“伯诚哥哥,文远哥哥不抱着你睡,我来抱着你睡!”
梦想与前途
傅乾瞪着诸葛诞无语,真的无语。就诸葛家优良的遗传基因,他不应该这么纯的吧,就傅乾接触最多的和他年龄相似的曹丕小朋友可是奸诈的不像话,难道是因为教育的问题,傅乾郁闷不已。然而最让他纠结的还是文远的反应,万一文远真的不让自己上床了咋办?
傅乾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和水镜山庄犯冲,还是跟诸葛家的犯冲。刚刚回到房间试图哄哄文远的傅乾,远远看到诸葛孔明笑意妍妍的走来,看看文远,但愿文远不会太生他的气。
诸葛孔明是个帅哥这是没有人可以否定的事实,但是如果他不是故意绷着脸一副严肃的表情的话估计更帅,当然这话傅乾不会说,孔明也不喜欢听到,“伯诚文远如今海内知名,在下意欲向两位请教,不知可方便。”
傅乾小心地问道,“不知孔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上偷看的事被他发觉了,那样不是很难为情么。
孔明并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开口问道,“据说伯诚有个弟子名为曹子桓,可是有此事?”孔明虽然对自己说那个梦不必在意,但是心里还是惴惴,原因实在是三人的纠缠给他的打击他太大了。
傅乾很惊讶地看着孔明,“哦,孔明竟然知道子桓?”虽然他的弟子是很聪明,也因为是曹操未来的继承人而有点小小名气,但是连荆州的孔明都知道的话就有点太过了。
孔明很正经的样子,“偶尔听说,不过有些好奇而已。”
傅乾并没有多加在意,向孔明说道,“子桓是曹丞相的二公子,因为曹操政务繁忙,所以就让他在我府里,也算得上是我的弟子吧。虽然聪明的很,可没想到孔明都听过他名,让他知道又要得意了。”不过想起曹丕小小年纪拽拽的样子,傅乾有些想笑,都说徒弟就相当于儿子,看来有些道理,师傅把自己当成儿子养,自己也把曹丕当成了儿子,呵呵。
孔明不知道是因为尴尬还是怎地,脸色有点红,“呵呵,孔明听说伯诚的这位弟子乃天下少有奇才,好奇之下请伯诚见谅。”
“这有什么,孔明多虑了。”傅乾对孔明还是很有好感的,而且智慧的化身的诸葛武侯,很受大家崇拜的啊,如果能帮曹操拐走的话,“不过孔明快及冠了吧,可有出仕的打算?”
孔明抬眼笑笑说,“学业未